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詔獄,胡靈兒問“這些人什麽時候行刑。”
李翊昊答道“魏鴻謹與謝文田會照錦衣衛定的規矩執行,李澤會等到秋後,李懷鎔與李懷銘應是明日吧!”
上了馬車,胡靈兒看了眼外麵,小聲的問“李懷鎔與李懷銘為啥必須死。”
李翊昊搖搖頭說“具體的我也不清楚,許是抄家找到的東西不利他倆。”
紅芪站在宮門口見馬車過來,趕緊上前稟報“娘娘,永安公主來了,她說見不到你就不走了。”
馬車停穩,胡靈兒下來說“我去見見李樂萱,你去忙吧!”
李翊昊問“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啊!免得她撒潑。”
“你覺得以她如今的身份敢和我使性子嗎?忙去吧!”胡靈兒頭也不迴的進了宮門。
原來的永安公主,如今的庶人李樂萱,呆呆的想不明白,自個兒怎麽一夜之間,就從高高在上的公主淪為庶人,褫奪封號、查封公主府,外祖、婆家一起入獄,說自己不是聖上親女,那自個兒是誰,腦子亂成了一團漿糊。
“娘娘駕到”外麵的內侍喊道。
李樂萱站起來攏攏頭發,垂目肅立。
胡靈兒見昔日光彩耀人的永安公主,身上的宮裝已是皺巴巴,頭上隻用銀簪挽著發,暗自歎氣坐在上首。
“坐吧!你來尋我所為何事”胡靈兒端著茶盞先喝了口茶才問。
李樂萱答道“我想見父皇、母妃,這裏麵是不是有誤會,怎地我就不是皇家的血脈。”
胡靈兒看著她凹陷的眼窩,蒼白的麵容,幹脆的說“李樂萱,皇上不會見你,關氏如今在盛德宮不準任何人探望。聖上念著這些年的情分,隻是罰你去崖州永世不得迴京,你就知足吧!”
李樂萱倔強的說“我要去問問母妃我是誰的孩子。”
“你的生父是李澤,你若是真的想知道原因,我會幫你去聖上麵前求情,準你見上一麵。不過,這機會隻有一次,你想好了再告訴我,畢竟以你我如今的身份,往後東宮你是進不來了”胡靈兒不緊不慢的告訴她。
李樂萱想發怒可是如今勢比人強,在心裏左右衡量了許久,才做出選擇,抬起頭說“妾身想帶孩子與相公一起前往崖州。”
胡靈兒沉思著這事的可行性,最後站起來說“李樂萱,你隨我去禦書房,你自個兒與聖上請求,我再說一遍,你隻有這一次的機遇,成與不成就看你自個兒了。”
李樂萱垮下臉說“妾身實在是無人可求,才求到您這兒,若您也不管,妾身還不如死了的好。”
“李樂萱,你別跟我來這套把戲,咱們之間的關係,還沒到我為你赴湯蹈火的地步,若是不聽勸到時自取其辱的是你”胡靈兒冷下臉,不留情的訓道“你如今的身份就是奸生子,聖上沒治你的罪,已是皇恩浩蕩,別妄想還與早前一樣人人捧著你。”
說完自行走出去,也不管麵色不虞的李樂萱。
若連這些話都接受不了,她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紅芪進來說“李娘子,我家娘娘已出宮門,您可要隨著一起。”
李樂萱壓下心裏的怒氣,急匆匆的朝宮門而去。
禦書房內,皇上自個兒坐著打棋譜,李翊昊在批奏章。
馮大伴瞅見小內侍探頭,走到門口問“何事。”
“爺爺,太子妃娘娘領著李娘子求見聖上”小內侍在馮大伴耳邊輕語。
馮大伴一掀門簾出去,朝胡靈兒行禮道“娘娘,聖上今兒心情不好,您看改天可好。”
胡靈兒側臉看了眼李樂萱,笑著說“馮大人,有些事需聖上開金口聖裁才是。”
馮大伴無法進去稟報“聖上,太子妃娘娘領著李樂萱求見。”
皇上落子的手一頓,說“告訴太子妃,朕不見李庶人。”
李翊昊出聲道“父皇,您還在生氣啊!依兒臣愚見,您還是見上一麵吧!不管怎樣,她曾經也是您最寵愛的公主,聽她覲見所為何事。”
皇上看著李翊昊問“你呀就是心太軟、太慈,謹記身為帝王應是喜怒不形於色,心事勿讓人知,你這樣子怎麽讓朕放得下心,宣太子妃與李庶人進來吧!”
