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想到這裏姬尚忍不住拳頭緊握,目光中露出了狠狠之意。他從未如此痛恨過任何一個人,司馬喜無疑是個例外,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將他亂刀分屍方可泄心頭之憤。
身後宦者令似乎感覺出了大王身軀的顫抖,以為他是因為受不了亡國的刺激,連忙上前扶住他,小聲的說道;“大王小心。”
姬尚站直了身軀,有些不耐煩的將宦官的手推開,望著已經大開的城門,深吸了一口氣,平端起手中象征中山王權的王印,大步邁了出去,身後二百多名大小官員魚貫而出,跟在其後。
城外不遠處,一隊趙國騎兵正安靜的原地等候著。趙軍已經從姬尚之前派出的使節口中得知了中山將要舉國投降的消息,所以才早早的派出一隊騎兵,前往城門外迎接中山國君臣。
姬尚張眼望去,見這對騎兵當先之人是個年紀輕輕的少年,不像是傳說中虎步龍姿的主父趙雍,心中不禁略微失望。
畢竟他身為中山王,還是渴望著趙雍能給他相對等的待遇,這樣也能讓他的自尊心好受一些。可惜趙雍顯然並沒有將他視為與自己對等的君王,隻是簡單的派出了一個少年來迎接自己。
趙信已經從姬尚看向自己的眼中看出了失望,卻微微一笑,並不為意。這個中山王倒是如傳聞中一樣肥頭大耳,再加上眼神閃躲,看上去一副懦弱的樣子。
也不待多想,趙信催馬上前,拱手道:“卑職趙國羽林都尉趙信,參見中山王。我奉主父之命,前來迎接君上入營,請。”
說完趙信伸手,指向遠處的趙軍大營,語氣雖然客氣,卻無絲毫的謙卑之意。
姬尚心中頓時怒火上湧,他見一個小小的趙軍都尉對自己都如此傲慢,口稱卑職卻無半點下馬的意思,反倒是坦然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的對著自己說話,雖說是請,神態卻無半年商量餘地,分明就是命令。
下意思的反應正要發作,姬尚卻忽然想起了自己如今的身份早已經高高在上的大王,而是卑躬屈膝乞降的亡國之君,原本滿腔的怒火竟然消退。雖然心有不甘,卻也隻好點了強笑道;“好。”
趙信笑了笑,隨駕掉轉馬頭,在前麵緩緩帶路。在他身後,姬尚和一眾中山大臣將軍們,皆麵帶尷尬的步行其後,望著眼前趙軍的高頭大馬,心中很不是滋味。
還沒走幾步,趙軍卻忽然停下馬來,正狼狽前行的姬尚也隨之停下了步子,張眼望去,卻見路中間正站著一人,擋住了隊伍的去路。
姬尚定睛望去,卻幾乎睚眥欲裂,狂吼道;“你個狗賊,竟然還有臉來見寡人。”
來者正是司馬喜,隻見他一身儒袍,麵色淡然的站在路中間,靜靜的望著姬尚,對他的怒罵充耳不聞。反而迎著目光上前坦然上前,微微欠身,行禮道:“臣司馬喜,參見王上,臣因瑣事纏身,故而來晚,還望王上見諒。”
話音還未落下,姬尚身後的群臣已經炸開了鍋,一名將軍憤怒的將頭盔摘下,狠狠的砸向司馬喜的額頭,吼道;“你這奸人,還敢來見王上。”很快,數十名憤怒的中山大臣們衝了上來,論起來拳頭就要朝著司馬喜狠狠砸去,將他推到在地上。
不遠處的趙信臉色一沉,拔劍在手大吼道;“放肆。”
旋即飛馬越過,人在馬上淵虹快如閃電的刺向當先幾人,那幾人紛紛捂住手臂上溢出的鮮血,大叫著退後。這時數百名趙國騎兵已經行動,分為兩隊迅速的將中山人團團圍住,弓箭在手箭頭直指眾人,滿臉的殺氣騰騰,隻待有任何異動立刻放箭。
趙軍的強勢讓中山人頓時靜若寒蟬,剛剛眾人因為司馬喜而湧起的怒火瞬間消滅,這才想起了自己如今已經是刀俎上的魚肉,便不敢再有任何動作。
趙信見眾人收手,這才輕輕揚起手臂,示意解除警戒。旋即翻身下馬,扶起了地上的司馬喜,小聲問道;“先生,你沒事吧?”
