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大先生,來人手中握有令牌,還有軍前公文,便是夜禁也須放其入內,隻是來者不善,因此都監才遣卑職來報!”
宗放撤了四方戒備,讓雲仆皆作尋常仆役動作。於院內收拾了一張木案,焚香掌燈後,隻帶著柳二郎與三郎、風鳴外麵閑坐。其餘人皆於屋內休息。
莫名出現的官軍,絕非是偶然。宗放明於道理,按著命數推演,這世上本無偶然事,發生的皆是必然。在船隊即將到來之際,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必執著於其動機,隻需盤算最為有利的結果即可。
果不其然,不多時遠處細碎的馬蹄聲傳來。此時三更天將近,即便是海波也掩不住且近的馬蹄與步履聲。若說此路官兵不是衝著宗放而來,誰也不信。
所有聲音皆在院外百步外停住,不多時,隨著院門大開,兩旁雲仆側讓,那都監引著一員挺拔玉立的青年將領大步流星走了進來。
“昆侖南路緣邊都巡檢司同都巡檢使、內殿承製柳文質,拜見少司空。”
宗放雖然退隱田園,但為了方便登雲閣鋪開場麵,宣宗授予的本官不準其推辭。宗放的官職並非是斜封官,而是中書門下正式敕授告身的朝官。宗放這工部侍郎的本官,俸祿職田等一應俱全,放在高州地界也是頭麵人物,如此門下弟子蔭客行走地方才方便。
也正因為有這三品高官,其長子宗渥才能恩蔭選官,有了帝王侍奉官的階官。按照製度,三品可蔭子孫兄侄四人,門蔭三人,隻是宗放素來謹慎低調,除自己與宗端的長子蔭官,其餘的都留而不用,以待將來。
雖然宗放未領館閣也沒有差遣,明麵上隻是個吃俸祿的閑散官員,但官麵上依舊保持著應有的體麵。
“山野之人當不得柳承製禮。”宗放這才站起身來微微致禮。
這即是宗放的修養,畢竟以他的身份若是矜持起來,其實不必打理武人,莫說隻是區區承製,便是大半橫班武官也當不起宗放的禮;當然,另一方麵,也是礙於此人身份。
“柳承製頗為麵善,不知貴府上是?”宗放看到此人,便知數日來的順遂恐怕到此打住了。
再仔細看這將領,其實也是年近三旬了,隻是其身高七尺餘,唇方口正,額闊頂平,龍眉鳳目炯炯,燕頷虎須凜凜,端的是英姿颯爽,模樣也較實際年輕,年輕許多。其頭戴皂色垂腳平巾幘,身上並未著紋繡短衫,而是披掛一副亮銀龜背烏錘甲,腿裙過膝,可說是如熊羆抖擻,似貔虎猙獰,絕非尋常人物。
“下官是清苑府保塞人,祖籍出身中山華清。”
“不知清苑府先太尉柳虎牢柳公與將軍。。。”
“正是先父。”
宗放當然知道此人乃是當今慈聖太後的侄兒,其父乃是慈聖太後堂兄。慈聖太後其宗族乃是中山華清柳氏小宗,不過早在大宇朝中興之時,已經遷居清苑府保塞縣。當年太宗征討中山時,慈聖太後祖父柳延慶因家族淵源從軍而有軍功,官至右驍衛大將軍,其長子即慈聖太後之父柳通,官至虎捷都指揮使、嘉山府知府,因此慈聖太後也是在嘉山生長,而幼子蔭了官,官至虎牢關兵馬都指揮使,宣宗時從軍東丹戰歿。其餘有二子,皆隨母親,為慈聖太後所收養於宮中。宣宗頗親信之,及長成數訪以外事,嚐謂內侍曰:“文質,朕之近親,忠謹赤誠,足堪信重。”
於是此人乃起為太子率府率,及今上,嚐以內殿崇班為京畿赤縣巡檢,去歲進禮賓副使、昆侖南路緣邊同都巡檢使。此人乃太後家人,恰於此時,遷官至此,宗放心如明鏡。莫說此人,山南地界凡是身處樞紐職司人物皆有文檔備宗放查閱。這些文檔乃是雲仆收集,宗放親自整理,最為詳細的便是山南東西兩路,其次是東丹至高州方麵,再而大肇永州,餘者乃是四方邦國,不敢說能做到麵麵俱到,倒是日積月累下也稱得上蔚為壯觀了,尤其是文檔更新的時效性上可稱出類拔萃。
“原來是天家貴戚、慈聖門流,失敬失敬!昔年,尊公與某曾同於軍中,未曾想故人之子,已成雋器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宗放顯出一份恰到好處的悵然來。
“不敢受少司空誇讚,不才因官家憐憫、得太後垂愛、承先父餘蔭,憑有一二驕悍之氣僥幸,側身於群英眾賢之際,惶恐!”
