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說“不錯,你總算說了句長進的話,咱們老李家都是些良善之輩,對自個兒的父母恭敬孝順,對自個兒的妻室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對自個兒的子女諄諄教誨,期盼成為棟梁之才。”
李翊昊聽的牙酸,還說自個兒往臉上貼金,自己好歹還知道要臉,這位簡直把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演繹到極致。
皇上咳嗽一聲,問道“太子對朕的話可是不屑。”
李翊昊恭敬的迴答“啟稟聖上,臣覺得您講的話,應該讓靈筠聽聽,不對,應該是讓天下您的子民都知曉才對,臣批閱完奏章,寫篇文稿送到新聞署,讓天下人都知道咱們老李家的傳統。”
馮大伴在一邊說道“殿下說的對,聖上講的良言,應寫下來傳下去。”
“你這老貨也跟著瞎鬧”皇上嘴裏笑罵著,但臉上的表情很是受用。
胡靈兒迴到通政司,李懷德把朝會記錄給她送來,說“才將二位公主來請左通政去書屋查看。”
胡靈兒看著記錄說“隻要書屋通過查看,就寫廣告詞語,你負責寫。”
李懷德有些為難的說“下官沒寫過不會。”
胡靈兒放下記錄本說“這簡單,通政司的樣報多看看就會了,再不會寫,你可告知舉子們讓他們幫著寫。”
李懷德轉身走了兩步,又停下問“大人,你厭煩我嗎?”
胡靈兒麵帶微笑的說“李大人,何出此言,我對你隻有一條,就是如今我在新聞署做的事,你必須都要學會,不會是你不努力,努力過了若是你再不會寫,可以與舉子們商議如何寫出貼切的廣告詞語。”
李懷德說“大人這是在為難下官。”
胡靈兒答道“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若有嗤笑者就用這話懟迴去,不服者來戰。”
李懷德站在原地念叨著“不服者來戰,下官明白了,多謝大人指教。”
胡靈兒看著大步走出去的李懷德,不知他的明白是從何而來。
下晌,工部來了三個匠人來通政司尋定國將軍,胡靈兒讓武子琇去請黃賢與通政司其他官員。
胡靈兒帶著三人站在牆邊,問“不知三位如何稱唿。”
年長者迴答“小老兒張興和,這個是小老兒的大兒張金鎖,這個是徒弟王鐵柱。”
胡靈兒讓倆匠人在牆上砸個洞,眾人好過去。
黃賢姍姍來遲,見眾人看著匠人量尺寸,把胡靈兒拉到一邊說話“胡大人,你說戶部的曹尚書官複原職,邵大人會不會也被啟用,畢竟他在任期內並無大錯。”
胡靈兒看著皺著眉的黃賢問“黃大人,可是聽到有人說閑話了。”
黃賢歎口氣說“是邵大人來尋本官敘舊,不由本官多想。”
胡靈兒笑著安慰他“黃大人,你在任期內帶領著通政司官員修了一條通政路,在你任職內,通政司各位的腰杆子都挺的直溜的,別的衙門可沒這奉旨貼補的待遇。當今豈會自斷臂膀,做損人又不利己的事,你呀就放寬心在通政使這個官位上當差吧!”
黃賢聽後長舒一口氣,哈哈笑著說“是本官著相了,胡大人的話猶如醍醐灌頂,本官醒悟了,走,蓋樓去。”
張興和已經丈量完尺寸,見倆人過來,行禮道“大人,小老兒算過可造五間七架屋。”
胡靈兒不懂什麽七架,也沒打算照古建築造樓,就問“張匠人可會泥瓦活。”
張興和答道“小老兒就是泥瓦匠人。”
“那好,你能看懂這圖樣嗎?”胡靈兒從袖袋裏掏出畫的圖樣給他看。
張興和接過見是一座二層樓的圖樣,就說“可以造出來,隻是這木料要重新算一遍。”
胡靈兒說“咱們可以支殼子板”說著蹲下撿起石子在地上畫著草圖,說“木料不需用好木料,就是一般結實耐用的便成,因為混凝土幹了,木板拆下來可以繼續用。”
張興和看著草圖琢磨著,張金鎖在邊上小聲的催促“爹,你說話呀,大人還等著你迴話呢?”