馮大伴應了一聲,出去傳話。
“父皇不急,您慢慢教兒臣便是”李翊昊扶著皇上坐到禦案後。
李樂萱進禦書房見了皇上,紅著眼圈跪下磕頭。
“父皇,早前的事兒並不知,在兒心裏隻有您一位父親,求父皇別不要兒”李樂萱說著眼淚滴落。
胡靈兒在旁冷眼看著,心想不愧是宮裏長大的孩子,見風使舵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知道用皇上喜歡聽的話打動他。
皇上不知想些什麽,良久沒有說話,禦書房裏隻有李樂萱的抽噎聲。
“起來吧!”皇上開口“朕正是念在往日父女的情分,才網開一麵饒你不死,關氏那賤人所做之事,死千百遍都難消朕心頭之恨,見你不過是最後全了這父女之情,退下吧!”
李樂萱哀聲喊道“父皇,兒求您開恩饒了相公與倆孩子,讓兒見母妃一麵可好。”
胡靈兒在心裏罵李樂萱不識好歹、得寸進尺。
讓人意外的是,皇上竟然十分痛快的答應下來,但卻補充一句“太子妃,你隨李庶人走一趟,若是段家不肯放人或者不願跟隨去崖州,那就如他們的意;若是李庶人也願隨夫一起盡孝,那就隨她的願,退下吧!”
胡靈兒行禮道“臣媳遵旨,臣媳請父皇示下,李樂萱何時啟程去往崖州。”
皇上說“三日後,朕不想再在京城見到她。”
李樂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心裏悲憤交加,直到此刻心中的那絲幻想才拋掉,一切都迴不去了,她自個兒活成了個笑話。
胡靈兒答道“臣媳告退。”
離開禦書房,胡靈兒吩咐“去盛德宮。”
李樂萱見宮門緊閉的盛德宮,冷冷清清。
胡靈兒與值守侍衛說“本宮奉聖上口諭,帶李樂萱麵見關氏。”
侍衛放行,胡靈兒踏進盛德宮,她未曾來過不覺得有何不同。
李樂萱看著滿目荒涼的院落,記起自己當年嘲諷永平公主自作孽,不可活的話,如今自己也步入後塵。
“李樂萱,本宮給你一炷香時辰看望關氏,盡量長話短說”胡靈兒說完抬腳朝殿內走去。
李樂萱在院內答應一聲,從後麵跑進殿內,喊道“母妃,母妃。”
竹翠出來說“公主您來了,娘娘已病了多日,在寢殿躺著呢?”
李樂萱越過她說“還不宣太醫過來”話戛然而止。
竹翠低聲說“奴婢向侍衛求過,太醫一直不曾來過。”
李樂萱咽下到嘴的話,輕聲說“你很好,多謝你照顧母妃。”
胡靈兒用帕子擦擦椅子上的灰塵坐下,等著母女二人敘舊。
躺在床上的關氏艱難的起身,斜倚在軟枕上,顫巍巍的伸出手說“永安,皇上對你是如何處置的。”
“母妃”李樂萱多日積攢的委屈與憤恨,在這一刻通通化作淚水,邊哭訴人情冷暖邊說著皇上對她的處置。
“是母妃害了你,你快說說你外祖家如何了”關氏抓著李樂萱的手問。
李樂萱恨恨的說“你落到如此境地還記掛著外家,你可知我變賣首飾去探望他們,他們是如何罵我的嗎?說早知你是個不知廉恥的蕩婦,就應該早把你掐死,免得你拖累他們。”
關氏一陣咳嗽,氣喘著說“若不是他們貪得無厭,我如何走到這一步,竹翠,把我的妝匣取過來。”
竹翠從桌麵上抱著一個小小的匣子過來。
關氏示意李樂萱打開,說“我沒幾日好活了,這些銀票你分開藏好,聽母妃的話,你帶著孩子去崖州,不要再迴京城。”
“母妃,相公對兒很好,兒怎能拋下他不顧”李樂萱不喜關氏的話。
關氏撫摸著她的頭說“他們因母妃的緣故抄家,你以為他心裏不怨恨嗎?樂兒,人心難測,你現在已不是公主,沒有父族權勢的庇佑,他心中稍一不順就會朝你撒氣,母妃已經錯過一次,不願讓你與母妃一樣被人作踐,你帶著倆孩子走吧!這樣已是對的起他們段家了。”
胡靈兒在外說道“時辰到了。”
宮門在倆人身後緩緩關閉,胡靈兒對身旁的小春子說“送李娘子出宮,未正在宮門見。”
走到崇仁殿門口,就聽見團子的哭聲,三步並作兩步的邊走邊脫官服,見李翊昊抱著團子哄著“別哭了,你娘一會兒就迴來了。”
胡靈兒一疊聲的喊著“來了來了。”
接過團子抱著,白薇送來熱布巾,擦拭幹淨乳房,才給團子喂奶。
“見過關氏了”李翊昊洗著手問。
胡靈兒說“見過了,傳膳吧!”
