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丘栿扯了這麽多可不是說閑話,這些話都是說給這敬玉博的。
蘆頌也揣摩出營丘栿的用意,拿這些話都是為了拿捏住敬玉博的,便是再往京城裏扯人脈,都是縣官不如現管,更何況是人稱‘酆都承公’的承青天呢?
果然敬玉博此時的姿態較方才更低了些,更為誠懇熱切。
即便是承龍圖這等一等一的幹員能吏,也不希望自己剛剛履新就碰上這麽一檔子無妄之災,即便他為人方正,隻怕許多人也會跳出來拿這事情彈劾於他。
說起來承龍圖青年為官,也是奉旨在山北緣邊出使過東丹的,當然於官方隻記錄為某年某月某官諷邊地責東丹蕃酋侵擾北境事。但若是東丹使團在他上任後,再生出什麽事,必定有人把這事翻出來大做文章。
如今已經不給敬玉博首鼠兩端,兩邊下注的可能。也難怪營丘栿前幾天對他是若即若離,如今隻怕左判已經略知東丹使團之異狀,加之承龍圖即將到任的消息,這才急於與右判分個高下輸贏。畢竟承龍圖不是尋常好糊弄的上官,若是將應天府這副醃臢局麵交到他手上,隻怕兩位通判難免各打五十大板。
因此敬玉博父子便是破局關鍵,若是操作得當,不啻於雪中送炭。
營丘栿這番表態已經代表他父親表明了,協助敬玉博父子脫困,拉右判下馬,結好承龍圖的意圖。
這時候那禁軍提轄矗立亭闌外,叉手致禮示意,等著霄春臣出去才交頭接耳起來,等霄春臣迴來又是與營丘栿耳語。
“秉文兄,聽聞有佳客往這邊來,不知可否請兄台代為一行,邀迎佳客來此一聚呢?”
營丘栿聽罷霄春臣的一番話,卻來找蘆頌說話。
無論是否真有佳客至此,蘆頌也該當借故出去,畢竟接下來便是營丘栿父子與敬玉博父子如何勾兌的戲肉了,他畢竟是外人,如何能輕易參與進去,聽了營丘栿的話急忙就坡下驢,立刻答應下來。
能坐到一張席麵上的不乏聰明人,即刻萊觀也請同往,而霄春臣也起身同行,都是知情識趣之人。
“承甫,你也一同去!”
營丘栿點了親弟弟營丘檁的名字,營丘檁聞言一怔,緩了會兒神才不情不願同其他幾人走了出去,那商人也退了出去,隻留下營丘栿、敬玉博二人。
於是,蘆頌幾人便從閑鬆亭往下走,霄春臣帶著那提轄,又隨意點了兩個仆役和兩個護衛一起下來。
走到往下行石階處,蘆頌不知哪根心弦被揪了一下,不禁迴首看去,隻看智金寶等一眾商賈正推杯換盞看女樂班的隊舞,那虎皮土貨商人和自己的幾個伴當,避坐亭子闌幹旁,聚在一起飲酒,而營丘栿帶來的幾個文士清客則聚在另一旁,個個左擁右抱,攬香弄翠,已經恣情的不能自已。
注意到萊觀等人注意到自己的失態,蘆頌搖了搖頭,與眾人往下走來,六郎自然是不離左右,隻是嘴裏、手上都塞滿了各色點心。
縹雲閣裏也留了一夥仆役、護衛在這裏聚飲,見了二衙內一眾人下來,自有管事的上前伺候,至於原本縹雲閣的管吏及院子、仆婦也都聚在一處吃喝,那管吏搖頭晃腦的還要站起來,卻已經癡醉的腿軟,這等清苦地方難得有達官顯貴至此,又是賞錢又是賜宴飲,也是難得放縱如此。
一行人不以為意,隻管往外走,走到行院正門,隻看大門緊鎖,看門的門房早就成了醉鬼們酣睡之所,等開了門,還是蘆頌覺得不妥,便安排仆役和護衛留下看管門戶。
隻他們六人往下走,也就是霄春臣腰間綴著一把大綦橫刀,那提轄還拎著齊眉短槍,背著副弓囊。其實朗朗乾坤,之所以帶著利刃也是防範走獸出來驚擾罷了。
其時不過申時上下,天光正好,透著鬆林投下斑駁來,攸明攸暗,將山巔的清冷衝淡了些。鬆風襲來,爽沁心田,讓幾個人的酒氣消散了不少,一行人向下走,宗六郎吃完了手中的點心,還從懷裏掏出吃食自顧自的大快朵頤,隨在蘆頌身後一路下行。
雖然時辰尚早,但是縹雲閣往清虛宮這一段的風景號稱十裏畫屏,群鬆密柏一片蒼翠,皆高大挺拔真如屏風一般,不僅隔住了暑氣,連著天光也遮蔽許多,走在其中,不覺得氣象昏淡,雖然走得急,卻是涼爽怡人,汗水也不得發出。
隻是光線越往下走,越發的昏暗起來,幾人全神貫注於腳下,一路無語,那禁軍提轄則大步走在最前麵,也算是做了先鋒。
“不知是什麽佳客,此時是在什麽地方?”
