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曹魏聚會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 作者:鋒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大漢與東吳的君臣歡聚一堂,辭舊迎新,歡聲笑語溢滿每一個角落之時,魏國的國都許都,卻籠罩在一片異樣的沉寂之中。
雪花紛飛,無聲地覆蓋了這座古老的城池,街道兩旁,積雪堆積,宛如一條條銀白的綢帶,卻無人清掃,任由它們靜靜地訴說著冬日的寂寥。
寒風如刀,從街巷深處唿嘯而過,卷起片片雪花,將它們拋向空中,又重重摔下,仿佛連大自然也在為這座都城的命運而歎息。
許都皇宮之內,宴會廳的爐火熊熊,熱浪翻滾,與外麵的嚴寒形成了鮮明對比。魏主曹睿端坐在主位之上,身著一襲華貴的龍袍,眉宇間卻難掩愁緒。
他緩緩抬頭,目光穿過窗欞,落在外麵那銀裝素裹的世界裏,心中五味雜陳,不禁輕歎一聲,那聲歎息,在這溫暖的室內,顯得格外清晰而沉重。
四周,群臣環坐,尚書令陳群、吏部尚書荀顗、黃門侍郎華周、廷尉鍾毓、尚書郎張緝、司徒董昭以及散騎常侍蔣濟等,皆是魏國的棟梁之才,此刻卻個個垂頭喪氣,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他們似乎都被這沉重的氛圍所感染,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恐懼。
曹睿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人,聲音低沉而沮喪:“諸位愛卿,歲月如梭,新的一年又在眼前悄然開啟。然而,看看我們的大魏,國土日益縮減,將士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亡國的陰影正一步步逼近。”
此言一出,宴會廳內更是一片死寂,群臣紛紛低下頭,沉默不語,隻有爐火劈啪作響,似乎在為這悲涼的氣氛伴奏。
曹睿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今日召集大家,一來是為了辭舊迎新,無論前路多麽艱難,我們都要鼓起勇氣,迎接新的一年,哪怕最終的結局是成為亡國奴。二來,也是想聽聽諸位的意見,一旦春暖花開,兗州城和合肥新城相繼失守,漢吳聯軍直逼豫州,最終兵臨許都城下,我們若被迫投降,是向大漢投降更為有利,還是向東吳投降更為明智?”
此言一出,整個宴會廳仿佛被凍住了一般,連爐火的光芒都似乎黯淡了幾分。群臣麵麵相覷,心中五味雜陳,不知該如何作答。
過了許久,尚書令陳群終於打破了沉默,他拱手道:“陛下,雖然此刻談論投降尚早,但形勢確實對我魏國不利。早做準備,總是有益無害。微臣以為,投降大漢更為有利。”
“哦?利在何處?”曹睿眉頭微皺,追問道。
陳群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兩國相爭,國力與軍力是關鍵。大漢如今擁有益州、涼州、雍州、司州、並州、冀州和幽州七州之地,占據了天下半壁江山,國力雄厚。而東吳……”
說到這裏,陳群突然停頓,似乎是在斟酌言辭。眾人見狀,紛紛投去期待的目光,催促他繼續。
陳群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說道:“東吳原本國力不足三州,荊州有一半的郡縣在我們手中,揚州也有部分郡縣在我們掌控之下。然而,在大漢的扶持下,東吳從青州城反敗為勝,相繼攻克了徐州,平定了青州和荊州的其餘郡縣。”
“如今,東吳雖擁有五州之地,但與大漢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至於軍力,丞相諸葛亮和大將軍田英一文一武,配合默契,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大將軍田英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依微臣之見,東吳遲早也會敗在大漢之手。”
“因此,與其先投降東吳,待東吳被大漢擊敗後再受辱投降大漢,不如直接投降大漢,免受二次屈辱。我們可與大漢聯手,共同征討東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或許還能封侯拜相。”
陳群的話音剛落,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廷尉鍾毓接過話頭道:“陛下,尚書令所言極是。大漢的實力確實在東吳之上,與其投降未來可能敗亡的東吳,不如與大漢聯手對付東吳。大漢吃肉,我們也能喝一口湯啊!”
曹睿聞言,微微點頭,似乎有所感悟:“兩位愛卿所言在理,但我們該如何行動才能表明我們投降大漢的誠意呢?”
黃門侍郎華周連忙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為,若漢吳聯軍攻入豫州,我軍節節敗退,最終退守許都。此時若負隅頑抗,一旦激怒諸葛亮和田英,對我們投降後的待遇必將產生重大影響。”
司徒董昭也連忙附和道:“沒錯,與其頑抗到底,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場,不如憑借許都的堅固城牆與諸葛亮和田英談判,爭取更多的籌碼。一旦條件合適,我們便主動開城投降。若東吳派人來接受投降,我們不予理會便是。”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吏部尚書荀顗卻眉頭緊鎖,似乎並不滿意這樣的安排:“陛下,僅僅如此還不足以顯示我們的誠意。”
“哦?那要如何才能顯示我們的誠意呢?莫非要我們放棄兗州城和合肥新城的抵抗,現在就投降嗎?”曹睿麵露疑惑之色。
荀顗輕輕搖頭:“非也!現在就放棄抵抗,隻會讓大漢和東吳輕視我們大魏的實力。我們必須頑強抵抗,直至漢吳聯軍包圍許都,大勢已去之時,再開城投降。”
散騎常侍蔣濟追問道:“既然如此,那如何顯示我們的誠意呢?”