吃著飯,胡靈兒把關氏與李樂萱的對話講了一遍,說“這個關氏倒是人間清醒,知道人心最險惡,一個勁的告誡李樂萱,隻要帶走倆孩子便可。”
李翊昊說“今年冬天,聖上會去冬獵,我會留下暫時處理朝政,你想去嗎?”
胡靈兒沒接這話,而是說“我想趁著還不冷,帶團子去將軍府住幾天,順便去小陶莊看看我的產業。”
李翊昊問“可要我去與皇後娘娘說嗎?”
胡靈兒答道“不用,我自個兒去說便是,隻是皇上那邊你要替我遮掩一二,上次我帶團子出宮時,他就有幾分不悅。”
“我知道了,你帶足護衛他便不會多管”李翊昊不再說,吃飽後去書房聽師傅講課。
宮道上,李樂萱問小春子“你原是哪個宮的,我早前怎地沒見過你。”
小春子笑著說“奴婢原在景陽宮當差,景陽宮走水後,太子妃娘娘看奴婢還算機靈,才要奴婢去東宮當差。”
李樂萱斜睨著他,有些不屑的說“宮中這麽多的內侍,都想去東宮當差,你可真是個有福氣的。”
小春子笑嘻嘻的說“李娘子這話說的奴婢很是喜歡,就連馮爺爺都說奴婢是個有福的,前途無量。”
李樂萱在心裏暗罵,屁有福,一個無根之人捧你兩句,不知道天高地厚。
小春子把她送到宮門口,目送她跨出宮門,嘴角才朝一邊歪歪,小聲啐道“呸,還以為自個兒是高高在上的公主麽?若不是太子妃娘娘好心,你以為就憑你還想進宮。”
“不得在宮門前久留,閑雜人等速速離去”值守侍衛出聲驅趕小春子。
小春子哈腰拱拱手迴宮複命。
下晌,胡靈兒在錦衣衛獄看了一出戲。
關家人一見李樂萱出現在牢裏,破口大罵。
李樂萱充耳不聞,直奔關著段家的那間牢房,喊道“謙兒、森兒,娘來看你們了。”
“娘,森兒怕,不要在這兒”段紹森哭喊著。
李樂萱眼淚成串的落下,哭泣道“不怕,娘帶你們走。”
“賤婦,你怎地不去死,你娘是個蕩婦,你是個掃把星,把這一大家子害進大牢裏,還敢來作祟”老婦人罵的酣暢淋漓。
李樂萱擦擦眼淚,這些天的怨氣、所受的白眼與羞辱,被這婦人點爆了,迴嘴罵道“老東西,我給你臉了是吧!還有你們這些姓關的,當初我娘得勢時,你們可沒少從我娘那裏索要好處,那時你們怎滴不罵蕩婦,如今一口一個蕩婦罵著,我告兒你們,既然當時你們都跟著得了好處,如今有罪就得跟著一起受。”
“永安,你怎能在長輩麵前如此無禮,還不下跪賠禮”段修文嗬斥道。
李樂萱冷笑數聲,說道“我沒錯,為何要與他們賠禮,段修文,我不求你站在我這邊,最少你也得辨明是非不是,明明就是你娘挑事,還要我賠禮,休想。”
“修文,休了這掃把星,若是沒有她,我段家也不會遭此大難”老婦人用手指點著李樂萱嚎叫著。
李樂萱看著段修文問“相公,你真要聽你娘的話,寫休書麽?”
段修文說“我段家有此牢獄之災都是拜你娘所賜,你一個奸生女不配進我家,和離吧!”
李樂萱壓下翻滾的氣血,說“紹謙與紹森還小,讓他們跟著我吧!”
