第268章 嘉靖教子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外,除了徐階之外。
還有內閣次輔李春芳,高拱,禮部尚書兼禮部尚書張居正,兵部侍郎譚綸,戶部右侍郎趙貞吉等一幹裕王府的清流派成員,也都避免不了被皇帝派人抄家的下場。
裕王府內。
裕王朱載坖看著自己手下一個個得力助手皆紛紛遭到父皇朱厚熜捉拿下獄。
再也坐不住的他,也顧不上什麽二龍不相見的鬼話了,直接就進宮來求嘉靖,求父皇饒了徐階高拱在內的一幹能臣。
玉熙宮內。
嘉靖看著十幾年來,頭一次跪在自己麵前的兒子裕王朱載坖,心知兒子此次前來為何的他故意冷著一張臉,高高在上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清冷,說道:“如果你是來為徐階高拱他們求情的話,那就免了吧。”
“朕說過了,徹查官員貪墨一事,已經交由海瑞及錦衣衛去辦,天子一言,朕豈能失信於天下?”
“再者,你不顧朕二龍不相見的旨意,公然闖進玉熙宮來,怎麽,裕王爺這是想要造反嗎?”
嘉靖說著,陰冷的目光盯著下方跪在地上的裕王朱載坖,活像一頭渾身散發著威嚴氣息的蒼龍,直看得裕王渾身顫抖不已,連頭都抬不起來。
“父皇明鑒,兒臣絕無謀反之意。”
“兒臣隻是覺得,父皇經仙人提點之後,有心為我大明清除蟲豸固然是件好事,然恐過猶不及。”
“徐階,高拱,張居正,趙貞吉等人,皆是國之良臣,若父皇因為一己之怒而治罪於他們,則兒臣隻怕,天下人會說父皇不明忠奸,有損父皇之聖名!”
“嗬嗬……”
聞言,嘉靖忍不住笑了,再看向自己的蠢兒子兼唯一的繼承人。
“你說徐階他們是忠臣,怎麽?忠心到以一家之姓,就足足霸占了鬆江一地六萬畝良田的徐階,我大明朝當今的內閣首輔,這也算是忠臣嗎?”
此言一出。
裕王朱載坖的額頭瞬間冷汗就直冒了下來。
朱厚熜將兒子戰栗的神情看在眼裏。
實在不忍心看到兒子這般愚蠢的他,接著指點朱載坖道:“看你這副蠢樣,朕不過是說了兩句嚇唬你的話,你就害怕成這樣。”
朱載坖:“父皇天威難測,兒臣自是戰戰兢兢。”
“好了,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朕再教教你吧。”
終究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嘉靖也不想過多嚇唬他,說道:“你記住了,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你身邊的人,他們固然是能臣不假,但絕非是忠臣。”
“再說有時候,他們是否是忠臣,亦或是奸臣,那也由不得他們說了算。”
“父皇英明,是兒臣愚鈍,不解父皇的聖意。”朱載坖說著,又問道:“不過兒臣鬥膽,還是想問父皇一句,父皇是否會因為徐階縱容家人侵占老家百姓田地,因而將他殺了,以平鬆江百姓民憤?”
有一說一。
站在他朱載坖的角度,他還真不忍心將徐階這麽一個能幹實事的能臣給殺了,當然,高拱張居正也是一樣。
尤其是張居正。
朱載坖想起他私下裏曾與張居正在一起徹夜長談的畫麵,他發現此人的確有經國濟世之才。
若是用好了,指不定將來能再次中興大明。
蒲團上。
嘉靖笑了笑,忽然反問兒子一句:“那依你裕王爺之見,朕會殺他們嗎?”
