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你等該當何罪
正德朱厚照為大明續命500年 作者:開飛機的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這近數年來,可還荒唐過?一直秉持著仁德治國之道,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一心隻為了讓我大明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或許正是因為陛下的這份赤誠之心感動了上蒼,於是乎,上天庇佑我大明王朝這兩年風調雨順,處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實乃盛世之開端啊!”
“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般大好的年景之下,戶部所收繳上來的賦稅竟然與往昔毫無二致。”
“前幾年,逆寧王和逆衡王公然犯上作亂,致使江西部分地區以及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陷入混亂不堪的局麵,那些亂民肆意妄為,搞得當地民生凋敝、滿目瘡痍。“”
“不僅如此,當時黃河、長江更是突發大水患,滔滔洪水如猛獸般席卷而來,淹沒了無數良田,導致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可如今呢?在這四海升平、國泰民安之際,戶部難道就不能給陛下和諸位大臣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為何在如此良好的年景裏,國庫的賦稅收入卻依然停滯不前,甚至還和從前一模一樣?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緣由?
“莫不是你戶部官員的玩忽職守?沒有替君分憂!”
成國公義正言辭的抨擊著戶部,忽然覺得心中無比的暢快,好像很多年了,他們這些勳貴,都不敢在朝堂上大聲對文官講話。
你們這些隻剩下一張嘴的書生,沒有看見陛下在過年邊上幾天,去普通百姓家中,去看望孤寡老幼,去視察軍隊。民間對於陛下的議論早就不是幾年前那個人人說起來就搖腦袋的皇帝了。
民心所向,哪個不會念上幾句天子仁聖,這就是上天看到了陛下的轉變才有了國泰民安的好年景?
成國公心中想著不知道何時京城有了這樣的傳言,連他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病國公都有所耳聞。
都不知道在天下百姓間傳成了什麽樣子。當他聽聞了豹房傳出了陛下對茶引茶稅不滿的時刻,立馬就知道要甩掉這個金娃娃,再多的錢財也沒有小命重要!
和府中幕僚協商之後,才有了打破常規的這一個奏事。
勳貴要讓出份額,也不能讓文官有好日子過。
左右把錢上繳了。陛下心中舒暢,就不會太關注臣子們去賺錢的事情。
成國公滿臉的嚴肅,因病臉頰上也沒有多少肉,枯瘦枯瘦的,唯有的那雙眼睛瞪的牛眼那麽大,偏過頭來看向戶部尚書費宏,見他微微低頭,並不說話,繼續厲聲問道。
“國庫年年空虛,戶部難逃其咎。聽聞賦稅已經收到了正德二十年,萬一再有天災人禍,戶部該如何應對?難不成再讓人賣兒賣女,易子而食不成?”
隻見朱輔麵色陰沉如水,大眼中淩厲如刀,直直地盯著,怒聲嗬斥道:“我大明立國已經百幾十年,端的是聖教傳天下。你們這些無用之輩!上不能替君父排憂解難,下不能想方設法廣開財源以充實國庫、造福百姓!如此無能,究竟該當何罪啊?”
“你等該當何罪?”
“要你們何用?”
“臣請陛下誅了這些無用慳吝之徒,再另選賢能為國為民,為君父分憂!”
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在大殿之中炸響,震得眾人皆是渾身一顫,頭低得更低了,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大殿落針可聞,隻有成國公破風箱似的喘息聲!和咆哮聲!
所有人知道,新年朝堂上的第一槍,打響了!
不是文官內部派別的傾軋,
破天荒的是勳貴集團對六部之一的戶部,朝廷除了吏部排在第二位管錢糧的戶部。亮出了獠牙,舉起了長槍!揮動著長刀!
這刀槍之鋒利,讓人怎麽防守?
賦稅哪裏來?唯有民間來,但看陛下這三兩年的作風,要要民間加賦,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誰要是敢提出這個建議,保證會人頭落地!吵架滅族的下場。
打頭陣的是久病纏身的成國公。
一上來就喊打喊殺的!