李翊昊答道“魏鴻謹與謝文田會照錦衣衛定的規矩執行,李澤會等到秋後,李懷鎔與李懷銘應是明日吧!”
上了馬車,胡靈兒看了眼外麵,小聲的問“李懷鎔與李懷銘為啥必須死。”
李翊昊搖搖頭說“具體的我也不清楚,許是抄家找到的東西不利他倆。”
紅芪站在宮門口見馬車過來,趕緊上前稟報“娘娘,永安公主來了,她說見不到你就不走了。”
馬車停穩,胡靈兒下來說“我去見見李樂萱,你去忙吧!”
李翊昊問“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啊!免得她撒潑。”
“你覺得以她如今的身份敢和我使性子嗎?忙去吧!”胡靈兒頭也不迴的進了宮門。
原來的永安公主,如今的庶人李樂萱,呆呆的想不明白,自個兒怎麽一夜之間,就從高高在上的公主淪為庶人,褫奪封號、查封公主府,外祖、婆家一起入獄,說自己不是聖上親女,那自個兒是誰,腦子亂成了一團漿糊。
“娘娘駕到”外麵的內侍喊道。
李樂萱站起來攏攏頭發,垂目肅立。
胡靈兒見昔日光彩耀人的永安公主,身上的宮裝已是皺巴巴,頭上隻用銀簪挽著發,暗自歎氣坐在上首。
“坐吧!你來尋我所為何事”胡靈兒端著茶盞先喝了口茶才問。
李樂萱答道“我想見父皇、母妃,這裏麵是不是有誤會,怎地我就不是皇家的血脈。”
胡靈兒看著她凹陷的眼窩,蒼白的麵容,幹脆的說“李樂萱,皇上不會見你,關氏如今在盛德宮不準任何人探望。聖上念著這些年的情分,隻是罰你去崖州永世不得迴京,你就知足吧!”
李樂萱倔強的說“我要去問問母妃我是誰的孩子。”
“你的生父是李澤,你若是真的想知道原因,我會幫你去聖上麵前求情,準你見上一麵。不過,這機會隻有一次,你想好了再告訴我,畢竟以你我如今的身份,往後東宮你是進不來了”胡靈兒不緊不慢的告訴她。
李樂萱想發怒可是如今勢比人強,在心裏左右衡量了許久,才做出選擇,抬起頭說“妾身想帶孩子與相公一起前往崖州。”
胡靈兒沉思著這事的可行性,最後站起來說“李樂萱,你隨我去禦書房,你自個兒與聖上請求,我再說一遍,你隻有這一次的機遇,成與不成就看你自個兒了。”
李樂萱垮下臉說“妾身實在是無人可求,才求到您這兒,若您也不管,妾身還不如死了的好。”
“李樂萱,你別跟我來這套把戲,咱們之間的關係,還沒到我為你赴湯蹈火的地步,若是不聽勸到時自取其辱的是你”胡靈兒冷下臉,不留情的訓道“你如今的身份就是奸生子,聖上沒治你的罪,已是皇恩浩蕩,別妄想還與早前一樣人人捧著你。”
說完自行走出去,也不管麵色不虞的李樂萱。
若連這些話都接受不了,她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紅芪進來說“李娘子,我家娘娘已出宮門,您可要隨著一起。”
李樂萱壓下心裏的怒氣,急匆匆的朝宮門而去。
禦書房內,皇上自個兒坐著打棋譜,李翊昊在批奏章。
馮大伴瞅見小內侍探頭,走到門口問“何事。”
“爺爺,太子妃娘娘領著李娘子求見聖上”小內侍在馮大伴耳邊輕語。
馮大伴一掀門簾出去,朝胡靈兒行禮道“娘娘,聖上今兒心情不好,您看改天可好。”
胡靈兒側臉看了眼李樂萱,笑著說“馮大人,有些事需聖上開金口聖裁才是。”
馮大伴無法進去稟報“聖上,太子妃娘娘領著李樂萱求見。”
皇上落子的手一頓,說“告訴太子妃,朕不見李庶人。”
李翊昊出聲道“父皇,您還在生氣啊!依兒臣愚見,您還是見上一麵吧!不管怎樣,她曾經也是您最寵愛的公主,聽她覲見所為何事。”
皇上看著李翊昊問“你呀就是心太軟、太慈,謹記身為帝王應是喜怒不形於色,心事勿讓人知,你這樣子怎麽讓朕放得下心,宣太子妃與李庶人進來吧!”