萊觀多飲了幾杯,又不似蘆頌常年修行的,也不如營丘檁與霄春臣文武雙全,走了一陣,不免腳底下發虛。
“咱們在清虛宮還留了人,這是有人迴報上來的,說那幾人也往上麵來了,此間就這一條路,必能中途碰上。”
霄春臣說道。
蘆頌現在才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究竟是什麽人來?若是不得了的客人,為何如此倉促的約在這時見麵,如此豈不大大的失禮?若是尋常人物,又何必驅使我等如此遠迎?
總覺得哪裏不妥,卻也沒個頭緒,卻又把心思想到營丘栿與敬玉博身上,看來稍後要尋個時機,問清楚東丹使團目前實情,還要盡早與其他人匯合,幾日裏來的忙碌總算有了重大突破。
正思索著,突然蘆頌隻覺腰部一緊,猛地來看,卻是六郎這遠勝同齡人的有力臂膀,一把拉住自己。
正要問話,隻看六郎將手指放在唇中示意禁言,而霄春臣也突然嚴肅起來,走到了蘆頌前麵,凝神屏氣的就這麽站著。
其餘人不明就裏,也隻能停下來看他是個什麽名堂。
“這是哪來的廝殺聲?”
這胖大漢子一聲低喝。
諸人麵麵相覷,隻有宗六郎也神情凝重起來。
“怎麽了?”
蘆頌正小聲詢問。
“不會有錯,下麵山峠有人在廝殺!”霄春臣定定心神,仔細聆聽。
這時那探路的提轄輕身輕腳的快步迴來了,
“衙內,下麵一群人把咱們要接的人圍上了!”
營丘檁不等霄春臣說話,急忙上來詢問,
“你可看清楚了?”
“二郎君,絕沒有看錯,被圍的還有咱們放在清虛宮的人,咱還來通報,指望你們幾位上山搬救兵!”
“可來得及嗎?”
“咱下去衝殺一陣,即便接應不出來,也能拖到救兵下來!”
這提轄說完話,便要下去衝入戰團。
“你一個人可不成,”
霄春臣拔出橫刀,
“某隨你一起去,咱倆本來就是走馬狩獵的伴當,如今也好有個照應!”
看來這兵馬使家的衙內並非繡花枕頭,這提轄聞言並無推脫意思,隻管往下走,霄春臣跟在後麵。
“把弓箭留給我!”
一個稚嫩聲音傳出,諸人聞言都是愣了一下,隻看宗六郎跑到提轄身側,一把拽住了他。
“你這娃娃。。。”
提轄更是大吃一驚,誰能想到這半大孩子竟能一把拽住他,倒是有一膀子力氣,即便如此,看著麵前小人兒,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作死麽,上來胡鬧?前麵刀劍無眼,中了傷你小命不保!”
再要掰開六郎的手,也是留有餘力,隻怕掰壞了小胳膊,豈料這一上手才是出人意料,自己哪怕三分力也是能扳倒牛馬的,誰曾想這一掰之下,竟然紋絲不動,再攥著六郎的胳膊,才發覺這孩子的臂膀雖然短小卻著實結實有力,好似虎崽子一般!
“六郎,不可孟浪!”
