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抵達許都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 作者:鋒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探馬如幽靈般穿梭於夜色之中,終於將漢吳聯軍從句陽城外悄然撤離的消息,帶到了燕王曹宇的耳畔。
那一刻,曹宇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猛地站起身,眼神中閃爍著驚愕與疑惑,隨即匆匆步出殿外,直奔城頭而去。
月光如水,灑在空曠的城頭,隻見城外早已是一片寂靜,連個人影也無,唯有一堆堆散落的垃圾,如同沉默的證人,訴說著曾經有大軍在此駐足。
曹宇的目光在城外掃視了一圈,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悵然,他深知,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必將掀起一場新的風暴。
燕王曹宇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召集眾將前來議事。句陽城的議事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曹宇掃視了一眼眾將,沉聲道:“諸位,探馬來報,漢吳聯軍突然從城外撤軍,這是為何?”
此言一出,眾將皆麵露驚奇之色,私下裏輕聲議論起來,議論聲如同蜜蜂嗡嗡,充滿了疑惑與不解。
大都督司馬懿卻在這時冷笑一聲,那笑聲在寂靜的議事廳裏顯得格外刺耳。
“這是孔明的陰謀!”司馬懿的話語如同驚雷,瞬間讓眾將安靜下來,紛紛將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
“有何陰謀,大都督不妨明說!”曹宇催促道,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急切與期待。
司馬懿緩緩站起身,走到地圖前,用手指輕輕一點句陽城的位置,沉聲道:“殿下,我軍雖然在稟丘城大敗,但那是因為孔明的柵欄和高台修築完成,對我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今我軍退守句陽城,句陽城已由尚書郎張大人加固了城牆,還修築了堅固的城防工事。此時如果孔明強攻此城,非但不能得手,而且很可能死傷慘重,得不償失。故而,他唯有望城興歎,撤退而去。”
司馬懿的分析如同剝繭抽絲,條理清晰,眾將聽罷紛紛頷首表示認同,議事廳內的氣氛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既然漢吳聯軍已經撤離,那他們會前往何處?”曹宇追問道,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憂慮與不安。
司馬懿沉思片刻,沉聲道:“殿下,依我之見,孔明很可能會繞過所有城池,向西南方向行軍,其目標很可能是我曹魏的國都許都城。”
此言一出,眾將皆麵露驚愕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宇更是眉頭緊鎖,沉聲道:“何以見得?”
司馬懿微微一笑,道:“殿下,我們可以派出探馬前去打探。如果漢吳聯軍偃旗息鼓,晝伏夜行,繞過第一座必經之城長垣,那麽其目標定是我大魏國都許都無疑。此時,我們必須率軍出城追趕,就算追到許都城下,也不能輕言放棄!”
眾將聽罷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議事廳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起來。
曹宇站起身,斬釘截鐵地道:“好,既然如此,我們立即派出探馬,緊急打探漢吳聯軍的行蹤,趕緊返迴向我們匯報,我們再決定下一步行動方案!”
說罷,曹宇立即下令派探馬兵分三路,分別為左、中、右三路,齊頭並進,務必打探清楚漢吳聯軍的行軍路線。
探馬們如離弦之箭般衝出議事廳,消失在夜色之中。
經過探馬的仔細偵察,終於確定了漢吳聯軍的確如大都督司馬懿預料的那樣,偃旗息鼓、晝伏夜行,向西南方向而去,繞過了長垣城,直奔許都城方向而去。
長垣城內守軍隻有三萬人馬,自保尚嫌兵力不足,何談出城阻攔?如果堅持出城阻攔,無異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探馬將探知的消息立即返迴報告給燕王曹宇,曹宇聞言心中一震,隨即與司馬懿商議對策。
最終決定留下尚書郎張緝統領三萬兵馬鎮守句陽城,其餘十五萬人馬由曹宇、司馬懿、滿寵和文聘親自率領,立即出城尾隨漢吳聯軍全速追趕而去。
大軍如洪流般湧出句陽城,沿著漢吳聯軍的行軍路線疾馳而去。由於曹宇的大軍沒有攜帶攻城器具,而諸葛亮的漢吳聯軍卻攜帶著攻城器具,除了井闌由於太過笨重留在了稟丘城內,故而行軍速度相對較慢。
很快,曹宇的大軍便追上了漢吳聯軍。
然而,曹宇和司馬懿等人卻不敢追趕得太近,他們擔心中了諸葛亮的埋伏。於是兩軍保持著約十裏地的距離,向許都城方向前行。
這一路上,曹宇和司馬懿都顯得格外謹慎,他們時刻警惕著周圍的一切,生怕有任何閃失而中了漢吳聯軍的埋伏。
