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金陵知府
紅樓:連中六元的我成了冠軍侯 作者:一隻寫字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間,又過了三日。
今天已是賈瑜一行人出發揚州的前一天了。
神京城,內閣首輔陳廬的府邸。
陳廬的書房裝點格外樸素,甚至連賦閑在家的王懷川的書房都略有不如。
書案書架上的各類擺設陳舊,案上常用的鎏金臥馬鎮紙被摩挲的有些發光,顯然是用了很久的物件。
陳廬手中拿著墨筆,他正欲上書宣文帝,提一些關於今年秋天稅收的建議。
隻是一時間思路有些不暢通,正皺眉沉思著,手上遲遲未動。
正思索間,陳府的管家帶著手下幕僚宋遠亭走了進來。
管家低聲喊醒沉思的陳廬說道:“老爺,宋先生到了。”
陳廬抬起略有些昏花的老眼,驚覺道:“遠亭來了,坐下吧,稍等一下。”
(ps:取字太麻煩了,等於一個人要取兩個名字,作者文化水平也不夠┭┮﹏┭┮,所以後續一些不重要的邊緣人物都會稱名,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宋遠亭年紀大約四十多,衣著幹練,唇上的兩撇小胡子顯得他市儈又精明。
其人是太上皇在位時隆治十九年的一名二甲進士,後來因為政敵彈劾,被迫辭官。
如今正在等待起複的時候,臨時在陳廬手下充當幕僚。
聽到陳廬的話,宋遠亭默默拉過一張椅子坐好。
今天陳廬叫他來,肯定是有事情要與他商議,而且不是小事,否則不必大晚上的喊他過來。
約莫過了半刻鍾,陳廬一口氣寫完手中奏章,喝了口茶。方才和宋遠亭說話:
“遠亭,今日叫你來,是幾件要事想和你商量一下,希望你能和老夫講講心中想法。”
陳廬說話絲毫沒有首輔的威嚴架子,和善口吻反而如同一名寬厚長者。
宋遠亭拱手:“大人,在下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陳廬點點頭,直截了當的說道:“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聽說與你舊時相交,其人如何?可否說說?”
宋遠亭思索著迴答:“我與如海兄隻不過泛泛之交,當初聽聞如海兄才思敏捷,性情寬厚,詩詞歌賦涉獵廣泛。又兼之祖上六代列侯,在蘭台寺時,如海兄就已經頗有人望。”
陳廬打斷道:“聽你這麽說,你和林如海的交情不深?”
宋遠亭赧然點頭:“如海兄性子穩重,為人頗有君子之風,我常常想與他深交,奈何時運不濟,宣文三年在下就早早的辭官還鄉了。”
陳廬聽了心中思索,麵上卻不置可否。又問道:“還有一事,金陵知府趙寬,下周即將迴京升任禮部右侍郎,我意你來接任金陵知府一位,你覺得如何?”
他語氣平常,明明話題轉折的這麽快,但卻平淡的仿佛在問你晚上吃了沒?
堂堂金陵知府,說給就給,好似已經確定好了一樣。
宋遠亭一愣,趕忙起身道:“大人抬舉,在下豈敢不從?”
“你就不好奇,我問你的這兩件事有何緣由?”
宋遠亭婉轉答複道:“首輔肩挑天下萬民,有輔國安世之誌,我又何惜做首輔麾下的一個過河小卒?”
他沒有追問原因。而是委婉的拍了馬屁表達自己的投靠之意。
大家都是自己人了,你有啥不能和我說的?
當然我這麽一個過河卒,再怎麽重要也不過是個小卒,你不想說也可以。
如此一來委婉的將話又推了迴去,不落絲毫話柄。
至於說拒絕起複?那是不可能的。
金陵知府的位子實在太誘人了。
景朝雖大體承接明製,但卻不分南北直隸,原南直隸也單獨劃成了江蘇布政使司。
應天府也正式改名稱為金陵。
作為天下間屈指可數的大城,金陵知府的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
雖然沒有到後世魔都市長這麽誇張的地位,但是當上金陵知府之後,隻要不出岔子的話,未來幾乎穩穩預定一個正三品京官的位置。
陳廬對他的馬屁隻是笑笑,解釋道:“我既然許你金陵知府的位置,自然也有話要叮囑你。明日上午,王懷川會帶著他的新徒弟南下遊曆,順路看望他在揚州的另一個弟子林如海。”
說罷富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宋遠亭:“你可知道他的新徒弟是誰?”