司馬喜搖了搖頭,輕輕的掙開趙信的手臂,抹去了額頭的鮮血,仍然上前對著姬尚一拜道;“臣來晚,還望王上原諒。”
姬尚滿臉怨恨的盯著司馬喜,冷笑道;“你來做甚,是嫌寡人還不夠落魄,想來奚落下寡人嗎?”
司馬喜麵色絲毫不為所動,隻是說道:“王上說笑了,臣為中山國相邦,上輔君王,下統群臣,今日王上既然決意歸降趙國,臣這個相邦自然要前來跟隨。”
姬尚滿臉怒氣道;“你還配當我中山相邦?”
“隻要王上一日沒有解除臣職,臣仍然是相邦。”
姬尚勃然大怒道;“好,那我現在就撤了你相邦之職。”
卻不料司馬喜隻是淡淡的迴道;“如今中山國已經歸降趙國,王上和臣一樣同是趙國之臣,所以你已經沒有資格解除我的職務了。”
姬尚被他一番話說的滿臉鐵青,還欲開口反駁,卻被一旁的趙信冷冷打斷道;“主父在營中已經等待久時,若是生出了不耐之心,恐怕對各位不利。”
聽到趙信如此說,姬尚隻好作罷,任由司馬喜迴到群臣的隊伍,站到了最前列,一眾隊伍繼續上路。
路上司馬喜身旁的人紛紛對他怒目相向,礙於趙軍在旁才不敢動手,司馬喜卻一副渾然不覺的樣子,隻是自顧著緊跟在姬尚的身後,保持著數步的距離。
城門距趙軍中帳不過數百步,很快隊伍就到了營中,趙雍正高居座上,麵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見姬尚前來也不上前迎接,隻是居高臨下的審視著眾人。
“參見主父。”趙信翻身下馬,飛快單膝落地行禮道。身後的趙軍也隨著動作齊整的下馬,高聲互道。
姬尚麵色一滯,雖然心中滿是不情願,卻也隻好緩緩的跪了下來,低下頭小聲的說道;“參見主父。”身後一片中山大臣也亂哄哄的隨之跪下。
趙信卻未說話,隻是看著他,許久麵色才露出笑容,指著大座下放右側的一個小座位笑道;“寡人在帳中設置此座等候中山王已經多年,今日方得以實現夙願,當真令人感慨。”
“中山王請座。”趙雍一伸手,指著那座位道。
姬尚麵露苦澀,卻也知道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隻好緩緩向前,坐下了座位。
“中山王你與我趙國為敵數十年,今日倒也是難得見麵。隻是不知道當初你們中山為何咄咄逼人,趁著趙國孱弱時盡情欺淩,可曾想過今日的惡果。”
姬尚屁股還沒坐熱,就聽到趙雍竟然說出如此咄咄逼人的問題。心中頓時緊張萬分,連忙從桌上站了起來,張嘴正欲請罪,司馬喜歡卻上前一步,沉聲道;“主父如今逼問,當真可笑。昔日趙國和中山國便如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我亡,中山攻打趙國又何過之有?”
趙雍淡淡一笑,隻是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馬喜,臉色上露出了些許無奈,苦笑道;“司馬相你到是好生維護中山王。”
司馬喜正色點頭道;“正是,我既為中山相邦,自然以中山王為主公。”
“我王既已歸降趙國,不知主父將如何安置我王?”
趙雍淡淡的看了司馬喜一眼,麵色上看不出喜怒,隻是平靜的說道;“那你想我如何安置?”
“昔日武王伐紂,功滅商朝,卻按照禮法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封於殷,以供奉其宗祀。這便是孔夫子所言;‘興滅國,繼絕世’,即便消滅了別國,也要保存宗祀。所以我懇求主父你封我王為中山君,以延續香火,世襲罔替,永不相負。”
趙雍看著司馬喜,許久才開口緩緩道;“這就是你想要的嗎?那好,我不但封他為中山君,我還仍然保存他中山王的稱號,與樓煩林胡二部並列,受封膚施,這樣你可滿意?”