諸葛亮的漢吳聯軍相比田英的漢吳聯軍來說,距離許都城更近一些。因此,他們先幾日到達許都城下。
諸葛亮與諸葛瑾、陸遜、全琮率領麾下的三十萬兵馬集中在許都城的北城門外三裏處安營紮寨。他們之所以沒有分別在四個城門外安營紮寨,主要是為了防止許都城內的魏軍與城外曹宇的人馬裏應外合,各個擊破漢吳聯軍。
諸葛亮與諸葛瑾、陸遜、全琮達成共識,決定在城外安營紮寨,采取堅守的態勢靜等田英的漢吳聯軍到來。然後再想方設法攻克許都城,迫使魏主曹睿投降。
他們的營寨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屹立在許都城的北門外,彰顯著漢吳聯軍的決心與勇氣。
而曹宇和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兵馬則在距離諸葛亮的漢吳聯軍十裏地處安營紮寨。他們靠得太近了擔心被諸葛亮的聯軍趁夜偷襲,靠得太遠了又擔心失去聯係。因此,他們選擇了這個既安全又合適的距離。
曹宇和司馬懿安頓好營寨內的兵馬後,在親衛隊的護衛下趁夜繞道來到東城門外。鎮守東城門的守將是廷尉鍾毓,曹宇和司馬懿自報姓名後,城頭的魏軍士卒不敢輕易開門,立即向廷尉鍾毓報告。
廷尉鍾毓聞報後,立即披掛整齊,率領兵馬來到東城門的城頭。他見到城下的燕王曹宇和大都督司馬懿後,心中大喜過望。他立即下令放下吊橋、打開城門,並親自來到城門處迎接兩位首領入城。
此時已是深夜醜時,不方便打擾魏主曹睿和文武百官。於是鍾毓將兩位重臣接入自己的府邸內,好生安頓其歇息。就等次日上朝後參與朝議,共同商討應對漢吳聯軍的策略。
鍾毓正要離開時,突然想起一件事來。他急忙轉身對曹宇和司馬懿道:“燕王殿下、大都督,今日從大漢國都洛陽過來一人,說要向二位匯報重要消息。正好您二位來到,可否抽時間見一見此人?”
曹宇聞言有些不耐煩地道:“誰啊?深更半夜的還讓不讓人休息了?”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與不滿。
鍾毓連忙迴答道:“是駙馬賈穆的管家賈範。”
曹宇一聽是賈範,心中猛地一緊。他急忙問道:“是他?是不是賈穆出事了?趕緊召喚過來問問。”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關切與憂慮。司馬懿也點點頭表示讚同。於是鍾毓立即派人去召喚賈範前來見駕。
那一刻,曹宇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猛地站起身,眼神中閃爍著驚愕與疑惑,隨即匆匆步出殿外,直奔城頭而去。
月光如水,灑在空曠的城頭,隻見城外早已是一片寂靜,連個人影也無,唯有一堆堆散落的垃圾,如同沉默的證人,訴說著曾經有大軍在此駐足。
曹宇的目光在城外掃視了一圈,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悵然,他深知,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必將掀起一場新的風暴。
燕王曹宇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召集眾將前來議事。句陽城的議事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曹宇掃視了一眼眾將,沉聲道:“諸位,探馬來報,漢吳聯軍突然從城外撤軍,這是為何?”
此言一出,眾將皆麵露驚奇之色,私下裏輕聲議論起來,議論聲如同蜜蜂嗡嗡,充滿了疑惑與不解。
大都督司馬懿卻在這時冷笑一聲,那笑聲在寂靜的議事廳裏顯得格外刺耳。
“這是孔明的陰謀!”司馬懿的話語如同驚雷,瞬間讓眾將安靜下來,紛紛將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
“有何陰謀,大都督不妨明說!”曹宇催促道,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急切與期待。
司馬懿緩緩站起身,走到地圖前,用手指輕輕一點句陽城的位置,沉聲道:“殿下,我軍雖然在稟丘城大敗,但那是因為孔明的柵欄和高台修築完成,對我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今我軍退守句陽城,句陽城已由尚書郎張大人加固了城牆,還修築了堅固的城防工事。此時如果孔明強攻此城,非但不能得手,而且很可能死傷慘重,得不償失。故而,他唯有望城興歎,撤退而去。”
司馬懿的分析如同剝繭抽絲,條理清晰,眾將聽罷紛紛頷首表示認同,議事廳內的氣氛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既然漢吳聯軍已經撤離,那他們會前往何處?”曹宇追問道,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憂慮與不安。
司馬懿沉思片刻,沉聲道:“殿下,依我之見,孔明很可能會繞過所有城池,向西南方向行軍,其目標很可能是我曹魏的國都許都城。”
此言一出,眾將皆麵露驚愕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宇更是眉頭緊鎖,沉聲道:“何以見得?”
