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顧雍獻策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 作者:鋒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53章 顧雍獻策
在大漢太上皇田英於朝堂之上隆重舉行誓師大會,誓要蕩平四海、一統天下的同時,東吳的君主孫權也並未坐視不理,而是緊急召集群臣,於金碧輝煌的宮殿內商議抵抗漢軍之策。
大殿之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一張張凝重而嚴肅的臉龐。
吳主孫權高坐龍椅之上,龍袍加身,威嚴無比。
他掃視一遍全場,目光如炬,沉聲道:“諸位愛卿,據朕的探子來報,大漢朝堂近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漢天子劉禪突患暴病,不幸駕崩,其年幼之子劉虔倉促繼位,太後蔣玲垂簾聽政,掌控朝局。而一個月之後,蔣玲竟與大將軍田英成親,田英一躍成為太上皇,大權在握。此人乃是丞相諸葛亮的心腹,對我東吳虎視眈眈,威脅極大。諸位愛卿,有何良策以應敵?”
此言一出,群臣紛紛低聲議論,大殿之內頓時一片喧嘩。
丞相顧雍拱手出列,神色凝重地道:“陛下,微臣認為,田英既是諸葛亮的心腹,其野心必然極大。如今曹魏君臣已經投降大漢,田英定會趁此機會,統兵征討我東吳,以實現他一統華夏的野心。陛下不可不提前謀劃,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啊!”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中書令闞澤連忙附和道:“丞相所言甚是。田英上台後,定會加大對我東吳的征伐力度。如今稟丘城和合肥新城的漢魏聯軍正在加緊修築柵欄和高台,聽聞工程即將完工。一旦完工,田英定會出兵攻占此二城。此二城一旦淪陷,稟丘城的漢軍定會向東攻打我青州,合肥新城的漢軍定會向東攻打我徐州。形勢危急,不可不防啊!”
張昭次子,侍中張休接過話頭,神色憂慮地道:“沒錯,一旦青州和徐州有失,漢魏聯軍定會南下集結在長江邊。若敵軍渡過長江,我建業城便危在旦夕!陛下,此事關乎我東吳存亡,切不可掉以輕心。”
群臣聞言大驚失色,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太常程秉拱手出列,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我們還有一處漏洞,一旦被田英抓住,我東吳將更加危險!”
群臣聞言,紛紛停止議論,側耳細聽。
孫權忙催問道:“程愛卿所說的漏洞是哪裏?”
程秉鄭重地道:“陛下,微臣聽聞交州刺史士燮在稟丘城外中了司馬懿和魏延的埋伏,被生擒活捉。交州的大部分兵力已調至稟丘城和合肥新城前線,交州如今空虛無比。若田英再派一路人馬從成都南下,交州危矣!交州一旦失陷,敵軍便可一路向東,攻占我建業城的南麵城池。屆時,建業城的退路被截斷,我們唯有束手待斃了!”
群臣聞言,紛紛臉色大變,點頭認同太常程秉的分析。
孫權麵色一黑,沉聲道:“諸位愛卿所言在理,事已至此,我們該如何應敵呢?”
丞相顧雍拱手道:“陛下,微臣認為,東吳應從後方抽調三路大軍,分別支援青州、徐州和交州,方才有可能抵禦敵軍。”
孫權眉頭緊鎖,問道:“哦,丞相認為三路大軍的統兵將領,誰可擔此重任?”