文縐縐的一席話出自這勇猛壯士之口,且絲毫不顯驕傲之氣,這分作派確實不是尋常武夫。慈聖家族雖然源遠流長,但是大肇畢竟是小宗支流,其至親後輩稱不上繁盛,如此子者能有幾人?因此將他安排在邊地厘務雜事,其中並不簡單,聯係到朝廷時局,可以說太後與今上都是在抓緊時間部署根腳。
想到此,宗放也是感慨,無論幕後人物幾何,隻是這興風作浪的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恰似幹柴烈火之上,又潑了熱油。
隻是一念之想,現在首要的是應付了此人再說。
“莫要稱甚麽少司空,餘乃江湖逸客、山野懶人,若是承製唿之一老道,我敢當之。”
“不敢,在下稱一聲先生已是冒犯,先生乃是海內聞人、天下名士,在下不過一介武夫,實在不敢在先生麵前放肆”。這句話也並非柳文質客套,數十年太平日子,加之宣宗秉承太宗崇文抑武之國策,武官地位已經江河日下,莫說麵對高品文官,即便是等階文官,武官也不敢以同僚示之,更不用說下級軍官麵對資深文臣,若是一般出身皆戰戰兢兢有若奴仆。
隻是他作為太後親眷,這番作派卻是過於卑下了,而此人越是這番謙卑,宗放越是加倍小心。
“承製既然稱我為先生,我也以表字相稱如何?”宗放步步緊逼,也是想要摸出此人門道。
“蒙太後恩重,予不才表字士彬。”
“彬乃份也,文質備也,妙哉妙哉,資質純良,文武之才,這是天家對於棟梁之才的期冀啊!”
柳文質聽了此言,頗覺怪異,心道此人這玲瓏心思,將對太後的恭維如此自然流露,還借機與自己拉近距離,分明是做官的高手,怎麽會甘心退隱江湖呢?若真是山野中人,深夜在此見到我等不速之客,即無絲毫慌亂不安之意,也無任何孤傲清高之氣,反而帶著幾分市儈作風,此人實在難以捉摸。
宗放看他一閃而過的狐疑和輕慢,也是放下心來。其實此人到任以來,宗放雖然素未謀麵,卻豈能不掌握他的底細,今日見了本人,宗放更確信此人並不知登雲閣的存在。宗放有這個自信,天下人能在他麵前不顯露心機者,屈指可數,慈聖太後即是其中之一。太後心機匪實難測,此子能來此任職,必是才堪其用,信任有加,可即便如此,也並未將登雲閣之事告知,既如此放他在此究竟作何打算,宗放卻是看不清。
談話間,便招唿眾人入座。依舊是柳二郎侍茶,隻是多了個跑腿的三郎,而此地兵馬都監也湊了上來,這位便是一副隨從模樣,謹小慎微地落於末座。
這兵馬都監並不受緣邊都巡檢司轄製,如此恭敬自然也是知曉此人身份。莫看姿態謙恭,言語上卻是將柳文質在此前因後果,輕描淡寫帶了出來,也足見此人的聰明。
“先生有所不知,柳都巡今日一大早便親自率隊往來察查安排,從東向西,由北轉南,奔波十個時辰,乃是因為鬧了匪患,因此是安排諸城寨巡司皆小心戒備,一路封海封路至此,親力親為,實在是我輩武人之楷模。之所以深夜到此,乃是得到先生在此的消息前來告變。”
幾句話便把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
“告變?”