司馬懿微微一笑,道:“殿下,我們可以派出探馬前去打探。如果漢吳聯軍偃旗息鼓,晝伏夜行,繞過第一座必經之城長垣,那麽其目標定是我大魏國都許都無疑。此時,我們必須率軍出城追趕,就算追到許都城下,也不能輕言放棄!”
眾將聽罷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議事廳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起來。
曹宇站起身,斬釘截鐵地道:“好,既然如此,我們立即派出探馬,緊急打探漢吳聯軍的行蹤,趕緊返迴向我們匯報,我們再決定下一步行動方案!”
說罷,曹宇立即下令派探馬兵分三路,分別為左、中、右三路,齊頭並進,務必打探清楚漢吳聯軍的行軍路線。
探馬們如離弦之箭般衝出議事廳,消失在夜色之中。
經過探馬的仔細偵察,終於確定了漢吳聯軍的確如大都督司馬懿預料的那樣,偃旗息鼓、晝伏夜行,向西南方向而去,繞過了長垣城,直奔許都城方向而去。
長垣城內守軍隻有三萬人馬,自保尚嫌兵力不足,何談出城阻攔?如果堅持出城阻攔,無異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探馬將探知的消息立即返迴報告給燕王曹宇,曹宇聞言心中一震,隨即與司馬懿商議對策。
最終決定留下尚書郎張緝統領三萬兵馬鎮守句陽城,其餘十五萬人馬由曹宇、司馬懿、滿寵和文聘親自率領,立即出城尾隨漢吳聯軍全速追趕而去。
大軍如洪流般湧出句陽城,沿著漢吳聯軍的行軍路線疾馳而去。由於曹宇的大軍沒有攜帶攻城器具,而諸葛亮的漢吳聯軍卻攜帶著攻城器具,除了井闌由於太過笨重留在了稟丘城內,故而行軍速度相對較慢。
很快,曹宇的大軍便追上了漢吳聯軍。
然而,曹宇和司馬懿等人卻不敢追趕得太近,他們擔心中了諸葛亮的埋伏。於是兩軍保持著約十裏地的距離,向許都城方向前行。
這一路上,曹宇和司馬懿都顯得格外謹慎,他們時刻警惕著周圍的一切,生怕有任何閃失而中了漢吳聯軍的埋伏。
諸葛亮的漢吳聯軍相比田英的漢吳聯軍來說,距離許都城更近一些。因此,他們先幾日到達許都城下。
諸葛亮與諸葛瑾、陸遜、全琮率領麾下的三十萬兵馬集中在許都城的北城門外三裏處安營紮寨。他們之所以沒有分別在四個城門外安營紮寨,主要是為了防止許都城內的魏軍與城外曹宇的人馬裏應外合,各個擊破漢吳聯軍。
諸葛亮與諸葛瑾、陸遜、全琮達成共識,決定在城外安營紮寨,采取堅守的態勢靜等田英的漢吳聯軍到來。然後再想方設法攻克許都城,迫使魏主曹睿投降。
他們的營寨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屹立在許都城的北門外,彰顯著漢吳聯軍的決心與勇氣。
而曹宇和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兵馬則在距離諸葛亮的漢吳聯軍十裏地處安營紮寨。他們靠得太近了擔心被諸葛亮的聯軍趁夜偷襲,靠得太遠了又擔心失去聯係。因此,他們選擇了這個既安全又合適的距離。
曹宇和司馬懿安頓好營寨內的兵馬後,在親衛隊的護衛下趁夜繞道來到東城門外。鎮守東城門的守將是廷尉鍾毓,曹宇和司馬懿自報姓名後,城頭的魏軍士卒不敢輕易開門,立即向廷尉鍾毓報告。
廷尉鍾毓聞報後,立即披掛整齊,率領兵馬來到東城門的城頭。他見到城下的燕王曹宇和大都督司馬懿後,心中大喜過望。他立即下令放下吊橋、打開城門,並親自來到城門處迎接兩位首領入城。
此時已是深夜醜時,不方便打擾魏主曹睿和文武百官。於是鍾毓將兩位重臣接入自己的府邸內,好生安頓其歇息。就等次日上朝後參與朝議,共同商討應對漢吳聯軍的策略。
鍾毓正要離開時,突然想起一件事來。他急忙轉身對曹宇和司馬懿道:“燕王殿下、大都督,今日從大漢國都洛陽過來一人,說要向二位匯報重要消息。正好您二位來到,可否抽時間見一見此人?”
曹宇聞言有些不耐煩地道:“誰啊?深更半夜的還讓不讓人休息了?”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與不滿。
鍾毓連忙迴答道:“是駙馬賈穆的管家賈範。”
曹宇一聽是賈範,心中猛地一緊。他急忙問道:“是他?是不是賈穆出事了?趕緊召喚過來問問。”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關切與憂慮。司馬懿也點點頭表示讚同。於是鍾毓立即派人去召喚賈範前來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