馮大伴應了一聲,出去傳話。
“父皇不急,您慢慢教兒臣便是”李翊昊扶著皇上坐到禦案後。
李樂萱進禦書房見了皇上,紅著眼圈跪下磕頭。
“父皇,早前的事兒並不知,在兒心裏隻有您一位父親,求父皇別不要兒”李樂萱說著眼淚滴落。
胡靈兒在旁冷眼看著,心想不愧是宮裏長大的孩子,見風使舵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知道用皇上喜歡聽的話打動他。
皇上不知想些什麽,良久沒有說話,禦書房裏隻有李樂萱的抽噎聲。
“起來吧!”皇上開口“朕正是念在往日父女的情分,才網開一麵饒你不死,關氏那賤人所做之事,死千百遍都難消朕心頭之恨,見你不過是最後全了這父女之情,退下吧!”
李樂萱哀聲喊道“父皇,兒求您開恩饒了相公與倆孩子,讓兒見母妃一麵可好。”
胡靈兒在心裏罵李樂萱不識好歹、得寸進尺。
讓人意外的是,皇上竟然十分痛快的答應下來,但卻補充一句“太子妃,你隨李庶人走一趟,若是段家不肯放人或者不願跟隨去崖州,那就如他們的意;若是李庶人也願隨夫一起盡孝,那就隨她的願,退下吧!”
胡靈兒行禮道“臣媳遵旨,臣媳請父皇示下,李樂萱何時啟程去往崖州。”
皇上說“三日後,朕不想再在京城見到她。”
李樂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心裏悲憤交加,直到此刻心中的那絲幻想才拋掉,一切都迴不去了,她自個兒活成了個笑話。
胡靈兒答道“臣媳告退。”
離開禦書房,胡靈兒吩咐“去盛德宮。”
李樂萱見宮門緊閉的盛德宮,冷冷清清。
胡靈兒與值守侍衛說“本宮奉聖上口諭,帶李樂萱麵見關氏。”
侍衛放行,胡靈兒踏進盛德宮,她未曾來過不覺得有何不同。
李樂萱看著滿目荒涼的院落,記起自己當年嘲諷永平公主自作孽,不可活的話,如今自己也步入後塵。
“李樂萱,本宮給你一炷香時辰看望關氏,盡量長話短說”胡靈兒說完抬腳朝殿內走去。
李樂萱在院內答應一聲,從後麵跑進殿內,喊道“母妃,母妃。”
竹翠出來說“公主您來了,娘娘已病了多日,在寢殿躺著呢?”
李樂萱越過她說“還不宣太醫過來”話戛然而止。
竹翠低聲說“奴婢向侍衛求過,太醫一直不曾來過。”
李樂萱咽下到嘴的話,輕聲說“你很好,多謝你照顧母妃。”
胡靈兒用帕子擦擦椅子上的灰塵坐下,等著母女二人敘舊。
躺在床上的關氏艱難的起身,斜倚在軟枕上,顫巍巍的伸出手說“永安,皇上對你是如何處置的。”
“母妃”李樂萱多日積攢的委屈與憤恨,在這一刻通通化作淚水,邊哭訴人情冷暖邊說著皇上對她的處置。
“是母妃害了你,你快說說你外祖家如何了”關氏抓著李樂萱的手問。
李樂萱恨恨的說“你落到如此境地還記掛著外家,你可知我變賣首飾去探望他們,他們是如何罵我的嗎?說早知你是個不知廉恥的蕩婦,就應該早把你掐死,免得你拖累他們。”
關氏一陣咳嗽,氣喘著說“若不是他們貪得無厭,我如何走到這一步,竹翠,把我的妝匣取過來。”
竹翠從桌麵上抱著一個小小的匣子過來。
關氏示意李樂萱打開,說“我沒幾日好活了,這些銀票你分開藏好,聽母妃的話,你帶著孩子去崖州,不要再迴京城。”
“母妃,相公對兒很好,兒怎能拋下他不顧”李樂萱不喜關氏的話。
關氏撫摸著她的頭說“他們因母妃的緣故抄家,你以為他心裏不怨恨嗎?樂兒,人心難測,你現在已不是公主,沒有父族權勢的庇佑,他心中稍一不順就會朝你撒氣,母妃已經錯過一次,不願讓你與母妃一樣被人作踐,你帶著倆孩子走吧!這樣已是對的起他們段家了。”
胡靈兒在外說道“時辰到了。”
宮門在倆人身後緩緩關閉,胡靈兒對身旁的小春子說“送李娘子出宮,未正在宮門見。”
走到崇仁殿門口,就聽見團子的哭聲,三步並作兩步的邊走邊脫官服,見李翊昊抱著團子哄著“別哭了,你娘一會兒就迴來了。”
胡靈兒一疊聲的喊著“來了來了。”
接過團子抱著,白薇送來熱布巾,擦拭幹淨乳房,才給團子喂奶。
“見過關氏了”李翊昊洗著手問。
胡靈兒說“見過了,傳膳吧!”
