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倭寇勢大
紅樓:連中六元的我成了冠軍侯 作者:一隻寫字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薛蟠薛蟠就到。
賈璉的話音剛落,隻見門口處,一個身著黃綢衫手拿折扇的青年走了進來,其神態恣意不羈,叛逆氣質分明。
就差在腦門上寫上‘紈絝子弟’四個字了。
待看到賈瑜後,薛蟠頓時一收頑劣的表情,臉色格外乖覺。
他趕忙大聲喊道:“瑜哥兒,可真是好久不見,文龍可真是想死你了!”
說著,就箭步上前,想來個熱烈擁抱。
賈瑜:“.....”
他起了身,不動聲色的拒絕了薛蟠的擁抱,笑道:“數月不見,文龍神采更勝往昔啊。”
比起去年在金陵相見時的模樣,眼下的薛蟠卻是有了些出入。
行走之間,腳步倒是更穩健了些,不像往日一樣虛浮無力,雙目中的神采同樣更加有神了些。
顯然,這大傻子在軍營裏應該還是操練過把式的.....
不過賈瑜估計薛蟠也就是不走心的隨便練練,用來應付一下沈參,不然斷不會表現的這麽沒有規矩。
薛蟠大臉盤聞言一喜,在一旁椅子上坐下後瞥了一眼賈璉,得意洋洋道:“還是瑜哥兒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哪像你這麽沒個眼力見兒!”
他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上一口美滋滋的開始炫耀:“上個月,我跟著沈將軍去浙江那片子抓倭寇,大半個月的功夫光我自個就砍了幾十個人頭!這一場下倆,咱薛文龍怎麽也算是實打實的上過戰場的爺們了!”
“那精氣神兒有些變化,不是正常?”
賈璉不禁嘖嘖稱奇,看著薛蟠驚奇道:“原來你前些日子和我說的是真的!?我那時候隻當是你在吹牛做法螺。”
薛蟠大嘴巴咧著,明明得意卻佯裝出委屈的模樣:“我還能騙你不成?這事就連我媽媽和妹妹都沒敢說,生怕她倆擔心著我。大爺隻告訴了你和林姑父,結果你倒好,枉費了大爺一片真心!”
他這活寶一樣的語氣頓時引得賈璉哈哈大笑,隨即連聲道歉。
賈瑜也跟著淡淡笑了起來,心裏同時在暗地尋思薛蟠剛才說的話。
去年時候自己的猜測顯然沒錯,沈參來到揚州建軍,表麵上是建立新軍來遏製愈演愈烈的私鹽交易,但其暗地裏隻怕還拿著宣文帝的密旨,不斷擴大勢力。
從薛蟠的話來看,沈參做的應該不錯。
眼下不過大半年光景,新營竟然都能跨境跑到浙江去執法了。
賈瑜笑了笑,試探道:“文龍,怎麽浙江的水匪倭寇還要咱們江蘇的人馬過去?浙江的衛所官兵是吃什麽飯的?”
話語後半截,他情不自禁的帶上了幾分上位者的威勢。
薛蟠一個哆嗦,莫名緊張起來,收斂了笑容:“具體我也不太知曉,隻知道是嘉興府杭州府那邊衛所出兵不力,連著一月都拿倭寇沒辦法,最後求到了沈將軍頭上來。”
他才想起來,這位表弟現下可不是去年的白身了!
論起官職品秩,連土皇帝一樣的一省巡撫,都在這位表弟之下!
賈瑜頓了頓,故作疑惑道:“這倭寇的勢頭鬧得這麽大?就連一省的衛所都拿著沒辦法?”
還沒等薛蟠接話,賈璉便咋舌道:“可不是說呢!別看揚州離得遠,但我這才來了半年多,關於倭寇的消息是越來越多了,聽說之前還抓出來過倭寇的奸細,連揚州這邊都不安穩,海邊情況可想而知!”
薛蟠點頭道:“瑜哥兒你在北邊不知道,這倭寇的勢頭從差不多五六年前就止不住了,開著船的,搖著舢板的,那是一窩窩的來.....”