估計是認為自己活不長久,以自身為棋子,在陛下麵前留下一份恩情,好惠及子孫。
這裏麵的用意讓所有人打起了精神,好應對接下來的變化。
楊廷和也不偷偷摸摸的,而是轉過頭來,看看涇渭分明的另外一邊,不遠處年紀輕輕的英國公正麵含微笑,西寧侯宋良臣稍微有點興奮,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弱病殘,好像處於震驚茫然當中。
應該多數不知道成國公為什麽突然這樣發難,他們這些人隻是各家的代表,可不是當家做主的。
沒有多少看頭,這些人隻是來充數的。因為年輕力壯的不管嫡庶,隻要是成年的,都被陛下打發去了西北邊境。
去年一年,京城時不時的會有勳貴家掛上白幡。也時不時的會大宴賓客,恭賀家中子弟在戰場上有了戰功。
戶部尚書費宏心中把成國公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也暗自苦悶,才接手戶部才幾個月,屁股都還沒有坐熱。
他能有什麽辦法開財路?一攤子事情都還沒有理清頭緒,暫時還隻能蕭歸曹隨。
腦子飛速的轉動起來,舉著笏板,慢慢的出列。
隻差被人指名道姓的罵“無能”了,如果當了縮頭烏龜,顏麵掃地不說,以後這個戶部的尚書也沒有任何的威信了。
“陛下,還有各位同僚,國庫是空虛不假,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積弊多年,不是一年風調雨順就能緩和過來的。成國公,總不能為了讓國庫豐盈起來再立名目去征稅吧?”
費宏說的不急不緩,說了兩句,眼睛開始亮了起來。
成國公“哼”了一聲,“你如此想,就趁早迴去帶孫子去,這個戶部尚書就不要幹了。開源節流不是讓你去搜刮民脂民膏的。”
被朱輔這樣毫不留情的言語攻擊,也讓費宏多少下不來台。
不過他也是鬥爭經驗豐富的老手,能做到唾麵自幹。
“或許正是因為陛下的這份赤誠之心感動了上蒼,於是乎,上天庇佑我大明王朝這兩年風調雨順,處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實乃盛世之開端啊!”
“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般大好的年景之下,戶部所收繳上來的賦稅竟然與往昔毫無二致。”
“前幾年,逆寧王和逆衡王公然犯上作亂,致使江西部分地區以及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陷入混亂不堪的局麵,那些亂民肆意妄為,搞得當地民生凋敝、滿目瘡痍。“”
“不僅如此,當時黃河、長江更是突發大水患,滔滔洪水如猛獸般席卷而來,淹沒了無數良田,導致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可如今呢?在這四海升平、國泰民安之際,戶部難道就不能給陛下和諸位大臣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為何在如此良好的年景裏,國庫的賦稅收入卻依然停滯不前,甚至還和從前一模一樣?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緣由?
“莫不是你戶部官員的玩忽職守?沒有替君分憂!”
成國公義正言辭的抨擊著戶部,忽然覺得心中無比的暢快,好像很多年了,他們這些勳貴,都不敢在朝堂上大聲對文官講話。
你們這些隻剩下一張嘴的書生,沒有看見陛下在過年邊上幾天,去普通百姓家中,去看望孤寡老幼,去視察軍隊。民間對於陛下的議論早就不是幾年前那個人人說起來就搖腦袋的皇帝了。
民心所向,哪個不會念上幾句天子仁聖,這就是上天看到了陛下的轉變才有了國泰民安的好年景?
成國公心中想著不知道何時京城有了這樣的傳言,連他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病國公都有所耳聞。
都不知道在天下百姓間傳成了什麽樣子。當他聽聞了豹房傳出了陛下對茶引茶稅不滿的時刻,立馬就知道要甩掉這個金娃娃,再多的錢財也沒有小命重要!