胡靈兒說“不急,讓張匠人琢磨琢磨可否使得。”
“混凝土可是修路用的那種沙漿”張興和站起來問。
胡靈兒點頭說“就是那種沙漿,不過不能用夯板,需要人工攤開壓實。”
張興和說“小老兒接了這活計,隻是這活需用木匠,還請大人告知工部的大人。”
黃賢說“本官明日便去工部拜會周大人,你們定下開工吉日便是。”
胡靈兒迴到公事房,見李翊昊拿著小說看的起勁,就問“你今兒來有事嗎?”
李翊昊舉著手裏的書說“借我看看,桌上有份文稿,請胡大人過目。”
胡靈兒邊看邊笑,看完後問“孝順父母、疼愛妻子、撫養兒女這不是應該的嗎?寫這些是何意。”
李翊昊站起來走過去,低聲把這篇文稿的來龍去脈說清楚。
胡靈兒笑著說“李翊昊,你們老李家的厚臉皮是遺傳的吧!這話題可以開個辯論,就叫淺談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家貧出孝子吧!”
李翊昊看著她笑顏如花的臉,不自禁的上前輕啄她的唇一下,說道“這是誰定的破規矩,婚期前不能見麵,我都要想死你了。”
胡靈兒推開他,說道“這還在衙門呢?若是被人看見會被指脊梁骨的。”
李翊昊退開幾步問“這文稿你看能登報嗎?”
“必須安排上,後日朝報的頭條就是它了”胡靈兒說著瞥見窗外有人經過。
左通政耿彪進來“下官不知太子殿下在,打擾了。”
李翊昊擺擺手說“本殿下正要迴宮,你們談事,走了。”
耿彪送出門外,見李翊昊上了馬車走遠才迴來。
“胡大人,下官是來與您說三味書屋有一處活水不合格,二位公主需重新做好柵欄才可登廣告”耿彪把查看結果知會胡靈兒。
胡靈兒說“耿大人做事認真、細致,二位公主不會介意,放心便是。”
耿彪放心了,這事已經告知上官,若是二位公主再無理取鬧,就交由胡靈兒處置。
果然報上登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家貧出孝子這個話題,百姓還未討論,朝中大臣們先開始爭論起來。
胡靈兒看熱鬧不嫌事大,幹脆在報上聲明連續刊登十期辯論,兩方可自行組成隊伍在報上發表看法。通政司門口設立一投票箱,每天卯初開始到午正結束,均由百姓投票決定,每天下晌統計出票數貼在大門口,十天後得票多的隊伍獲勝。
這下舉子們有活幹了,每天準時把投票箱搬出去,午正再搬到議事廳,眾人唱票、記票、寫告示張貼。
“我說胡大人,咱們通政司門口有賣包子的了”右通政石天銘拿著包子咬了一大口,說“香。”
胡靈兒沒明白石天銘說的是啥意思。
聶春暄在邊上說“石大人的意思是,早前咱們通政司門口冷冷清清,販賣吃食的攤主也不願過來,如今咱們這兒熱鬧的如市集一般,貨郎、攤主都願意在這兒賣貨,說明咱們這兒有人氣聚財。”
石天銘倆包子下肚,滿足的說“早前空著肚子上早朝,散朝後餓的肚子咕咕叫,打發差役買迴飯食來,涼了不好吃,勉強吃下去午正又不餓了,如今門口有包子賣,咱們隨時可買熱乎飯吃。”
聽完石天銘的話,這才明白他們早前為何不在飯堂吃飯。
胡靈兒說“這簡單,讓他們留在此地賣飯食便是。”
聶春暄看了一眼正在寫稿子的舉子們,說“十天後這場辯論分出輸贏,咱們門前又要冷清了。”
胡靈兒提醒道“辯論後,咱們就要開工蓋樓,你說小攤主那時舍得離開嗎?到時從我莊子上拉些麥秸來,在外麵搭個草棚,讓匠人午正有地兒吃飯、歇息,給賣吃食的攤位也留出一塊草棚來,二位覺得可使得。”
石天銘點頭說“使得,下官家裏有些換下來的舊檁條,可拉來用上。”
黃賢領著眾人來議事廳,正好聽見石天銘的話音,就問“石大人要拉何物用上。”
聶春暄把三人的對話說了一遍。
黃賢撚著胡須讚道“好主意,昔有杜工部的草堂,今有通政司的草棚,倒也有番野趣。本官家裏有幾張破舊桌椅板凳,草棚建好後本官命人拉過來。”
耿彪說“本官家裏是做草簾的,就拿幾卷草簾吧?”
