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中樹麵上表情變換不定。
嚴子政站起來咆哮“你承認我娘是你害死的,你知她發病時的樣子嗎?你享用她的嫁妝時不會心虛嗎?你打罵我們兄弟時不怕我娘來尋你嗎?賤婦我掐死你。”
撲上去死死掐住常氏的脖子,把屋裏人唬的七手八腳上前解救常氏。
老實木訥的人一旦發脾氣,還是挺嚇人的。
嚴中樹又想起“此事已由不得你”這句話,心中估量著要如何收場。
“心虛,為何要心虛,夫人的嫁妝妾身可不曾用過”常氏緩過氣來辯駁“你應問問你的好父親,挪用嫁妝做了何用。”
“夠了”嚴中樹喝斥“常氏,念你現下無處可去,準你暫留府中一晚,明兒一早離府便是。子承,是為父動用了你娘的嫁妝貼補你祖父叔父,若兒迴門後,為父上奏章辭官迴鹹陽,臨走前會給你們兄弟分家。”
嚴子承與嚴子政對視一眼,開口道“父親做主便是”“兒遵父命”
嚴中樹心中一堵,這兩個不知變通的孽障就不知阻攔一下。
“爹,兒與二姐如何安置”嚴子期再圓滑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驟然的變故讓他一時無措。
嚴中樹看了嚴子承哥倆一眼,說“你們跟為父迴鹹陽。這所宅院是你們母親置辦的理應歸子承;南城有座一進宅院是為父早年置辦,就給子政吧!都迴吧,明兒王爺與若兒迴門,好生招唿。”
“來人,把常氏送到大舅母院中暫歇,馨娘,你去告知舅母”嚴子承衝呂馨露使了個眼色。
嚴欣若與李曜軒迴門,對嚴中樹的決定甚是滿意。
“多謝王爺的籌謀,妾身兄妹才得以給先母申冤”迴程中,嚴欣若真誠的道謝。
“夫妻之間不必謝來謝去,隻要你不幹預政事、不做傷天害理的事、不貪贓枉法、不以權謀私,我自會護你一生一世。”
嚴欣若猶豫片刻,問“王爺,皇後娘娘會過問政事嗎?”
“不會,皇嫂與娘不同,娘未成親前已是官身,成親後高宗爺愛惜娘的才華,應允娘在衙門當差。皇嫂在朝廷並未有官職,政事皇嫂不會幹預”李曜軒解釋後,又補充一句“本朝不禁止女子為官,但宗室女眷不在內。”
“王爺放心,妾身不會做有損王府的事”嚴欣若本想詢問李曜軒審問常小紅一事,後又放下心思,既然答應不幹預政事,那就不問了。
這疑問嚴中樹也有,迴轉書房寫完奏章,把事情經過細想一遍,得出結論就是俞家舅爺是知情人。
長歎一聲,深刻體會到身不由己的無力。
奏章呈上,皇上很快批了一個準字。
嚴中樹摘下官帽,脫下朝服,打點行囊準備返鄉。
嚴欣若送來二百兩銀子,對嚴中樹說啟程時就不來了。
嚴淳熙闖進來,求嚴欣若讓她留在京中。
“留在京中,你應該去求父親,尋我做甚。”
嚴淳熙哀求道“長姐,早前是我不懂事嘴賤,鹹陽我一個相識的也未有,請長姐幫幫我。”
“二妹妹,不是姐姐不幫你,是你已到了相看的年歲,你的親事需父親做主,鹹陽是個好地方,是咱們的根,你會喜歡的。父親,此去天高路遠,您保重身子,天色不早,我先迴府了。”
坐在馬車上,嚴欣若心情愉悅,老天還是眷顧她的,賜給她一個好夫君,王爺說了往後會守著她過一輩子。
一晃三年過去,漢王府門前披紅掛彩,門前的石獅頭上坐著倆穿紅的男娃,一個白裏透紅的鵝蛋臉上,有雙杏核眼,現下正看向遠處;另一個粉雕玉琢,鵝蛋臉上有雙丹鳳眼,腮幫子一鼓一鼓的。
“景珩,你再偷吃,我就告訴二王叔,讓他打你屁股,你可別怨我不講兄弟情分”杏核眼小男娃一派大人口吻對旁邊小男娃說教。
名喚景珩的男娃,咽下嘴裏的食物,臉上笑容明媚,奶聲奶氣的說“太子哥哥,別告狀,爹打的疼。”
“你吃糖吃的黏糊糊的,髒死了”杏核眼男娃取出帕子給他擦著嘴角。
“殿下,漢王爺迎親迴來還得有些時辰,您與世子先進府裏用些茶水可好”護在旁邊的內侍詢問。
“太子哥哥,馬車”景珩指著遠處喊道“是三叔來了嗎?”
