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想貪沒得貪
穿越大唐,開局搬空國公府! 作者:最後一顆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王晨燁,還是在打量整座縣衙,這縣衙是真的大啊,看上去,怎麽也要超過一百畝了,而且,裝修的也十分漂亮。
簡單看過一圈之後,他才迴到二堂,坐在主位上,而縣丞帶著其他人,站在下麵,等著王晨燁訓話。
王晨燁已經將之前他們送到刑部大牢裏的那些資料,全部都拿迴來了,他翻開賬本,問道:“隻剩下三百貫錢,你們說說,這能做什麽?”
那些人都垂著頭,不敢說話。
王晨燁則是看向主簿,問道:“萬年縣縣衙,一年有多少收入?每個季度,民部那邊會撥多少錢下來?”
主簿陳大河趕緊迴答說道:“迴王大人,萬年縣縣衙一年稅收大概四百貫錢,民部那邊每年會撥給萬年縣五千貫錢,今年已經撥付了三千貫,剩下的兩千貫,至今沒有撥付過來,這個需要王大人去民部親自去要了。”
“啥?”王晨燁一聽,就瞪大了眼睛,“才四百貫錢?這能幹啥?走吧,你們帶著我,去萬年縣裏轉轉,我也需要好好看看,我治下的縣,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麽情況!”
說完之後,他便站起身來,那些人也不敢怠慢,隻留了兩個人在縣衙裏值班,其他的都騎馬跟著王晨燁出了衙門。
現在外麵,積雪還沒有消融,不過,道路上的積雪已經清理的差不多的,路邊那些田地裏,麥子都是被埋在了雪中。
從萬年縣到洛陽的路,是李承乾出錢修的,到現在都沒有修完,不過,萬年縣這一段,已經算是好走了,隻不過,從直到下來,通往鄉下的那些路,就難走的很了。
這裏地麵上的積雪,也是沒有人來清理,並且,還有很多地方結了冰,就算是騎馬走在上麵,馬蹄都會是不是得打滑。
王晨燁讓馬停下,從挎包裏掏出一份萬年縣的圖紙,對比了一下,用鋼筆在上麵做了一些標記,這才開口問杜遠:“通往村莊的這些路,每一條都是這樣的?”
杜遠點了點頭,說道:“沒錯,不過,這些村子都是爵爺們的莊子。”
王晨燁點頭表示了解,然後繼續往村子裏走,這個村子大概有三百多戶人家,他們都是某位國公的食邑,但是,這些人,也是沒有登記過的。
王晨燁轉頭問杜遠,“這是誰家的莊子?”
杜遠開口迴答:“王大人,這是您嶽父家的莊子,這個莊子之前有一百多戶農戶,可現在已經至少有三百多戶了,卻是沒有登記的!”
王晨燁聞言,在地圖上做了標注。
之後,就又繼續往前走,一直到天黑,這才迴到了長安城裏。
今天走了整整一天,而且,還是騎馬走的,但也不過走了萬年縣的十分之一而已。
走了一天,王晨燁發現,這些村莊裏很多的土地,原本都可以開墾種植的,但是,現在卻都還是荒地,而且,東城的百姓數量,遠沒有西城這邊多。
莊子和莊子之間的距離也十分的遠,最少的,都有十裏地了,而且,每個莊子也都不大,莊子上的人口,大多也隻有三百來戶。
但是西城就不一樣了,最遠的莊子之間,也超不過五裏地,甚至有些莊子都是連在一起的,就像之前李二和長孫無垢給他的兩個莊子,就是挨在一起的。
西城這邊莊子也是比較大的,基本都是每個莊子上有七八百戶人家,村子也是一樣的,隻有靠近大山那邊,村子裏的人口比較少,隻有一兩百戶人家。
等入城之後,王晨燁開口說道:“你們先迴去吧,今日都辛苦了,等一會兒,你們都去望月樓用晚膳吧,王一,你找個人去給他們安排一下,記在我的賬上就行了,把拿手的招牌菜都弄上一份。”
王一點頭,轉身跟一個親兵交代了一番。
那幾個人聞言,也是非常高興,趕緊拱手對王晨燁說道:“謝謝王大人!”