胡靈兒說“這樣吧!本官出麥秸,耿大人出手藝,李大人出麻繩,咱們自己製草簾。草棚建好後,每根柱子上諸位大人題上一首自己的詩詞,諸位大人意下如何呀?”
這提議深得人心,左參議楊家興說“下官覺得甚好,下官也出些舊桌椅,就是缺胳膊少腿,修修還能用。”
胡靈兒一點頭說“到時拉來再說。”
李懷德笑著問“胡大人,你是想提梅蘭竹菊還是山水魚鳥。”
胡靈兒在心裏琢磨了好一會兒說“我寫青鬆吧!”
黃賢說“諸位想要寫的詩可要細細琢磨好,可別到時寫在柱子上讓外人笑咱們。”
差役進來稟報“胡大人,有幾個女子在公事房等候大人。”
胡靈兒與他們說“諸位大人先商議,我先去看是何事。”
遠遠看見公事房外麵站著幾個女子,走近有一女子行禮說“張瑞琴拜見大人。”
“免”胡靈兒說著吩咐差役搬椅子。
張瑞琴給她介紹同來的女子,江語蘭、範雪梅、蔣晚意、竇淑琴、潘美欣。
交談中得知,這些女子的父輩都是書院的先生。
胡靈兒看過她們帶來的文稿,寫的還不錯,就說“三日後,來通政司考經史子集,隻要考中就錄用。”
張瑞琴欣喜的說道“妾身一定好好的考。”
下晌胡靈兒進宮麵聖,先稟報統算的結果,棍棒底下出孝子暫時領先,接著稟報女子考試需要禮部出題的事。
皇上聽她說完多招女子的理由,問“太子你看可需辦《婦女日報》。”
李翊昊見胡靈兒期待的眼神,皺眉說“你在報上慫恿女子離家這不妥吧!”
胡靈兒恭敬的迴答“啟稟聖上,臣並不是慫恿女子離家而是在保護她們,女子成親後,在夫家若是過的舒心,就會不斷的生育孩兒,也會盡心盡力的撫養他們長大。若是在夫家經常遭受打罵,就是勉強生下孩兒,也不會健康的長大。長久下去夭折的孩子比成活的孩子還要多,咱們燕朝廣闊的土地誰來耕種,再起戰事兵源不足如何迎戰。臣隻是想在報上登出來,讓每個男子珍惜自己的妻子,教每個女子保護好自己,在身體好的時日裏生育健康的孩子。”
李翊昊聽完後說“照你講的來看,這倒也不是件壞事,聖上,這事還請您聖裁。”
皇上在地上來迴走著掂對這事,最後說“準了,不過這《婦女日報》每兩天出一版,多了不允。朕會命禮部出題,就去國子監科考吧!”
胡靈兒趕緊謝恩“臣謝主隆恩,臣還有一事相求。”
皇上沒好氣的說“講。”
胡靈兒把通政司商量搭建草棚的建議講完,說“成郡王問臣寫首啥樣的詩,臣說寫青鬆,可臣不會寫詩啊!”
李翊昊在邊上睜大眼睛,說“胡靈兒,你膽子可真大,想請聖上給你捉刀,你是不要命了嗎?”
