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為我徒兒,求一座龍門!
紅樓:連中六元的我成了冠軍侯 作者:一隻寫字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神京、皇城深處禦花園。
宣文帝一身明黃色錦袍,坐在石凳上,他對麵是鶴發蒼蒼精神矍鑠的王懷川。
這位天子一邊拈著手中白棋看著棋盤,一邊說道:“先生有多久沒迴到這裏了?”
王懷川神色追憶,思索道:“自從先太子之事後,老臣便不得聖人看重,傳召隻限於乾清宮處,及至後來致仕歸家,算起來攏共有十餘年沒來過這禦花園了吧。”
宣文帝落下一子,笑道:“如今王公起複,我已和夏大伴說了,先生無需通稟可自由出入皇城。”
他細節處拿捏得十足,自稱的話已經從‘朕’變成了‘我’,以示自己親和態度。
王懷川拱手,謝恩道:“老臣謝過陛下。”
宣文帝擺擺手,方正的國字臉閃過幾縷精芒,狀若無意問道:“那賈瑜怎麽不曾和先生一同返京?”
王懷川心中一緊,連忙迴道:“他家中長輩,榮國太夫人此時尚在金陵,瑜兒孝順自然要前去侍奉。”
看了眼宣文帝,老人沉聲道:“勞天子掛念,老臣先替學生謝過了。”
宣文帝凝視棋盤,略微失落道:“賈瑜所作之《少年中國說》如今還擺在朕的案首,其中有一句: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這等少年英才,我也是心中向往的緊啊。”
王懷川聽得一顆心漸漸沉下。
他明白,宣文帝所謂的心向往之,不過托詞罷了。
皇帝想要通過賈瑜染指京營兵權的心思,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但賈瑜這羸弱的小身板,怎麽扛得住京營背後的洶湧波濤?
他慢悠悠的向棋盤上添了一子,謙恭道:“乳虎之說,言過其實,瑜兒雖天資聰穎,但若想要百獸震惶,恐怕還需鍛煉。”
言下之意,是賈瑜尚且弱小,還需要發育的時間。
宣文帝不見喜怒,輕輕道:“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賈瑜這樣的英才,能否成為國之棟梁,還要靠先生了。”
所謂伴君如伴虎,便是這個道理。
王懷川沉浮宦海數十年,自然明白這句話的重點不是後麵的撲鼻香,而是前麵的寒徹骨。
他心中冰寒,看來皇帝是心意已定!
看著眼前黑白交錯的棋局,他想起臨出發前,賈瑜與自己書房中的對話。
#
#
陽光透過窗欞,灑向書香十足的房間內。
少年摩挲著手中的天子劍灑然道:“老師,若是陛下心意已決,那就不要再推辭了。”
“為王前驅,義不容辭。”
王懷川駁斥他:“糊塗!豈不聞飛鳥盡良弓藏之理?你身無寸功,縱然憑借著賈家勢頭突飛猛進,也不過是烈火烹油,日後必有大禍!”
賈瑜撇撇嘴,無奈道:“那咋辦?”
王懷川頓時語塞,咋辦?
怪寧榮國公威望太高,軍伍影響力太大?
怪賈瑜太過出色,引人矚目?
還是怪宣文帝心狠手辣,一心要把賈瑜往死路逼?
老人歎息一聲道:“隻怪我當時不該把你的文章遞給皇上,引得聖人注視。”
他沒想到,隱忍十年的皇帝如此變得這麽精擅權術,和上位之初的模樣已是截然不同。
賈瑜反倒過來安慰他:“這哪裏能怪您?老師也是一心為我好。”
少年將手中天子劍懸於牆上,認真道:“老師我是認真的。”
“天子的旨意,我不敢違抗,也沒有辦法違抗,除非我一心擺爛。”
賈瑜看了眼窗外明媚陽光,繼續道:“但是,我心中還有千重錦繡不曾施展,若是就此沉淪,我哪裏能夠甘心?”
“若是陛下一心逼我入京營和那些都尉鬥法,我也無計可施。我希望,老師能適時幫我說一句話。”
王懷川幹澀道:“什麽話?”
“我希望能夠先遷任五城兵馬司總指揮,待過了一二年熟悉軍務後再轉遷京營!”
賈瑜笑嘻嘻的道:“畢竟,陛下隱忍了這麽多年,好不容看到了軍權有破局的機會,他也不希望我這麽快的夭折吧?”
王懷川遲疑道:“京營千戶是正六品,五城兵馬司總指揮是正五品...”
賈瑜不以為意:“老師和陛下說了便是,五品官雖難,但也並非無法可解。”
老人心思一動,問道:“你要承爵?榮國還是寧國?嗯,榮國太夫人尚在,子嗣眾多,想來不太可能...”
