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明著享樂暗查疾苦
我一個廢帝,稱霸諸天很合理吧? 作者:晨風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昭帝遺體下葬之前,殘魂還提出要求說是想看歌舞,當一把昏君。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藍星古籍記載的昏君那麽多,一個比一個玩的花。
劉賀入鄉隨俗,參考藍星漢廢帝的做法。
命人把樂府的人帶來,在宮裏擊鼓打拍,歌唱吹奏。
殘魂欣賞歌舞,非常高興,怨氣都化解了不少,但是速度有些慢。
劉賀為了盡可能提高殘魂的興奮程度,特意跟劉弗陵暫時共享了一些感知能力。
分別是,視覺,嗅覺,味覺,聽覺。
效果立竿見影,劉弗陵的怨氣迅速被化解,速度比之前提升了七八倍。
眼見這個方法確實有效,劉賀下令又調來泰一祭壇和宗廟的歌舞藝人,盡情的載歌載舞。
負責傳達命令的長善和胡月娥等人,這段時間到處奔波,都快跑斷腿了。
他們都很納悶,之前劉賀還好好的,怎麽突然間好像是變了一個人。
龔遂見皇帝如此荒唐,曾多次跑來勸諫。
麵對龔遂苦口婆心的勸說,劉賀一副昏君的樣子。
理直氣壯地說:“朕熬了那麽多年,好不容易登基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靈魂空間內的劉弗陵,見到這一幕,高興的手舞足蹈:“過癮,過癮。”
青龍暗搓搓地施展法術,把劉弗陵此時的樣子記錄了下來。
劉賀將龔遂趕出宮後,專門下達禁令:沒有天子的允許,不準龔遂再進宮。
龔遂見狀更加焦急,本想找範勝祖商量對策,但他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怎麽都找不到。
龔遂找機去見長樂宮,見已經當上衛尉的安樂,滿臉愁容地對他哭訴說:“自從大王當上天子後,逐漸驕傲自滿,再也不肯聽我的勸諫。”
龔遂長長地歎了口氣,又道:“現在還是昭帝的喪期,天子卻整天跟那群小人吃喝玩樂。”
“看虎豹打鬥,又找來掛著天子旌旗的虎皮轎車東奔西跑,實在是荒唐。”
“老夫曾聽說,古代製度寬厚,大臣可以辭職隱退。如今可倒好,進退兩難。”
“想走也走不得,想偽裝瘋狂又怕被人識破,就怕死後還要遭人唾罵,我們可怎麽辦啊?”
安樂一直靜靜地聽著,既沒有表示讚同,又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龔遂抱怨了一番,對安樂建議說:“天子當昌邑王時,您是王相,現在又是長樂宮的衛尉,時常在宮中走動,有機會見到天子,應當極力去勸阻啊。”
安樂滿口答應,將龔遂送走。實際上,他並沒有打算去做。
天子正在興頭上,這時候去唱反調,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龔遂在長安城內到處奔走,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有人上書後,劉賀下令,讓郎中令閉門煉丹,不得隨意外出,相當於軟禁。
其他大臣天子做的荒唐越來越多,紛紛去求見大將軍霍光,請他出麵製止。
還沒進門就被管家給擋下了。
理由居然是,大將軍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不方便見客。
見鬼的身體不適!
一個能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的強者,怎麽可能會被風寒所傷?