胡靈兒氣的一跺腳說“殿下,請您閉嘴,臣何時說過要請聖上捉刀的話,臣的本意是鬥膽請聖上寫詩,這樣既可請世人觀摩聖上的墨寶,還可免去臣出醜。”
馮大半在一邊插言“定國將軍,請恕老奴多嘴,一個草棚也要請聖上賜墨寶,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
胡靈兒答道“馮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不是想搭建個普通的草棚,我是想建個美食一條街,就是各種吃食、飲品小攤位,因有錦衣衛衙門在附近,不怕有人生事,讓他們做到戌正收攤。冬日可做早、午兩頓,夜裏願做也可,但隻能做到戌初收攤 ,收攤後各自的攤位必須清掃幹淨。”
李翊昊說“美食街嗎?這個可以有。”
李翊昊聽的牙酸,還說自個兒往臉上貼金,自己好歹還知道要臉,這位簡直把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演繹到極致。
皇上咳嗽一聲,問道“太子對朕的話可是不屑。”
李翊昊恭敬的迴答“啟稟聖上,臣覺得您講的話,應該讓靈筠聽聽,不對,應該是讓天下您的子民都知曉才對,臣批閱完奏章,寫篇文稿送到新聞署,讓天下人都知道咱們老李家的傳統。”
馮大伴在一邊說道“殿下說的對,聖上講的良言,應寫下來傳下去。”
“你這老貨也跟著瞎鬧”皇上嘴裏笑罵著,但臉上的表情很是受用。
胡靈兒迴到通政司,李懷德把朝會記錄給她送來,說“才將二位公主來請左通政去書屋查看。”
胡靈兒看著記錄說“隻要書屋通過查看,就寫廣告詞語,你負責寫。”
李懷德有些為難的說“下官沒寫過不會。”
胡靈兒放下記錄本說“這簡單,通政司的樣報多看看就會了,再不會寫,你可告知舉子們讓他們幫著寫。”
李懷德轉身走了兩步,又停下問“大人,你厭煩我嗎?”
胡靈兒麵帶微笑的說“李大人,何出此言,我對你隻有一條,就是如今我在新聞署做的事,你必須都要學會,不會是你不努力,努力過了若是你再不會寫,可以與舉子們商議如何寫出貼切的廣告詞語。”
李懷德說“大人這是在為難下官。”
胡靈兒答道“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若有嗤笑者就用這話懟迴去,不服者來戰。”
李懷德站在原地念叨著“不服者來戰,下官明白了,多謝大人指教。”
胡靈兒看著大步走出去的李懷德,不知他的明白是從何而來。
下晌,工部來了三個匠人來通政司尋定國將軍,胡靈兒讓武子琇去請黃賢與通政司其他官員。
胡靈兒帶著三人站在牆邊,問“不知三位如何稱唿。”
年長者迴答“小老兒張興和,這個是小老兒的大兒張金鎖,這個是徒弟王鐵柱。”
胡靈兒讓倆匠人在牆上砸個洞,眾人好過去。
黃賢姍姍來遲,見眾人看著匠人量尺寸,把胡靈兒拉到一邊說話“胡大人,你說戶部的曹尚書官複原職,邵大人會不會也被啟用,畢竟他在任期內並無大錯。”
胡靈兒看著皺著眉的黃賢問“黃大人,可是聽到有人說閑話了。”
黃賢歎口氣說“是邵大人來尋本官敘舊,不由本官多想。”
胡靈兒笑著安慰他“黃大人,你在任期內帶領著通政司官員修了一條通政路,在你任職內,通政司各位的腰杆子都挺的直溜的,別的衙門可沒這奉旨貼補的待遇。當今豈會自斷臂膀,做損人又不利己的事,你呀就放寬心在通政使這個官位上當差吧!”
黃賢聽後長舒一口氣,哈哈笑著說“是本官著相了,胡大人的話猶如醍醐灌頂,本官醒悟了,走,蓋樓去。”
張興和已經丈量完尺寸,見倆人過來,行禮道“大人,小老兒算過可造五間七架屋。”
胡靈兒不懂什麽七架,也沒打算照古建築造樓,就問“張匠人可會泥瓦活。”
張興和答道“小老兒就是泥瓦匠人。”
“那好,你能看懂這圖樣嗎?”胡靈兒從袖袋裏掏出畫的圖樣給他看。
張興和接過見是一座二層樓的圖樣,就說“可以造出來,隻是這木料要重新算一遍。”
胡靈兒說“咱們可以支殼子板”說著蹲下撿起石子在地上畫著草圖,說“木料不需用好木料,就是一般結實耐用的便成,因為混凝土幹了,木板拆下來可以繼續用。”
張興和看著草圖琢磨著,張金鎖在邊上小聲的催促“爹,你說話呀,大人還等著你迴話呢?”