“這個屬下實在不知。”宋遠亭坦誠迴答。
一個馬屁功夫,在陳廬沒有表示反對情況下,就從在下變成了屬下,這就是宋遠亭蹉跎近十年後練就的見風使舵的本領。
“他名叫賈瑜,是京中寧國賈家旁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我不多說你也了解。自國朝初立就紮根在金陵城,如今家族枝繁葉茂勢力龐大。就是你這個馬上赴任的金陵知府,許多事情也要仰仗他們。”
宋遠亭不解: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牛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時候和我說幹什麽?
他沒有參透其中玄機,隻好試探道:“朝廷賢才眾多,不知首輔為何單單屬意於我?”
“因為遠亭你遠離朝堂近十年,手腳幹淨,不為聖人所忌。”
宋遠亭訝然,嘴上不禁‘啊?’的一聲。
這聲驚訝,不是因為這個理由出乎於他的意料之外,而是震驚首輔會因為身份的原因選中他。
要知道陳廬之前一向是唯才是舉,不問出身的。
難不成,這位屹立朝堂許久的首輔,也要參與黨爭了嗎?
他心思震動間,連原本得體的表情管理都出現了一點崩壞。
原本對即將出任金陵知府的喜悅此時也摻進去了許多對未來的迷茫,
自己不會要成為繼皇黨,太上皇黨之後的首輔派核心吧?
陳廬沒在意他有點崩壞的表情,隻和他認真叮囑說道:“你此去知金陵府,須記住多聽多看少說少做,隻要金陵內不出大亂子,且都隨它去。”
幽幽燈火照亮他蒼老的麵容,臉上皺紋一如斧刻刀削。
終於沒有謎語了,宋遠亭情不自禁唿了口氣。
此刻他再愚鈍也從中摸出了一些門道。
他猜想,賈史王薛這幾家可能要出什麽事情,自己和陳寬都是因為這個出現了調動。
而且對於這種亂子,首輔的態度應該是中立的,或者說是樂見其成的。
至於這個事情究竟和林如海、王懷川等人的關係在哪裏,自己還要迴去琢磨琢磨。
宋遠亭起身行禮:“謹記大人指點。”
陳廬揮揮手示意他可以離去了,低頭又處理起桌上公文。
“老夫明日就會上書陛下,舉薦你為金陵知府,你迴去準備準備吧。”
宋遠亭躬身應是後,告辭離去。
迴家路上,他還坐在馬車裏思索今天的對話。
卻不知道,遠在千裏之外揚州林府教書的賈雨村,已經因為他出任金陵府,失去了仕途騰飛的起點。
今天已是賈瑜一行人出發揚州的前一天了。
神京城,內閣首輔陳廬的府邸。
陳廬的書房裝點格外樸素,甚至連賦閑在家的王懷川的書房都略有不如。
書案書架上的各類擺設陳舊,案上常用的鎏金臥馬鎮紙被摩挲的有些發光,顯然是用了很久的物件。
陳廬手中拿著墨筆,他正欲上書宣文帝,提一些關於今年秋天稅收的建議。
隻是一時間思路有些不暢通,正皺眉沉思著,手上遲遲未動。
正思索間,陳府的管家帶著手下幕僚宋遠亭走了進來。
管家低聲喊醒沉思的陳廬說道:“老爺,宋先生到了。”
陳廬抬起略有些昏花的老眼,驚覺道:“遠亭來了,坐下吧,稍等一下。”
(ps:取字太麻煩了,等於一個人要取兩個名字,作者文化水平也不夠┭┮﹏┭┮,所以後續一些不重要的邊緣人物都會稱名,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宋遠亭年紀大約四十多,衣著幹練,唇上的兩撇小胡子顯得他市儈又精明。
其人是太上皇在位時隆治十九年的一名二甲進士,後來因為政敵彈劾,被迫辭官。
如今正在等待起複的時候,臨時在陳廬手下充當幕僚。
聽到陳廬的話,宋遠亭默默拉過一張椅子坐好。
今天陳廬叫他來,肯定是有事情要與他商議,而且不是小事,否則不必大晚上的喊他過來。
約莫過了半刻鍾,陳廬一口氣寫完手中奏章,喝了口茶。方才和宋遠亭說話:
“遠亭,今日叫你來,是幾件要事想和你商量一下,希望你能和老夫講講心中想法。”
陳廬說話絲毫沒有首輔的威嚴架子,和善口吻反而如同一名寬厚長者。
宋遠亭拱手:“大人,在下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陳廬點點頭,直截了當的說道:“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聽說與你舊時相交,其人如何?可否說說?”
宋遠亭思索著迴答:“我與如海兄隻不過泛泛之交,當初聽聞如海兄才思敏捷,性情寬厚,詩詞歌賦涉獵廣泛。又兼之祖上六代列侯,在蘭台寺時,如海兄就已經頗有人望。”
陳廬打斷道:“聽你這麽說,你和林如海的交情不深?”
