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對於高高在上的星衍來說也是如此。
事實上,由於齊弦司令在內政方麵沒有出現任何差錯,解決了包括派係鬥爭,繼承問題在內所有棘手的問題。
因此,星衍也認可他的繼承者,範季司令在此道的造詣。
很可惜,範季司令在其它方麵做的都不錯,唯獨在繼承問題上出了大問題。
他竟然沒有提前培養繼承者!
這是一個成熟的統治者絕對不會犯的錯誤。
“麻煩了。”
星衍皺眉。
他推動範季成為第二任艦隊司令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穩健的執政風格。
頂層政治的混亂是星衍一直以來極力去避免的情況。
範季司令在登頂後確實按照星衍的期望,順利地成功集權,並推動了多項聯邦級別的大型改革,保證「星聯邦」在最近十年來穩定上升的發展趨勢。
他做的很不錯。
“怎麽辦呢?”
星衍的腦瓜子飛速轉動,在短短幾秒間就出現了大量相關的選項。
很多以往沒有資格被他看到的選擇開始出現。
艦隊軍事派係內所有可能繼任的高級軍官都被星衍研究了一遍。
“都不太行啊。”
他得出結論。
艦隊軍事派係內部已經分化出了三大政治派係,而其中有可能繼任的高級軍官無一例外,都隻代表其中一個派係的利益。
目前還沒有出現像範季司令那樣,有能力,有資格統合那麽多軍事派係的高級軍官。
這並不是說現在艦隊軍事派係的高級軍官們都是一群廢物,星族還沒有墮落到這種程度,統治階層的能力還是有的。
但作為「星」艦隊的艦隊司令,能力隻是最基礎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資曆。
在「星」艦隊政治體係下,一位新時代高級軍官的履曆必然是從下到上,從普通士兵,到低級軍官,中級軍官,最後是高級軍官。
這個過程無比漫長,絕大多數星族工作了幾十年也混不到中級軍官序列。
在過了實習期後,星族可能會在一個崗位上工作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直到中級軍官序列及以上才會頻繁調動。
這種部門結構的好處是穩定性極高,承擔風險的能力極高。
但壞處是,必然會形成小團體。
在動輒幾年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你的上司大概率一直都是你的上司。
很多星族升職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上司升職了,連著把他帶上去了。
按照一般的的管理學理論,在管理工作當中,一位管理者的核心下屬(嫡係)一般不會超過10人,在5到7人之間屬於正常。
如果你是一個50人大團隊的領導者,最好的管理策略就是將其分層,可以是豎著分,把50人分為幾個職責不同的小團隊,你隻需要管理小團隊的隊長,最多再加上一些重要人物。
也可以是橫著分,設立條條框框,建立一個科層製管理體係,再在這套體係下拆分任務,進行分配。
一般來說,隻要領導者靠譜,前者的效率普遍高於後者。
但是,在成千上萬人,甚至上百萬的超巨型組織中,後者的普遍效率遠遠高於前者,前者的管理結構僅限於小規模的組織。
所有人類社會的政府辦公體係都采用了類似後者的結構。
唯一有所差別的可能就是在官僚選拔上的差異,對於做事的行政事務人員來說,基本沒差。
「星」艦隊當然也建立了一套標準的科層製管理體係,五大部門的行政等級是可以一一對應的。
在一個流動速度緩慢的體係中,就會出現所謂的部門意識,部門利益。
經曆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演化和博弈後,「星」艦隊和「星聯邦」的管理體係以一種很特殊的方式結合到了一起。
它與所謂的貴族體係有著本質的區別。
傳統貴族體係中,貴族在官員選拔中占據著絕對性的優勢,因此,政府可以代表貴族的利益。
從表麵上來看,「星聯邦」就是一個標準的貴族管理體係,星族占據了所有高級管理者的崗位,其做出的決策也大多偏向於星族。
這是部分事實。
但星族與傳統貴族的本質差別是,傳統貴族還身處於其所管理的社會當中,傳統貴族的社會評價體係與所管理的社會一致。
星族則完全不同,星族是超脫於「星聯邦」的,普通星族在「星聯邦」中幾乎沒有自己的利益,管理工作隻是單純的工作,不涉及任何個人利益,因為星族身處於一個截然不同的社會評價體係之中。