蘆頌見此也是心驚膽顫,這可是恩師的幼子,哪裏舍得他出點兒什麽岔子。
“兄長,你放寬心,咱可不會胡來!”
六郎又對著提轄說道,
“你背上那副桑柘長弓,少說也有一石之力,除了二位,隻怕也就我能使得。”
又攤開手臂,
“且容我一試,不成,咱也不耽擱正事!”
見這半大小子一副老成模樣,還真有幾分行伍之人的颯爽之氣,這提轄還真的取下長弓,讓他來試。
隻看宗六郎也就是比此弓高了大半頭,卻擺出箭步,左腳在前如鋒,右腳橫踏如釘,左臂持弓向上,右手緩緩張弓,直至前後手平直,長弓弓弰直豎,身正穩如泰山,真個是口吐翎花耳聽弦,若是搭上箭矢,便是彀極而發之勢,然後才又緩緩收力,將弓弦慢慢鬆了下來。
幾個習武之人都看得呆住了,誰料這麽個孩童竟有如此神力,若是成年人也就罷了,但是孩童能打動如此長弓,實在是聞所未聞,便是蘆頌也驚呆了。
還是這提轄已經不把此子視作普通孩童,將箭箙遞給六郎,
“好生周全咱們的身後!”
六郎點了點頭,將箭箙掛在蹀躞帶下,向外打開遮板,取了一隻三棱鐵簇殺矢,輕搭弦上,尾隨而進。
看了六郎這番作派,霄春臣也是挑不出毛病,與那提轄對視一眼,便疾步在前。
而蘆頌三人也急忙往山上去,搬救兵才是首務,隻是不知道山巔之上的一眾護衛還有幾個沒有醉倒了,饒是如此,三人也是發步狂奔而走。
下行其實不過二三百步,畢竟林深遮蔽,能傳來廝殺聲也不會離了太遠。
果然,這山峠乃是此間較大的一塊平整之處,也不過上下廣數百步的地方,傳出兵刃相接的嘶鳴聲。
三人下來的山路若是到此,恰是道路轉圜之處,有著三五個斜剌剌的古鬆將道路上下做了天然迴廊,那壯大個子的提轄擔心衙內和這娃娃不知深淺,貿然現身,早已將二人遮在身後,一馬當先在前。行至此處,讓其他人停駐腳步,自己探著身子露了半個腦袋查看下麵情形,隻是他這一張國字臉加之亂蓬蓬的虯髯遠較他人碩大,便是半個腦袋也是好大一個物件,若是下麵人有心,定是能夠發現。
幸好下麵情形膠著,無人顧及四周。隻見山路上下八九個人已經被二三十人團團圍了。被圍之人腳下已經躺了五六個人,皆是死透了。
這八九人中,也是主次分明,四個仗著單刀的武人緊緊護著當中兩人,這兩人中,年輕的約莫有三十歲上下,文質彬彬,神誌清厲,一身素色直掇,頭上也是裹了尋常巾子,但是也遮蔽不住此人風華素質。再看旁的這位,較此文士年長了十歲有奇,身量寬大,不待人仔細看他就能覺得一派正直寬宏之氣蓬勃而起。仔細上觀,方排大臉上,隆闊而直挺,唇豐而須髯順盛,雙耳垂如圓珠,雙眉如棹刀鋒立,再看那雙目此時正是虎目怒睜,如雷霆四射,再映著黑黢黢的膚色,直是如太乙雷神應化天尊降聖,似太上玄靈鬥姆元君顯靈。
而在四個武人身旁的幾個持著兵刃的,提轄認得都是自己的部下,算來算去,也少了二三人,想來也是兇多吉少了。
這夥賊人圍了幾重,此時卻也有些膽氣不足,逡巡不敢上前。領頭的隻管大唿小叫,嘍囉們怯怯的不敢上前,再加上還有幾個受傷被拖到旁邊大唿小叫的,更是攪擾人心,因此局麵才僵持下來。
隻是僵持不了太久,等這夥賊人歇夠力氣,再振作起來,就是又一番拚殺,而被圍著的也是多人帶傷,那四個武人中也有一個傷的不輕,勉強堅持著。若無外援,這些人隻怕命不久矣。
