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這兩位絕色婦人襯托,這少女容貌也是讓人為之一振。
未想到三娘這含苞待放的年紀,稍經修飾便顯露出璧人仙子的身姿。這幾日見慣了三娘風裏來雨裏去,眾人皆把她當做假小子看待,便是偶爾小女兒心氣兒,眾人也未放在心上。
此時突然看她如仙女般飄飄然進來,頓時讓眾人心潮蕩漾,如三郎、風鳴也不由得心怡。
三郎與三娘這些日子冤家更甚同門師兄妹,隻是此時,襯著朦朧燭籠柔輝,和著旖旎檀麝沉香,二人對視,隻覺得她雙瞳剪水星眸燦,唇如激丹貝齒閃,蛾眉螓首粉妝妙,杏臉桃腮玉裹成,竟有些癡了。
“看看好好的仙女兒,和你們這些渾漢子整日在一起,豈不埋沒了”
智二嫂子步金蓮是個自來熟,偏偏這等人讓人討厭不起來,迎來送往幾句話便讓人親近,這話從她口中出來隻覺得是自家姐姐誇讚妹妹。
“也不知將來,這般玉人兒便宜了誰家的郎君!”
“似三娘子這般的女子,天下也是少有,豈能便宜外麵那些無名小輩,非咱們清虛宗集真門下豪傑不可!”
智二郎看似憨拙那便是小瞧了集真觀弟子秀外慧中的門道,也小覷了六扇門內見不得人勾當對人的熏陶,更不能小視這步金蓮對這九尺男兒的化指柔。
對於自己渾家的說法,二郎更是順著捋下來,還把話頭繞到了三郎幾人身上,蘆頌已經有了心上人,自然操心兄弟們的婚事,便是自家兄弟也分遠近親疏,看著三郎這癡癡樣子,忙不迭地點起鴛鴦譜來,
“此話在理,便是進了咱們宗家,未來做個主母,才是妥當!”
六郎本來便與三娘交好,一路上這二人倒是相處融洽,聞言更是嚷道,
“三娘便該嫁給我三哥,這才好耍!”
智家兩對兒夫婦彼此交換眼神,也出言附和。
莫看這智全寶是玉清真人的徒弟,也知道自己小師弟的父親,自己同門師叔宗放之家世深厚,人脈廣博,而集真觀師門上下皆將宗三郎視作宗家下一代家主,如此集真九霄無論誰是下代掌教,這香火之情才能繼往開來,傳承有序。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三郎的臉顏色比三娘更甚,紅的發紫,看著便似火爐要冒出火苗子一般。
許是這身打扮才適合少女情懷,這三娘子一改往昔火烈性子,也是螓首微頷更彰佳人芳儀顏色,眼看這二人羞赧,還是柳瑒出來打圓場。
難得三娘如此滿目春色,許是入了刺奸以來,早已忘了少女本來的模樣。看著她此時含蓄卻透著歡欣,不知怎的,三郎竟有些心疼,原來這才是三娘本來的模樣,二人年齒相當,自然感同身受,隻是身為男兒上報國家,下孝父母,安邦定國,庇佑鄉梓乃是為人的本份,隻是這樣一個個嬌滴滴的美嬌娘卻承擔如此塌天重任,實在讓人心疼。
於是,當三娘子嚷著去換迴衣衫再來議事時,還是他主動勸解,讓她安心與嫂嫂們作深閨之樂,便是他們這些漢子也是要大口吃酒大口吃肉,且把今夕逍遙渡過,這才安撫住三娘,讓她隨著婦人們離開。卻不知為何,當三娘身影消失門外,他竟頗有悵然若失之感。
柳瑒在他身側,以他這玲瓏心思如何察覺不出三郎心境變化,對於此他更是樂見其成,說起來大晟六大士族,百八世家,其中大晟帝室與六大士族乃是彼此借重而又相互戒備的關係。
也正因為如此,大晟三代不敢稱帝,隻敢以王位而握天下。今上於潛邸時便迎娶六華族之一的莞西羊舌氏女為正妻,由此將莞山三羊皆為姻親,即莞西羊舌氏、莞東羊角氏、莞上羊同氏;又與潛邸重臣聯姻,太子正妃便是平陽狐氏之女,而本家中山柳氏、泰鼎虢氏皆是平陽狐氏姻親,因此中山柳氏與泰鼎虢氏乃是同氣連枝、守望相助,更需要引入奧援支持平陽狐氏繼三羊之後執掌大晟中樞。
這些世家大族世代聯姻乃是嫡長子、嫡長女的首務,而柳瑒乃是嫡次子,虢三娘乃是嫡三女,外家族開枝散葉,枝葉相持便是正事,相比柳瑒拜入宗氏門下,哪裏有結為婚姻之好來得緊密?