宗放滿麵疑惑,實在是看不出任何虛情假意。而身旁幾個少年童子也是一臉的懵懂。
“我家中發生何事?”
柳文質看似隨意一瞟,實則已經將諸人表情一覽無餘,卻並未發現什麽異樣,於是便拿話再來試探。
“先生,有些事,某直言以告,有些話,也請恕罪容某問個明白,事關軍國事,還請先生給個方便!”
柳文質把話說在前麵,不隻是武人的直率。其實他為何在此任官,乃是慈聖太後在他臨行時的交待,其一,此地也算是祖宗桑梓所在,他是代太後巡視故裏,以盡孝道;其二,此地乃是大肇與東丹前線所在,國朝興衰係於此地得失,帝胄宗親更應緣邊地方,熟悉軍務,是內外消息暢達;其三,就在宗放此人身上,此人乃先帝信重之人,雖退歸鄉裏,仍為中外所重,且其子弟眾多,家族勃興,於道俗皆有廣大人脈,與軍中也有頗多淵源,慈聖安排柳文質在此明為保護地方安康,實則也有就近監視的意思。。
柳文質到任以來深刻體會宗氏兄弟在高州的根基厚重,幾與秋氏無二。宗氏不僅在高州,即便是永州,也是廣擁田林之利、坐享河海之益,然而宗大先生卻深居簡出,林棲穀隱,除與弟子授課、與一二老客論道,真如閑雲野鶴一般,不問世事。隻是一麵廣攬財貨,一麵又超塵出世,這一陰一陽之間實在難以琢磨此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
莫說在此地,即便是東京城內,知曉宗放的,對於他的評價也是大相徑庭,不同人口中的宗放單獨來看千姿百態,合起來看此人更是匪夷所思。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而人若無常必有怪事發生。
因此,當他獲知有賊人欲對宗氏不利,選擇了按兵不動。他在賭,賭宗氏在此事上將有所作為。他之所以賭,不僅是太後對宗放的重視讓他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有著自己的野心。他若要在此地闖出一番天地,宗氏與秋氏便是麵前兩座高峰。當然他並非是要搬去兩座山,而是想要征服他們,身為慈聖近支若是不做長遠打算,恐怕花團錦簇的富貴早晚化為烏有。
隻是宗放先是離開雄安城去了雲溪湫潭別院,完全打破了柳文質在雄安和宗氏雲溪莊子的部屬,而宗放看似完全自取死路的行為,也讓柳文質躊躇,最終他選擇了放長線釣大魚。隻是如此一來,他便在此棋局中失了先手,而再次得到的消息,就是雲溪別院已經燒成了白地,即便知道是宗端的斥候馬隊在官道上全殲了一應匪類,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他也是無可奈何。
柳文質敏銳的感覺到這場大火隻是個起火點罷了,真正的熊熊烈火還未騰起!因此,他調動了他所能整合的全部力量,將自己的職權用到了極致,沿途封閉了能夠封閉的任何通道,無論官道山路,各莊頭市鎮,哪怕是新市港這樣的大城,無一錯漏。
而至於宗放一行竟沒了蹤跡,十二個時辰間此人好似人間蒸發了。為了找尋宗放蹤跡,他是親自率隊走遍了雄安至新市的城鄉巡司,光是跑廢了的部下,三停便占了一停,馬匹也是換了兩撥。
但無論新市知監還是帥司都隻給了他三天時間,事關宗氏安危,也關係當地局麵的安穩。這裏畢竟是邊地,風吹草動未嚐不能引發兩國紛爭,身為緣邊負責治安所在,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找到確定的答案,給他如此興風作浪之舉畫個圓滿句號。否則,他就成了一個輕浮莽撞的笑話。若非是仙桃城砦有內線往新市送消息,且自己就在返迴新市的途中碰上,還真是生生錯過了。