此話一出,一眾中山人皆是大喜,姬尚神色有些複雜的看了一眼司馬喜,恨意卻少了幾分。司馬喜彎下身子,道;“多些主父厚恩,臣代表中山國上下感念恩德,今後必定效忠趙國,絕無二心。”
以姬尚為首的一眾人紛紛謝恩,趙雍卻充耳不聞,隻是望向司馬喜,仍然問道;“如此你可滿意?”
司馬喜微微一笑,笑容中卻有些慘然,望著主父,又望了望麵帶感激的姬尚。仰天深吸一口氣,忽然向姬尚拜道;“王上,這些年來你對我信任有加,將國事盡托付於我,我卻不能為中山做半分有益的事情,反而處處出賣中山利益。我愧對大王的信任,是為不忠。”
隨即又轉頭望向趙雍,平靜的說道;“主父,你待我如同手足,司馬喜對你也視為知己,可我卻為了一己之私,央你答應封王於外,給趙國留下後患,如此是為不義。”
“我母親臥病在床,身為兒子我卻不能侍奉床前,就連她最後一麵都未曾見到,如此是為不孝。”
司馬喜說道此處麵帶微笑,又道;“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之人,留在世間又有何用。”
這是趙雍已經察覺出了不對之處,正要上前,卻忽然間司馬喜拔出袖中的匕首,狠狠紮向胸口。待上前扶住時,已經晚了。
“你這是做什麽!”趙雍赤紅著眼,對他狂吼道。
“你要什麽我都可以給你,要什麽都可以,哪怕這中山不要了就是,你這是做什麽!”
司馬喜靜靜的躺在他的手臂上,嘴角處卻露出了一絲解脫的笑容,口中已經沒有力氣再說出半句話,隻是靜靜的仰望著天空,慢慢的模糊了視線,終究閉上了雙眼。
這世間,終於寧靜了。
想到這裏姬尚忍不住拳頭緊握,目光中露出了狠狠之意。他從未如此痛恨過任何一個人,司馬喜無疑是個例外,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將他亂刀分屍方可泄心頭之憤。
身後宦者令似乎感覺出了大王身軀的顫抖,以為他是因為受不了亡國的刺激,連忙上前扶住他,小聲的說道;“大王小心。”
姬尚站直了身軀,有些不耐煩的將宦官的手推開,望著已經大開的城門,深吸了一口氣,平端起手中象征中山王權的王印,大步邁了出去,身後二百多名大小官員魚貫而出,跟在其後。
城外不遠處,一隊趙國騎兵正安靜的原地等候著。趙軍已經從姬尚之前派出的使節口中得知了中山將要舉國投降的消息,所以才早早的派出一隊騎兵,前往城門外迎接中山國君臣。
姬尚張眼望去,見這對騎兵當先之人是個年紀輕輕的少年,不像是傳說中虎步龍姿的主父趙雍,心中不禁略微失望。
畢竟他身為中山王,還是渴望著趙雍能給他相對等的待遇,這樣也能讓他的自尊心好受一些。可惜趙雍顯然並沒有將他視為與自己對等的君王,隻是簡單的派出了一個少年來迎接自己。
趙信已經從姬尚看向自己的眼中看出了失望,卻微微一笑,並不為意。這個中山王倒是如傳聞中一樣肥頭大耳,再加上眼神閃躲,看上去一副懦弱的樣子。