更何況柳瑒與宗三郎相交莫逆,與虢氏也是沾親帶故,於情於理也希望二人能結琴瑟之好,待少年長成,廣闊天地便是他們馳騁之域。
無酒不成席,無酒也說不得許多話,冷飲子換了暖酒,更對諸人胃口。
但說到正事,也無人懈怠。
聽得蘆頌將前因後果說個仔細明白,智家兄弟與元家兄弟才明白自己卷入何等大事中來。四人雖是兄弟,卻也神態各異,元三兒眼底精光閃動,按捺不住興奮之情,智全寶也是虎豹般昂揚之氣奔湧而發,元二兒麵色凝重,隻看智金寶的打算,便是木疙瘩智金寶聞聽前因,雖麵帶驚疑,卻也透了三分野心來。
什麽是機緣?一分兇險九分坦途,人人可為之算不得機緣,人人可為便是人人不可為,失之寥寥,得之也寥寥,非九分兇險一分平安,才可謂大機緣,所謂機緣並非豪賭,豪賭者買定離手,成與不成皆非自己所能左右,機緣者,拚得身家性命,投身居中,便是心力交瘁,也是事在人為,成了乃是鯉魚躍龍門,不成也算沒白來世上一遭!
更何況,這等大事也關係自己身家性命,畢竟國家罹難,危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參與其中,闖出些名堂,不說功在千秋,也是利在當下,本是小戶人家,商賈賤業也說不得一飛衝天!
於是多了幾個地頭蛇加入其中,宗三郎諸人是不勝欣喜,而後便是具體事務分工,枯燥夏夜,煩悶遲風也擾亂不了這些男兒奮發之勢,振作之心。
隻是問到了東丹使團的事情,便是智全寶也一無所知,按著蘆頌推算路程,出了天中城三五日內使團便該到了應天府,至於是否再遷轉改道並無可能,否則豈不是大肇官員引著東丹使團將永州內地虛實一窺究竟了?
“慈聖太後的長寧節乃是七月十六,今日乃是六月十一。”
蘆頌算著日子,
“按著朝廷禮儀,外藩入朝覲拜賀聖,乃是有期止規。以長寧節倒推,當日朝賀,前麵需齋淨沐浴七日,中間三日,再清查人員,熟悉禮儀,勘驗國書,再往前使團入京前需接引使報主客司、客省、鴻臚寺層層審核,方能進京入鴻臚寺客館,這期間往來最少也需五日時間,如此從東丹使團到達啟封城門口到麵聖至少需要十五日;偌大使團到了應天府便要開始修整,其間對接客省,核驗人員、防備時疫及預備禮儀這便是十日,然後拜先聖廟告天齋戒三日,之後擺開陣勢,開始浩浩蕩蕩往京城徐徐而行,自應天府至京城安步當車最快也要兩日,又是十五日。”
“也就是說,使團必須在六月十六日前抵達應天府,否則入京朝聖的時間便不夠用了!”
風鳴算了日子說道。
“最遲便是六月十六日前抵達應天府,七月初一必須抵達啟封府!”
蘆頌斬釘截鐵地說道。
“那咱們需做些什麽呢?”
柳瑒有些全身力氣不知向何處發之感。
明敵不知所蹤,暗敵了無痕跡,眾人如何做不明確、為何做不明確,做成何等結果也不明確。頗有些鬱鬱。
“我們可做的事情其實不少!”
