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三萬新軍
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 作者:顧興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百戶也是笑了笑,接著又叮囑一頓,便也迴去休息了,而此時,不遠處的後金大營正在緊急戒備。
夜幕籠罩之下,後金大營卻是燈火通明,宛如一隻被驚擾的巨獸,瞬間進入緊急戒備狀態。
數不清的火把在營帳間穿梭,多路斥候如離弦之箭,向著四麵八方疾馳而去,馬蹄聲踏碎了夜的寂靜。
“甲喇額真,我部兵馬已經全部派出去了。”
“一旦有情況立馬發射響箭,向大營報信,記住,如果發現小股明軍斥候,一定要以最快速度殲滅,如若不能立馬撤退。”
“是。”
明軍的突然到來,使得後金有些慌亂,但常年的征戰,讓女真人保持著時刻的警惕,他們很快便完成了大多數部署。
明哨、暗哨數量各增加一倍,崗哨上的士兵們目光如炬,不少甲士早已穿戴整齊,鉚釘在寒夜中閃爍微光,他們緊握著刀劍,利刃出鞘,寒光凜冽,隻等一聲令下,便要如猛虎般衝出去殺敵。
努爾哈赤也從睡夢中驚醒,他剛一睜眼,便聽聞斥候來報,說是發現大隊明軍。這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砸得眾人睡意全無。不一會兒,將領們紛紛朝著大帳趕來,大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神色凝重的臉龐,所有人都屏氣斂息,都在靜候努爾哈赤。
當努爾哈赤大步邁入營帳時,裏麵已經聚滿了人。皇太極身著鎧甲,身姿挺拔,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德格類微微皺眉,眼神透著幾分犀利;扈爾汗滿臉急切,不停地搓著手,仿佛下一秒就要衝入敵陣;額亦都和安費揚古兩位老將神色沉穩,隻是目光中也隱隱有著憂慮。
他們陪著努爾哈赤起家,自然是想著大金能走的越遠越好。
“都在啊!”
“拜見大汗!”
“起來吧!可查清楚了,來的是哪一路明軍?有多少人?現在在什麽位置?”努爾哈赤聲如洪鍾,打破了帳內的短暫安靜。
一名斥候單膝跪地,抱拳迴道:“迴大汗,據探,這是一支新軍,此前沒有在遼東出現,根據他們來的方向,再看旗號裝扮,應該就是前些時日在撫順打敗阿敏貝勒的那支軍隊,眼下領頭的,是明軍的一個指揮使,叫韓勇,是遼東巡撫徐天爵的心腹。”
“徐天爵. . . . . .。”努爾哈赤默默念著這個名字,此人可是和他有殺子之仇,屢次阻擋他進攻遼東,可以說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
努爾哈赤微微眯起雙眼,踱步沉思片刻,接著便是商量應對之策,現在沈陽城還沒有打下來,另一路的威脅又來了,這要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前功盡棄。
所以必須要謹慎應對,最好是像鐵嶺城一樣,先解決外部威脅,讓城內明軍士氣低落之時再攻城,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的減小損失。
扈爾汗見努爾哈赤遲遲沒有說話,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於是上前一步,猛地一跺腳,大聲道:“大汗,依我看,咱們直接集結兵力,先殲滅這三萬人!讓沈陽城內的明軍看看,他們援軍已滅,孤立無援,到時候咱們再攻城,必能一舉拿下. . . . . .。”
努爾哈赤抬頭看了看自己的這位養子,還沒有說話,一旁的皇太極就輕輕搖了搖頭,出言反駁道:“父汗,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這支明軍能擊敗阿敏兄長的隊伍,足見其戰鬥力不容小覷。如今他們不倉促進城,反而在城外徘徊,恐怕暗藏別的打算,兒臣覺得,還是小心謹慎應對為好,貿然進攻,恐中圈套。”
“四貝勒,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大金甲士天下無敵,何時怕過他們?況且現在他們沒有堅城可以依托,僅憑那脆弱不堪的營寨,根本就擋不住我們。”
“對,我看扈爾漢說的對,如果現在不出擊,戰機稍縱即逝,一旦錯過,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德格類報仇心切,自然順著扈爾汗的話說。
不過在場也有支持皇太極的人,額亦都、安費揚古相繼開口,城外駐紮的民軍有三萬人,不是小數目,而且鐵嶺和沈陽也不一樣,需要就事論事,怎可一概而論。
於是帳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後金早期采用的是貴族共議國政的製度,所以大家有什麽話也不會藏著掖著,直接明說,畢竟這是規矩。
於是有的支持扈爾汗,認為應當速戰速決,彰顯大金威風;有的讚同皇太極,覺得需先探清虛實,穩紮穩打。一時間,議論紛紛,營帳內氣氛愈發凝重,而最終的禦敵結論,卻遲遲未能敲定。
努爾哈赤,就坐在主位上,看著兩幫人互搏,卻遲遲下不了決定,倒不是他不想打,而是長途跋涉,甲士們疲憊不堪,戰鬥力自然受影響,而這支明軍從撫順趕到沈陽用時極短。
光從這行軍上就能看出來,這支軍隊絕對不是烏合之眾,那自然要謹慎應對,而且在之前和阿敏的談話中,他知道這支明軍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後金現在還沒有反製手段,所以還需要小心應對。
而另一邊,夜色如墨。熊廷弼在城中府衙內,正對著沙盤愁眉不展,苦苦思索破敵之策,忽然,他似有所感,猛地抬起頭,側耳傾聽。
果然外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隨即外麵便傳來聲響。
“經略大人,城牆上警戒的甲士發現,渾河邊上有火光移動。”
“可是女真人又有什麽動靜了?”
