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建立起來這種書院,那讓誰來教課呢,那些工匠們肯定不行吧?”李善長又問道。
劉承笑了一下,然後說道:“自然是找一些認字的讀書人。”
“可是,這年頭的讀書人,哪有人會什麽冶鐵、燒礦啊?”李善長的眼神充滿了疑惑。
“那倒不需要他們會這些,隻需要能看懂書本就行。”劉承說道。
“書本?難道說,大帥有教授這些東西的書本嗎?”李善長連忙問道。
“沒錯。”
劉承點點頭,然後才身後的櫃子裏,拿出來基本剛剛謄抄完成的書本。
這些書本裏麵的墨跡都非常鮮亮,一看就是剛剛寫完不久。
李善長和高升接過書本,開始一本本翻看起來。
這一看不要緊,兩個人頓時就頭大了起來。
李善長一向自詡為文人雅士,看到這些書本瞬間感覺自己像一個文盲睜眼瞎。
因為,這些書本裏的每一個字,李善長都認識,但這些字連在一起後,它們是什麽意思,李善長是一句也看不懂啊。
“大帥,這是天書啊,怎麽這麽多勾勾畫畫?”高升拿著一本書,臉上全是痛苦疑惑的神情。
劉承掃了一眼,笑著對高升說道,“你手中那是一本《幾何》,跟天書相比,也是不落下風的。”
李善長皺著眉頭,又翻看了好幾本書,發現依舊是看不懂,心中更加的鬱悶。
“大帥,李某從小熟讀經史子集,不敢說博覽古今,也算是見識不算淺薄,可這些書本,一個都看不懂啊,而且我看這裏麵也沒有大帥所說的,什麽耕種、冶鐵、燒礦一類的學問啊?”李善長一副遭受沉重打擊的模樣,歎息說道。
劉承看了一下李善長手中的書本,心中不滿有些發笑。
因為,李善長手中拿著的那幾本,全都是難度最大的理工科教材,什麽化學、物理、高數等科目,難度比幾何更要大上許多。
“二位,這些書本看著很難,學起來更難,至於教起來,那是難上加難啊!”劉承認真的說道。
“這麽難的話, 學了有什麽用?”李善長連忙問道。
“是啊,我也看到書裏麵,沒有一句提什麽治國安民啊。”高升依舊在不停翻閱那些看不懂的書本。
“這些書乃是一切技術的入門,掌握了這些書本知識,再予以融會貫通,那再去看工匠們的技藝,可就簡單了。”劉承笑著說道。
隨後,劉承粗略闡述了一番基礎科學,對於各種技術發展進步的重要性。
李善長、高升二人聽得雲裏霧裏。
但是,他們兩個人最後總算是明白了,這些學問的用處非常大!
至於是怎麽個大法,兩個人誰也說不清。
“大帥,你就發話吧,需要我們兩個人幹什麽呢?”李善長一臉痛苦的說道。
從小有神童名聲的李善長,今天覺得自己似乎是個傻子,連劉承的話都隻能聽懂七八分了。
“這些學問高深,一般人領悟不了,我又沒有那麽多時間去教他們,所以,需要你們二位,幫我找來一大批會讀書,願意學這些書本的人,越是聰明越好!”劉承說道。
這些基礎科學的書本,全都是劉承在空間貨輪翻出來的,一大批出口的多言語學習機,裏麵各種中小學版本的教材多達上百種。
這些知識,可是真正的力量,足以改變華夏社會啊!
劉承不分晝夜的抄寫,總算是搞出了一部分基礎教材書本。
“大帥,若是這樣的話,那許多文人恐怕不會來書院啊!”李善長想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儒生們寒窗苦讀,為的是高中科舉,然後當官封賞,要是到了大帥的書院,不僅要從頭學起,而且還要當一輩子教書匠,這可是不符合他們的期望啊。”
劉承擺擺手,對著李善長說道:“先生,那些什麽文人名士,他們腦袋都已經充滿了儒家經學的漿糊,還真未必能啃動這些書本。”
李善長點點頭,表示極大的讚同。
他自己就是明顯的例子啊,這些書本一個也是看不懂。
“那大帥的意思,想要招攬那些年輕的讀書人?”高升問道。
“沒錯,年輕人思維更快,接受新知識更迅速,也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正好適合這些新的學問。”劉承說道。
“可是,年輕的讀書人,那更少了。”李善長搖頭說道。
“所以,我才想要找你們商量辦法啊。”劉承說道。
三個人商量一會兒,一直沒有想到什麽好的方法。
忽然。
高升靈機一動,興奮的說道:“大帥,在下想到一個辦法。”
“快說,讓我聽聽!”