宋遠亭赧然點頭:“如海兄性子穩重,為人頗有君子之風,我常常想與他深交,奈何時運不濟,宣文三年在下就早早的辭官還鄉了。”
陳廬聽了心中思索,麵上卻不置可否。又問道:“還有一事,金陵知府趙寬,下周即將迴京升任禮部右侍郎,我意你來接任金陵知府一位,你覺得如何?”
他語氣平常,明明話題轉折的這麽快,但卻平淡的仿佛在問你晚上吃了沒?
堂堂金陵知府,說給就給,好似已經確定好了一樣。
宋遠亭一愣,趕忙起身道:“大人抬舉,在下豈敢不從?”
“你就不好奇,我問你的這兩件事有何緣由?”
宋遠亭婉轉答複道:“首輔肩挑天下萬民,有輔國安世之誌,我又何惜做首輔麾下的一個過河小卒?”
他沒有追問原因。而是委婉的拍了馬屁表達自己的投靠之意。
大家都是自己人了,你有啥不能和我說的?
當然我這麽一個過河卒,再怎麽重要也不過是個小卒,你不想說也可以。
如此一來委婉的將話又推了迴去,不落絲毫話柄。
至於說拒絕起複?那是不可能的。
金陵知府的位子實在太誘人了。
景朝雖大體承接明製,但卻不分南北直隸,原南直隸也單獨劃成了江蘇布政使司。
應天府也正式改名稱為金陵。
作為天下間屈指可數的大城,金陵知府的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
雖然沒有到後世魔都市長這麽誇張的地位,但是當上金陵知府之後,隻要不出岔子的話,未來幾乎穩穩預定一個正三品京官的位置。
陳廬對他的馬屁隻是笑笑,解釋道:“我既然許你金陵知府的位置,自然也有話要叮囑你。明日上午,王懷川會帶著他的新徒弟南下遊曆,順路看望他在揚州的另一個弟子林如海。”
說罷富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宋遠亭:“你可知道他的新徒弟是誰?”
“這個屬下實在不知。”宋遠亭坦誠迴答。
一個馬屁功夫,在陳廬沒有表示反對情況下,就從在下變成了屬下,這就是宋遠亭蹉跎近十年後練就的見風使舵的本領。
“他名叫賈瑜,是京中寧國賈家旁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我不多說你也了解。自國朝初立就紮根在金陵城,如今家族枝繁葉茂勢力龐大。就是你這個馬上赴任的金陵知府,許多事情也要仰仗他們。”
宋遠亭不解: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牛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時候和我說幹什麽?
他沒有參透其中玄機,隻好試探道:“朝廷賢才眾多,不知首輔為何單單屬意於我?”
“因為遠亭你遠離朝堂近十年,手腳幹淨,不為聖人所忌。”
宋遠亭訝然,嘴上不禁‘啊?’的一聲。
這聲驚訝,不是因為這個理由出乎於他的意料之外,而是震驚首輔會因為身份的原因選中他。
要知道陳廬之前一向是唯才是舉,不問出身的。
難不成,這位屹立朝堂許久的首輔,也要參與黨爭了嗎?
他心思震動間,連原本得體的表情管理都出現了一點崩壞。
原本對即將出任金陵知府的喜悅此時也摻進去了許多對未來的迷茫,
自己不會要成為繼皇黨,太上皇黨之後的首輔派核心吧?
陳廬沒在意他有點崩壞的表情,隻和他認真叮囑說道:“你此去知金陵府,須記住多聽多看少說少做,隻要金陵內不出大亂子,且都隨它去。”
幽幽燈火照亮他蒼老的麵容,臉上皺紋一如斧刻刀削。
終於沒有謎語了,宋遠亭情不自禁唿了口氣。
此刻他再愚鈍也從中摸出了一些門道。
他猜想,賈史王薛這幾家可能要出什麽事情,自己和陳寬都是因為這個出現了調動。
而且對於這種亂子,首輔的態度應該是中立的,或者說是樂見其成的。
至於這個事情究竟和林如海、王懷川等人的關係在哪裏,自己還要迴去琢磨琢磨。
宋遠亭起身行禮:“謹記大人指點。”
陳廬揮揮手示意他可以離去了,低頭又處理起桌上公文。
“老夫明日就會上書陛下,舉薦你為金陵知府,你迴去準備準備吧。”
宋遠亭躬身應是後,告辭離去。
迴家路上,他還坐在馬車裏思索今天的對話。
卻不知道,遠在千裏之外揚州林府教書的賈雨村,已經因為他出任金陵府,失去了仕途騰飛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