賈瑜大大方方道:“不錯,我意在寧國府。”
他又想到了榮國府假山中那個大膽告白情真意切的姑娘,心中閃過愧疚,但還是昂揚道:“這是我和她的求生之路,我必須一路走下去。”
少年拔身而起,神色堅定道:“還不到九月,一切都還來得及。”
#
#
王懷川迴過神來,對著皇帝蒼聲道:“為國選材,老臣義不容辭。”
宣文帝知道,這是對方服了軟,於是滿意點頭道:“先生忠心體國,朕心甚慰。”
他低頭看向棋盤,緩緩道:“如今這盤棋下的夠久了,乾清宮裏的奏折怕是又堆起來了。”
言下之意是要速戰速決,迴去處理朝政了。
在勤政方麵,這位中年天子是真的沒話說,每天至少會有六七個時辰在處理政務,往上數幾百年,算上朱明皇朝的帝王,怕也隻有朱元璋能與之媲美。
王懷川扣下一子道:“棋局看似膠著,實則勝敗居於一點。”
“陛下請看,若是老臣於此處落子...”
話語落下,隨著他的落子。驟然間,棋盤上風雲突變,兩條原本廝殺的難解難分的黑白長龍此刻已有高下之判。
宣文帝皺起眉頭,他又不是真的來和王懷川手談的,自然不在意這一局的輸贏,下棋的時候也是格外放鬆。
但眼下對方故意做出這種態勢...
他微眯起眼睛,神情不怒而威,輕薄的明黃龍袍穿在身,竟有如山嶽之厚重。
皇帝沉聲道:“先生何以教朕?”
說了半天的‘我’,此刻已經換迴了‘朕’,這是獨屬於帝王的警告。
麵對著這風雨欲來的壓迫,王懷川不見懼色,從容道:“金鱗化龍,需逆流而上三千裏,然則真正決定勝負的從來不是三千裏水路,而是最後的龍門一躍。”
他彎腰躬身,心中歎息,腦海中把眼前威嚴的帝王從往日憨直忠厚的六皇子的印象裏徹底的剝離了出去。
雙手作揖道:“陛下,老臣鬥膽,還請陛下給我那徒兒一座龍門!”
宣文帝心有怒火,但多年來的隱忍經曆讓他有效的壓抑住了這股火氣,他知道這才是戲肉所在,沉聲道:“何謂龍門?”
王懷川一字一句,肅然道:“五城兵馬司!”
宣文帝一身明黃色錦袍,坐在石凳上,他對麵是鶴發蒼蒼精神矍鑠的王懷川。
這位天子一邊拈著手中白棋看著棋盤,一邊說道:“先生有多久沒迴到這裏了?”
王懷川神色追憶,思索道:“自從先太子之事後,老臣便不得聖人看重,傳召隻限於乾清宮處,及至後來致仕歸家,算起來攏共有十餘年沒來過這禦花園了吧。”
宣文帝落下一子,笑道:“如今王公起複,我已和夏大伴說了,先生無需通稟可自由出入皇城。”
他細節處拿捏得十足,自稱的話已經從‘朕’變成了‘我’,以示自己親和態度。
王懷川拱手,謝恩道:“老臣謝過陛下。”
宣文帝擺擺手,方正的國字臉閃過幾縷精芒,狀若無意問道:“那賈瑜怎麽不曾和先生一同返京?”
王懷川心中一緊,連忙迴道:“他家中長輩,榮國太夫人此時尚在金陵,瑜兒孝順自然要前去侍奉。”
看了眼宣文帝,老人沉聲道:“勞天子掛念,老臣先替學生謝過了。”
宣文帝凝視棋盤,略微失落道:“賈瑜所作之《少年中國說》如今還擺在朕的案首,其中有一句: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這等少年英才,我也是心中向往的緊啊。”
王懷川聽得一顆心漸漸沉下。
他明白,宣文帝所謂的心向往之,不過托詞罷了。
皇帝想要通過賈瑜染指京營兵權的心思,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但賈瑜這羸弱的小身板,怎麽扛得住京營背後的洶湧波濤?
他慢悠悠的向棋盤上添了一子,謙恭道:“乳虎之說,言過其實,瑜兒雖天資聰穎,但若想要百獸震惶,恐怕還需鍛煉。”
言下之意,是賈瑜尚且弱小,還需要發育的時間。
宣文帝不見喜怒,輕輕道:“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賈瑜這樣的英才,能否成為國之棟梁,還要靠先生了。”
所謂伴君如伴虎,便是這個道理。
王懷川沉浮宦海數十年,自然明白這句話的重點不是後麵的撲鼻香,而是前麵的寒徹骨。
他心中冰寒,看來皇帝是心意已定!