“若是不幹係軍務機密,煩請士彬指教一二。”
“宗大先生,果然尚未得到消息?”這仙桃都監倒是一個妙人,隻做個區區都監有些屈才了。
柳文質有些惱怒這都監插話,但是臉上依舊平靜。
“難道說士彬今日繁忙是為了某家之事?”宗放張弛有度,毫無破綻。
“今日辰時,緣邊都巡檢司得到駐泊巡檢奏報,雲溪湫潭有火情,帶我率隊抵達,雄安城一應管勾公事官吏也已到達,乃是先生別院一夜之間燒成白地,而在湫潭西行官道兩側發現了被誅殺者數十百人,死者無論是所中箭矢還是刀槍傷皆係軍中製式器械所致,且死者皆被斫去首級,更是軍中手段,而死者初勘大致可認定大多是常年遊走肇丹邊境的山匪馬賊之輩。據下吏所言已經多年未曾有如此規模匪類行事,而據雄安城官吏言及先生前日方動身返迴雲溪。為先生安全計,我等不敢耽擱,一麵通傳各莊頭召集弓手應變,一麵乃往雲溪莊子上訪問,卻沒了先生及諸子弟消息。此事畢竟涉及匪類作亂,更涉及先生安危,雖有一路賊人受誅,但我等不敢掉以輕心,隻得一路告變,督促各城寨嚴防死守,更是期望先生一行人平安。果然,吉人自有天相!”
柳文質一番話將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雖然仍是畢恭畢敬的姿態,但是意思很清晰了。你宗放必須給一個交代,隻是莫讓我抓住你的痛腳!
“萬幸!”
都監也是一旁應和。
“確實萬幸。”
說話的乃是雕雲,隻見他與虢玩走出正堂,蒲擴與蘆頌也跟在後麵。
畢竟是大肇地界,雕雲有官麵身份,他出來攪局才貼切。
宗放撤了四方戒備,讓雲仆皆作尋常仆役動作。於院內收拾了一張木案,焚香掌燈後,隻帶著柳二郎與三郎、風鳴外麵閑坐。其餘人皆於屋內休息。
莫名出現的官軍,絕非是偶然。宗放明於道理,按著命數推演,這世上本無偶然事,發生的皆是必然。在船隊即將到來之際,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必執著於其動機,隻需盤算最為有利的結果即可。
果不其然,不多時遠處細碎的馬蹄聲傳來。此時三更天將近,即便是海波也掩不住且近的馬蹄與步履聲。若說此路官兵不是衝著宗放而來,誰也不信。
所有聲音皆在院外百步外停住,不多時,隨著院門大開,兩旁雲仆側讓,那都監引著一員挺拔玉立的青年將領大步流星走了進來。
“昆侖南路緣邊都巡檢司同都巡檢使、內殿承製柳文質,拜見少司空。”
宗放雖然退隱田園,但為了方便登雲閣鋪開場麵,宣宗授予的本官不準其推辭。宗放的官職並非是斜封官,而是中書門下正式敕授告身的朝官。宗放這工部侍郎的本官,俸祿職田等一應俱全,放在高州地界也是頭麵人物,如此門下弟子蔭客行走地方才方便。
也正因為有這三品高官,其長子宗渥才能恩蔭選官,有了帝王侍奉官的階官。按照製度,三品可蔭子孫兄侄四人,門蔭三人,隻是宗放素來謹慎低調,除自己與宗端的長子蔭官,其餘的都留而不用,以待將來。
雖然宗放未領館閣也沒有差遣,明麵上隻是個吃俸祿的閑散官員,但官麵上依舊保持著應有的體麵。
“山野之人當不得柳承製禮。”宗放這才站起身來微微致禮。
這即是宗放的修養,畢竟以他的身份若是矜持起來,其實不必打理武人,莫說隻是區區承製,便是大半橫班武官也當不起宗放的禮;當然,另一方麵,也是礙於此人身份。