大將軍這是擺明了不想管這事兒。
眾臣子不知道大將軍霍光有何算計,決定靜觀其變,也不去宮裏勸說。
甚至於,有了大將軍霍光的默認,長善和胡月娥等人奉命外出辦事的時候,出奇的順利。
從來沒有人跟他們扯皮,都是極力配合。
長善倒是沒什麽感覺,他原先在昌邑國的時候,奉大王命令去辦事,也是無往不利。
如今當了皇帝,下達的命令,自然更加的好使。
胡月娥出身寒微,以前見到地位最高的人就是縣令。
奉命辦事時,見了不少地位遠超縣令的人,在他們麵前,縣令連提鞋都不配。
這些人見到胡月娥之後,都是十分的客氣,一個個笑臉相迎,動不動就塞錢給她。
胡月娥當然知道,這些人不是看重自己。
單純是因為她是奉命辦事,有機會麵見天子。
即便是換了一個人,他們的態度,肯定也是這樣。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胡月娥對劉賀的權勢,有了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心裏也多了點想法。
長善和胡月娥等人的到處奔走,在長安內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騷動。
老百姓們時不時的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渾然沒有注意到,長安城多了許多流浪貓。
它們走街串巷,經常去窮苦百姓家裏抓老鼠和蟑螂,一部分甚至成了百姓家裏的寵物。
沒有貓的家庭,在發現家中有老鼠時,還會專門找鄰居去借。
不知不覺,鄰裏關係也好了不少。
朝中的文武百官,隻有一小部分人注意到了這種情況,但也沒有把老百姓的情況當迴事。
都在冷眼旁觀,想等大將軍霍光表態後,他們再采取行動。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將軍霍光的附庸。
有幾個硬骨頭,明知道大將軍霍光可能故意放任天子犯錯,還是跳出來,對天子進行勸諫。
比如身為太仆丞的張敞,他就上書勸諫。
“昭帝英年早逝,大臣們惶恐不安,舉薦良才繼承宗廟,如今天子以壯年即位,天下人拭目以待,都盼著見到一些美俗善政。”
“沒想到,輔國的大臣還沒有受到褒獎,從昌邑國來的那些後進小臣,居然先得到了升遷,這是很大的錯誤啊。”
張敞不拘小節,經常穿著便衣到街上溜達,對百姓也很和善。
他跟妻子的感情也很好,有時候還會為妻子畫眉毛。
劉賀知道他是個人才,但現在還不是重用他的時候,將他的奏折放到一邊。
對殿內的樂人和歌女吩咐道:“接著奏樂接著舞。”
朝中的文武百官,以往每次見到天子使者都會大量砸錢鋪路,在宮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耳目。
他們可能不知道宮內的隱秘之事,但是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的事情,一般很快就會傳開。
有時候,這些信息能夠決定一個官員的前途,甚至是生死。
文武百官知道皇帝的所作所為,反應各不相同,有人歡喜有人憂。
比如曾被劉賀打得半死的大鴻臚樂成就很高興。
在他看來,劉賀犯錯誤越多,被廢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擔憂的人中,不光有龔遂,還有光祿大夫夏侯勝。
因為天子的荒唐行為,夏侯勝擔憂的夜不能寐,在家裏的院子中不斷轉悠。
時不時地念叨說:“我得找機會跟皇帝見上一麵,盡快阻止這些事情!”
“爺爺,爺爺。”夏侯勝的小孫子,一路小跑,一下子跳起來。
像八爪魚一樣,掛在夏侯勝的身上:“您都轉了大半天,累不累啊。”
“你個小家夥,大半夜的不睡覺,小心以後長不高,變成矮冬瓜。”
夏侯勝寵溺地撫摸著小孫子的腦袋。
“才不會呢,孫兒隻是起來尿尿!”小孫子辯解了一句。
然後問道:“爺爺,你總是念叨的天子和皇帝,都是誰啊?”
夏侯勝笑盈盈捏了捏他的小臉:“讓你好好讀書,偏要偷懶!皇帝和天子是一個人啊,隻是稱唿不同,叫什麽都可以。”
“孫兒覺得,還是皇帝這個稱唿霸氣一些,總感覺天子矮了一截。”
“你個小東西懂什麽,這也是你能評價的?”
夏侯勝又捏了捏他的小臉蛋。
“幾百年前周朝的時候,執掌天下的周王就被稱為天子。”
“後來秦王嬴政橫掃六國,自以為功高蓋世,超越了三皇五帝,自稱是始皇帝。”
“真要是論起來,天子才應該在前麵。”
“明明是皇帝在前麵。”小孫子強嘴道:“孫兒讀書時一點都沒偷懶,先生說過,三皇五帝在周朝前麵。”
究竟是天子在前,還是皇帝在前,在這個世界一直有爭議。
很多學識淵博的人,每次議論這個問題,都要爭論好多天,甚至忍不住大吵一架。
夏侯勝懶得跟小孫子辯論,直接把他從自己身上薅下來,輕輕放到地上:“趕緊睡覺去。”
小孫子哼唧了幾聲,蹦蹦跳跳的迴房間裏了。
夏侯勝目送小孫子進屋,又抬頭看了看天空,喃喃自語。
“這些時日,上天長久陰霾,卻遲遲不下雨,真是奇怪啊,現在先皇駕崩,遺體下葬不久,新皇還未掌控實權,國運萎靡不振,可千萬不要出什麽亂子啊。”
老話說的好,越是怕什麽,越是來什麽!