裕王朱載坖微微一怔,心中快速思索著。
他抬起頭,小心翼翼地看向父皇嘉靖,鼓足勇氣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您不會殺他們。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皆身負大才,於朝堂社稷還有諸多用處。”
“父皇向來以江山社稷為重,是以兒臣心想,父皇定不會因一時之怒,而棄用這些能臣。”
嘉靖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之色,卻又不肯承認,傲嬌冷哼一聲說道:“看來你還不算太笨。”
他目光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想起這是這麽多年以來,兒子第一次敢違逆自己的旨意,進宮來見他。
忽然之間,心頭不禁湧上一股暖暖的親情,連帶著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柔和了許多。
“朕自然不會輕易殺了他們,殺了他們,不過是圖一時之快罷了,於大明江山又有何益?朕要的是他們為朕所用,為這萬裏江山所用。”
“就說這徐階,他縱容家人侵占田地,朕自然要給他個教訓,讓他知道朕的底線不可觸碰。”
“但朕也不會將事情做絕,畢竟他這些年為朝廷也出了不少力。抄家之事,不過是要敲打他,讓他此後能收斂行事,當然,他所侵吞百姓的田產,該吐還是要吐出來的。”
聞言,裕王朱載坖心中一喜,知道徐階等人性命無憂,便即叩首謝恩道:“父皇聖明,如此處置,既能讓徐階吐出侵吞百姓之田產,又彰顯了父皇您的聖明。”
“還能以大發慈悲之心,使得徐階等人對朝廷感恩,願意日後為朝廷以效死力,此真乃萬全之策也。”
嘉靖笑了笑:“萬全之策倒也言過其實了。”
“朕隻不過是負責唱白臉罷了,紅臉還得你這個裕王爺來唱。”
嘉靖說著,深邃目光望向遠處,緩緩說道:“這朝堂之上,就如同一盤複雜的棋局,朕身為執棋之人,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而臣子們,就如同這棋盤上的棋子,各有其用。”
“忠臣也好,奸臣也罷,隻要能為朕所用的,那便是可用之材。反之,若不能為朕所用,且觸犯了朕的底線者,該殺也是要殺的。”
他低頭看向兒子。
“你身為朕的繼承人,日後也要學會自己掌控這棋局。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要看到每個人背後的價值與隱患。”
“就拿海瑞來說,他剛正不阿,一心為民,是個難得的好官。可他性子太直,日後若是不加以引導,也容易壞了大事,這一點你要謹記。”
裕王朱載坖認真聆聽,將嘉靖帝的話一一銘記於心,他忽然感覺自己對朝堂的認知又深了幾分。
嘉靖繼續說道:“至於你擔憂的,天下人說朕忠奸不明。哼,朕又豈會在乎那些無知之人的閑言碎語。朕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這大明的千秋萬代。”
“等你日後登上皇位,便會明白這其中的艱辛與無奈。”嘉靖微微歎息,似是想起了自己多年來的執政之路。
裕王朱載坖重重點頭:“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嘉靖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今日朕與你說的這些話,你要好生琢磨。日後切不可再這般衝動行事,不顧朕的旨意便貿然進宮。”
朱載坖站起身來,恭敬說道:“兒臣明白,日後定不會再犯。”
還有內閣次輔李春芳,高拱,禮部尚書兼禮部尚書張居正,兵部侍郎譚綸,戶部右侍郎趙貞吉等一幹裕王府的清流派成員,也都避免不了被皇帝派人抄家的下場。
裕王府內。
裕王朱載坖看著自己手下一個個得力助手皆紛紛遭到父皇朱厚熜捉拿下獄。
再也坐不住的他,也顧不上什麽二龍不相見的鬼話了,直接就進宮來求嘉靖,求父皇饒了徐階高拱在內的一幹能臣。
玉熙宮內。
嘉靖看著十幾年來,頭一次跪在自己麵前的兒子裕王朱載坖,心知兒子此次前來為何的他故意冷著一張臉,高高在上的聲音中,透著一絲清冷,說道:“如果你是來為徐階高拱他們求情的話,那就免了吧。”
“朕說過了,徹查官員貪墨一事,已經交由海瑞及錦衣衛去辦,天子一言,朕豈能失信於天下?”
“再者,你不顧朕二龍不相見的旨意,公然闖進玉熙宮來,怎麽,裕王爺這是想要造反嗎?”
嘉靖說著,陰冷的目光盯著下方跪在地上的裕王朱載坖,活像一頭渾身散發著威嚴氣息的蒼龍,直看得裕王渾身顫抖不已,連頭都抬不起來。
“父皇明鑒,兒臣絕無謀反之意。”
“兒臣隻是覺得,父皇經仙人提點之後,有心為我大明清除蟲豸固然是件好事,然恐過猶不及。”
“徐階,高拱,張居正,趙貞吉等人,皆是國之良臣,若父皇因為一己之怒而治罪於他們,則兒臣隻怕,天下人會說父皇不明忠奸,有損父皇之聖名!”
“嗬嗬……”
聞言,嘉靖忍不住笑了,再看向自己的蠢兒子兼唯一的繼承人。
“你說徐階他們是忠臣,怎麽?忠心到以一家之姓,就足足霸占了鬆江一地六萬畝良田的徐階,我大明朝當今的內閣首輔,這也算是忠臣嗎?”