荀顗沉吟片刻,沉聲道:“若我所料不差,從大魏投降大漢之日起,矛盾的焦點便會轉移到漢吳之間的爭奪上。以我對孫權君臣的了解,他們絕不會甘心向大漢俯首稱臣。但東吳的國力和軍力不及大漢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他們要想戰勝大漢,隻能……”
說到這裏,荀顗突然停下,閉口不言。
蔣濟似有所悟,一拍額頭道:“莫非東吳欲趁機偷襲大漢?”
陳群也瞬間醒悟過來:“沒錯!東吳君臣一定會這麽做!而且偷襲的目標一定是丞相諸葛亮和大將軍田英!”
鍾毓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們隻要想方設法暗中保護好諸葛亮和田英,便是我們投降大漢最大的誠意,也是我們之後談判的最大籌碼!”
荀顗微笑著點頭,群臣也紛紛表示讚同。
曹睿見狀,臉上終於露出一絲微笑:“諸位愛卿所言甚是。我們邊飲宴邊商議如何暗中保護好諸葛亮和田英的細節。我宣布,晚宴開始。”
隨著曹睿的話音落下,宴會廳內終於有了一絲生氣。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似乎暫時驅散了眾人心中的陰霾。
曹睿麵帶微笑,享受著這難得的片刻歡愉。群臣見皇帝開心了,自己的前途也有了保障,也紛紛喜笑顏開,互相敬酒聊天。
經過一番商議,群臣終於敲定了暗中保護諸葛亮和田英的策略。為了以防萬一,曹睿還下令廷尉鍾毓、黃門侍郎華周和司徒董昭率領軍民修築許都通往城外的地道,以備不時之需。
曹魏的新年晚宴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緩緩落下帷幕。經過眾人的討論和商議,如何保護好諸葛亮和田英的策略也已經確定。群臣酒足飯飽之後,紛紛向魏主曹睿告辭而去。
夜色漸深,許都城內依舊寒風凜冽,但皇宮內卻燈火通明,似乎與這座城市的沉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曹睿獨自坐在書房中,望著窗外那漫天飛舞的雪花,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也很艱難,但他必須振作起來,為了大魏的存亡,也為了他自己的命運。
窗外,雪花依舊在靜靜地飄落,仿佛在為這座古老的城池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未完的故事。
雪花紛飛,無聲地覆蓋了這座古老的城池,街道兩旁,積雪堆積,宛如一條條銀白的綢帶,卻無人清掃,任由它們靜靜地訴說著冬日的寂寥。
寒風如刀,從街巷深處唿嘯而過,卷起片片雪花,將它們拋向空中,又重重摔下,仿佛連大自然也在為這座都城的命運而歎息。
許都皇宮之內,宴會廳的爐火熊熊,熱浪翻滾,與外麵的嚴寒形成了鮮明對比。魏主曹睿端坐在主位之上,身著一襲華貴的龍袍,眉宇間卻難掩愁緒。
他緩緩抬頭,目光穿過窗欞,落在外麵那銀裝素裹的世界裏,心中五味雜陳,不禁輕歎一聲,那聲歎息,在這溫暖的室內,顯得格外清晰而沉重。
四周,群臣環坐,尚書令陳群、吏部尚書荀顗、黃門侍郎華周、廷尉鍾毓、尚書郎張緝、司徒董昭以及散騎常侍蔣濟等,皆是魏國的棟梁之才,此刻卻個個垂頭喪氣,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他們似乎都被這沉重的氛圍所感染,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恐懼。
曹睿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人,聲音低沉而沮喪:“諸位愛卿,歲月如梭,新的一年又在眼前悄然開啟。然而,看看我們的大魏,國土日益縮減,將士們一個個離我們而去,亡國的陰影正一步步逼近。”
此言一出,宴會廳內更是一片死寂,群臣紛紛低下頭,沉默不語,隻有爐火劈啪作響,似乎在為這悲涼的氣氛伴奏。
曹睿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今日召集大家,一來是為了辭舊迎新,無論前路多麽艱難,我們都要鼓起勇氣,迎接新的一年,哪怕最終的結局是成為亡國奴。二來,也是想聽聽諸位的意見,一旦春暖花開,兗州城和合肥新城相繼失守,漢吳聯軍直逼豫州,最終兵臨許都城下,我們若被迫投降,是向大漢投降更為有利,還是向東吳投降更為明智?”