再看這四名武人乃是刀砍斧斫一般整齊的人物,一樣的四方臉,跨著八字步,隻是眉眼間略有區別。此刻緊緊護著中間二人,所持單刀皆是上好的兵刃,拚殺至今,沒有一口卷了刃的。這等兵刃,不是尋常軍旅器械,乃是三衙禁軍及防北邊軍中的將佐及精銳才能裝備。如此再看四人作派,必定是官府中吃俸祿的武官,否則怎能拿著如此兵刃招搖過市。
再看這夥賊人,皆皂衣皂靴,手持各色兵器,十四五個人,單刀不及半數,還有拿了樸刀、連枷的,有的哨棒捆紮了短刀匕首,還有的拿著鐵扡鐵鉤,隻是沒有弓箭。如此看來這些人乃是尋常江湖匪類,隻是敢光天化日截殺官府中人,實在不可思議。
六郎也躬著身子湊出腦袋,看了真切。
霄春臣看著這般情形,其實心中已是叫苦,這許多人如何能對付,轉念就想暗示三人就此退迴山頂再做打算。隻是他身軀胖大,又是心神動蕩,轉身之際,竟是鞋底一滑,側著身子滾了出去。
那提轄隻覺得身後一響,隻用餘光微掃,竟是自家衙內飛下步階,不覺叫苦,大喝一聲殺了出去。
“甚麽人?”
匪人中已經有人察覺,領頭之人見橫生了枝節,急忙讓身邊幾人轉了過來。
那衙內已經是收不住腳,也隻有順勢衝了出來,高喊著為自己助威。
“爾等鼠輩,有甚手段,向著老夫而來,枉戮無辜,爾等逃得過王法也逃不過上天罰罪!”那被圍著的中年人,見二人貿然出現,沒想著趁著匪人分身突圍,反而為這二人操起了心。
“爾等將死之人,還為他人操心,哪怕你是一副慈悲心腸,今日也是你等喪命之時!”那帶頭首領之人囂張之言未落,警覺寒光切近,緊忙縮身。身後的一人一聲慘叫倒地氣絕。
原來乃是宗六郎持弓掛弦,一隻羽箭已經取了一人性命。
蘆頌也揣摩出營丘栿的用意,拿這些話都是為了拿捏住敬玉博的,便是再往京城裏扯人脈,都是縣官不如現管,更何況是人稱‘酆都承公’的承青天呢?
果然敬玉博此時的姿態較方才更低了些,更為誠懇熱切。
即便是承龍圖這等一等一的幹員能吏,也不希望自己剛剛履新就碰上這麽一檔子無妄之災,即便他為人方正,隻怕許多人也會跳出來拿這事情彈劾於他。
說起來承龍圖青年為官,也是奉旨在山北緣邊出使過東丹的,當然於官方隻記錄為某年某月某官諷邊地責東丹蕃酋侵擾北境事。但若是東丹使團在他上任後,再生出什麽事,必定有人把這事翻出來大做文章。
如今已經不給敬玉博首鼠兩端,兩邊下注的可能。也難怪營丘栿前幾天對他是若即若離,如今隻怕左判已經略知東丹使團之異狀,加之承龍圖即將到任的消息,這才急於與右判分個高下輸贏。畢竟承龍圖不是尋常好糊弄的上官,若是將應天府這副醃臢局麵交到他手上,隻怕兩位通判難免各打五十大板。
因此敬玉博父子便是破局關鍵,若是操作得當,不啻於雪中送炭。
營丘栿這番表態已經代表他父親表明了,協助敬玉博父子脫困,拉右判下馬,結好承龍圖的意圖。
這時候那禁軍提轄矗立亭闌外,叉手致禮示意,等著霄春臣出去才交頭接耳起來,等霄春臣迴來又是與營丘栿耳語。
“秉文兄,聽聞有佳客往這邊來,不知可否請兄台代為一行,邀迎佳客來此一聚呢?”
營丘栿聽罷霄春臣的一番話,卻來找蘆頌說話。
無論是否真有佳客至此,蘆頌也該當借故出去,畢竟接下來便是營丘栿父子與敬玉博父子如何勾兌的戲肉了,他畢竟是外人,如何能輕易參與進去,聽了營丘栿的話急忙就坡下驢,立刻答應下來。
能坐到一張席麵上的不乏聰明人,即刻萊觀也請同往,而霄春臣也起身同行,都是知情識趣之人。
“承甫,你也一同去!”