“大人,暫時還不知道那邊是什麽情況,劉總兵已經派出斥候進行探查了,不過現在還沒有消息。”
來不及多想,熊廷弼當即大步流星地朝著城頭奔去,邊走邊命人召集沈陽城內一眾守將。
如果女真人趁著夜色悄悄地調動兵馬。如果他們現在沒有準備,等到天一亮可就晚了,所以熊廷弼困意全消,想弄清楚外麵的兵馬到底是哪來的?
不多時,沈陽城的守將們也是匆匆趕來,隨著熊廷弼登上城頭,他們可不敢違背熊廷弼的命令,畢竟熊廷弼來到遼東手段可是很強硬。
那些桀驁不馴,畏敵不前的將領,可是被殺了好幾個,現在誰都不想當出頭鳥,所以一接到命令都老老實實的趕來了。
眾人朝著城外望去,果不其然,不遠處的渾河岸邊,星星點點的火光閃爍搖曳,仿若曙光。
熊廷弼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腦海中飛速盤算著時間,喃喃自語道:“按這行程來算,應當是韓勇和秦邦屏的兵馬。撫順距此更近,他們先行抵達,倒也合乎常理。”
身旁的劉綎重重地鬆了口氣,接口道:“大人,援兵一到,咱們這心裏可就踏實多了!前些時日,城中這士氣低迷得緊,如今可算盼來了救星。”
眾將紛紛點頭,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眼中滿是振奮之色,這些天他們是有些提心吊膽了,而且熊廷弼不允許家眷撤離,眾人皆是憂心,生怕沈陽城丟了。
夜幕籠罩之下,後金大營卻是燈火通明,宛如一隻被驚擾的巨獸,瞬間進入緊急戒備狀態。
數不清的火把在營帳間穿梭,多路斥候如離弦之箭,向著四麵八方疾馳而去,馬蹄聲踏碎了夜的寂靜。
“甲喇額真,我部兵馬已經全部派出去了。”
“一旦有情況立馬發射響箭,向大營報信,記住,如果發現小股明軍斥候,一定要以最快速度殲滅,如若不能立馬撤退。”
“是。”
明軍的突然到來,使得後金有些慌亂,但常年的征戰,讓女真人保持著時刻的警惕,他們很快便完成了大多數部署。
明哨、暗哨數量各增加一倍,崗哨上的士兵們目光如炬,不少甲士早已穿戴整齊,鉚釘在寒夜中閃爍微光,他們緊握著刀劍,利刃出鞘,寒光凜冽,隻等一聲令下,便要如猛虎般衝出去殺敵。
努爾哈赤也從睡夢中驚醒,他剛一睜眼,便聽聞斥候來報,說是發現大隊明軍。這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砸得眾人睡意全無。不一會兒,將領們紛紛朝著大帳趕來,大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神色凝重的臉龐,所有人都屏氣斂息,都在靜候努爾哈赤。
當努爾哈赤大步邁入營帳時,裏麵已經聚滿了人。皇太極身著鎧甲,身姿挺拔,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德格類微微皺眉,眼神透著幾分犀利;扈爾汗滿臉急切,不停地搓著手,仿佛下一秒就要衝入敵陣;額亦都和安費揚古兩位老將神色沉穩,隻是目光中也隱隱有著憂慮。
他們陪著努爾哈赤起家,自然是想著大金能走的越遠越好。
“都在啊!”
“拜見大汗!”