此言一出,整個宴會廳仿佛被凍住了一般,連爐火的光芒都似乎黯淡了幾分。群臣麵麵相覷,心中五味雜陳,不知該如何作答。
過了許久,尚書令陳群終於打破了沉默,他拱手道:“陛下,雖然此刻談論投降尚早,但形勢確實對我魏國不利。早做準備,總是有益無害。微臣以為,投降大漢更為有利。”
“哦?利在何處?”曹睿眉頭微皺,追問道。
陳群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兩國相爭,國力與軍力是關鍵。大漢如今擁有益州、涼州、雍州、司州、並州、冀州和幽州七州之地,占據了天下半壁江山,國力雄厚。而東吳……”
說到這裏,陳群突然停頓,似乎是在斟酌言辭。眾人見狀,紛紛投去期待的目光,催促他繼續。
陳群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說道:“東吳原本國力不足三州,荊州有一半的郡縣在我們手中,揚州也有部分郡縣在我們掌控之下。然而,在大漢的扶持下,東吳從青州城反敗為勝,相繼攻克了徐州,平定了青州和荊州的其餘郡縣。”
“如今,東吳雖擁有五州之地,但與大漢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至於軍力,丞相諸葛亮和大將軍田英一文一武,配合默契,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大將軍田英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依微臣之見,東吳遲早也會敗在大漢之手。”
“因此,與其先投降東吳,待東吳被大漢擊敗後再受辱投降大漢,不如直接投降大漢,免受二次屈辱。我們可與大漢聯手,共同征討東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或許還能封侯拜相。”
陳群的話音剛落,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廷尉鍾毓接過話頭道:“陛下,尚書令所言極是。大漢的實力確實在東吳之上,與其投降未來可能敗亡的東吳,不如與大漢聯手對付東吳。大漢吃肉,我們也能喝一口湯啊!”
曹睿聞言,微微點頭,似乎有所感悟:“兩位愛卿所言在理,但我們該如何行動才能表明我們投降大漢的誠意呢?”
黃門侍郎華周連忙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為,若漢吳聯軍攻入豫州,我軍節節敗退,最終退守許都。此時若負隅頑抗,一旦激怒諸葛亮和田英,對我們投降後的待遇必將產生重大影響。”
司徒董昭也連忙附和道:“沒錯,與其頑抗到底,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場,不如憑借許都的堅固城牆與諸葛亮和田英談判,爭取更多的籌碼。一旦條件合適,我們便主動開城投降。若東吳派人來接受投降,我們不予理會便是。”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吏部尚書荀顗卻眉頭緊鎖,似乎並不滿意這樣的安排:“陛下,僅僅如此還不足以顯示我們的誠意。”
“哦?那要如何才能顯示我們的誠意呢?莫非要我們放棄兗州城和合肥新城的抵抗,現在就投降嗎?”曹睿麵露疑惑之色。
荀顗輕輕搖頭:“非也!現在就放棄抵抗,隻會讓大漢和東吳輕視我們大魏的實力。我們必須頑強抵抗,直至漢吳聯軍包圍許都,大勢已去之時,再開城投降。”
散騎常侍蔣濟追問道:“既然如此,那如何顯示我們的誠意呢?”
荀顗沉吟片刻,沉聲道:“若我所料不差,從大魏投降大漢之日起,矛盾的焦點便會轉移到漢吳之間的爭奪上。以我對孫權君臣的了解,他們絕不會甘心向大漢俯首稱臣。但東吳的國力和軍力不及大漢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他們要想戰勝大漢,隻能……”
說到這裏,荀顗突然停下,閉口不言。
蔣濟似有所悟,一拍額頭道:“莫非東吳欲趁機偷襲大漢?”
陳群也瞬間醒悟過來:“沒錯!東吳君臣一定會這麽做!而且偷襲的目標一定是丞相諸葛亮和大將軍田英!”
鍾毓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們隻要想方設法暗中保護好諸葛亮和田英,便是我們投降大漢最大的誠意,也是我們之後談判的最大籌碼!”
荀顗微笑著點頭,群臣也紛紛表示讚同。
曹睿見狀,臉上終於露出一絲微笑:“諸位愛卿所言甚是。我們邊飲宴邊商議如何暗中保護好諸葛亮和田英的細節。我宣布,晚宴開始。”
隨著曹睿的話音落下,宴會廳內終於有了一絲生氣。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似乎暫時驅散了眾人心中的陰霾。
曹睿麵帶微笑,享受著這難得的片刻歡愉。群臣見皇帝開心了,自己的前途也有了保障,也紛紛喜笑顏開,互相敬酒聊天。
經過一番商議,群臣終於敲定了暗中保護諸葛亮和田英的策略。為了以防萬一,曹睿還下令廷尉鍾毓、黃門侍郎華周和司徒董昭率領軍民修築許都通往城外的地道,以備不時之需。
曹魏的新年晚宴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緩緩落下帷幕。經過眾人的討論和商議,如何保護好諸葛亮和田英的策略也已經確定。群臣酒足飯飽之後,紛紛向魏主曹睿告辭而去。
夜色漸深,許都城內依舊寒風凜冽,但皇宮內卻燈火通明,似乎與這座城市的沉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曹睿獨自坐在書房中,望著窗外那漫天飛舞的雪花,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也很艱難,但他必須振作起來,為了大魏的存亡,也為了他自己的命運。
窗外,雪花依舊在靜靜地飄落,仿佛在為這座古老的城池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未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