三郎與柳瑒不同,柳瑒八麵玲瓏,長袖善舞,其實心思細密嚴整,且是執行力十足,但大是大非上並不善於隨機應變;與之相反,三郎看似樸實穩重,其實心思縝密卻又勤於思考,因時而動,因勢而動乃是其特長。
越是這等散亂時刻,三郎往往能為諸人掀開雲霧,另辟蹊徑。
“東京城乃是皇城司與樞密院職方司重點防備所在,而東丹使團隻要入京便成了全天下關注的焦點,這時候賊人想要動手,不是做不到,實在是沒必要,除非他們將重寶全壓在這最後一局。可咱們這幾日便能發現,這夥賊人分明是四兩撥千斤,舍小利而致大害,謀奇局卻惜己身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為此。”
三郎每到此處便透著不似同齡人的睿智。
“咱們也看到了應天府這般混亂局麵,若換是我,明明能在應天府輕易下手,何必在東京城搞得橫生枝節呢?”
確實如此,幾人皆認同此點,尤其是聽智全寶細細分析應天府時局,簡直稱得上千瘡百孔,明明下水就能撈到魚,何必再往深淵裏去。
“使團必來此,此不必再議。其行跡越是詭譎,說明朝廷對其防範越深,防範越深其實對咱們越有利,咱們為了什麽來?”
智全寶幾人確實也想知道這群小子們到底要做些什麽?
“咱們為什麽來,若是按著父親的思路,其實揣測使團目的便很清晰了!”
使團目的?
“虢叔父不是說了嗎?窺我朝中樞虛實,亂肇晟聯姻大政、揚東丹虎狼淫威!”
三郎徐徐道來。
“那賊人難不成是來保護使團,或者傳遞軍情消息?”
智全寶畢竟是三班總捕頭,些許刑案辦下來,也有許多心得。
“師兄是高看了我朝軍事,咱們連拒絕使團入境都不能為,為何要加害他們?便是這些賊人如此本領,直接將軍情送到東丹朝廷便可,何必如此周折?”
聞言,智全寶也啞然,那賊人還想做甚?咱們能做甚?心裏不住地嘀咕。
“隻怕賊人覺得使團想要達成的這幾點目的不夠看啊!”
風鳴倒是明白了三郎所指。
“換句話說,大夥兒就明白了!”
三郎不打算賣關子了。
“誰說賊人們與使團是一場買賣?”
聞聽此言,率先醒悟的竟然是智金寶。
“照啊!三郎賢弟所言,確實如此,這不就是幾夥人做買賣的路數嗎?”
風鳴、蘆頌、柳瑒也明白過來,卻並不打斷智金寶的話頭,由他按著自己思路說開。
“這便是一隻上等老山參,引來幾家土藥販子,都以為隻需搶在對方前麵出個高價便能搶到貨,但不成想裏麵有個打算作無本生意的,挑動己方急了眼,動了手,幾家惹了官司還失了錢財,他才出麵撈好處,收餘利!”
便是如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雅士自然不會將軍國大事看得如此簡單,但其實泥腿子們的見識經常一語中的。
蘆頌看著三郎,不禁捫心自問,自己離出師還遠得很呢,恩師不是早就點撥過了嗎,賊人與恩師困鬥多年,雖與東丹糾葛不斷,卻並非東丹朝廷豢養的鷹犬。便是東丹國也與這應天府一樣,各懷鬼胎罷了。到底是恩師嫡子,三郎未來如何,實在讓人期待。
“這麽說,我們反而是幫著東丹使團,防止賊人加害?”
元二兒半晌不說話,這是一個謀定而後動之人。
“確實如此,但願咱們還來得及!”
風鳴接過話來。
“這話怎麽說?”
莫看風鳴和三郎是恩師最後收的徒弟,但是智全寶深知這二人才是能將師門絕學發揚光大之人,無他,每個人天分不同,成就自然不同,所謂努力追趕也是天分相當之人間的競逐,並非他人可以展望的。
“隻怕賊人動手的更快!”