“起來吧!可查清楚了,來的是哪一路明軍?有多少人?現在在什麽位置?”努爾哈赤聲如洪鍾,打破了帳內的短暫安靜。
一名斥候單膝跪地,抱拳迴道:“迴大汗,據探,這是一支新軍,此前沒有在遼東出現,根據他們來的方向,再看旗號裝扮,應該就是前些時日在撫順打敗阿敏貝勒的那支軍隊,眼下領頭的,是明軍的一個指揮使,叫韓勇,是遼東巡撫徐天爵的心腹。”
“徐天爵. . . . . .。”努爾哈赤默默念著這個名字,此人可是和他有殺子之仇,屢次阻擋他進攻遼東,可以說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
努爾哈赤微微眯起雙眼,踱步沉思片刻,接著便是商量應對之策,現在沈陽城還沒有打下來,另一路的威脅又來了,這要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前功盡棄。
所以必須要謹慎應對,最好是像鐵嶺城一樣,先解決外部威脅,讓城內明軍士氣低落之時再攻城,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的減小損失。
扈爾汗見努爾哈赤遲遲沒有說話,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於是上前一步,猛地一跺腳,大聲道:“大汗,依我看,咱們直接集結兵力,先殲滅這三萬人!讓沈陽城內的明軍看看,他們援軍已滅,孤立無援,到時候咱們再攻城,必能一舉拿下. . . . . .。”
努爾哈赤抬頭看了看自己的這位養子,還沒有說話,一旁的皇太極就輕輕搖了搖頭,出言反駁道:“父汗,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這支明軍能擊敗阿敏兄長的隊伍,足見其戰鬥力不容小覷。如今他們不倉促進城,反而在城外徘徊,恐怕暗藏別的打算,兒臣覺得,還是小心謹慎應對為好,貿然進攻,恐中圈套。”
“四貝勒,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大金甲士天下無敵,何時怕過他們?況且現在他們沒有堅城可以依托,僅憑那脆弱不堪的營寨,根本就擋不住我們。”
“對,我看扈爾漢說的對,如果現在不出擊,戰機稍縱即逝,一旦錯過,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德格類報仇心切,自然順著扈爾汗的話說。
不過在場也有支持皇太極的人,額亦都、安費揚古相繼開口,城外駐紮的民軍有三萬人,不是小數目,而且鐵嶺和沈陽也不一樣,需要就事論事,怎可一概而論。
於是帳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後金早期采用的是貴族共議國政的製度,所以大家有什麽話也不會藏著掖著,直接明說,畢竟這是規矩。
於是有的支持扈爾汗,認為應當速戰速決,彰顯大金威風;有的讚同皇太極,覺得需先探清虛實,穩紮穩打。一時間,議論紛紛,營帳內氣氛愈發凝重,而最終的禦敵結論,卻遲遲未能敲定。
努爾哈赤,就坐在主位上,看著兩幫人互搏,卻遲遲下不了決定,倒不是他不想打,而是長途跋涉,甲士們疲憊不堪,戰鬥力自然受影響,而這支明軍從撫順趕到沈陽用時極短。
光從這行軍上就能看出來,這支軍隊絕對不是烏合之眾,那自然要謹慎應對,而且在之前和阿敏的談話中,他知道這支明軍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後金現在還沒有反製手段,所以還需要小心應對。
而另一邊,夜色如墨。熊廷弼在城中府衙內,正對著沙盤愁眉不展,苦苦思索破敵之策,忽然,他似有所感,猛地抬起頭,側耳傾聽。
果然外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隨即外麵便傳來聲響。
“經略大人,城牆上警戒的甲士發現,渾河邊上有火光移動。”
“可是女真人又有什麽動靜了?”
“大人,暫時還不知道那邊是什麽情況,劉總兵已經派出斥候進行探查了,不過現在還沒有消息。”
來不及多想,熊廷弼當即大步流星地朝著城頭奔去,邊走邊命人召集沈陽城內一眾守將。
如果女真人趁著夜色悄悄地調動兵馬。如果他們現在沒有準備,等到天一亮可就晚了,所以熊廷弼困意全消,想弄清楚外麵的兵馬到底是哪來的?
不多時,沈陽城的守將們也是匆匆趕來,隨著熊廷弼登上城頭,他們可不敢違背熊廷弼的命令,畢竟熊廷弼來到遼東手段可是很強硬。
那些桀驁不馴,畏敵不前的將領,可是被殺了好幾個,現在誰都不想當出頭鳥,所以一接到命令都老老實實的趕來了。
眾人朝著城外望去,果不其然,不遠處的渾河岸邊,星星點點的火光閃爍搖曳,仿若曙光。
熊廷弼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腦海中飛速盤算著時間,喃喃自語道:“按這行程來算,應當是韓勇和秦邦屏的兵馬。撫順距此更近,他們先行抵達,倒也合乎常理。”
身旁的劉綎重重地鬆了口氣,接口道:“大人,援兵一到,咱們這心裏可就踏實多了!前些時日,城中這士氣低迷得緊,如今可算盼來了救星。”
眾將紛紛點頭,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眼中滿是振奮之色,這些天他們是有些提心吊膽了,而且熊廷弼不允許家眷撤離,眾人皆是憂心,生怕沈陽城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