胡靈兒說“不急,讓張匠人琢磨琢磨可否使得。”
“混凝土可是修路用的那種沙漿”張興和站起來問。
胡靈兒點頭說“就是那種沙漿,不過不能用夯板,需要人工攤開壓實。”
張興和說“小老兒接了這活計,隻是這活需用木匠,還請大人告知工部的大人。”
黃賢說“本官明日便去工部拜會周大人,你們定下開工吉日便是。”
胡靈兒迴到公事房,見李翊昊拿著小說看的起勁,就問“你今兒來有事嗎?”
李翊昊舉著手裏的書說“借我看看,桌上有份文稿,請胡大人過目。”
胡靈兒邊看邊笑,看完後問“孝順父母、疼愛妻子、撫養兒女這不是應該的嗎?寫這些是何意。”
李翊昊站起來走過去,低聲把這篇文稿的來龍去脈說清楚。
胡靈兒笑著說“李翊昊,你們老李家的厚臉皮是遺傳的吧!這話題可以開個辯論,就叫淺談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家貧出孝子吧!”
李翊昊看著她笑顏如花的臉,不自禁的上前輕啄她的唇一下,說道“這是誰定的破規矩,婚期前不能見麵,我都要想死你了。”
胡靈兒推開他,說道“這還在衙門呢?若是被人看見會被指脊梁骨的。”
李翊昊退開幾步問“這文稿你看能登報嗎?”
“必須安排上,後日朝報的頭條就是它了”胡靈兒說著瞥見窗外有人經過。
左通政耿彪進來“下官不知太子殿下在,打擾了。”
李翊昊擺擺手說“本殿下正要迴宮,你們談事,走了。”
耿彪送出門外,見李翊昊上了馬車走遠才迴來。
“胡大人,下官是來與您說三味書屋有一處活水不合格,二位公主需重新做好柵欄才可登廣告”耿彪把查看結果知會胡靈兒。
胡靈兒說“耿大人做事認真、細致,二位公主不會介意,放心便是。”
耿彪放心了,這事已經告知上官,若是二位公主再無理取鬧,就交由胡靈兒處置。
果然報上登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家貧出孝子這個話題,百姓還未討論,朝中大臣們先開始爭論起來。
胡靈兒看熱鬧不嫌事大,幹脆在報上聲明連續刊登十期辯論,兩方可自行組成隊伍在報上發表看法。通政司門口設立一投票箱,每天卯初開始到午正結束,均由百姓投票決定,每天下晌統計出票數貼在大門口,十天後得票多的隊伍獲勝。
這下舉子們有活幹了,每天準時把投票箱搬出去,午正再搬到議事廳,眾人唱票、記票、寫告示張貼。
“我說胡大人,咱們通政司門口有賣包子的了”右通政石天銘拿著包子咬了一大口,說“香。”
胡靈兒沒明白石天銘說的是啥意思。
聶春暄在邊上說“石大人的意思是,早前咱們通政司門口冷冷清清,販賣吃食的攤主也不願過來,如今咱們這兒熱鬧的如市集一般,貨郎、攤主都願意在這兒賣貨,說明咱們這兒有人氣聚財。”
石天銘倆包子下肚,滿足的說“早前空著肚子上早朝,散朝後餓的肚子咕咕叫,打發差役買迴飯食來,涼了不好吃,勉強吃下去午正又不餓了,如今門口有包子賣,咱們隨時可買熱乎飯吃。”
聽完石天銘的話,這才明白他們早前為何不在飯堂吃飯。
胡靈兒說“這簡單,讓他們留在此地賣飯食便是。”
聶春暄看了一眼正在寫稿子的舉子們,說“十天後這場辯論分出輸贏,咱們門前又要冷清了。”
胡靈兒提醒道“辯論後,咱們就要開工蓋樓,你說小攤主那時舍得離開嗎?到時從我莊子上拉些麥秸來,在外麵搭個草棚,讓匠人午正有地兒吃飯、歇息,給賣吃食的攤位也留出一塊草棚來,二位覺得可使得。”
石天銘點頭說“使得,下官家裏有些換下來的舊檁條,可拉來用上。”
黃賢領著眾人來議事廳,正好聽見石天銘的話音,就問“石大人要拉何物用上。”
聶春暄把三人的對話說了一遍。
黃賢撚著胡須讚道“好主意,昔有杜工部的草堂,今有通政司的草棚,倒也有番野趣。本官家裏有幾張破舊桌椅板凳,草棚建好後本官命人拉過來。”
耿彪說“本官家裏是做草簾的,就拿幾卷草簾吧?”