營丘栿點了親弟弟營丘檁的名字,營丘檁聞言一怔,緩了會兒神才不情不願同其他幾人走了出去,那商人也退了出去,隻留下營丘栿、敬玉博二人。
於是,蘆頌幾人便從閑鬆亭往下走,霄春臣帶著那提轄,又隨意點了兩個仆役和兩個護衛一起下來。
走到往下行石階處,蘆頌不知哪根心弦被揪了一下,不禁迴首看去,隻看智金寶等一眾商賈正推杯換盞看女樂班的隊舞,那虎皮土貨商人和自己的幾個伴當,避坐亭子闌幹旁,聚在一起飲酒,而營丘栿帶來的幾個文士清客則聚在另一旁,個個左擁右抱,攬香弄翠,已經恣情的不能自已。
注意到萊觀等人注意到自己的失態,蘆頌搖了搖頭,與眾人往下走來,六郎自然是不離左右,隻是嘴裏、手上都塞滿了各色點心。
縹雲閣裏也留了一夥仆役、護衛在這裏聚飲,見了二衙內一眾人下來,自有管事的上前伺候,至於原本縹雲閣的管吏及院子、仆婦也都聚在一處吃喝,那管吏搖頭晃腦的還要站起來,卻已經癡醉的腿軟,這等清苦地方難得有達官顯貴至此,又是賞錢又是賜宴飲,也是難得放縱如此。
一行人不以為意,隻管往外走,走到行院正門,隻看大門緊鎖,看門的門房早就成了醉鬼們酣睡之所,等開了門,還是蘆頌覺得不妥,便安排仆役和護衛留下看管門戶。
隻他們六人往下走,也就是霄春臣腰間綴著一把大綦橫刀,那提轄還拎著齊眉短槍,背著副弓囊。其實朗朗乾坤,之所以帶著利刃也是防範走獸出來驚擾罷了。
其時不過申時上下,天光正好,透著鬆林投下斑駁來,攸明攸暗,將山巔的清冷衝淡了些。鬆風襲來,爽沁心田,讓幾個人的酒氣消散了不少,一行人向下走,宗六郎吃完了手中的點心,還從懷裏掏出吃食自顧自的大快朵頤,隨在蘆頌身後一路下行。
雖然時辰尚早,但是縹雲閣往清虛宮這一段的風景號稱十裏畫屏,群鬆密柏一片蒼翠,皆高大挺拔真如屏風一般,不僅隔住了暑氣,連著天光也遮蔽許多,走在其中,不覺得氣象昏淡,雖然走得急,卻是涼爽怡人,汗水也不得發出。
隻是光線越往下走,越發的昏暗起來,幾人全神貫注於腳下,一路無語,那禁軍提轄則大步走在最前麵,也算是做了先鋒。
“不知是什麽佳客,此時是在什麽地方?”
萊觀多飲了幾杯,又不似蘆頌常年修行的,也不如營丘檁與霄春臣文武雙全,走了一陣,不免腳底下發虛。
“咱們在清虛宮還留了人,這是有人迴報上來的,說那幾人也往上麵來了,此間就這一條路,必能中途碰上。”
霄春臣說道。
蘆頌現在才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究竟是什麽人來?若是不得了的客人,為何如此倉促的約在這時見麵,如此豈不大大的失禮?若是尋常人物,又何必驅使我等如此遠迎?
總覺得哪裏不妥,卻也沒個頭緒,卻又把心思想到營丘栿與敬玉博身上,看來稍後要尋個時機,問清楚東丹使團目前實情,還要盡早與其他人匯合,幾日裏來的忙碌總算有了重大突破。
正思索著,突然蘆頌隻覺腰部一緊,猛地來看,卻是六郎這遠勝同齡人的有力臂膀,一把拉住自己。
正要問話,隻看六郎將手指放在唇中示意禁言,而霄春臣也突然嚴肅起來,走到了蘆頌前麵,凝神屏氣的就這麽站著。
其餘人不明就裏,也隻能停下來看他是個什麽名堂。
“這是哪來的廝殺聲?”