“景珩,三叔迴來就像是狀元跨馬遊街,咦,這時辰來人是來賀喜還是尋事。”
男娃瞪大眼睛,看向停下的馬車,車身並無標記,看不出來人的身份。
車夫放下腳凳,下來一位氣宇軒昂的中年人,對著車廂說道“夫人,下來吧!時辰還早。”
“早些總比晚了好”說話間出來一位美婦人,並非說她長的傾國傾城,而是她端莊秀雅,自有一股輕靈之氣。
顧盼之間見石獅上坐著的兩個男娃娃,正目不轉睛的看著這邊。
“這是誰家的孩子,長得真好看。”
“大膽,何處來的狂徒,敢對殿下與世子無禮”內侍扶著倆孩子嗬斥。
“殿下、世子”婦人端詳著倆孩子,對身邊的男子說“我看著他倆很眼熟,你說呢?”
男子哼了一聲“殿下、世子,除了那倆小子,外人可不敢這麽稱唿,走吧進去看看有何變化。”
婦人對倆孩子說“你們不進去麽!大熱的天不進去喝些水嗎?”
景珩突然伸出手,奶聲奶氣的說“抱抱。”
“世子,奴婢不識得她,您可不能讓她抱”內侍急著上前阻攔。
旁邊的男娃說道“退下。你是何人,看你氣質不凡,想必是官宦人家,你與三王叔是如何相識一一說來。”
男子笑著說“三王叔,你說的可是漢王李曜博,唉,我與他如何相識,說來話長,想知道就跟上來。”
婦人先抱下大男娃,又抱起景珩朝府裏走去。
“坐了這麽長時間的車你不累嗎?還抱著這個傻胖墩”男子邊打量著府內的情形邊說。
“景珩不傻”“不傻”倆孩子一前一後的答話。
男子點頭讚道“小子你不錯,知道維護弟弟。這王府修建的還不錯,我怎麽看著有些眼熟,像你以前畫的圖樣。”
婦人掃視了一圈,見府裏的下人進退井井有條,見到他們也未有驚訝的神色,附和道“是不錯,什麽眼熟,這本就是照我畫的圖樣建的,這幾個憊懶貨隻會畫瓢,一點也不動腦子。”
說著話來到正廳外,一股涼意撲麵而來。
“您請進”門外候著的下人挑起珠簾。
“吆,來的賓客真不少”男子站在門口,看著裏麵說“你我認識的大都還在呢?倒省了聽人自報家門。”
李曜宸、李曜軒看著門口的倆人,慢慢站起來,喊道“爹、娘。”
“還認識我與你娘啊!靈筠,進去涼快涼快,這天真熱。”
李翊昊說著大踏步的進去。
胡靈兒左手抱著景珩,右手拉著小男娃的手跨過門檻。
“臣等叩見太上皇帝、太後娘娘”廳內的眾人跪倒在地。
李翊昊接過胡靈兒懷裏的景珩放地下,說“小子,你怎麽這麽沉,該練武了。都起來吧!”