他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臉上也露出幾分獵奇的神色:“而且這些倭寇一來都是拖家帶口的來,我聽說不少人還帶著老婆孩子,這些人在外麵找個小島就住下了,平常吃的喝的就靠搶或者換,都成了一個個大小村子。”
賈瑜麵色沉重。
假如薛蟠的話沒有誇大的話,那東南倭寇的情況隻怕比他想的還嚴重。
海外據點的出現,說明倭寇已經正式進入了有組織有規劃的發展階段。
而在這種情況下,平常那些小打小鬧來獲取的資源已經不夠倭寇進一步發展。
所以下一步,不出意外的話就是會逐步吸引並吞並周邊的弱小勢力,最後開始進攻沿海的州縣進行劫掠。
賈瑜知道,如果是正常的曆史世界的話,眼下這個正處於嘉靖末年的時間節點上,爆發了明王朝三百年國祚中最嚴重的嘉靖倭亂。
整個東南沿海地區,其中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四省都是重災區。
倭寇攻破的州縣不下百座,累計死亡人數近百萬。
明朝君臣費了十來年的功夫,最終在戚繼光俞大猷兩位抗倭名將的統率下,才算是肅清了廣東境內的大型窩點,進入相持階段。
這個時期的倭寇來源非常複雜,有活不下去屈身從賊的中國百姓,也有隔壁的高麗底層漂泊民。
而其中最核心的,基本都是日本那邊戰亂後,選擇出逃的敗方武士。
賈瑜前世沒研究過日本曆史,因此哪怕他記憶力超凡脫俗過目不忘,也不知道日本統一的具體時間點。
但他以前通過看動漫,知道日本應該就在這個時間點附近,由織田信長徹底終結了混亂的戰國時代,開啟了近世時代。
很多被織田信長打敗的封建領主,他們手下的浪人、武士就幹脆搖身一變,下海成了倭寇。
賈瑜皺了皺眉道:“倭寇如此勢大,已呈紮堆聚集之勢,那浙江的李巡撫,就沒想著禦敵於境外?抓幾個典型窩點先拔除了?”
因為官位高,所以賈瑜對於朝廷裏的一些大事也算知道的比較清楚。
在這之前,景朝的君臣雖然知道有倭寇這件事,但其實一直都沒有重視過這些癬疥之疾。
畢竟,這些倭寇實際上再怎麽猖獗,到了朝廷的匯報上也不過是幾組數字而已。
而這些數字,既然從未引起宣文帝和六部的重視,就說明倭寇鬧得還不算大,遠沒有到驚動中央的地步。
但這又和薛蟠說的情況產生了差異。
薛蟠苦笑道:“李巡撫有沒有這個想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就浙江衛所裏的那些老弱病殘,都不一定有海邊那些過慣了苦日子吹習慣了海風的百姓能打!他們見著倭寇來了就隻會跑,跑之前如果能想著報個信,那都算是有良心的。”
他咂咂嘴又感慨道:“更何況,咱們朝廷明令禁止出海,海邊的船本來就不多,能出海打仗的更是屈指可數,現在用的船說不準歲數比我還大呢!”
賈璉的話音剛落,隻見門口處,一個身著黃綢衫手拿折扇的青年走了進來,其神態恣意不羈,叛逆氣質分明。
就差在腦門上寫上‘紈絝子弟’四個字了。
待看到賈瑜後,薛蟠頓時一收頑劣的表情,臉色格外乖覺。
他趕忙大聲喊道:“瑜哥兒,可真是好久不見,文龍可真是想死你了!”
說著,就箭步上前,想來個熱烈擁抱。
賈瑜:“.....”
他起了身,不動聲色的拒絕了薛蟠的擁抱,笑道:“數月不見,文龍神采更勝往昔啊。”
比起去年在金陵相見時的模樣,眼下的薛蟠卻是有了些出入。
行走之間,腳步倒是更穩健了些,不像往日一樣虛浮無力,雙目中的神采同樣更加有神了些。
顯然,這大傻子在軍營裏應該還是操練過把式的.....
不過賈瑜估計薛蟠也就是不走心的隨便練練,用來應付一下沈參,不然斷不會表現的這麽沒有規矩。
薛蟠大臉盤聞言一喜,在一旁椅子上坐下後瞥了一眼賈璉,得意洋洋道:“還是瑜哥兒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哪像你這麽沒個眼力見兒!”
他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上一口美滋滋的開始炫耀:“上個月,我跟著沈將軍去浙江那片子抓倭寇,大半個月的功夫光我自個就砍了幾十個人頭!這一場下倆,咱薛文龍怎麽也算是實打實的上過戰場的爺們了!”
“那精氣神兒有些變化,不是正常?”
賈璉不禁嘖嘖稱奇,看著薛蟠驚奇道:“原來你前些日子和我說的是真的!?我那時候隻當是你在吹牛做法螺。”
薛蟠大嘴巴咧著,明明得意卻佯裝出委屈的模樣:“我還能騙你不成?這事就連我媽媽和妹妹都沒敢說,生怕她倆擔心著我。大爺隻告訴了你和林姑父,結果你倒好,枉費了大爺一片真心!”