也有人將這個規律,稱之為“墨菲定律”。
夏侯勝在為劉賀擔憂時,劉賀已經命人駕馭著上官太後用的小馬車,來到了昭帝嬪妃居住的掖庭。
她們說是昭帝嬪妃,實際上都是有名無實。
在昭帝突然駕崩後,一個個心驚膽戰,生怕被拉去陪葬。
昭帝遺體下葬後,她們多少鬆了一口氣。
但還是很擔憂,想為自己謀個出路,以免被人欺淩,孤老終生。
正因如此,她們見到劉賀頓時兩眼放光,一個個眉眼含笑。
劉弗陵看的眼睛都直了,若是有肉身的話,恐怕立刻就撲過去了。
昭帝的妃嬪們,施展渾身解數,盡情展示曼妙的身姿。
試圖跟新皇共赴巫山,盡情雲雨一番。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劉賀施展法術,讓她們亂了心智。
一個個就像是吃了有毒的牛肝菌,手舞足蹈,大笑不止。
一個時辰後,劉賀駕車離去時,對跟在身邊的宦官們下令。
“今晚的事情,誰也不準說出去。”
宦官們自然不敢抗命不遵,小雞啄米一般點頭答應。
在劉賀等人走遠後,宮女蒙突然坐下,纖纖玉手撐著額頭。
看著周圍這群正在手舞足蹈的女人,她若有所思:“這新皇有點意思。”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發生在掖庭內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耳目眾多的大將軍霍光。
他連夜召集田延年等一眾心腹,在家中商議。
在來的路上,田延年也收到密報,聽說了掖庭的事情。
因此,當霍光一副憂心忡忡,向他問計的時候,立刻表態。
“大將軍是國家重要的柱石,既然那人不堪大任,為何不去稟告太後,另立有賢能的人。”
其他人紛紛表示讚同,他們這些天按兵不動,就是在收集劉賀犯錯的證據。
現在也差不多是時候行動了。
田延年等人修為遠不如霍光,也不懂望氣之術,自然不知道劉賀已與國運金龍氣機相連。
隻是從新皇的言行來看,覺得他荒唐無道,不像是值得效忠的明君。
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他們猜到了大將軍霍光的一些心思。
知道廢帝是早晚的事情,都在等著大將軍出手。
等大將軍的權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們這些心腹,自然也會跟著沾光。
若是換做前一段時間,霍光自然不會輕易表明自己要廢帝。
現在可不一樣了,霍光暗中觀察和試探後發現。
劉賀因為連日的荒唐舉動,遭到了國運金龍的排斥,二者之間的聯係已經弱了一大半。
霍光估摸著,自己全力出手的話,應該可以將這種聯係徹底斬斷。
就算是遭到反噬,也最多是輕傷,不會引起其他問題,根本無傷大雅。
侵吞國運後,很快就能恢複。
若是繼續按兵不動的話,劉賀與國運金龍之間的聯係,可能會恢複如初,甚至是變得緊密。
霍光也不是沒想到,這其中或許有詐,但是他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有什麽手段能隨意控製國運金龍,自由控製融合程度。
漢高祖劉邦沒有這個本事,觸碰仙道的漢武帝也做不到。
霍光不覺得剛登基的劉賀,會比前麵兩位要強。
另外,有密探向霍光匯報。
劉賀從昌邑國調來的那些人聚在一起密謀,想奪走霍光等人的權力,取而代之。
霍光對此不屑一顧,一群從昌邑國來的人,根本不知道朝廷裏的水有多深!