吃著飯,胡靈兒把關氏與李樂萱的對話講了一遍,說“這個關氏倒是人間清醒,知道人心最險惡,一個勁的告誡李樂萱,隻要帶走倆孩子便可。”
李翊昊說“今年冬天,聖上會去冬獵,我會留下暫時處理朝政,你想去嗎?”
胡靈兒沒接這話,而是說“我想趁著還不冷,帶團子去將軍府住幾天,順便去小陶莊看看我的產業。”
李翊昊問“可要我去與皇後娘娘說嗎?”
胡靈兒答道“不用,我自個兒去說便是,隻是皇上那邊你要替我遮掩一二,上次我帶團子出宮時,他就有幾分不悅。”
“我知道了,你帶足護衛他便不會多管”李翊昊不再說,吃飽後去書房聽師傅講課。
宮道上,李樂萱問小春子“你原是哪個宮的,我早前怎地沒見過你。”
小春子笑著說“奴婢原在景陽宮當差,景陽宮走水後,太子妃娘娘看奴婢還算機靈,才要奴婢去東宮當差。”
李樂萱斜睨著他,有些不屑的說“宮中這麽多的內侍,都想去東宮當差,你可真是個有福氣的。”
小春子笑嘻嘻的說“李娘子這話說的奴婢很是喜歡,就連馮爺爺都說奴婢是個有福的,前途無量。”
李樂萱在心裏暗罵,屁有福,一個無根之人捧你兩句,不知道天高地厚。
小春子把她送到宮門口,目送她跨出宮門,嘴角才朝一邊歪歪,小聲啐道“呸,還以為自個兒是高高在上的公主麽?若不是太子妃娘娘好心,你以為就憑你還想進宮。”
“不得在宮門前久留,閑雜人等速速離去”值守侍衛出聲驅趕小春子。
小春子哈腰拱拱手迴宮複命。
下晌,胡靈兒在錦衣衛獄看了一出戲。
關家人一見李樂萱出現在牢裏,破口大罵。
李樂萱充耳不聞,直奔關著段家的那間牢房,喊道“謙兒、森兒,娘來看你們了。”
“娘,森兒怕,不要在這兒”段紹森哭喊著。
李樂萱眼淚成串的落下,哭泣道“不怕,娘帶你們走。”
“賤婦,你怎地不去死,你娘是個蕩婦,你是個掃把星,把這一大家子害進大牢裏,還敢來作祟”老婦人罵的酣暢淋漓。
李樂萱擦擦眼淚,這些天的怨氣、所受的白眼與羞辱,被這婦人點爆了,迴嘴罵道“老東西,我給你臉了是吧!還有你們這些姓關的,當初我娘得勢時,你們可沒少從我娘那裏索要好處,那時你們怎滴不罵蕩婦,如今一口一個蕩婦罵著,我告兒你們,既然當時你們都跟著得了好處,如今有罪就得跟著一起受。”
“永安,你怎能在長輩麵前如此無禮,還不下跪賠禮”段修文嗬斥道。
李樂萱冷笑數聲,說道“我沒錯,為何要與他們賠禮,段修文,我不求你站在我這邊,最少你也得辨明是非不是,明明就是你娘挑事,還要我賠禮,休想。”
“修文,休了這掃把星,若是沒有她,我段家也不會遭此大難”老婦人用手指點著李樂萱嚎叫著。
李樂萱看著段修文問“相公,你真要聽你娘的話,寫休書麽?”
段修文說“我段家有此牢獄之災都是拜你娘所賜,你一個奸生女不配進我家,和離吧!”
李樂萱壓下翻滾的氣血,說“紹謙與紹森還小,讓他們跟著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