李曜宸起來後問“爹,您與娘何時迴來的,廣東、福建、浙江為何沒上報。”
胡靈兒坐下說“我們是在泉州下的船,是我攔著花誌遠不準他上報,十五日後方可寫奏章說明經過,也就這兩日內閣會接到花誌遠請罪的奏章。今兒是曜博成親,不談政事,過後再議。”
李曜軒拉過嚴欣若介紹“爹、娘,這是兒的媳婦,閨名叫嚴欣若。”
嚴欣若跪下叩拜“兒媳拜見父皇、母後。”
“起來吧!我身上未帶稀罕物件,過後補上”胡靈兒說道“曜宸,你迴宮後吩咐宮人將你爹與我常穿的常服,拾掇幾件送到將軍府,我們在將軍府暫住。”
“娘娘,這不合規矩。”
“關大鵬,你何時也迂腐起來,幾年不見,你清減了不少,也有白發了”李翊昊感歎道“聶春暄、丁方林、陸譯、解建木都見年歲了。”
被點名的幾人都唏噓不已。
關大鵬出列行禮,“稟太上皇,臣已過不惑之年,近來時常反思少時做過的事,太上皇可有閑暇聽臣講述一二。”
胡靈兒笑著出言,“關大鵬,你可不要忘記今兒不講政事。周大爺,幾年不見身子骨可還硬朗。”
當年的周秀才周秉哲激動的微顫,“老臣當年蒙娘娘搭救,才有如今報效朝廷的機遇,每每想起早年間的遭遇,老臣就感激涕零,難以為報,唯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雲愁。”
得,又招惹一個憶苦思甜的,胡靈兒有些挫敗的打量一圈,目光落在邊上的小男娃身上,招招手示意兩人上前。
“知道我是誰嗎?報上姓名家世”胡靈兒笑著問倆孩子。
李曜宸過來迴答“娘,這是景燁,是兒的長子,今年三歲,次子叫景烯,已過百日。這是景珩,今年兩歲,是二弟的長子。景燁、鳳梧、景珩過來拜見皇祖父、皇祖母。”
“景燁、鳳梧、景珩拜見皇祖父皇祖母”
“起身吧!”李翊昊看著麵前的三個孩子,說“站在一邊迴話。”
外邊傳來爆仗聲,王府管家跑進來稟報迎親隊伍迴來了。
胡靈兒吩咐“給皇上皇後、勇親王王妃看座,等著曜博來見禮。”
李曜瀚的喊聲傳進來“等漢王兄拜完堂,咱們不醉不歸。”
李翊昊哼了一聲,瞥了李曜宸一眼。
“爹娘”李曜瀚呆怔在門口,低語道“我沒看花眼吧!”
“湘王你進去呀,堵著門口做甚,拜完堂去鬧洞房時才堵門”後麵的宗室兒郎催促道。
李曜瀚嗷的一聲撲上去“爹啊、娘啊,兒想你們了。”
“行了,今兒是你三哥成親,哭哭啼啼的做啥小兒女狀,也不怕在場的諸位大人笑你”李翊昊嫌棄的把他從身上扒拉下來。
李曜瀚抹著淚,嘟囔“我想自個兒的爹娘怕啥,待會三哥見了也得哭,大哥二哥都是當爹的人了,不好守著小孩子哭。”
李翊昊瞪了他一眼,“站在一邊,別礙眼。”
胡靈兒沒搭理這個戲精兒子,看著進來的李曜博,麵如冠玉,眼若星辰,滿臉的驚愕之色,嘴角微微抽動。
“曜博,爹與娘迴來了,別耽擱了吉時先拜堂”李曜宸適時開口。
“遵命。”
胡靈兒心中有些泛酸,因她自個兒的命運多舛,她對幾個孩子雖是親自教導卻不很親近,就怕心有偏向讓兄弟之間心存嫌隙,往後釀成兄弟鬩牆,隻能把精力用在政事上。
拜完堂,李曜博頻頻迴頭。
“曜瀚,去與你三哥講,娘與你爹不會走了,明兒再說話”胡靈兒看出李曜博的不舍。
“噯,娘,兒去與三哥說”李曜博蹦跳著朝裏走去。
李翊昊站起身說“靈筠,咱們先走一步,免得眾人不能盡興。”
胡靈兒答應一聲,想了想問“李翊昊,明兒敬茶在將軍府還是進宮。”
李翊昊籲出口氣,說“將軍府吧!你的事沒做完,進出宮裏不方便。”
“那就走吧!諸位多飲幾杯,過後咱們再說話”胡靈兒站起來對旁邊候著的李桐月姐弟說“月兒你與楚王妃幫著勇王伯母待客;宏兒、然兒與曜軒務必讓諸位大人盡興而歸;皇後迴宮照看孩子;勇王兄,你與曜宸,還有景燁景珩一同去將軍府說說話。”
“臣等恭送太上皇帝、聖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
胡靈兒坐在馬車上,感慨道“一歲年紀一歲心,半世感悟半世人,以往的日子就像白駒過隙,一晃這些舊人已是須發皆白,歲月不饒人哪。”