霍光之前放任他們在一起,隻是為了方便廢帝之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現在最讓霍光頭疼的事情,並不是昌邑國那群人。
而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找一個可以替代劉賀,跟國運金龍建立聯係的人。
霍光拋出這個問題後,有人頗為激動地起身說道:“大將軍,下官知道有個合適的人選。”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藍星古籍記載的昏君那麽多,一個比一個玩的花。
劉賀入鄉隨俗,參考藍星漢廢帝的做法。
命人把樂府的人帶來,在宮裏擊鼓打拍,歌唱吹奏。
殘魂欣賞歌舞,非常高興,怨氣都化解了不少,但是速度有些慢。
劉賀為了盡可能提高殘魂的興奮程度,特意跟劉弗陵暫時共享了一些感知能力。
分別是,視覺,嗅覺,味覺,聽覺。
效果立竿見影,劉弗陵的怨氣迅速被化解,速度比之前提升了七八倍。
眼見這個方法確實有效,劉賀下令又調來泰一祭壇和宗廟的歌舞藝人,盡情的載歌載舞。
負責傳達命令的長善和胡月娥等人,這段時間到處奔波,都快跑斷腿了。
他們都很納悶,之前劉賀還好好的,怎麽突然間好像是變了一個人。
龔遂見皇帝如此荒唐,曾多次跑來勸諫。
麵對龔遂苦口婆心的勸說,劉賀一副昏君的樣子。
理直氣壯地說:“朕熬了那麽多年,好不容易登基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靈魂空間內的劉弗陵,見到這一幕,高興的手舞足蹈:“過癮,過癮。”
青龍暗搓搓地施展法術,把劉弗陵此時的樣子記錄了下來。
劉賀將龔遂趕出宮後,專門下達禁令:沒有天子的允許,不準龔遂再進宮。
龔遂見狀更加焦急,本想找範勝祖商量對策,但他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怎麽都找不到。
龔遂找機去見長樂宮,見已經當上衛尉的安樂,滿臉愁容地對他哭訴說:“自從大王當上天子後,逐漸驕傲自滿,再也不肯聽我的勸諫。”
龔遂長長地歎了口氣,又道:“現在還是昭帝的喪期,天子卻整天跟那群小人吃喝玩樂。”
“看虎豹打鬥,又找來掛著天子旌旗的虎皮轎車東奔西跑,實在是荒唐。”
“老夫曾聽說,古代製度寬厚,大臣可以辭職隱退。如今可倒好,進退兩難。”
“想走也走不得,想偽裝瘋狂又怕被人識破,就怕死後還要遭人唾罵,我們可怎麽辦啊?”
安樂一直靜靜地聽著,既沒有表示讚同,又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龔遂抱怨了一番,對安樂建議說:“天子當昌邑王時,您是王相,現在又是長樂宮的衛尉,時常在宮中走動,有機會見到天子,應當極力去勸阻啊。”
安樂滿口答應,將龔遂送走。實際上,他並沒有打算去做。
天子正在興頭上,這時候去唱反調,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龔遂在長安城內到處奔走,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有人上書後,劉賀下令,讓郎中令閉門煉丹,不得隨意外出,相當於軟禁。
其他大臣天子做的荒唐越來越多,紛紛去求見大將軍霍光,請他出麵製止。
還沒進門就被管家給擋下了。
理由居然是,大將軍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不方便見客。
見鬼的身體不適!
一個能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的強者,怎麽可能會被風寒所傷?