風鳴所慮並非杞人憂天,他們沒想到應天府政務如此混亂,賊人若不趁勢而為,豈能成為宗師叔多年對手?!
想到此處,大夥兒皆心思沉重起來,賊人布局日久,饒是如此變故,也很難說沒有後手,當務之急必須先知道使團下落。
這件事智全寶當仁不讓,隻須天亮,他便趕在城門開放時往衙門調集人手,元三兒則調動幫閑們,元二兒發動各貨棧市集及行商,隻要使團踏入應天府地界,便要第一時間傳來消息。畢竟千百號人的規模,總不至於了無蹤跡。
智金寶自然是守備門戶,為大夥兒準備後勤應用之物。
柳瑒與風鳴、三娘還做一路,往內城探探虛實,畢竟賊人也要有個藏身之處,便是能排除一二也是好的。
三郎、六郎則跟隨蘆頌再去蘆海書院,聽智全寶的話,這左通判家的衙內便在書院就讀,文士間搭上關係總比通過智全寶認識更好說話。
話到此處,多說無益,散了酒局,便跟著元家兄弟安排住處,為了隱秘需要,便未安排其他下人,幾人這才放鬆下來。
至於今日伺候的幾個仆役,聽元二兒說了,都是挑選的長契下人,出身都是這莊園附近的莊客家裏,而且吩咐他們,這些日子都在莊院內伺候,未得智家兩位東家和元家兩位管事的話,寸步不得離開。
果然這人是個辦事嚴謹的,有他嚴防後路,想來不會有漏洞。
至於六郎這會兒就繞在智全寶身邊,
“智二哥哥,聽說當年打虎時,那大蟲便是傷了你,還是被你揪著一同落入山澗,且與我說說,等我長大,我也要打一隻迴來!”
智全寶看這小子虎頭虎腦,與自己倒有幾分相似,便拉開袖子露出當年傷痕,
“可不如此,便是這丈二大蟲,遇上咱們也要搏上一搏!”
那虎爪留下的痕跡隨著歲月流失,依舊頑固的存在,但放在這裏分明是赤膽男兒壯誌豪情的印記,便是看到這傷痕,也是熱血澎湃。
未想到三娘這含苞待放的年紀,稍經修飾便顯露出璧人仙子的身姿。這幾日見慣了三娘風裏來雨裏去,眾人皆把她當做假小子看待,便是偶爾小女兒心氣兒,眾人也未放在心上。
此時突然看她如仙女般飄飄然進來,頓時讓眾人心潮蕩漾,如三郎、風鳴也不由得心怡。
三郎與三娘這些日子冤家更甚同門師兄妹,隻是此時,襯著朦朧燭籠柔輝,和著旖旎檀麝沉香,二人對視,隻覺得她雙瞳剪水星眸燦,唇如激丹貝齒閃,蛾眉螓首粉妝妙,杏臉桃腮玉裹成,竟有些癡了。
“看看好好的仙女兒,和你們這些渾漢子整日在一起,豈不埋沒了”
智二嫂子步金蓮是個自來熟,偏偏這等人讓人討厭不起來,迎來送往幾句話便讓人親近,這話從她口中出來隻覺得是自家姐姐誇讚妹妹。
“也不知將來,這般玉人兒便宜了誰家的郎君!”
“似三娘子這般的女子,天下也是少有,豈能便宜外麵那些無名小輩,非咱們清虛宗集真門下豪傑不可!”
智二郎看似憨拙那便是小瞧了集真觀弟子秀外慧中的門道,也小覷了六扇門內見不得人勾當對人的熏陶,更不能小視這步金蓮對這九尺男兒的化指柔。
對於自己渾家的說法,二郎更是順著捋下來,還把話頭繞到了三郎幾人身上,蘆頌已經有了心上人,自然操心兄弟們的婚事,便是自家兄弟也分遠近親疏,看著三郎這癡癡樣子,忙不迭地點起鴛鴦譜來,
“此話在理,便是進了咱們宗家,未來做個主母,才是妥當!”
六郎本來便與三娘交好,一路上這二人倒是相處融洽,聞言更是嚷道,
“三娘便該嫁給我三哥,這才好耍!”