這意味著,作為高級管理者的星族對管理工作的態度是‘純粹的’,星族就是‘無私的管理者’。
無論是對於聯邦中低級管理者,還是普通聯邦民眾來說,擁有一個無私的管理階層顯然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這隻是從「星聯邦」管理體係的角度上看到的。
實際上,星族高級管理者,‘無私的管理階層’隻是其綜合身份的一麵。
另一麵,他們又會受到星族管理體係的控製,在「星聯邦」他們是最高領導,在「星」艦隊他們卻是基層員工。
社會管理學的星族學者們將這個現象稱為「雙重身份」。
這個成體係的社會管理學理論就是星族社會中著名的「雙重身份理論」。
一位星族學者自豪地發言:“我們走在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道路上。”
該理論指出,目前的星族社會形態前無古人,沒有可以參照的案例。
其認為,星族社會是一個全員管理者的社會,大部分星族都或多或少參與過管理工作,擁有管理能力。
這意味著他們都是雙重身份者。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星聯邦」管理體係下有數百萬人,作為其中的高級管理者,雙重身份者實際的管理經驗和能力可能還要遠遠超出他們的部分上級。
畢竟,星族社會的總人口不過人。
上下級的管理能力差距可能是倒掛的。
這意味著,誰上都行,本部門之內,誰當中級軍官似乎都可以(高級軍官的職責跨越了星族社會和聯邦社會,所需的能力斷崖式上升)。
該理論將其稱作能力的平庸化和身份的均質化。
大家都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在管理體係中,資曆的重要性被大幅度提高。
想要當我的領導?
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的履曆怎麽樣?在哪些部門幹過?
不要和我說能力,大家都差不多,就是經驗上的差距,這種人生閱曆和時間帶來的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
雙重身份理論的一個總結性觀點指出:
當前的星族社會是一個閱曆社會和經驗社會,想要在星族社會當領導,就必須經過時間的檢驗。
(該理論是星族社會內生的其中一種理論模型,對星族社會現狀的描述和預測可能存在較大的問題,僅作參考)
星衍雖然不完全認可雙重身份理論,但他對其中的一些觀點表示支持,上述觀點就是其中最精華的一部分。
範季司令目前遭遇的繼承者選擇問題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這個社會現象。
他手下艦隊軍事派係的哪些高級軍官幾乎都沒有跨部門當領導的經驗,這導致了大家對非本部門出現的艦隊司令的認可度不高。
“真是糊塗啊,範季。”
星衍搖搖頭,他的麵前出現了幾種解決方案,他需要在其中作出選擇。
其實這可能不是範季司令有意為之,因為都是作為艦隊軍事部門下屬陸戰隊派係高級軍官的身份一路走到現在的,他並沒有在其它部門任職的經驗,但還是成為了艦隊司令。
在此之前他似乎並未察覺到自己是‘特殊的’。
星族社會在半個世紀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他能做到的事情其它人不一定能做到。
不過誰會關心這些呢?
包括星衍在內,所有人都隻看結果。
目前的結果表明,範季司令在繼承問題上犯了重大錯誤。
事實上,由於齊弦司令在內政方麵沒有出現任何差錯,解決了包括派係鬥爭,繼承問題在內所有棘手的問題。
因此,星衍也認可他的繼承者,範季司令在此道的造詣。
很可惜,範季司令在其它方麵做的都不錯,唯獨在繼承問題上出了大問題。
他竟然沒有提前培養繼承者!
這是一個成熟的統治者絕對不會犯的錯誤。
“麻煩了。”
星衍皺眉。
他推動範季成為第二任艦隊司令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穩健的執政風格。
頂層政治的混亂是星衍一直以來極力去避免的情況。
範季司令在登頂後確實按照星衍的期望,順利地成功集權,並推動了多項聯邦級別的大型改革,保證「星聯邦」在最近十年來穩定上升的發展趨勢。
他做的很不錯。
“怎麽辦呢?”