望月樓,他們這些人,根本吃不起。
主要是萬年縣這地方,想貪都沒得貪啊!
王晨燁接著說道:“這幾日,你們就該做什麽做什麽,三日後,咱們再繼續去看看,整個萬年縣的情況,我都是要了解清楚的,等了解清楚之後,再說接下來的事情。”
幾人和王晨燁道別之後,就被一名親兵帶走了,而王晨燁則是拿著圖紙,迴到了牢房,等迴去之後,他拿了一張白紙,重新開始繪製萬年縣的地圖。
等將今日走過的地方,都繪製出來之後,他看了看,還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李淵這個時候,正好走進牢房裏麵,開口說道:“唉聲歎氣的做什麽?快點吃飯吧!”
“皇爺爺,”王晨燁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在萬年縣逛了一天,隻看了大概十分之一的區域,杜遠他們說,其他地方其實和今天看到的也差不多,我估摸著,萬年縣的人口,大概應該差不多有四萬戶了,
但是,縣衙裏根本沒有登記這麽多,而且,連這些人的基本信息都沒有,這樣很不妥啊,根本沒有辦法管理的!”
李淵笑笑,說道:“那還不好辦嗎?你隻管理那些有信息的百姓不就行了麽?至於其他的那些,自然是有那些勳貴來管理的,與你何幹?”
王晨燁搖了搖頭,說道:“皇爺爺,你這麽說也是沒有錯的,我也知道,若是我要對這些百姓做什麽的話,那就是觸動那些人的利益,估計到時候,連父皇都很難保下我來,而且,這裏還有我嶽父和幾位王叔的莊子,
我若去動的話,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但是,若是現在不做點什麽的話,我總感覺不行,這兩年,大唐的人口增幅很大,我今天也看過了,那些年輕一些的女人,基本上每兩年都會生下一個孩子,至於能養大的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發現,每一戶人家裏,都有很多的小孩,皇爺爺你想過沒有?再過個十多年,光是那些莊子上,就會有多少人口呢?”
簡單看過一圈之後,他才迴到二堂,坐在主位上,而縣丞帶著其他人,站在下麵,等著王晨燁訓話。
王晨燁已經將之前他們送到刑部大牢裏的那些資料,全部都拿迴來了,他翻開賬本,問道:“隻剩下三百貫錢,你們說說,這能做什麽?”
那些人都垂著頭,不敢說話。
王晨燁則是看向主簿,問道:“萬年縣縣衙,一年有多少收入?每個季度,民部那邊會撥多少錢下來?”
主簿陳大河趕緊迴答說道:“迴王大人,萬年縣縣衙一年稅收大概四百貫錢,民部那邊每年會撥給萬年縣五千貫錢,今年已經撥付了三千貫,剩下的兩千貫,至今沒有撥付過來,這個需要王大人去民部親自去要了。”
“啥?”王晨燁一聽,就瞪大了眼睛,“才四百貫錢?這能幹啥?走吧,你們帶著我,去萬年縣裏轉轉,我也需要好好看看,我治下的縣,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麽情況!”
說完之後,他便站起身來,那些人也不敢怠慢,隻留了兩個人在縣衙裏值班,其他的都騎馬跟著王晨燁出了衙門。
現在外麵,積雪還沒有消融,不過,道路上的積雪已經清理的差不多的,路邊那些田地裏,麥子都是被埋在了雪中。
從萬年縣到洛陽的路,是李承乾出錢修的,到現在都沒有修完,不過,萬年縣這一段,已經算是好走了,隻不過,從直到下來,通往鄉下的那些路,就難走的很了。
這裏地麵上的積雪,也是沒有人來清理,並且,還有很多地方結了冰,就算是騎馬走在上麵,馬蹄都會是不是得打滑。
王晨燁讓馬停下,從挎包裏掏出一份萬年縣的圖紙,對比了一下,用鋼筆在上麵做了一些標記,這才開口問杜遠:“通往村莊的這些路,每一條都是這樣的?”