這胖大漢子一聲低喝。
諸人麵麵相覷,隻有宗六郎也神情凝重起來。
“怎麽了?”
蘆頌正小聲詢問。
“不會有錯,下麵山峠有人在廝殺!”霄春臣定定心神,仔細聆聽。
這時那探路的提轄輕身輕腳的快步迴來了,
“衙內,下麵一群人把咱們要接的人圍上了!”
營丘檁不等霄春臣說話,急忙上來詢問,
“你可看清楚了?”
“二郎君,絕沒有看錯,被圍的還有咱們放在清虛宮的人,咱還來通報,指望你們幾位上山搬救兵!”
“可來得及嗎?”
“咱下去衝殺一陣,即便接應不出來,也能拖到救兵下來!”
這提轄說完話,便要下去衝入戰團。
“你一個人可不成,”
霄春臣拔出橫刀,
“某隨你一起去,咱倆本來就是走馬狩獵的伴當,如今也好有個照應!”
看來這兵馬使家的衙內並非繡花枕頭,這提轄聞言並無推脫意思,隻管往下走,霄春臣跟在後麵。
“把弓箭留給我!”
一個稚嫩聲音傳出,諸人聞言都是愣了一下,隻看宗六郎跑到提轄身側,一把拽住了他。
“你這娃娃。。。”
提轄更是大吃一驚,誰能想到這半大孩子竟能一把拽住他,倒是有一膀子力氣,即便如此,看著麵前小人兒,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作死麽,上來胡鬧?前麵刀劍無眼,中了傷你小命不保!”
再要掰開六郎的手,也是留有餘力,隻怕掰壞了小胳膊,豈料這一上手才是出人意料,自己哪怕三分力也是能扳倒牛馬的,誰曾想這一掰之下,竟然紋絲不動,再攥著六郎的胳膊,才發覺這孩子的臂膀雖然短小卻著實結實有力,好似虎崽子一般!
“六郎,不可孟浪!”
蘆頌見此也是心驚膽顫,這可是恩師的幼子,哪裏舍得他出點兒什麽岔子。
“兄長,你放寬心,咱可不會胡來!”
六郎又對著提轄說道,
“你背上那副桑柘長弓,少說也有一石之力,除了二位,隻怕也就我能使得。”
又攤開手臂,
“且容我一試,不成,咱也不耽擱正事!”
見這半大小子一副老成模樣,還真有幾分行伍之人的颯爽之氣,這提轄還真的取下長弓,讓他來試。
隻看宗六郎也就是比此弓高了大半頭,卻擺出箭步,左腳在前如鋒,右腳橫踏如釘,左臂持弓向上,右手緩緩張弓,直至前後手平直,長弓弓弰直豎,身正穩如泰山,真個是口吐翎花耳聽弦,若是搭上箭矢,便是彀極而發之勢,然後才又緩緩收力,將弓弦慢慢鬆了下來。
幾個習武之人都看得呆住了,誰料這麽個孩童竟有如此神力,若是成年人也就罷了,但是孩童能打動如此長弓,實在是聞所未聞,便是蘆頌也驚呆了。
還是這提轄已經不把此子視作普通孩童,將箭箙遞給六郎,
“好生周全咱們的身後!”