“別感歎了,還是多想想正事吧!”李翊昊煞風景的話讓胡靈兒感慨的思緒一下消失無蹤。
夜晚街市的喧鬧聲不絕於耳,李翊昊掀起車簾讓倆小孩子看民間煙火氣。
朱娘子領著大小管事及府裏的下人在將軍府門前候著,見馬車停下,跪倒在地,一片拜見請安聲。
“起來吧!”胡靈兒下了馬車說道“朱管事五日後進府稟事,其餘人等七日後帶賬本進府查賬。來人備水沐浴,命人備晚膳。”
嚴子政站起來咆哮“你承認我娘是你害死的,你知她發病時的樣子嗎?你享用她的嫁妝時不會心虛嗎?你打罵我們兄弟時不怕我娘來尋你嗎?賤婦我掐死你。”
撲上去死死掐住常氏的脖子,把屋裏人唬的七手八腳上前解救常氏。
老實木訥的人一旦發脾氣,還是挺嚇人的。
嚴中樹又想起“此事已由不得你”這句話,心中估量著要如何收場。
“心虛,為何要心虛,夫人的嫁妝妾身可不曾用過”常氏緩過氣來辯駁“你應問問你的好父親,挪用嫁妝做了何用。”
“夠了”嚴中樹喝斥“常氏,念你現下無處可去,準你暫留府中一晚,明兒一早離府便是。子承,是為父動用了你娘的嫁妝貼補你祖父叔父,若兒迴門後,為父上奏章辭官迴鹹陽,臨走前會給你們兄弟分家。”
嚴子承與嚴子政對視一眼,開口道“父親做主便是”“兒遵父命”
嚴中樹心中一堵,這兩個不知變通的孽障就不知阻攔一下。
“爹,兒與二姐如何安置”嚴子期再圓滑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驟然的變故讓他一時無措。
嚴中樹看了嚴子承哥倆一眼,說“你們跟為父迴鹹陽。這所宅院是你們母親置辦的理應歸子承;南城有座一進宅院是為父早年置辦,就給子政吧!都迴吧,明兒王爺與若兒迴門,好生招唿。”
“來人,把常氏送到大舅母院中暫歇,馨娘,你去告知舅母”嚴子承衝呂馨露使了個眼色。
嚴欣若與李曜軒迴門,對嚴中樹的決定甚是滿意。
“多謝王爺的籌謀,妾身兄妹才得以給先母申冤”迴程中,嚴欣若真誠的道謝。
“夫妻之間不必謝來謝去,隻要你不幹預政事、不做傷天害理的事、不貪贓枉法、不以權謀私,我自會護你一生一世。”
嚴欣若猶豫片刻,問“王爺,皇後娘娘會過問政事嗎?”
“不會,皇嫂與娘不同,娘未成親前已是官身,成親後高宗爺愛惜娘的才華,應允娘在衙門當差。皇嫂在朝廷並未有官職,政事皇嫂不會幹預”李曜軒解釋後,又補充一句“本朝不禁止女子為官,但宗室女眷不在內。”
“王爺放心,妾身不會做有損王府的事”嚴欣若本想詢問李曜軒審問常小紅一事,後又放下心思,既然答應不幹預政事,那就不問了。
這疑問嚴中樹也有,迴轉書房寫完奏章,把事情經過細想一遍,得出結論就是俞家舅爺是知情人。
長歎一聲,深刻體會到身不由己的無力。
奏章呈上,皇上很快批了一個準字。
嚴中樹摘下官帽,脫下朝服,打點行囊準備返鄉。
嚴欣若送來二百兩銀子,對嚴中樹說啟程時就不來了。
嚴淳熙闖進來,求嚴欣若讓她留在京中。
“留在京中,你應該去求父親,尋我做甚。”
嚴淳熙哀求道“長姐,早前是我不懂事嘴賤,鹹陽我一個相識的也未有,請長姐幫幫我。”
“二妹妹,不是姐姐不幫你,是你已到了相看的年歲,你的親事需父親做主,鹹陽是個好地方,是咱們的根,你會喜歡的。父親,此去天高路遠,您保重身子,天色不早,我先迴府了。”
坐在馬車上,嚴欣若心情愉悅,老天還是眷顧她的,賜給她一個好夫君,王爺說了往後會守著她過一輩子。
一晃三年過去,漢王府門前披紅掛彩,門前的石獅頭上坐著倆穿紅的男娃,一個白裏透紅的鵝蛋臉上,有雙杏核眼,現下正看向遠處;另一個粉雕玉琢,鵝蛋臉上有雙丹鳳眼,腮幫子一鼓一鼓的。
“景珩,你再偷吃,我就告訴二王叔,讓他打你屁股,你可別怨我不講兄弟情分”杏核眼小男娃一派大人口吻對旁邊小男娃說教。
名喚景珩的男娃,咽下嘴裏的食物,臉上笑容明媚,奶聲奶氣的說“太子哥哥,別告狀,爹打的疼。”
“你吃糖吃的黏糊糊的,髒死了”杏核眼男娃取出帕子給他擦著嘴角。
“殿下,漢王爺迎親迴來還得有些時辰,您與世子先進府裏用些茶水可好”護在旁邊的內侍詢問。
“太子哥哥,馬車”景珩指著遠處喊道“是三叔來了嗎?”