“柳承製頗為麵善,不知貴府上是?”宗放看到此人,便知數日來的順遂恐怕到此打住了。
再仔細看這將領,其實也是年近三旬了,隻是其身高七尺餘,唇方口正,額闊頂平,龍眉鳳目炯炯,燕頷虎須凜凜,端的是英姿颯爽,模樣也較實際年輕,年輕許多。其頭戴皂色垂腳平巾幘,身上並未著紋繡短衫,而是披掛一副亮銀龜背烏錘甲,腿裙過膝,可說是如熊羆抖擻,似貔虎猙獰,絕非尋常人物。
“下官是清苑府保塞人,祖籍出身中山華清。”
“不知清苑府先太尉柳虎牢柳公與將軍。。。”
“正是先父。”
宗放當然知道此人乃是當今慈聖太後的侄兒,其父乃是慈聖太後堂兄。慈聖太後其宗族乃是中山華清柳氏小宗,不過早在大宇朝中興之時,已經遷居清苑府保塞縣。當年太宗征討中山時,慈聖太後祖父柳延慶因家族淵源從軍而有軍功,官至右驍衛大將軍,其長子即慈聖太後之父柳通,官至虎捷都指揮使、嘉山府知府,因此慈聖太後也是在嘉山生長,而幼子蔭了官,官至虎牢關兵馬都指揮使,宣宗時從軍東丹戰歿。其餘有二子,皆隨母親,為慈聖太後所收養於宮中。宣宗頗親信之,及長成數訪以外事,嚐謂內侍曰:“文質,朕之近親,忠謹赤誠,足堪信重。”
於是此人乃起為太子率府率,及今上,嚐以內殿崇班為京畿赤縣巡檢,去歲進禮賓副使、昆侖南路緣邊同都巡檢使。此人乃太後家人,恰於此時,遷官至此,宗放心如明鏡。莫說此人,山南地界凡是身處樞紐職司人物皆有文檔備宗放查閱。這些文檔乃是雲仆收集,宗放親自整理,最為詳細的便是山南東西兩路,其次是東丹至高州方麵,再而大肇永州,餘者乃是四方邦國,不敢說能做到麵麵俱到,倒是日積月累下也稱得上蔚為壯觀了,尤其是文檔更新的時效性上可稱出類拔萃。
“原來是天家貴戚、慈聖門流,失敬失敬!昔年,尊公與某曾同於軍中,未曾想故人之子,已成雋器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宗放顯出一份恰到好處的悵然來。
“不敢受少司空誇讚,不才因官家憐憫、得太後垂愛、承先父餘蔭,憑有一二驕悍之氣僥幸,側身於群英眾賢之際,惶恐!”
文縐縐的一席話出自這勇猛壯士之口,且絲毫不顯驕傲之氣,這分作派確實不是尋常武夫。慈聖家族雖然源遠流長,但是大肇畢竟是小宗支流,其至親後輩稱不上繁盛,如此子者能有幾人?因此將他安排在邊地厘務雜事,其中並不簡單,聯係到朝廷時局,可以說太後與今上都是在抓緊時間部署根腳。
想到此,宗放也是感慨,無論幕後人物幾何,隻是這興風作浪的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恰似幹柴烈火之上,又潑了熱油。
隻是一念之想,現在首要的是應付了此人再說。
“莫要稱甚麽少司空,餘乃江湖逸客、山野懶人,若是承製唿之一老道,我敢當之。”
“不敢,在下稱一聲先生已是冒犯,先生乃是海內聞人、天下名士,在下不過一介武夫,實在不敢在先生麵前放肆”。這句話也並非柳文質客套,數十年太平日子,加之宣宗秉承太宗崇文抑武之國策,武官地位已經江河日下,莫說麵對高品文官,即便是等階文官,武官也不敢以同僚示之,更不用說下級軍官麵對資深文臣,若是一般出身皆戰戰兢兢有若奴仆。
隻是他作為太後親眷,這番作派卻是過於卑下了,而此人越是這番謙卑,宗放越是加倍小心。
“承製既然稱我為先生,我也以表字相稱如何?”宗放步步緊逼,也是想要摸出此人門道。
“蒙太後恩重,予不才表字士彬。”
“彬乃份也,文質備也,妙哉妙哉,資質純良,文武之才,這是天家對於棟梁之才的期冀啊!”