胡靈兒說“這樣吧!本官出麥秸,耿大人出手藝,李大人出麻繩,咱們自己製草簾。草棚建好後,每根柱子上諸位大人題上一首自己的詩詞,諸位大人意下如何呀?”
這提議深得人心,左參議楊家興說“下官覺得甚好,下官也出些舊桌椅,就是缺胳膊少腿,修修還能用。”
胡靈兒一點頭說“到時拉來再說。”
李懷德笑著問“胡大人,你是想提梅蘭竹菊還是山水魚鳥。”
胡靈兒在心裏琢磨了好一會兒說“我寫青鬆吧!”
黃賢說“諸位想要寫的詩可要細細琢磨好,可別到時寫在柱子上讓外人笑咱們。”
差役進來稟報“胡大人,有幾個女子在公事房等候大人。”
胡靈兒與他們說“諸位大人先商議,我先去看是何事。”
遠遠看見公事房外麵站著幾個女子,走近有一女子行禮說“張瑞琴拜見大人。”
“免”胡靈兒說著吩咐差役搬椅子。
張瑞琴給她介紹同來的女子,江語蘭、範雪梅、蔣晚意、竇淑琴、潘美欣。
交談中得知,這些女子的父輩都是書院的先生。
胡靈兒看過她們帶來的文稿,寫的還不錯,就說“三日後,來通政司考經史子集,隻要考中就錄用。”
張瑞琴欣喜的說道“妾身一定好好的考。”
下晌胡靈兒進宮麵聖,先稟報統算的結果,棍棒底下出孝子暫時領先,接著稟報女子考試需要禮部出題的事。
皇上聽她說完多招女子的理由,問“太子你看可需辦《婦女日報》。”
李翊昊見胡靈兒期待的眼神,皺眉說“你在報上慫恿女子離家這不妥吧!”
胡靈兒恭敬的迴答“啟稟聖上,臣並不是慫恿女子離家而是在保護她們,女子成親後,在夫家若是過的舒心,就會不斷的生育孩兒,也會盡心盡力的撫養他們長大。若是在夫家經常遭受打罵,就是勉強生下孩兒,也不會健康的長大。長久下去夭折的孩子比成活的孩子還要多,咱們燕朝廣闊的土地誰來耕種,再起戰事兵源不足如何迎戰。臣隻是想在報上登出來,讓每個男子珍惜自己的妻子,教每個女子保護好自己,在身體好的時日裏生育健康的孩子。”
李翊昊聽完後說“照你講的來看,這倒也不是件壞事,聖上,這事還請您聖裁。”
皇上在地上來迴走著掂對這事,最後說“準了,不過這《婦女日報》每兩天出一版,多了不允。朕會命禮部出題,就去國子監科考吧!”
胡靈兒趕緊謝恩“臣謝主隆恩,臣還有一事相求。”
皇上沒好氣的說“講。”
胡靈兒把通政司商量搭建草棚的建議講完,說“成郡王問臣寫首啥樣的詩,臣說寫青鬆,可臣不會寫詩啊!”
李翊昊在邊上睜大眼睛,說“胡靈兒,你膽子可真大,想請聖上給你捉刀,你是不要命了嗎?”
胡靈兒氣的一跺腳說“殿下,請您閉嘴,臣何時說過要請聖上捉刀的話,臣的本意是鬥膽請聖上寫詩,這樣既可請世人觀摩聖上的墨寶,還可免去臣出醜。”
馮大半在一邊插言“定國將軍,請恕老奴多嘴,一個草棚也要請聖上賜墨寶,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
胡靈兒答道“馮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不是想搭建個普通的草棚,我是想建個美食一條街,就是各種吃食、飲品小攤位,因有錦衣衛衙門在附近,不怕有人生事,讓他們做到戌正收攤。冬日可做早、午兩頓,夜裏願做也可,但隻能做到戌初收攤 ,收攤後各自的攤位必須清掃幹淨。”
李翊昊說“美食街嗎?這個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