高升笑著說道:“大帥,咱們雖然建立書院,但是招攬人的時候,也不必說這書院的事兒,就隻說大帥招募文書,專門要年輕有為之才,發給豐厚薪酬,一定會有不少人來了。”
“對,好主意!”劉承立刻笑了起來。
李善長也是點點頭,自嘲的說道:“這是好主意,剛才老夫是看書看的腦袋傻掉了,竟然沒有想到這個啊。”
對於濠州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日子也過的並不怎麽富裕。
要是劉承公開招募一些文書職位,憑借目前紅巾軍的浩大聲勢,一定會有不少人敢來應募。
隻要有了人應募,到時候怎麽給他們安排職位,那可就簡單了。
隨後,劉承立刻就安排高升去籌辦這件事情,最少要招募到一百多年輕又懂變通的讀書人,才能勉強把劉承的‘新書院’建立起來。
在李善長、高升二人離開後,劉承又拿出那些自己親手謄抄的書本,用充滿期待的目光看著它們。
“僅僅是什麽爭霸天下,根本解決不了以後將會麵對的千年大變局。”
“想要立足不敗之地,這些知識可就是最重要的東西,比千軍萬馬都要重要!”
正當劉承憧憬著為華夏提前打造一個科技巔峰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侍衛親兵陸六一的聲音。
“大帥,門外來了一個道士,想要求見大帥。”陸六一說道。
“道士,什麽道士?哪一個門派的?”劉承起身問道。
這年頭的道士,跟白蓮教一樣,也是分為南北兩派。
全真教主要在北方傳播,南方主要是龍虎山張家的正一派。
濠州處於南北交匯,什麽教派的道士都會有一些。
“大帥,我沒有問。”陸六一老實的說道。
他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哪知道什麽道士門派也分全真或正一。
“那道士叫什麽名字?”劉承淡淡的問道。
自從紅巾軍聲威大震,各地前來求見劉承的人,每天都會有很多。
對於這些魚龍混雜的‘人才’,劉承自然不能拒之門外。
但若是無名無姓的人,當然是不會接見。
“劉伯溫。”陸六一說道。
劉承一聽這個名字,瞬間感覺有些發蒙。
“什麽?你再說一遍?”劉承問道。
“大帥,那道士說他叫劉伯溫。”陸六一說道。
劉承一個起身,對陸六一說道:“快請,快請!”
陸六一連忙快步出去請那劉伯溫。
對於自己主動上門求見的劉伯溫,劉承心中格外的興奮。
劉伯溫的才能,可以說絕對不在李善長之下,而且他博學多才,什麽天文地理奇門遁甲,也都是非常精通。
劉承現在想要找人才,研究自己的‘新學’,劉伯溫恰好此時上門。
這簡直就是剛想瞌睡了,老天爺就送枕頭啊!
劉承笑了一下,然後說道:“自然是找一些認字的讀書人。”
“可是,這年頭的讀書人,哪有人會什麽冶鐵、燒礦啊?”李善長的眼神充滿了疑惑。
“那倒不需要他們會這些,隻需要能看懂書本就行。”劉承說道。
“書本?難道說,大帥有教授這些東西的書本嗎?”李善長連忙問道。
“沒錯。”
劉承點點頭,然後才身後的櫃子裏,拿出來基本剛剛謄抄完成的書本。
這些書本裏麵的墨跡都非常鮮亮,一看就是剛剛寫完不久。
李善長和高升接過書本,開始一本本翻看起來。
這一看不要緊,兩個人頓時就頭大了起來。
李善長一向自詡為文人雅士,看到這些書本瞬間感覺自己像一個文盲睜眼瞎。
因為,這些書本裏的每一個字,李善長都認識,但這些字連在一起後,它們是什麽意思,李善長是一句也看不懂啊。
“大帥,這是天書啊,怎麽這麽多勾勾畫畫?”高升拿著一本書,臉上全是痛苦疑惑的神情。
劉承掃了一眼,笑著對高升說道,“你手中那是一本《幾何》,跟天書相比,也是不落下風的。”
李善長皺著眉頭,又翻看了好幾本書,發現依舊是看不懂,心中更加的鬱悶。
“大帥,李某從小熟讀經史子集,不敢說博覽古今,也算是見識不算淺薄,可這些書本,一個都看不懂啊,而且我看這裏麵也沒有大帥所說的,什麽耕種、冶鐵、燒礦一類的學問啊?”李善長一副遭受沉重打擊的模樣,歎息說道。
劉承看了一下李善長手中的書本,心中不滿有些發笑。
因為,李善長手中拿著的那幾本,全都是難度最大的理工科教材,什麽化學、物理、高數等科目,難度比幾何更要大上許多。
“二位,這些書本看著很難,學起來更難,至於教起來,那是難上加難啊!”劉承認真的說道。
“這麽難的話, 學了有什麽用?”李善長連忙問道。
“是啊,我也看到書裏麵,沒有一句提什麽治國安民啊。”高升依舊在不停翻閱那些看不懂的書本。
“這些書乃是一切技術的入門,掌握了這些書本知識,再予以融會貫通,那再去看工匠們的技藝,可就簡單了。”劉承笑著說道。
隨後,劉承粗略闡述了一番基礎科學,對於各種技術發展進步的重要性。
李善長、高升二人聽得雲裏霧裏。
但是,他們兩個人最後總算是明白了,這些學問的用處非常大!