此時,東吳的重要將領都已經在前線禦敵,孫權麾下可謂缺兵少將,他正為此事發愁。
顧雍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微臣推薦陛下的三子孫和公子為主將,吳景將軍之子,揚武將軍吳奮為副將,陸瑁為謀士。從揚州的建安郡、廬陵郡、臨海郡緊急抽調十萬兵馬,北上支援青州的守將鄱陽郡太守蔣壹和臨川郡太守淩封。青州的治所臨淄城內還有八萬守軍,加上這十萬人馬,合計十八萬大軍。臨淄城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十八萬大軍完全可以守住臨淄城。”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孫權微微頷首,示意顧雍繼續往下說。
顧雍接著道:“至於徐州,微臣推薦陛下的四子孫霸公子為主將,鄱陽太守周魴為副將,王惇為謀士。從荊州的桂陽郡、零陵郡和武陵郡緊急抽調十萬兵馬,向東支援徐州。徐州治所下邳城內,吳郡太守張承、廬江郡太守步騭和新都郡太守全懌統領十餘萬兵馬鎮守。下邳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有了這十萬兵馬支援,徐州無憂矣!”
顧雍越說越興奮,群臣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孫權頷首表示認同,接著催問道:“至於交州,丞相又有何高見?”
顧雍轉頭望向程秉,微笑道:“既然程大人注意到了交州的安危,想必他已經想好了領兵的將領。”
吳主孫權和群臣的目光瞬間都集中至太常程秉身上。
程秉早已胸有成竹,拱手道:“丞相大人,我朝有一員上將還未起用,如用此人為將,交州應該無憂。”
顧雍故作不知,問道:“哦,是誰?”
程秉微笑道:“鎮南將軍、番禺侯呂岱。”
群臣聽聞程秉提到的將軍是呂岱,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孫權也微笑著頷首表示同意。
原來呂岱此人是廣陵海陵人,出生於東漢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出身於官宦世家。他早年擔任郡縣的小吏,後因躲避戰亂而南渡,投靠了吳主孫權。孫權冊封其為吳郡郡丞,由於政績出色,深得孫權賞識,被征召至府署擔任錄事一職,不久升任餘姚縣長。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會稽郡東冶五縣發生山越暴動,呂岱任督軍校尉,與將軍蔣欽等領兵平定叛亂,生擒呂合、秦狼,因功升任昭信中郎將。
四年後,呂岱跟隨孫權進取長沙三郡,擊降安成等四縣,成功平定三郡。後又討平吳碭、袁龍叛亂,因戰功升為廬陵太守。
五年後,呂岱代替步騭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陽、湞陽間的王金叛亂,升任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
呂岱擔任交州刺史期間,多次派官員南宣國化,出使南洋群島以及今東南亞一帶眾多國家。在他的努力下,扶南、林邑、堂明等國紛紛遣使至東吳朝貢,促進了東吳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
六年後,呂岱又平定郡守士徽叛亂,控製嶺南,因功升為鎮南將軍,晉封為番禺侯。後來呂岱調至荊州,接替潘濬處理荊州文書公務。
顧雍也認為鎮守交州最合適的人選非鎮南將軍呂岱莫屬,於是拱手對孫權道:“陛下,微臣也讚成太常的建議。由鎮南將軍呂岱擔任主將,原交州刺史步騭之子,撫軍將軍步協為副將,陸喜為謀士。從荊州的長沙郡、衡陽郡和江夏郡緊急抽調十萬兵馬,向南支援交州。”
顧雍接著分析道:“昔日交州刺史士燮和其大弟合浦太守士壹統兵三十萬北上攻打許都城,留下二弟九真太守士?和三弟南海太守士武統領十萬兵馬鎮守交州治所番禺城。有了呂岱將軍的兵馬支援,番禺城必定固若金湯。”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孫權也微笑著點點頭,滿意地說道:“丞相和太守所言甚是。就按丞相的布置,立即派出使者通知剛才提到的人,各就各位,大軍務必盡快出發。有因玩忽職守而誤事者,定斬不赦!”
說完,孫權轉向丞相顧雍,鄭重地囑咐道:“丞相,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和軍械之事,就交給你總負責。任何人不聽你的號令,你都可以先斬後奏!”
顧雍拱手應諾道:“謹遵陛下聖諭!”