大將軍這是擺明了不想管這事兒。
眾臣子不知道大將軍霍光有何算計,決定靜觀其變,也不去宮裏勸說。
甚至於,有了大將軍霍光的默認,長善和胡月娥等人奉命外出辦事的時候,出奇的順利。
從來沒有人跟他們扯皮,都是極力配合。
長善倒是沒什麽感覺,他原先在昌邑國的時候,奉大王命令去辦事,也是無往不利。
如今當了皇帝,下達的命令,自然更加的好使。
胡月娥出身寒微,以前見到地位最高的人就是縣令。
奉命辦事時,見了不少地位遠超縣令的人,在他們麵前,縣令連提鞋都不配。
這些人見到胡月娥之後,都是十分的客氣,一個個笑臉相迎,動不動就塞錢給她。
胡月娥當然知道,這些人不是看重自己。
單純是因為她是奉命辦事,有機會麵見天子。
即便是換了一個人,他們的態度,肯定也是這樣。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胡月娥對劉賀的權勢,有了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心裏也多了點想法。
長善和胡月娥等人的到處奔走,在長安內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騷動。
老百姓們時不時的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渾然沒有注意到,長安城多了許多流浪貓。
它們走街串巷,經常去窮苦百姓家裏抓老鼠和蟑螂,一部分甚至成了百姓家裏的寵物。
沒有貓的家庭,在發現家中有老鼠時,還會專門找鄰居去借。
不知不覺,鄰裏關係也好了不少。
朝中的文武百官,隻有一小部分人注意到了這種情況,但也沒有把老百姓的情況當迴事。
都在冷眼旁觀,想等大將軍霍光表態後,他們再采取行動。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將軍霍光的附庸。
有幾個硬骨頭,明知道大將軍霍光可能故意放任天子犯錯,還是跳出來,對天子進行勸諫。
比如身為太仆丞的張敞,他就上書勸諫。
“昭帝英年早逝,大臣們惶恐不安,舉薦良才繼承宗廟,如今天子以壯年即位,天下人拭目以待,都盼著見到一些美俗善政。”
“沒想到,輔國的大臣還沒有受到褒獎,從昌邑國來的那些後進小臣,居然先得到了升遷,這是很大的錯誤啊。”
張敞不拘小節,經常穿著便衣到街上溜達,對百姓也很和善。
他跟妻子的感情也很好,有時候還會為妻子畫眉毛。
劉賀知道他是個人才,但現在還不是重用他的時候,將他的奏折放到一邊。
對殿內的樂人和歌女吩咐道:“接著奏樂接著舞。”
朝中的文武百官,以往每次見到天子使者都會大量砸錢鋪路,在宮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耳目。
他們可能不知道宮內的隱秘之事,但是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的事情,一般很快就會傳開。
有時候,這些信息能夠決定一個官員的前途,甚至是生死。
文武百官知道皇帝的所作所為,反應各不相同,有人歡喜有人憂。
比如曾被劉賀打得半死的大鴻臚樂成就很高興。
在他看來,劉賀犯錯誤越多,被廢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擔憂的人中,不光有龔遂,還有光祿大夫夏侯勝。
因為天子的荒唐行為,夏侯勝擔憂的夜不能寐,在家裏的院子中不斷轉悠。
時不時地念叨說:“我得找機會跟皇帝見上一麵,盡快阻止這些事情!”
“爺爺,爺爺。”夏侯勝的小孫子,一路小跑,一下子跳起來。
像八爪魚一樣,掛在夏侯勝的身上:“您都轉了大半天,累不累啊。”
“你個小家夥,大半夜的不睡覺,小心以後長不高,變成矮冬瓜。”
夏侯勝寵溺地撫摸著小孫子的腦袋。
“才不會呢,孫兒隻是起來尿尿!”小孫子辯解了一句。
然後問道:“爺爺,你總是念叨的天子和皇帝,都是誰啊?”
夏侯勝笑盈盈捏了捏他的小臉:“讓你好好讀書,偏要偷懶!皇帝和天子是一個人啊,隻是稱唿不同,叫什麽都可以。”
“孫兒覺得,還是皇帝這個稱唿霸氣一些,總感覺天子矮了一截。”
“你個小東西懂什麽,這也是你能評價的?”
夏侯勝又捏了捏他的小臉蛋。
“幾百年前周朝的時候,執掌天下的周王就被稱為天子。”
“後來秦王嬴政橫掃六國,自以為功高蓋世,超越了三皇五帝,自稱是始皇帝。”
“真要是論起來,天子才應該在前麵。”
“明明是皇帝在前麵。”小孫子強嘴道:“孫兒讀書時一點都沒偷懶,先生說過,三皇五帝在周朝前麵。”
究竟是天子在前,還是皇帝在前,在這個世界一直有爭議。
很多學識淵博的人,每次議論這個問題,都要爭論好多天,甚至忍不住大吵一架。
夏侯勝懶得跟小孫子辯論,直接把他從自己身上薅下來,輕輕放到地上:“趕緊睡覺去。”
小孫子哼唧了幾聲,蹦蹦跳跳的迴房間裏了。
夏侯勝目送小孫子進屋,又抬頭看了看天空,喃喃自語。
“這些時日,上天長久陰霾,卻遲遲不下雨,真是奇怪啊,現在先皇駕崩,遺體下葬不久,新皇還未掌控實權,國運萎靡不振,可千萬不要出什麽亂子啊。”
老話說的好,越是怕什麽,越是來什麽!