至於是怎麽個大法,兩個人誰也說不清。
“大帥,你就發話吧,需要我們兩個人幹什麽呢?”李善長一臉痛苦的說道。
從小有神童名聲的李善長,今天覺得自己似乎是個傻子,連劉承的話都隻能聽懂七八分了。
“這些學問高深,一般人領悟不了,我又沒有那麽多時間去教他們,所以,需要你們二位,幫我找來一大批會讀書,願意學這些書本的人,越是聰明越好!”劉承說道。
這些基礎科學的書本,全都是劉承在空間貨輪翻出來的,一大批出口的多言語學習機,裏麵各種中小學版本的教材多達上百種。
這些知識,可是真正的力量,足以改變華夏社會啊!
劉承不分晝夜的抄寫,總算是搞出了一部分基礎教材書本。
“大帥,若是這樣的話,那許多文人恐怕不會來書院啊!”李善長想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儒生們寒窗苦讀,為的是高中科舉,然後當官封賞,要是到了大帥的書院,不僅要從頭學起,而且還要當一輩子教書匠,這可是不符合他們的期望啊。”
劉承擺擺手,對著李善長說道:“先生,那些什麽文人名士,他們腦袋都已經充滿了儒家經學的漿糊,還真未必能啃動這些書本。”
李善長點點頭,表示極大的讚同。
他自己就是明顯的例子啊,這些書本一個也是看不懂。
“那大帥的意思,想要招攬那些年輕的讀書人?”高升問道。
“沒錯,年輕人思維更快,接受新知識更迅速,也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正好適合這些新的學問。”劉承說道。
“可是,年輕的讀書人,那更少了。”李善長搖頭說道。
“所以,我才想要找你們商量辦法啊。”劉承說道。
三個人商量一會兒,一直沒有想到什麽好的方法。
忽然。
高升靈機一動,興奮的說道:“大帥,在下想到一個辦法。”
“快說,讓我聽聽!”
高升笑著說道:“大帥,咱們雖然建立書院,但是招攬人的時候,也不必說這書院的事兒,就隻說大帥招募文書,專門要年輕有為之才,發給豐厚薪酬,一定會有不少人來了。”
“對,好主意!”劉承立刻笑了起來。
李善長也是點點頭,自嘲的說道:“這是好主意,剛才老夫是看書看的腦袋傻掉了,竟然沒有想到這個啊。”
對於濠州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日子也過的並不怎麽富裕。
要是劉承公開招募一些文書職位,憑借目前紅巾軍的浩大聲勢,一定會有不少人敢來應募。
隻要有了人應募,到時候怎麽給他們安排職位,那可就簡單了。
隨後,劉承立刻就安排高升去籌辦這件事情,最少要招募到一百多年輕又懂變通的讀書人,才能勉強把劉承的‘新書院’建立起來。
在李善長、高升二人離開後,劉承又拿出那些自己親手謄抄的書本,用充滿期待的目光看著它們。
“僅僅是什麽爭霸天下,根本解決不了以後將會麵對的千年大變局。”
“想要立足不敗之地,這些知識可就是最重要的東西,比千軍萬馬都要重要!”
正當劉承憧憬著為華夏提前打造一個科技巔峰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侍衛親兵陸六一的聲音。
“大帥,門外來了一個道士,想要求見大帥。”陸六一說道。
“道士,什麽道士?哪一個門派的?”劉承起身問道。
這年頭的道士,跟白蓮教一樣,也是分為南北兩派。
全真教主要在北方傳播,南方主要是龍虎山張家的正一派。
濠州處於南北交匯,什麽教派的道士都會有一些。
“大帥,我沒有問。”陸六一老實的說道。
他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哪知道什麽道士門派也分全真或正一。
“那道士叫什麽名字?”劉承淡淡的問道。
自從紅巾軍聲威大震,各地前來求見劉承的人,每天都會有很多。
對於這些魚龍混雜的‘人才’,劉承自然不能拒之門外。
但若是無名無姓的人,當然是不會接見。
“劉伯溫。”陸六一說道。
劉承一聽這個名字,瞬間感覺有些發蒙。
“什麽?你再說一遍?”劉承問道。
“大帥,那道士說他叫劉伯溫。”陸六一說道。
劉承一個起身,對陸六一說道:“快請,快請!”
陸六一連忙快步出去請那劉伯溫。
對於自己主動上門求見的劉伯溫,劉承心中格外的興奮。
劉伯溫的才能,可以說絕對不在李善長之下,而且他博學多才,什麽天文地理奇門遁甲,也都是非常精通。
劉承現在想要找人才,研究自己的‘新學’,劉伯溫恰好此時上門。
這簡直就是剛想瞌睡了,老天爺就送枕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