“景珩,三叔迴來就像是狀元跨馬遊街,咦,這時辰來人是來賀喜還是尋事。”
男娃瞪大眼睛,看向停下的馬車,車身並無標記,看不出來人的身份。
車夫放下腳凳,下來一位氣宇軒昂的中年人,對著車廂說道“夫人,下來吧!時辰還早。”
“早些總比晚了好”說話間出來一位美婦人,並非說她長的傾國傾城,而是她端莊秀雅,自有一股輕靈之氣。
顧盼之間見石獅上坐著的兩個男娃娃,正目不轉睛的看著這邊。
“這是誰家的孩子,長得真好看。”
“大膽,何處來的狂徒,敢對殿下與世子無禮”內侍扶著倆孩子嗬斥。
“殿下、世子”婦人端詳著倆孩子,對身邊的男子說“我看著他倆很眼熟,你說呢?”
男子哼了一聲“殿下、世子,除了那倆小子,外人可不敢這麽稱唿,走吧進去看看有何變化。”
婦人對倆孩子說“你們不進去麽!大熱的天不進去喝些水嗎?”
景珩突然伸出手,奶聲奶氣的說“抱抱。”
“世子,奴婢不識得她,您可不能讓她抱”內侍急著上前阻攔。
旁邊的男娃說道“退下。你是何人,看你氣質不凡,想必是官宦人家,你與三王叔是如何相識一一說來。”
男子笑著說“三王叔,你說的可是漢王李曜博,唉,我與他如何相識,說來話長,想知道就跟上來。”
婦人先抱下大男娃,又抱起景珩朝府裏走去。
“坐了這麽長時間的車你不累嗎?還抱著這個傻胖墩”男子邊打量著府內的情形邊說。
“景珩不傻”“不傻”倆孩子一前一後的答話。
男子點頭讚道“小子你不錯,知道維護弟弟。這王府修建的還不錯,我怎麽看著有些眼熟,像你以前畫的圖樣。”
婦人掃視了一圈,見府裏的下人進退井井有條,見到他們也未有驚訝的神色,附和道“是不錯,什麽眼熟,這本就是照我畫的圖樣建的,這幾個憊懶貨隻會畫瓢,一點也不動腦子。”
說著話來到正廳外,一股涼意撲麵而來。
“您請進”門外候著的下人挑起珠簾。
“吆,來的賓客真不少”男子站在門口,看著裏麵說“你我認識的大都還在呢?倒省了聽人自報家門。”
李曜宸、李曜軒看著門口的倆人,慢慢站起來,喊道“爹、娘。”
“還認識我與你娘啊!靈筠,進去涼快涼快,這天真熱。”
李翊昊說著大踏步的進去。
胡靈兒左手抱著景珩,右手拉著小男娃的手跨過門檻。
“臣等叩見太上皇帝、太後娘娘”廳內的眾人跪倒在地。
李翊昊接過胡靈兒懷裏的景珩放地下,說“小子,你怎麽這麽沉,該練武了。都起來吧!”