六郎點了點頭,將箭箙掛在蹀躞帶下,向外打開遮板,取了一隻三棱鐵簇殺矢,輕搭弦上,尾隨而進。
看了六郎這番作派,霄春臣也是挑不出毛病,與那提轄對視一眼,便疾步在前。
而蘆頌三人也急忙往山上去,搬救兵才是首務,隻是不知道山巔之上的一眾護衛還有幾個沒有醉倒了,饒是如此,三人也是發步狂奔而走。
下行其實不過二三百步,畢竟林深遮蔽,能傳來廝殺聲也不會離了太遠。
果然,這山峠乃是此間較大的一塊平整之處,也不過上下廣數百步的地方,傳出兵刃相接的嘶鳴聲。
三人下來的山路若是到此,恰是道路轉圜之處,有著三五個斜剌剌的古鬆將道路上下做了天然迴廊,那壯大個子的提轄擔心衙內和這娃娃不知深淺,貿然現身,早已將二人遮在身後,一馬當先在前。行至此處,讓其他人停駐腳步,自己探著身子露了半個腦袋查看下麵情形,隻是他這一張國字臉加之亂蓬蓬的虯髯遠較他人碩大,便是半個腦袋也是好大一個物件,若是下麵人有心,定是能夠發現。
幸好下麵情形膠著,無人顧及四周。隻見山路上下八九個人已經被二三十人團團圍了。被圍之人腳下已經躺了五六個人,皆是死透了。
這八九人中,也是主次分明,四個仗著單刀的武人緊緊護著當中兩人,這兩人中,年輕的約莫有三十歲上下,文質彬彬,神誌清厲,一身素色直掇,頭上也是裹了尋常巾子,但是也遮蔽不住此人風華素質。再看旁的這位,較此文士年長了十歲有奇,身量寬大,不待人仔細看他就能覺得一派正直寬宏之氣蓬勃而起。仔細上觀,方排大臉上,隆闊而直挺,唇豐而須髯順盛,雙耳垂如圓珠,雙眉如棹刀鋒立,再看那雙目此時正是虎目怒睜,如雷霆四射,再映著黑黢黢的膚色,直是如太乙雷神應化天尊降聖,似太上玄靈鬥姆元君顯靈。
而在四個武人身旁的幾個持著兵刃的,提轄認得都是自己的部下,算來算去,也少了二三人,想來也是兇多吉少了。
這夥賊人圍了幾重,此時卻也有些膽氣不足,逡巡不敢上前。領頭的隻管大唿小叫,嘍囉們怯怯的不敢上前,再加上還有幾個受傷被拖到旁邊大唿小叫的,更是攪擾人心,因此局麵才僵持下來。
隻是僵持不了太久,等這夥賊人歇夠力氣,再振作起來,就是又一番拚殺,而被圍著的也是多人帶傷,那四個武人中也有一個傷的不輕,勉強堅持著。若無外援,這些人隻怕命不久矣。
再看這四名武人乃是刀砍斧斫一般整齊的人物,一樣的四方臉,跨著八字步,隻是眉眼間略有區別。此刻緊緊護著中間二人,所持單刀皆是上好的兵刃,拚殺至今,沒有一口卷了刃的。這等兵刃,不是尋常軍旅器械,乃是三衙禁軍及防北邊軍中的將佐及精銳才能裝備。如此再看四人作派,必定是官府中吃俸祿的武官,否則怎能拿著如此兵刃招搖過市。
再看這夥賊人,皆皂衣皂靴,手持各色兵器,十四五個人,單刀不及半數,還有拿了樸刀、連枷的,有的哨棒捆紮了短刀匕首,還有的拿著鐵扡鐵鉤,隻是沒有弓箭。如此看來這些人乃是尋常江湖匪類,隻是敢光天化日截殺官府中人,實在不可思議。
六郎也躬著身子湊出腦袋,看了真切。
霄春臣看著這般情形,其實心中已是叫苦,這許多人如何能對付,轉念就想暗示三人就此退迴山頂再做打算。隻是他身軀胖大,又是心神動蕩,轉身之際,竟是鞋底一滑,側著身子滾了出去。
那提轄隻覺得身後一響,隻用餘光微掃,竟是自家衙內飛下步階,不覺叫苦,大喝一聲殺了出去。
“甚麽人?”
匪人中已經有人察覺,領頭之人見橫生了枝節,急忙讓身邊幾人轉了過來。
那衙內已經是收不住腳,也隻有順勢衝了出來,高喊著為自己助威。
“爾等鼠輩,有甚手段,向著老夫而來,枉戮無辜,爾等逃得過王法也逃不過上天罰罪!”那被圍著的中年人,見二人貿然出現,沒想著趁著匪人分身突圍,反而為這二人操起了心。
“爾等將死之人,還為他人操心,哪怕你是一副慈悲心腸,今日也是你等喪命之時!”那帶頭首領之人囂張之言未落,警覺寒光切近,緊忙縮身。身後的一人一聲慘叫倒地氣絕。
原來乃是宗六郎持弓掛弦,一隻羽箭已經取了一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