智家兩對兒夫婦彼此交換眼神,也出言附和。
莫看這智全寶是玉清真人的徒弟,也知道自己小師弟的父親,自己同門師叔宗放之家世深厚,人脈廣博,而集真觀師門上下皆將宗三郎視作宗家下一代家主,如此集真九霄無論誰是下代掌教,這香火之情才能繼往開來,傳承有序。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三郎的臉顏色比三娘更甚,紅的發紫,看著便似火爐要冒出火苗子一般。
許是這身打扮才適合少女情懷,這三娘子一改往昔火烈性子,也是螓首微頷更彰佳人芳儀顏色,眼看這二人羞赧,還是柳瑒出來打圓場。
難得三娘如此滿目春色,許是入了刺奸以來,早已忘了少女本來的模樣。看著她此時含蓄卻透著歡欣,不知怎的,三郎竟有些心疼,原來這才是三娘本來的模樣,二人年齒相當,自然感同身受,隻是身為男兒上報國家,下孝父母,安邦定國,庇佑鄉梓乃是為人的本份,隻是這樣一個個嬌滴滴的美嬌娘卻承擔如此塌天重任,實在讓人心疼。
於是,當三娘子嚷著去換迴衣衫再來議事時,還是他主動勸解,讓她安心與嫂嫂們作深閨之樂,便是他們這些漢子也是要大口吃酒大口吃肉,且把今夕逍遙渡過,這才安撫住三娘,讓她隨著婦人們離開。卻不知為何,當三娘身影消失門外,他竟頗有悵然若失之感。
柳瑒在他身側,以他這玲瓏心思如何察覺不出三郎心境變化,對於此他更是樂見其成,說起來大晟六大士族,百八世家,其中大晟帝室與六大士族乃是彼此借重而又相互戒備的關係。
也正因為如此,大晟三代不敢稱帝,隻敢以王位而握天下。今上於潛邸時便迎娶六華族之一的莞西羊舌氏女為正妻,由此將莞山三羊皆為姻親,即莞西羊舌氏、莞東羊角氏、莞上羊同氏;又與潛邸重臣聯姻,太子正妃便是平陽狐氏之女,而本家中山柳氏、泰鼎虢氏皆是平陽狐氏姻親,因此中山柳氏與泰鼎虢氏乃是同氣連枝、守望相助,更需要引入奧援支持平陽狐氏繼三羊之後執掌大晟中樞。
這些世家大族世代聯姻乃是嫡長子、嫡長女的首務,而柳瑒乃是嫡次子,虢三娘乃是嫡三女,外家族開枝散葉,枝葉相持便是正事,相比柳瑒拜入宗氏門下,哪裏有結為婚姻之好來得緊密?
更何況柳瑒與宗三郎相交莫逆,與虢氏也是沾親帶故,於情於理也希望二人能結琴瑟之好,待少年長成,廣闊天地便是他們馳騁之域。
無酒不成席,無酒也說不得許多話,冷飲子換了暖酒,更對諸人胃口。
但說到正事,也無人懈怠。
聽得蘆頌將前因後果說個仔細明白,智家兄弟與元家兄弟才明白自己卷入何等大事中來。四人雖是兄弟,卻也神態各異,元三兒眼底精光閃動,按捺不住興奮之情,智全寶也是虎豹般昂揚之氣奔湧而發,元二兒麵色凝重,隻看智金寶的打算,便是木疙瘩智金寶聞聽前因,雖麵帶驚疑,卻也透了三分野心來。
什麽是機緣?一分兇險九分坦途,人人可為之算不得機緣,人人可為便是人人不可為,失之寥寥,得之也寥寥,非九分兇險一分平安,才可謂大機緣,所謂機緣並非豪賭,豪賭者買定離手,成與不成皆非自己所能左右,機緣者,拚得身家性命,投身居中,便是心力交瘁,也是事在人為,成了乃是鯉魚躍龍門,不成也算沒白來世上一遭!
更何況,這等大事也關係自己身家性命,畢竟國家罹難,危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參與其中,闖出些名堂,不說功在千秋,也是利在當下,本是小戶人家,商賈賤業也說不得一飛衝天!