柳文質聽了此言,頗覺怪異,心道此人這玲瓏心思,將對太後的恭維如此自然流露,還借機與自己拉近距離,分明是做官的高手,怎麽會甘心退隱江湖呢?若真是山野中人,深夜在此見到我等不速之客,即無絲毫慌亂不安之意,也無任何孤傲清高之氣,反而帶著幾分市儈作風,此人實在難以捉摸。
宗放看他一閃而過的狐疑和輕慢,也是放下心來。其實此人到任以來,宗放雖然素未謀麵,卻豈能不掌握他的底細,今日見了本人,宗放更確信此人並不知登雲閣的存在。宗放有這個自信,天下人能在他麵前不顯露心機者,屈指可數,慈聖太後即是其中之一。太後心機匪實難測,此子能來此任職,必是才堪其用,信任有加,可即便如此,也並未將登雲閣之事告知,既如此放他在此究竟作何打算,宗放卻是看不清。
談話間,便招唿眾人入座。依舊是柳二郎侍茶,隻是多了個跑腿的三郎,而此地兵馬都監也湊了上來,這位便是一副隨從模樣,謹小慎微地落於末座。
這兵馬都監並不受緣邊都巡檢司轄製,如此恭敬自然也是知曉此人身份。莫看姿態謙恭,言語上卻是將柳文質在此前因後果,輕描淡寫帶了出來,也足見此人的聰明。
“先生有所不知,柳都巡今日一大早便親自率隊往來察查安排,從東向西,由北轉南,奔波十個時辰,乃是因為鬧了匪患,因此是安排諸城寨巡司皆小心戒備,一路封海封路至此,親力親為,實在是我輩武人之楷模。之所以深夜到此,乃是得到先生在此的消息前來告變。”
幾句話便把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
“告變?”
宗放滿麵疑惑,實在是看不出任何虛情假意。而身旁幾個少年童子也是一臉的懵懂。
“我家中發生何事?”
柳文質看似隨意一瞟,實則已經將諸人表情一覽無餘,卻並未發現什麽異樣,於是便拿話再來試探。
“先生,有些事,某直言以告,有些話,也請恕罪容某問個明白,事關軍國事,還請先生給個方便!”
柳文質把話說在前麵,不隻是武人的直率。其實他為何在此任官,乃是慈聖太後在他臨行時的交待,其一,此地也算是祖宗桑梓所在,他是代太後巡視故裏,以盡孝道;其二,此地乃是大肇與東丹前線所在,國朝興衰係於此地得失,帝胄宗親更應緣邊地方,熟悉軍務,是內外消息暢達;其三,就在宗放此人身上,此人乃先帝信重之人,雖退歸鄉裏,仍為中外所重,且其子弟眾多,家族勃興,於道俗皆有廣大人脈,與軍中也有頗多淵源,慈聖安排柳文質在此明為保護地方安康,實則也有就近監視的意思。。
柳文質到任以來深刻體會宗氏兄弟在高州的根基厚重,幾與秋氏無二。宗氏不僅在高州,即便是永州,也是廣擁田林之利、坐享河海之益,然而宗大先生卻深居簡出,林棲穀隱,除與弟子授課、與一二老客論道,真如閑雲野鶴一般,不問世事。隻是一麵廣攬財貨,一麵又超塵出世,這一陰一陽之間實在難以琢磨此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
莫說在此地,即便是東京城內,知曉宗放的,對於他的評價也是大相徑庭,不同人口中的宗放單獨來看千姿百態,合起來看此人更是匪夷所思。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而人若無常必有怪事發生。