看著眼前黑白交錯的棋局,他想起臨出發前,賈瑜與自己書房中的對話。
#
#
陽光透過窗欞,灑向書香十足的房間內。
少年摩挲著手中的天子劍灑然道:“老師,若是陛下心意已決,那就不要再推辭了。”
“為王前驅,義不容辭。”
王懷川駁斥他:“糊塗!豈不聞飛鳥盡良弓藏之理?你身無寸功,縱然憑借著賈家勢頭突飛猛進,也不過是烈火烹油,日後必有大禍!”
賈瑜撇撇嘴,無奈道:“那咋辦?”
王懷川頓時語塞,咋辦?
怪寧榮國公威望太高,軍伍影響力太大?
怪賈瑜太過出色,引人矚目?
還是怪宣文帝心狠手辣,一心要把賈瑜往死路逼?
老人歎息一聲道:“隻怪我當時不該把你的文章遞給皇上,引得聖人注視。”
他沒想到,隱忍十年的皇帝如此變得這麽精擅權術,和上位之初的模樣已是截然不同。
賈瑜反倒過來安慰他:“這哪裏能怪您?老師也是一心為我好。”
少年將手中天子劍懸於牆上,認真道:“老師我是認真的。”
“天子的旨意,我不敢違抗,也沒有辦法違抗,除非我一心擺爛。”
賈瑜看了眼窗外明媚陽光,繼續道:“但是,我心中還有千重錦繡不曾施展,若是就此沉淪,我哪裏能夠甘心?”
“若是陛下一心逼我入京營和那些都尉鬥法,我也無計可施。我希望,老師能適時幫我說一句話。”
王懷川幹澀道:“什麽話?”
“我希望能夠先遷任五城兵馬司總指揮,待過了一二年熟悉軍務後再轉遷京營!”
賈瑜笑嘻嘻的道:“畢竟,陛下隱忍了這麽多年,好不容看到了軍權有破局的機會,他也不希望我這麽快的夭折吧?”
王懷川遲疑道:“京營千戶是正六品,五城兵馬司總指揮是正五品...”
賈瑜不以為意:“老師和陛下說了便是,五品官雖難,但也並非無法可解。”
老人心思一動,問道:“你要承爵?榮國還是寧國?嗯,榮國太夫人尚在,子嗣眾多,想來不太可能...”
賈瑜大大方方道:“不錯,我意在寧國府。”
他又想到了榮國府假山中那個大膽告白情真意切的姑娘,心中閃過愧疚,但還是昂揚道:“這是我和她的求生之路,我必須一路走下去。”
少年拔身而起,神色堅定道:“還不到九月,一切都還來得及。”
#
#
王懷川迴過神來,對著皇帝蒼聲道:“為國選材,老臣義不容辭。”
宣文帝知道,這是對方服了軟,於是滿意點頭道:“先生忠心體國,朕心甚慰。”
他低頭看向棋盤,緩緩道:“如今這盤棋下的夠久了,乾清宮裏的奏折怕是又堆起來了。”
言下之意是要速戰速決,迴去處理朝政了。
在勤政方麵,這位中年天子是真的沒話說,每天至少會有六七個時辰在處理政務,往上數幾百年,算上朱明皇朝的帝王,怕也隻有朱元璋能與之媲美。
王懷川扣下一子道:“棋局看似膠著,實則勝敗居於一點。”
“陛下請看,若是老臣於此處落子...”
話語落下,隨著他的落子。驟然間,棋盤上風雲突變,兩條原本廝殺的難解難分的黑白長龍此刻已有高下之判。
宣文帝皺起眉頭,他又不是真的來和王懷川手談的,自然不在意這一局的輸贏,下棋的時候也是格外放鬆。
但眼下對方故意做出這種態勢...
他微眯起眼睛,神情不怒而威,輕薄的明黃龍袍穿在身,竟有如山嶽之厚重。
皇帝沉聲道:“先生何以教朕?”
說了半天的‘我’,此刻已經換迴了‘朕’,這是獨屬於帝王的警告。
麵對著這風雨欲來的壓迫,王懷川不見懼色,從容道:“金鱗化龍,需逆流而上三千裏,然則真正決定勝負的從來不是三千裏水路,而是最後的龍門一躍。”
他彎腰躬身,心中歎息,腦海中把眼前威嚴的帝王從往日憨直忠厚的六皇子的印象裏徹底的剝離了出去。
雙手作揖道:“陛下,老臣鬥膽,還請陛下給我那徒兒一座龍門!”
宣文帝心有怒火,但多年來的隱忍經曆讓他有效的壓抑住了這股火氣,他知道這才是戲肉所在,沉聲道:“何謂龍門?”
王懷川一字一句,肅然道:“五城兵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