也有人將這個規律,稱之為“墨菲定律”。
夏侯勝在為劉賀擔憂時,劉賀已經命人駕馭著上官太後用的小馬車,來到了昭帝嬪妃居住的掖庭。
她們說是昭帝嬪妃,實際上都是有名無實。
在昭帝突然駕崩後,一個個心驚膽戰,生怕被拉去陪葬。
昭帝遺體下葬後,她們多少鬆了一口氣。
但還是很擔憂,想為自己謀個出路,以免被人欺淩,孤老終生。
正因如此,她們見到劉賀頓時兩眼放光,一個個眉眼含笑。
劉弗陵看的眼睛都直了,若是有肉身的話,恐怕立刻就撲過去了。
昭帝的妃嬪們,施展渾身解數,盡情展示曼妙的身姿。
試圖跟新皇共赴巫山,盡情雲雨一番。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劉賀施展法術,讓她們亂了心智。
一個個就像是吃了有毒的牛肝菌,手舞足蹈,大笑不止。
一個時辰後,劉賀駕車離去時,對跟在身邊的宦官們下令。
“今晚的事情,誰也不準說出去。”
宦官們自然不敢抗命不遵,小雞啄米一般點頭答應。
在劉賀等人走遠後,宮女蒙突然坐下,纖纖玉手撐著額頭。
看著周圍這群正在手舞足蹈的女人,她若有所思:“這新皇有點意思。”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發生在掖庭內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耳目眾多的大將軍霍光。
他連夜召集田延年等一眾心腹,在家中商議。
在來的路上,田延年也收到密報,聽說了掖庭的事情。
因此,當霍光一副憂心忡忡,向他問計的時候,立刻表態。
“大將軍是國家重要的柱石,既然那人不堪大任,為何不去稟告太後,另立有賢能的人。”
其他人紛紛表示讚同,他們這些天按兵不動,就是在收集劉賀犯錯的證據。
現在也差不多是時候行動了。
田延年等人修為遠不如霍光,也不懂望氣之術,自然不知道劉賀已與國運金龍氣機相連。
隻是從新皇的言行來看,覺得他荒唐無道,不像是值得效忠的明君。
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他們猜到了大將軍霍光的一些心思。
知道廢帝是早晚的事情,都在等著大將軍出手。
等大將軍的權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們這些心腹,自然也會跟著沾光。
若是換做前一段時間,霍光自然不會輕易表明自己要廢帝。
現在可不一樣了,霍光暗中觀察和試探後發現。
劉賀因為連日的荒唐舉動,遭到了國運金龍的排斥,二者之間的聯係已經弱了一大半。
霍光估摸著,自己全力出手的話,應該可以將這種聯係徹底斬斷。
就算是遭到反噬,也最多是輕傷,不會引起其他問題,根本無傷大雅。
侵吞國運後,很快就能恢複。
若是繼續按兵不動的話,劉賀與國運金龍之間的聯係,可能會恢複如初,甚至是變得緊密。
霍光也不是沒想到,這其中或許有詐,但是他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有什麽手段能隨意控製國運金龍,自由控製融合程度。
漢高祖劉邦沒有這個本事,觸碰仙道的漢武帝也做不到。
霍光不覺得剛登基的劉賀,會比前麵兩位要強。
另外,有密探向霍光匯報。
劉賀從昌邑國調來的那些人聚在一起密謀,想奪走霍光等人的權力,取而代之。
霍光對此不屑一顧,一群從昌邑國來的人,根本不知道朝廷裏的水有多深!
霍光之前放任他們在一起,隻是為了方便廢帝之後,將他們一網打盡。
現在最讓霍光頭疼的事情,並不是昌邑國那群人。
而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找一個可以替代劉賀,跟國運金龍建立聯係的人。
霍光拋出這個問題後,有人頗為激動地起身說道:“大將軍,下官知道有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