至此,東吳朝會才落下帷幕。群臣們紛紛退出大殿,心中卻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和期待。他們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即將爆發,而東吳的命運,也將在這場大戰中徹底改變。
在大漢太上皇田英於朝堂之上隆重舉行誓師大會,誓要蕩平四海、一統天下的同時,東吳的君主孫權也並未坐視不理,而是緊急召集群臣,於金碧輝煌的宮殿內商議抵抗漢軍之策。
大殿之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一張張凝重而嚴肅的臉龐。
吳主孫權高坐龍椅之上,龍袍加身,威嚴無比。
他掃視一遍全場,目光如炬,沉聲道:“諸位愛卿,據朕的探子來報,大漢朝堂近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漢天子劉禪突患暴病,不幸駕崩,其年幼之子劉虔倉促繼位,太後蔣玲垂簾聽政,掌控朝局。而一個月之後,蔣玲竟與大將軍田英成親,田英一躍成為太上皇,大權在握。此人乃是丞相諸葛亮的心腹,對我東吳虎視眈眈,威脅極大。諸位愛卿,有何良策以應敵?”
此言一出,群臣紛紛低聲議論,大殿之內頓時一片喧嘩。
丞相顧雍拱手出列,神色凝重地道:“陛下,微臣認為,田英既是諸葛亮的心腹,其野心必然極大。如今曹魏君臣已經投降大漢,田英定會趁此機會,統兵征討我東吳,以實現他一統華夏的野心。陛下不可不提前謀劃,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啊!”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中書令闞澤連忙附和道:“丞相所言甚是。田英上台後,定會加大對我東吳的征伐力度。如今稟丘城和合肥新城的漢魏聯軍正在加緊修築柵欄和高台,聽聞工程即將完工。一旦完工,田英定會出兵攻占此二城。此二城一旦淪陷,稟丘城的漢軍定會向東攻打我青州,合肥新城的漢軍定會向東攻打我徐州。形勢危急,不可不防啊!”
張昭次子,侍中張休接過話頭,神色憂慮地道:“沒錯,一旦青州和徐州有失,漢魏聯軍定會南下集結在長江邊。若敵軍渡過長江,我建業城便危在旦夕!陛下,此事關乎我東吳存亡,切不可掉以輕心。”
群臣聞言大驚失色,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太常程秉拱手出列,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我們還有一處漏洞,一旦被田英抓住,我東吳將更加危險!”
群臣聞言,紛紛停止議論,側耳細聽。
孫權忙催問道:“程愛卿所說的漏洞是哪裏?”
程秉鄭重地道:“陛下,微臣聽聞交州刺史士燮在稟丘城外中了司馬懿和魏延的埋伏,被生擒活捉。交州的大部分兵力已調至稟丘城和合肥新城前線,交州如今空虛無比。若田英再派一路人馬從成都南下,交州危矣!交州一旦失陷,敵軍便可一路向東,攻占我建業城的南麵城池。屆時,建業城的退路被截斷,我們唯有束手待斃了!”
群臣聞言,紛紛臉色大變,點頭認同太常程秉的分析。
孫權麵色一黑,沉聲道:“諸位愛卿所言在理,事已至此,我們該如何應敵呢?”
丞相顧雍拱手道:“陛下,微臣認為,東吳應從後方抽調三路大軍,分別支援青州、徐州和交州,方才有可能抵禦敵軍。”
孫權眉頭緊鎖,問道:“哦,丞相認為三路大軍的統兵將領,誰可擔此重任?”