杜遠點了點頭,說道:“沒錯,不過,這些村子都是爵爺們的莊子。”
王晨燁點頭表示了解,然後繼續往村子裏走,這個村子大概有三百多戶人家,他們都是某位國公的食邑,但是,這些人,也是沒有登記過的。
王晨燁轉頭問杜遠,“這是誰家的莊子?”
杜遠開口迴答:“王大人,這是您嶽父家的莊子,這個莊子之前有一百多戶農戶,可現在已經至少有三百多戶了,卻是沒有登記的!”
王晨燁聞言,在地圖上做了標注。
之後,就又繼續往前走,一直到天黑,這才迴到了長安城裏。
今天走了整整一天,而且,還是騎馬走的,但也不過走了萬年縣的十分之一而已。
走了一天,王晨燁發現,這些村莊裏很多的土地,原本都可以開墾種植的,但是,現在卻都還是荒地,而且,東城的百姓數量,遠沒有西城這邊多。
莊子和莊子之間的距離也十分的遠,最少的,都有十裏地了,而且,每個莊子也都不大,莊子上的人口,大多也隻有三百來戶。
但是西城就不一樣了,最遠的莊子之間,也超不過五裏地,甚至有些莊子都是連在一起的,就像之前李二和長孫無垢給他的兩個莊子,就是挨在一起的。
西城這邊莊子也是比較大的,基本都是每個莊子上有七八百戶人家,村子也是一樣的,隻有靠近大山那邊,村子裏的人口比較少,隻有一兩百戶人家。
等入城之後,王晨燁開口說道:“你們先迴去吧,今日都辛苦了,等一會兒,你們都去望月樓用晚膳吧,王一,你找個人去給他們安排一下,記在我的賬上就行了,把拿手的招牌菜都弄上一份。”
王一點頭,轉身跟一個親兵交代了一番。
那幾個人聞言,也是非常高興,趕緊拱手對王晨燁說道:“謝謝王大人!”
望月樓,他們這些人,根本吃不起。
主要是萬年縣這地方,想貪都沒得貪啊!
王晨燁接著說道:“這幾日,你們就該做什麽做什麽,三日後,咱們再繼續去看看,整個萬年縣的情況,我都是要了解清楚的,等了解清楚之後,再說接下來的事情。”
幾人和王晨燁道別之後,就被一名親兵帶走了,而王晨燁則是拿著圖紙,迴到了牢房,等迴去之後,他拿了一張白紙,重新開始繪製萬年縣的地圖。
等將今日走過的地方,都繪製出來之後,他看了看,還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李淵這個時候,正好走進牢房裏麵,開口說道:“唉聲歎氣的做什麽?快點吃飯吧!”
“皇爺爺,”王晨燁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在萬年縣逛了一天,隻看了大概十分之一的區域,杜遠他們說,其他地方其實和今天看到的也差不多,我估摸著,萬年縣的人口,大概應該差不多有四萬戶了,
但是,縣衙裏根本沒有登記這麽多,而且,連這些人的基本信息都沒有,這樣很不妥啊,根本沒有辦法管理的!”
李淵笑笑,說道:“那還不好辦嗎?你隻管理那些有信息的百姓不就行了麽?至於其他的那些,自然是有那些勳貴來管理的,與你何幹?”
王晨燁搖了搖頭,說道:“皇爺爺,你這麽說也是沒有錯的,我也知道,若是我要對這些百姓做什麽的話,那就是觸動那些人的利益,估計到時候,連父皇都很難保下我來,而且,這裏還有我嶽父和幾位王叔的莊子,
我若去動的話,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但是,若是現在不做點什麽的話,我總感覺不行,這兩年,大唐的人口增幅很大,我今天也看過了,那些年輕一些的女人,基本上每兩年都會生下一個孩子,至於能養大的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發現,每一戶人家裏,都有很多的小孩,皇爺爺你想過沒有?再過個十多年,光是那些莊子上,就會有多少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