也不待多想,趙信催馬上前,拱手道:“卑職趙國羽林都尉趙信,參見中山王。我奉主父之命,前來迎接君上入營,請。”
說完趙信伸手,指向遠處的趙軍大營,語氣雖然客氣,卻無絲毫的謙卑之意。
姬尚心中頓時怒火上湧,他見一個小小的趙軍都尉對自己都如此傲慢,口稱卑職卻無半點下馬的意思,反倒是坦然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的對著自己說話,雖說是請,神態卻無半年商量餘地,分明就是命令。
下意思的反應正要發作,姬尚卻忽然想起了自己如今的身份早已經高高在上的大王,而是卑躬屈膝乞降的亡國之君,原本滿腔的怒火竟然消退。雖然心有不甘,卻也隻好點了強笑道;“好。”
趙信笑了笑,隨駕掉轉馬頭,在前麵緩緩帶路。在他身後,姬尚和一眾中山大臣將軍們,皆麵帶尷尬的步行其後,望著眼前趙軍的高頭大馬,心中很不是滋味。
還沒走幾步,趙軍卻忽然停下馬來,正狼狽前行的姬尚也隨之停下了步子,張眼望去,卻見路中間正站著一人,擋住了隊伍的去路。
姬尚定睛望去,卻幾乎睚眥欲裂,狂吼道;“你個狗賊,竟然還有臉來見寡人。”
來者正是司馬喜,隻見他一身儒袍,麵色淡然的站在路中間,靜靜的望著姬尚,對他的怒罵充耳不聞。反而迎著目光上前坦然上前,微微欠身,行禮道:“臣司馬喜,參見王上,臣因瑣事纏身,故而來晚,還望王上見諒。”
話音還未落下,姬尚身後的群臣已經炸開了鍋,一名將軍憤怒的將頭盔摘下,狠狠的砸向司馬喜的額頭,吼道;“你這奸人,還敢來見王上。”很快,數十名憤怒的中山大臣們衝了上來,論起來拳頭就要朝著司馬喜狠狠砸去,將他推到在地上。
不遠處的趙信臉色一沉,拔劍在手大吼道;“放肆。”
旋即飛馬越過,人在馬上淵虹快如閃電的刺向當先幾人,那幾人紛紛捂住手臂上溢出的鮮血,大叫著退後。這時數百名趙國騎兵已經行動,分為兩隊迅速的將中山人團團圍住,弓箭在手箭頭直指眾人,滿臉的殺氣騰騰,隻待有任何異動立刻放箭。
趙軍的強勢讓中山人頓時靜若寒蟬,剛剛眾人因為司馬喜而湧起的怒火瞬間消滅,這才想起了自己如今已經是刀俎上的魚肉,便不敢再有任何動作。
趙信見眾人收手,這才輕輕揚起手臂,示意解除警戒。旋即翻身下馬,扶起了地上的司馬喜,小聲問道;“先生,你沒事吧?”
司馬喜搖了搖頭,輕輕的掙開趙信的手臂,抹去了額頭的鮮血,仍然上前對著姬尚一拜道;“臣來晚,還望王上原諒。”
姬尚滿臉怨恨的盯著司馬喜,冷笑道;“你來做甚,是嫌寡人還不夠落魄,想來奚落下寡人嗎?”
司馬喜麵色絲毫不為所動,隻是說道:“王上說笑了,臣為中山國相邦,上輔君王,下統群臣,今日王上既然決意歸降趙國,臣這個相邦自然要前來跟隨。”
姬尚滿臉怒氣道;“你還配當我中山相邦?”