和府中幕僚協商之後,才有了打破常規的這一個奏事。
勳貴要讓出份額,也不能讓文官有好日子過。
左右把錢上繳了。陛下心中舒暢,就不會太關注臣子們去賺錢的事情。
成國公滿臉的嚴肅,因病臉頰上也沒有多少肉,枯瘦枯瘦的,唯有的那雙眼睛瞪的牛眼那麽大,偏過頭來看向戶部尚書費宏,見他微微低頭,並不說話,繼續厲聲問道。
“國庫年年空虛,戶部難逃其咎。聽聞賦稅已經收到了正德二十年,萬一再有天災人禍,戶部該如何應對?難不成再讓人賣兒賣女,易子而食不成?”
隻見朱輔麵色陰沉如水,大眼中淩厲如刀,直直地盯著,怒聲嗬斥道:“我大明立國已經百幾十年,端的是聖教傳天下。你們這些無用之輩!上不能替君父排憂解難,下不能想方設法廣開財源以充實國庫、造福百姓!如此無能,究竟該當何罪啊?”
“你等該當何罪?”
“要你們何用?”
“臣請陛下誅了這些無用慳吝之徒,再另選賢能為國為民,為君父分憂!”
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在大殿之中炸響,震得眾人皆是渾身一顫,頭低得更低了,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大殿落針可聞,隻有成國公破風箱似的喘息聲!和咆哮聲!
所有人知道,新年朝堂上的第一槍,打響了!
不是文官內部派別的傾軋,
破天荒的是勳貴集團對六部之一的戶部,朝廷除了吏部排在第二位管錢糧的戶部。亮出了獠牙,舉起了長槍!揮動著長刀!
這刀槍之鋒利,讓人怎麽防守?
賦稅哪裏來?唯有民間來,但看陛下這三兩年的作風,要要民間加賦,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誰要是敢提出這個建議,保證會人頭落地!吵架滅族的下場。
打頭陣的是久病纏身的成國公。
一上來就喊打喊殺的!
估計是認為自己活不長久,以自身為棋子,在陛下麵前留下一份恩情,好惠及子孫。
這裏麵的用意讓所有人打起了精神,好應對接下來的變化。
楊廷和也不偷偷摸摸的,而是轉過頭來,看看涇渭分明的另外一邊,不遠處年紀輕輕的英國公正麵含微笑,西寧侯宋良臣稍微有點興奮,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弱病殘,好像處於震驚茫然當中。
應該多數不知道成國公為什麽突然這樣發難,他們這些人隻是各家的代表,可不是當家做主的。
沒有多少看頭,這些人隻是來充數的。因為年輕力壯的不管嫡庶,隻要是成年的,都被陛下打發去了西北邊境。
去年一年,京城時不時的會有勳貴家掛上白幡。也時不時的會大宴賓客,恭賀家中子弟在戰場上有了戰功。
戶部尚書費宏心中把成國公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也暗自苦悶,才接手戶部才幾個月,屁股都還沒有坐熱。
他能有什麽辦法開財路?一攤子事情都還沒有理清頭緒,暫時還隻能蕭歸曹隨。
腦子飛速的轉動起來,舉著笏板,慢慢的出列。
隻差被人指名道姓的罵“無能”了,如果當了縮頭烏龜,顏麵掃地不說,以後這個戶部的尚書也沒有任何的威信了。
“陛下,還有各位同僚,國庫是空虛不假,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積弊多年,不是一年風調雨順就能緩和過來的。成國公,總不能為了讓國庫豐盈起來再立名目去征稅吧?”
費宏說的不急不緩,說了兩句,眼睛開始亮了起來。
成國公“哼”了一聲,“你如此想,就趁早迴去帶孫子去,這個戶部尚書就不要幹了。開源節流不是讓你去搜刮民脂民膏的。”
被朱輔這樣毫不留情的言語攻擊,也讓費宏多少下不來台。
不過他也是鬥爭經驗豐富的老手,能做到唾麵自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