於是多了幾個地頭蛇加入其中,宗三郎諸人是不勝欣喜,而後便是具體事務分工,枯燥夏夜,煩悶遲風也擾亂不了這些男兒奮發之勢,振作之心。
隻是問到了東丹使團的事情,便是智全寶也一無所知,按著蘆頌推算路程,出了天中城三五日內使團便該到了應天府,至於是否再遷轉改道並無可能,否則豈不是大肇官員引著東丹使團將永州內地虛實一窺究竟了?
“慈聖太後的長寧節乃是七月十六,今日乃是六月十一。”
蘆頌算著日子,
“按著朝廷禮儀,外藩入朝覲拜賀聖,乃是有期止規。以長寧節倒推,當日朝賀,前麵需齋淨沐浴七日,中間三日,再清查人員,熟悉禮儀,勘驗國書,再往前使團入京前需接引使報主客司、客省、鴻臚寺層層審核,方能進京入鴻臚寺客館,這期間往來最少也需五日時間,如此從東丹使團到達啟封城門口到麵聖至少需要十五日;偌大使團到了應天府便要開始修整,其間對接客省,核驗人員、防備時疫及預備禮儀這便是十日,然後拜先聖廟告天齋戒三日,之後擺開陣勢,開始浩浩蕩蕩往京城徐徐而行,自應天府至京城安步當車最快也要兩日,又是十五日。”
“也就是說,使團必須在六月十六日前抵達應天府,否則入京朝聖的時間便不夠用了!”
風鳴算了日子說道。
“最遲便是六月十六日前抵達應天府,七月初一必須抵達啟封府!”
蘆頌斬釘截鐵地說道。
“那咱們需做些什麽呢?”
柳瑒有些全身力氣不知向何處發之感。
明敵不知所蹤,暗敵了無痕跡,眾人如何做不明確、為何做不明確,做成何等結果也不明確。頗有些鬱鬱。
“我們可做的事情其實不少!”
三郎與柳瑒不同,柳瑒八麵玲瓏,長袖善舞,其實心思細密嚴整,且是執行力十足,但大是大非上並不善於隨機應變;與之相反,三郎看似樸實穩重,其實心思縝密卻又勤於思考,因時而動,因勢而動乃是其特長。
越是這等散亂時刻,三郎往往能為諸人掀開雲霧,另辟蹊徑。
“東京城乃是皇城司與樞密院職方司重點防備所在,而東丹使團隻要入京便成了全天下關注的焦點,這時候賊人想要動手,不是做不到,實在是沒必要,除非他們將重寶全壓在這最後一局。可咱們這幾日便能發現,這夥賊人分明是四兩撥千斤,舍小利而致大害,謀奇局卻惜己身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為此。”
三郎每到此處便透著不似同齡人的睿智。
“咱們也看到了應天府這般混亂局麵,若換是我,明明能在應天府輕易下手,何必在東京城搞得橫生枝節呢?”
確實如此,幾人皆認同此點,尤其是聽智全寶細細分析應天府時局,簡直稱得上千瘡百孔,明明下水就能撈到魚,何必再往深淵裏去。
“使團必來此,此不必再議。其行跡越是詭譎,說明朝廷對其防範越深,防範越深其實對咱們越有利,咱們為了什麽來?”
智全寶幾人確實也想知道這群小子們到底要做些什麽?
“咱們為什麽來,若是按著父親的思路,其實揣測使團目的便很清晰了!”
使團目的?
“虢叔父不是說了嗎?窺我朝中樞虛實,亂肇晟聯姻大政、揚東丹虎狼淫威!”
三郎徐徐道來。
“那賊人難不成是來保護使團,或者傳遞軍情消息?”
智全寶畢竟是三班總捕頭,些許刑案辦下來,也有許多心得。
“師兄是高看了我朝軍事,咱們連拒絕使團入境都不能為,為何要加害他們?便是這些賊人如此本領,直接將軍情送到東丹朝廷便可,何必如此周折?”