他這活寶一樣的語氣頓時引得賈璉哈哈大笑,隨即連聲道歉。
賈瑜也跟著淡淡笑了起來,心裏同時在暗地尋思薛蟠剛才說的話。
去年時候自己的猜測顯然沒錯,沈參來到揚州建軍,表麵上是建立新軍來遏製愈演愈烈的私鹽交易,但其暗地裏隻怕還拿著宣文帝的密旨,不斷擴大勢力。
從薛蟠的話來看,沈參做的應該不錯。
眼下不過大半年光景,新營竟然都能跨境跑到浙江去執法了。
賈瑜笑了笑,試探道:“文龍,怎麽浙江的水匪倭寇還要咱們江蘇的人馬過去?浙江的衛所官兵是吃什麽飯的?”
話語後半截,他情不自禁的帶上了幾分上位者的威勢。
薛蟠一個哆嗦,莫名緊張起來,收斂了笑容:“具體我也不太知曉,隻知道是嘉興府杭州府那邊衛所出兵不力,連著一月都拿倭寇沒辦法,最後求到了沈將軍頭上來。”
他才想起來,這位表弟現下可不是去年的白身了!
論起官職品秩,連土皇帝一樣的一省巡撫,都在這位表弟之下!
賈瑜頓了頓,故作疑惑道:“這倭寇的勢頭鬧得這麽大?就連一省的衛所都拿著沒辦法?”
還沒等薛蟠接話,賈璉便咋舌道:“可不是說呢!別看揚州離得遠,但我這才來了半年多,關於倭寇的消息是越來越多了,聽說之前還抓出來過倭寇的奸細,連揚州這邊都不安穩,海邊情況可想而知!”
薛蟠點頭道:“瑜哥兒你在北邊不知道,這倭寇的勢頭從差不多五六年前就止不住了,開著船的,搖著舢板的,那是一窩窩的來.....”
他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臉上也露出幾分獵奇的神色:“而且這些倭寇一來都是拖家帶口的來,我聽說不少人還帶著老婆孩子,這些人在外麵找個小島就住下了,平常吃的喝的就靠搶或者換,都成了一個個大小村子。”
賈瑜麵色沉重。
假如薛蟠的話沒有誇大的話,那東南倭寇的情況隻怕比他想的還嚴重。
海外據點的出現,說明倭寇已經正式進入了有組織有規劃的發展階段。
而在這種情況下,平常那些小打小鬧來獲取的資源已經不夠倭寇進一步發展。
所以下一步,不出意外的話就是會逐步吸引並吞並周邊的弱小勢力,最後開始進攻沿海的州縣進行劫掠。
賈瑜知道,如果是正常的曆史世界的話,眼下這個正處於嘉靖末年的時間節點上,爆發了明王朝三百年國祚中最嚴重的嘉靖倭亂。
整個東南沿海地區,其中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四省都是重災區。
倭寇攻破的州縣不下百座,累計死亡人數近百萬。
明朝君臣費了十來年的功夫,最終在戚繼光俞大猷兩位抗倭名將的統率下,才算是肅清了廣東境內的大型窩點,進入相持階段。
這個時期的倭寇來源非常複雜,有活不下去屈身從賊的中國百姓,也有隔壁的高麗底層漂泊民。
而其中最核心的,基本都是日本那邊戰亂後,選擇出逃的敗方武士。
賈瑜前世沒研究過日本曆史,因此哪怕他記憶力超凡脫俗過目不忘,也不知道日本統一的具體時間點。
但他以前通過看動漫,知道日本應該就在這個時間點附近,由織田信長徹底終結了混亂的戰國時代,開啟了近世時代。
很多被織田信長打敗的封建領主,他們手下的浪人、武士就幹脆搖身一變,下海成了倭寇。
賈瑜皺了皺眉道:“倭寇如此勢大,已呈紮堆聚集之勢,那浙江的李巡撫,就沒想著禦敵於境外?抓幾個典型窩點先拔除了?”
因為官位高,所以賈瑜對於朝廷裏的一些大事也算知道的比較清楚。
在這之前,景朝的君臣雖然知道有倭寇這件事,但其實一直都沒有重視過這些癬疥之疾。
畢竟,這些倭寇實際上再怎麽猖獗,到了朝廷的匯報上也不過是幾組數字而已。
而這些數字,既然從未引起宣文帝和六部的重視,就說明倭寇鬧得還不算大,遠沒有到驚動中央的地步。
但這又和薛蟠說的情況產生了差異。
薛蟠苦笑道:“李巡撫有沒有這個想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就浙江衛所裏的那些老弱病殘,都不一定有海邊那些過慣了苦日子吹習慣了海風的百姓能打!他們見著倭寇來了就隻會跑,跑之前如果能想著報個信,那都算是有良心的。”
他咂咂嘴又感慨道:“更何況,咱們朝廷明令禁止出海,海邊的船本來就不多,能出海打仗的更是屈指可數,現在用的船說不準歲數比我還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