“隻要王上一日沒有解除臣職,臣仍然是相邦。”
姬尚勃然大怒道;“好,那我現在就撤了你相邦之職。”
卻不料司馬喜隻是淡淡的迴道;“如今中山國已經歸降趙國,王上和臣一樣同是趙國之臣,所以你已經沒有資格解除我的職務了。”
姬尚被他一番話說的滿臉鐵青,還欲開口反駁,卻被一旁的趙信冷冷打斷道;“主父在營中已經等待久時,若是生出了不耐之心,恐怕對各位不利。”
聽到趙信如此說,姬尚隻好作罷,任由司馬喜迴到群臣的隊伍,站到了最前列,一眾隊伍繼續上路。
路上司馬喜身旁的人紛紛對他怒目相向,礙於趙軍在旁才不敢動手,司馬喜卻一副渾然不覺的樣子,隻是自顧著緊跟在姬尚的身後,保持著數步的距離。
城門距趙軍中帳不過數百步,很快隊伍就到了營中,趙雍正高居座上,麵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見姬尚前來也不上前迎接,隻是居高臨下的審視著眾人。
“參見主父。”趙信翻身下馬,飛快單膝落地行禮道。身後的趙軍也隨著動作齊整的下馬,高聲互道。
姬尚麵色一滯,雖然心中滿是不情願,卻也隻好緩緩的跪了下來,低下頭小聲的說道;“參見主父。”身後一片中山大臣也亂哄哄的隨之跪下。
趙信卻未說話,隻是看著他,許久麵色才露出笑容,指著大座下放右側的一個小座位笑道;“寡人在帳中設置此座等候中山王已經多年,今日方得以實現夙願,當真令人感慨。”
“中山王請座。”趙雍一伸手,指著那座位道。
姬尚麵露苦澀,卻也知道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隻好緩緩向前,坐下了座位。
“中山王你與我趙國為敵數十年,今日倒也是難得見麵。隻是不知道當初你們中山為何咄咄逼人,趁著趙國孱弱時盡情欺淩,可曾想過今日的惡果。”
姬尚屁股還沒坐熱,就聽到趙雍竟然說出如此咄咄逼人的問題。心中頓時緊張萬分,連忙從桌上站了起來,張嘴正欲請罪,司馬喜歡卻上前一步,沉聲道;“主父如今逼問,當真可笑。昔日趙國和中山國便如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我亡,中山攻打趙國又何過之有?”
趙雍淡淡一笑,隻是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馬喜,臉色上露出了些許無奈,苦笑道;“司馬相你到是好生維護中山王。”
司馬喜正色點頭道;“正是,我既為中山相邦,自然以中山王為主公。”
“我王既已歸降趙國,不知主父將如何安置我王?”
趙雍淡淡的看了司馬喜一眼,麵色上看不出喜怒,隻是平靜的說道;“那你想我如何安置?”
“昔日武王伐紂,功滅商朝,卻按照禮法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封於殷,以供奉其宗祀。這便是孔夫子所言;‘興滅國,繼絕世’,即便消滅了別國,也要保存宗祀。所以我懇求主父你封我王為中山君,以延續香火,世襲罔替,永不相負。”
趙雍看著司馬喜,許久才開口緩緩道;“這就是你想要的嗎?那好,我不但封他為中山君,我還仍然保存他中山王的稱號,與樓煩林胡二部並列,受封膚施,這樣你可滿意?”
此話一出,一眾中山人皆是大喜,姬尚神色有些複雜的看了一眼司馬喜,恨意卻少了幾分。司馬喜彎下身子,道;“多些主父厚恩,臣代表中山國上下感念恩德,今後必定效忠趙國,絕無二心。”
以姬尚為首的一眾人紛紛謝恩,趙雍卻充耳不聞,隻是望向司馬喜,仍然問道;“如此你可滿意?”
司馬喜微微一笑,笑容中卻有些慘然,望著主父,又望了望麵帶感激的姬尚。仰天深吸一口氣,忽然向姬尚拜道;“王上,這些年來你對我信任有加,將國事盡托付於我,我卻不能為中山做半分有益的事情,反而處處出賣中山利益。我愧對大王的信任,是為不忠。”
隨即又轉頭望向趙雍,平靜的說道;“主父,你待我如同手足,司馬喜對你也視為知己,可我卻為了一己之私,央你答應封王於外,給趙國留下後患,如此是為不義。”
“我母親臥病在床,身為兒子我卻不能侍奉床前,就連她最後一麵都未曾見到,如此是為不孝。”
司馬喜說道此處麵帶微笑,又道;“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之人,留在世間又有何用。”
這是趙雍已經察覺出了不對之處,正要上前,卻忽然間司馬喜拔出袖中的匕首,狠狠紮向胸口。待上前扶住時,已經晚了。
“你這是做什麽!”趙雍赤紅著眼,對他狂吼道。
“你要什麽我都可以給你,要什麽都可以,哪怕這中山不要了就是,你這是做什麽!”
司馬喜靜靜的躺在他的手臂上,嘴角處卻露出了一絲解脫的笑容,口中已經沒有力氣再說出半句話,隻是靜靜的仰望著天空,慢慢的模糊了視線,終究閉上了雙眼。
這世間,終於寧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