李曜宸起來後問“爹,您與娘何時迴來的,廣東、福建、浙江為何沒上報。”
胡靈兒坐下說“我們是在泉州下的船,是我攔著花誌遠不準他上報,十五日後方可寫奏章說明經過,也就這兩日內閣會接到花誌遠請罪的奏章。今兒是曜博成親,不談政事,過後再議。”
李曜軒拉過嚴欣若介紹“爹、娘,這是兒的媳婦,閨名叫嚴欣若。”
嚴欣若跪下叩拜“兒媳拜見父皇、母後。”
“起來吧!我身上未帶稀罕物件,過後補上”胡靈兒說道“曜宸,你迴宮後吩咐宮人將你爹與我常穿的常服,拾掇幾件送到將軍府,我們在將軍府暫住。”
“娘娘,這不合規矩。”
“關大鵬,你何時也迂腐起來,幾年不見,你清減了不少,也有白發了”李翊昊感歎道“聶春暄、丁方林、陸譯、解建木都見年歲了。”
被點名的幾人都唏噓不已。
關大鵬出列行禮,“稟太上皇,臣已過不惑之年,近來時常反思少時做過的事,太上皇可有閑暇聽臣講述一二。”
胡靈兒笑著出言,“關大鵬,你可不要忘記今兒不講政事。周大爺,幾年不見身子骨可還硬朗。”
當年的周秀才周秉哲激動的微顫,“老臣當年蒙娘娘搭救,才有如今報效朝廷的機遇,每每想起早年間的遭遇,老臣就感激涕零,難以為報,唯有一腔忠烈氣,碧空常共暮雲愁。”
得,又招惹一個憶苦思甜的,胡靈兒有些挫敗的打量一圈,目光落在邊上的小男娃身上,招招手示意兩人上前。
“知道我是誰嗎?報上姓名家世”胡靈兒笑著問倆孩子。
李曜宸過來迴答“娘,這是景燁,是兒的長子,今年三歲,次子叫景烯,已過百日。這是景珩,今年兩歲,是二弟的長子。景燁、鳳梧、景珩過來拜見皇祖父、皇祖母。”
“景燁、鳳梧、景珩拜見皇祖父皇祖母”
“起身吧!”李翊昊看著麵前的三個孩子,說“站在一邊迴話。”
外邊傳來爆仗聲,王府管家跑進來稟報迎親隊伍迴來了。
胡靈兒吩咐“給皇上皇後、勇親王王妃看座,等著曜博來見禮。”
李曜瀚的喊聲傳進來“等漢王兄拜完堂,咱們不醉不歸。”
李翊昊哼了一聲,瞥了李曜宸一眼。
“爹娘”李曜瀚呆怔在門口,低語道“我沒看花眼吧!”
“湘王你進去呀,堵著門口做甚,拜完堂去鬧洞房時才堵門”後麵的宗室兒郎催促道。
李曜瀚嗷的一聲撲上去“爹啊、娘啊,兒想你們了。”
“行了,今兒是你三哥成親,哭哭啼啼的做啥小兒女狀,也不怕在場的諸位大人笑你”李翊昊嫌棄的把他從身上扒拉下來。
李曜瀚抹著淚,嘟囔“我想自個兒的爹娘怕啥,待會三哥見了也得哭,大哥二哥都是當爹的人了,不好守著小孩子哭。”
李翊昊瞪了他一眼,“站在一邊,別礙眼。”
胡靈兒沒搭理這個戲精兒子,看著進來的李曜博,麵如冠玉,眼若星辰,滿臉的驚愕之色,嘴角微微抽動。
“曜博,爹與娘迴來了,別耽擱了吉時先拜堂”李曜宸適時開口。
“遵命。”
胡靈兒心中有些泛酸,因她自個兒的命運多舛,她對幾個孩子雖是親自教導卻不很親近,就怕心有偏向讓兄弟之間心存嫌隙,往後釀成兄弟鬩牆,隻能把精力用在政事上。
拜完堂,李曜博頻頻迴頭。
“曜瀚,去與你三哥講,娘與你爹不會走了,明兒再說話”胡靈兒看出李曜博的不舍。
“噯,娘,兒去與三哥說”李曜博蹦跳著朝裏走去。
李翊昊站起身說“靈筠,咱們先走一步,免得眾人不能盡興。”
胡靈兒答應一聲,想了想問“李翊昊,明兒敬茶在將軍府還是進宮。”
李翊昊籲出口氣,說“將軍府吧!你的事沒做完,進出宮裏不方便。”
“那就走吧!諸位多飲幾杯,過後咱們再說話”胡靈兒站起來對旁邊候著的李桐月姐弟說“月兒你與楚王妃幫著勇王伯母待客;宏兒、然兒與曜軒務必讓諸位大人盡興而歸;皇後迴宮照看孩子;勇王兄,你與曜宸,還有景燁景珩一同去將軍府說說話。”
“臣等恭送太上皇帝、聖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
胡靈兒坐在馬車上,感慨道“一歲年紀一歲心,半世感悟半世人,以往的日子就像白駒過隙,一晃這些舊人已是須發皆白,歲月不饒人哪。”
“別感歎了,還是多想想正事吧!”李翊昊煞風景的話讓胡靈兒感慨的思緒一下消失無蹤。
夜晚街市的喧鬧聲不絕於耳,李翊昊掀起車簾讓倆小孩子看民間煙火氣。
朱娘子領著大小管事及府裏的下人在將軍府門前候著,見馬車停下,跪倒在地,一片拜見請安聲。
“起來吧!”胡靈兒下了馬車說道“朱管事五日後進府稟事,其餘人等七日後帶賬本進府查賬。來人備水沐浴,命人備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