此時,東吳的重要將領都已經在前線禦敵,孫權麾下可謂缺兵少將,他正為此事發愁。
顧雍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微臣推薦陛下的三子孫和公子為主將,吳景將軍之子,揚武將軍吳奮為副將,陸瑁為謀士。從揚州的建安郡、廬陵郡、臨海郡緊急抽調十萬兵馬,北上支援青州的守將鄱陽郡太守蔣壹和臨川郡太守淩封。青州的治所臨淄城內還有八萬守軍,加上這十萬人馬,合計十八萬大軍。臨淄城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十八萬大軍完全可以守住臨淄城。”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孫權微微頷首,示意顧雍繼續往下說。
顧雍接著道:“至於徐州,微臣推薦陛下的四子孫霸公子為主將,鄱陽太守周魴為副將,王惇為謀士。從荊州的桂陽郡、零陵郡和武陵郡緊急抽調十萬兵馬,向東支援徐州。徐州治所下邳城內,吳郡太守張承、廬江郡太守步騭和新都郡太守全懌統領十餘萬兵馬鎮守。下邳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有了這十萬兵馬支援,徐州無憂矣!”
顧雍越說越興奮,群臣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孫權頷首表示認同,接著催問道:“至於交州,丞相又有何高見?”
顧雍轉頭望向程秉,微笑道:“既然程大人注意到了交州的安危,想必他已經想好了領兵的將領。”
吳主孫權和群臣的目光瞬間都集中至太常程秉身上。
程秉早已胸有成竹,拱手道:“丞相大人,我朝有一員上將還未起用,如用此人為將,交州應該無憂。”
顧雍故作不知,問道:“哦,是誰?”
程秉微笑道:“鎮南將軍、番禺侯呂岱。”
群臣聽聞程秉提到的將軍是呂岱,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孫權也微笑著頷首表示同意。
原來呂岱此人是廣陵海陵人,出生於東漢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出身於官宦世家。他早年擔任郡縣的小吏,後因躲避戰亂而南渡,投靠了吳主孫權。孫權冊封其為吳郡郡丞,由於政績出色,深得孫權賞識,被征召至府署擔任錄事一職,不久升任餘姚縣長。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會稽郡東冶五縣發生山越暴動,呂岱任督軍校尉,與將軍蔣欽等領兵平定叛亂,生擒呂合、秦狼,因功升任昭信中郎將。
四年後,呂岱跟隨孫權進取長沙三郡,擊降安成等四縣,成功平定三郡。後又討平吳碭、袁龍叛亂,因戰功升為廬陵太守。
五年後,呂岱代替步騭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陽、湞陽間的王金叛亂,升任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
呂岱擔任交州刺史期間,多次派官員南宣國化,出使南洋群島以及今東南亞一帶眾多國家。在他的努力下,扶南、林邑、堂明等國紛紛遣使至東吳朝貢,促進了東吳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
六年後,呂岱又平定郡守士徽叛亂,控製嶺南,因功升為鎮南將軍,晉封為番禺侯。後來呂岱調至荊州,接替潘濬處理荊州文書公務。
顧雍也認為鎮守交州最合適的人選非鎮南將軍呂岱莫屬,於是拱手對孫權道:“陛下,微臣也讚成太常的建議。由鎮南將軍呂岱擔任主將,原交州刺史步騭之子,撫軍將軍步協為副將,陸喜為謀士。從荊州的長沙郡、衡陽郡和江夏郡緊急抽調十萬兵馬,向南支援交州。”
顧雍接著分析道:“昔日交州刺史士燮和其大弟合浦太守士壹統兵三十萬北上攻打許都城,留下二弟九真太守士?和三弟南海太守士武統領十萬兵馬鎮守交州治所番禺城。有了呂岱將軍的兵馬支援,番禺城必定固若金湯。”
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孫權也微笑著點點頭,滿意地說道:“丞相和太守所言甚是。就按丞相的布置,立即派出使者通知剛才提到的人,各就各位,大軍務必盡快出發。有因玩忽職守而誤事者,定斬不赦!”
說完,孫權轉向丞相顧雍,鄭重地囑咐道:“丞相,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和軍械之事,就交給你總負責。任何人不聽你的號令,你都可以先斬後奏!”
顧雍拱手應諾道:“謹遵陛下聖諭!”
至此,東吳朝會才落下帷幕。群臣們紛紛退出大殿,心中卻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和期待。他們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即將爆發,而東吳的命運,也將在這場大戰中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