聞言,智全寶也啞然,那賊人還想做甚?咱們能做甚?心裏不住地嘀咕。
“隻怕賊人覺得使團想要達成的這幾點目的不夠看啊!”
風鳴倒是明白了三郎所指。
“換句話說,大夥兒就明白了!”
三郎不打算賣關子了。
“誰說賊人們與使團是一場買賣?”
聞聽此言,率先醒悟的竟然是智金寶。
“照啊!三郎賢弟所言,確實如此,這不就是幾夥人做買賣的路數嗎?”
風鳴、蘆頌、柳瑒也明白過來,卻並不打斷智金寶的話頭,由他按著自己思路說開。
“這便是一隻上等老山參,引來幾家土藥販子,都以為隻需搶在對方前麵出個高價便能搶到貨,但不成想裏麵有個打算作無本生意的,挑動己方急了眼,動了手,幾家惹了官司還失了錢財,他才出麵撈好處,收餘利!”
便是如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雅士自然不會將軍國大事看得如此簡單,但其實泥腿子們的見識經常一語中的。
蘆頌看著三郎,不禁捫心自問,自己離出師還遠得很呢,恩師不是早就點撥過了嗎,賊人與恩師困鬥多年,雖與東丹糾葛不斷,卻並非東丹朝廷豢養的鷹犬。便是東丹國也與這應天府一樣,各懷鬼胎罷了。到底是恩師嫡子,三郎未來如何,實在讓人期待。
“這麽說,我們反而是幫著東丹使團,防止賊人加害?”
元二兒半晌不說話,這是一個謀定而後動之人。
“確實如此,但願咱們還來得及!”
風鳴接過話來。
“這話怎麽說?”
莫看風鳴和三郎是恩師最後收的徒弟,但是智全寶深知這二人才是能將師門絕學發揚光大之人,無他,每個人天分不同,成就自然不同,所謂努力追趕也是天分相當之人間的競逐,並非他人可以展望的。
“隻怕賊人動手的更快!”
風鳴所慮並非杞人憂天,他們沒想到應天府政務如此混亂,賊人若不趁勢而為,豈能成為宗師叔多年對手?!
想到此處,大夥兒皆心思沉重起來,賊人布局日久,饒是如此變故,也很難說沒有後手,當務之急必須先知道使團下落。
這件事智全寶當仁不讓,隻須天亮,他便趕在城門開放時往衙門調集人手,元三兒則調動幫閑們,元二兒發動各貨棧市集及行商,隻要使團踏入應天府地界,便要第一時間傳來消息。畢竟千百號人的規模,總不至於了無蹤跡。
智金寶自然是守備門戶,為大夥兒準備後勤應用之物。
柳瑒與風鳴、三娘還做一路,往內城探探虛實,畢竟賊人也要有個藏身之處,便是能排除一二也是好的。
三郎、六郎則跟隨蘆頌再去蘆海書院,聽智全寶的話,這左通判家的衙內便在書院就讀,文士間搭上關係總比通過智全寶認識更好說話。
話到此處,多說無益,散了酒局,便跟著元家兄弟安排住處,為了隱秘需要,便未安排其他下人,幾人這才放鬆下來。
至於今日伺候的幾個仆役,聽元二兒說了,都是挑選的長契下人,出身都是這莊園附近的莊客家裏,而且吩咐他們,這些日子都在莊院內伺候,未得智家兩位東家和元家兩位管事的話,寸步不得離開。
果然這人是個辦事嚴謹的,有他嚴防後路,想來不會有漏洞。
至於六郎這會兒就繞在智全寶身邊,
“智二哥哥,聽說當年打虎時,那大蟲便是傷了你,還是被你揪著一同落入山澗,且與我說說,等我長大,我也要打一隻迴來!”
智全寶看這小子虎頭虎腦,與自己倒有幾分相似,便拉開袖子露出當年傷痕,
“可不如此,便是這丈二大蟲,遇上咱們也要搏上一搏!”
那虎爪留下的痕跡隨著歲月流失,依舊頑固的存在,但放在這裏分明是赤膽男兒壯誌豪情的印記,便是看到這傷痕,也是熱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