此言一出。
裕王朱載坖的額頭瞬間冷汗就直冒了下來。
朱厚熜將兒子戰栗的神情看在眼裏。
實在不忍心看到兒子這般愚蠢的他,接著指點朱載坖道:“看你這副蠢樣,朕不過是說了兩句嚇唬你的話,你就害怕成這樣。”
朱載坖:“父皇天威難測,兒臣自是戰戰兢兢。”
“好了,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朕再教教你吧。”
終究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嘉靖也不想過多嚇唬他,說道:“你記住了,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你身邊的人,他們固然是能臣不假,但絕非是忠臣。”
“再說有時候,他們是否是忠臣,亦或是奸臣,那也由不得他們說了算。”
“父皇英明,是兒臣愚鈍,不解父皇的聖意。”朱載坖說著,又問道:“不過兒臣鬥膽,還是想問父皇一句,父皇是否會因為徐階縱容家人侵占老家百姓田地,因而將他殺了,以平鬆江百姓民憤?”
有一說一。
站在他朱載坖的角度,他還真不忍心將徐階這麽一個能幹實事的能臣給殺了,當然,高拱張居正也是一樣。
尤其是張居正。
朱載坖想起他私下裏曾與張居正在一起徹夜長談的畫麵,他發現此人的確有經國濟世之才。
若是用好了,指不定將來能再次中興大明。
蒲團上。
嘉靖笑了笑,忽然反問兒子一句:“那依你裕王爺之見,朕會殺他們嗎?”
裕王朱載坖微微一怔,心中快速思索著。
他抬起頭,小心翼翼地看向父皇嘉靖,鼓足勇氣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您不會殺他們。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皆身負大才,於朝堂社稷還有諸多用處。”
“父皇向來以江山社稷為重,是以兒臣心想,父皇定不會因一時之怒,而棄用這些能臣。”
嘉靖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之色,卻又不肯承認,傲嬌冷哼一聲說道:“看來你還不算太笨。”
他目光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想起這是這麽多年以來,兒子第一次敢違逆自己的旨意,進宮來見他。
忽然之間,心頭不禁湧上一股暖暖的親情,連帶著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柔和了許多。
“朕自然不會輕易殺了他們,殺了他們,不過是圖一時之快罷了,於大明江山又有何益?朕要的是他們為朕所用,為這萬裏江山所用。”
“就說這徐階,他縱容家人侵占田地,朕自然要給他個教訓,讓他知道朕的底線不可觸碰。”
“但朕也不會將事情做絕,畢竟他這些年為朝廷也出了不少力。抄家之事,不過是要敲打他,讓他此後能收斂行事,當然,他所侵吞百姓的田產,該吐還是要吐出來的。”
聞言,裕王朱載坖心中一喜,知道徐階等人性命無憂,便即叩首謝恩道:“父皇聖明,如此處置,既能讓徐階吐出侵吞百姓之田產,又彰顯了父皇您的聖明。”
“還能以大發慈悲之心,使得徐階等人對朝廷感恩,願意日後為朝廷以效死力,此真乃萬全之策也。”
嘉靖笑了笑:“萬全之策倒也言過其實了。”
“朕隻不過是負責唱白臉罷了,紅臉還得你這個裕王爺來唱。”
嘉靖說著,深邃目光望向遠處,緩緩說道:“這朝堂之上,就如同一盤複雜的棋局,朕身為執棋之人,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而臣子們,就如同這棋盤上的棋子,各有其用。”
“忠臣也好,奸臣也罷,隻要能為朕所用的,那便是可用之材。反之,若不能為朕所用,且觸犯了朕的底線者,該殺也是要殺的。”
他低頭看向兒子。
“你身為朕的繼承人,日後也要學會自己掌控這棋局。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要看到每個人背後的價值與隱患。”
“就拿海瑞來說,他剛正不阿,一心為民,是個難得的好官。可他性子太直,日後若是不加以引導,也容易壞了大事,這一點你要謹記。”
裕王朱載坖認真聆聽,將嘉靖帝的話一一銘記於心,他忽然感覺自己對朝堂的認知又深了幾分。
嘉靖繼續說道:“至於你擔憂的,天下人說朕忠奸不明。哼,朕又豈會在乎那些無知之人的閑言碎語。朕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這大明的千秋萬代。”
“等你日後登上皇位,便會明白這其中的艱辛與無奈。”嘉靖微微歎息,似是想起了自己多年來的執政之路。
裕王朱載坖重重點頭:“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嘉靖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今日朕與你說的這些話,你要好生琢磨。日後切不可再這般衝動行事,不顧朕的旨意便貿然進宮。”
朱載坖站起身來,恭敬說道:“兒臣明白,日後定不會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