因此,當他獲知有賊人欲對宗氏不利,選擇了按兵不動。他在賭,賭宗氏在此事上將有所作為。他之所以賭,不僅是太後對宗放的重視讓他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有著自己的野心。他若要在此地闖出一番天地,宗氏與秋氏便是麵前兩座高峰。當然他並非是要搬去兩座山,而是想要征服他們,身為慈聖近支若是不做長遠打算,恐怕花團錦簇的富貴早晚化為烏有。
隻是宗放先是離開雄安城去了雲溪湫潭別院,完全打破了柳文質在雄安和宗氏雲溪莊子的部屬,而宗放看似完全自取死路的行為,也讓柳文質躊躇,最終他選擇了放長線釣大魚。隻是如此一來,他便在此棋局中失了先手,而再次得到的消息,就是雲溪別院已經燒成了白地,即便知道是宗端的斥候馬隊在官道上全殲了一應匪類,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他也是無可奈何。
柳文質敏銳的感覺到這場大火隻是個起火點罷了,真正的熊熊烈火還未騰起!因此,他調動了他所能整合的全部力量,將自己的職權用到了極致,沿途封閉了能夠封閉的任何通道,無論官道山路,各莊頭市鎮,哪怕是新市港這樣的大城,無一錯漏。
而至於宗放一行竟沒了蹤跡,十二個時辰間此人好似人間蒸發了。為了找尋宗放蹤跡,他是親自率隊走遍了雄安至新市的城鄉巡司,光是跑廢了的部下,三停便占了一停,馬匹也是換了兩撥。
但無論新市知監還是帥司都隻給了他三天時間,事關宗氏安危,也關係當地局麵的安穩。這裏畢竟是邊地,風吹草動未嚐不能引發兩國紛爭,身為緣邊負責治安所在,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找到確定的答案,給他如此興風作浪之舉畫個圓滿句號。否則,他就成了一個輕浮莽撞的笑話。若非是仙桃城砦有內線往新市送消息,且自己就在返迴新市的途中碰上,還真是生生錯過了。
“若是不幹係軍務機密,煩請士彬指教一二。”
“宗大先生,果然尚未得到消息?”這仙桃都監倒是一個妙人,隻做個區區都監有些屈才了。
柳文質有些惱怒這都監插話,但是臉上依舊平靜。
“難道說士彬今日繁忙是為了某家之事?”宗放張弛有度,毫無破綻。
“今日辰時,緣邊都巡檢司得到駐泊巡檢奏報,雲溪湫潭有火情,帶我率隊抵達,雄安城一應管勾公事官吏也已到達,乃是先生別院一夜之間燒成白地,而在湫潭西行官道兩側發現了被誅殺者數十百人,死者無論是所中箭矢還是刀槍傷皆係軍中製式器械所致,且死者皆被斫去首級,更是軍中手段,而死者初勘大致可認定大多是常年遊走肇丹邊境的山匪馬賊之輩。據下吏所言已經多年未曾有如此規模匪類行事,而據雄安城官吏言及先生前日方動身返迴雲溪。為先生安全計,我等不敢耽擱,一麵通傳各莊頭召集弓手應變,一麵乃往雲溪莊子上訪問,卻沒了先生及諸子弟消息。此事畢竟涉及匪類作亂,更涉及先生安危,雖有一路賊人受誅,但我等不敢掉以輕心,隻得一路告變,督促各城寨嚴防死守,更是期望先生一行人平安。果然,吉人自有天相!”
柳文質一番話將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雖然仍是畢恭畢敬的姿態,但是意思很清晰了。你宗放必須給一個交代,隻是莫讓我抓住你的痛腳!
“萬幸!”
都監也是一旁應和。
“確實萬幸。”
說話的乃是雕雲,隻見他與虢玩走出正堂,蒲擴與蘆頌也跟在後麵。
畢竟是大肇地界,雕雲有官麵身份,他出來攪局才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