星衍的腦瓜子飛速轉動,在短短幾秒間就出現了大量相關的選項。
很多以往沒有資格被他看到的選擇開始出現。
艦隊軍事派係內所有可能繼任的高級軍官都被星衍研究了一遍。
“都不太行啊。”
他得出結論。
艦隊軍事派係內部已經分化出了三大政治派係,而其中有可能繼任的高級軍官無一例外,都隻代表其中一個派係的利益。
目前還沒有出現像範季司令那樣,有能力,有資格統合那麽多軍事派係的高級軍官。
這並不是說現在艦隊軍事派係的高級軍官們都是一群廢物,星族還沒有墮落到這種程度,統治階層的能力還是有的。
但作為「星」艦隊的艦隊司令,能力隻是最基礎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資曆。
在「星」艦隊政治體係下,一位新時代高級軍官的履曆必然是從下到上,從普通士兵,到低級軍官,中級軍官,最後是高級軍官。
這個過程無比漫長,絕大多數星族工作了幾十年也混不到中級軍官序列。
在過了實習期後,星族可能會在一個崗位上工作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直到中級軍官序列及以上才會頻繁調動。
這種部門結構的好處是穩定性極高,承擔風險的能力極高。
但壞處是,必然會形成小團體。
在動輒幾年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你的上司大概率一直都是你的上司。
很多星族升職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上司升職了,連著把他帶上去了。
按照一般的的管理學理論,在管理工作當中,一位管理者的核心下屬(嫡係)一般不會超過10人,在5到7人之間屬於正常。
如果你是一個50人大團隊的領導者,最好的管理策略就是將其分層,可以是豎著分,把50人分為幾個職責不同的小團隊,你隻需要管理小團隊的隊長,最多再加上一些重要人物。
也可以是橫著分,設立條條框框,建立一個科層製管理體係,再在這套體係下拆分任務,進行分配。
一般來說,隻要領導者靠譜,前者的效率普遍高於後者。
但是,在成千上萬人,甚至上百萬的超巨型組織中,後者的普遍效率遠遠高於前者,前者的管理結構僅限於小規模的組織。
所有人類社會的政府辦公體係都采用了類似後者的結構。
唯一有所差別的可能就是在官僚選拔上的差異,對於做事的行政事務人員來說,基本沒差。
「星」艦隊當然也建立了一套標準的科層製管理體係,五大部門的行政等級是可以一一對應的。
在一個流動速度緩慢的體係中,就會出現所謂的部門意識,部門利益。
經曆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演化和博弈後,「星」艦隊和「星聯邦」的管理體係以一種很特殊的方式結合到了一起。
它與所謂的貴族體係有著本質的區別。
傳統貴族體係中,貴族在官員選拔中占據著絕對性的優勢,因此,政府可以代表貴族的利益。
從表麵上來看,「星聯邦」就是一個標準的貴族管理體係,星族占據了所有高級管理者的崗位,其做出的決策也大多偏向於星族。
這是部分事實。
但星族與傳統貴族的本質差別是,傳統貴族還身處於其所管理的社會當中,傳統貴族的社會評價體係與所管理的社會一致。
星族則完全不同,星族是超脫於「星聯邦」的,普通星族在「星聯邦」中幾乎沒有自己的利益,管理工作隻是單純的工作,不涉及任何個人利益,因為星族身處於一個截然不同的社會評價體係之中。
這意味著,作為高級管理者的星族對管理工作的態度是‘純粹的’,星族就是‘無私的管理者’。
無論是對於聯邦中低級管理者,還是普通聯邦民眾來說,擁有一個無私的管理階層顯然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這隻是從「星聯邦」管理體係的角度上看到的。
實際上,星族高級管理者,‘無私的管理階層’隻是其綜合身份的一麵。
另一麵,他們又會受到星族管理體係的控製,在「星聯邦」他們是最高領導,在「星」艦隊他們卻是基層員工。
社會管理學的星族學者們將這個現象稱為「雙重身份」。
這個成體係的社會管理學理論就是星族社會中著名的「雙重身份理論」。
一位星族學者自豪地發言:“我們走在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道路上。”
該理論指出,目前的星族社會形態前無古人,沒有可以參照的案例。
其認為,星族社會是一個全員管理者的社會,大部分星族都或多或少參與過管理工作,擁有管理能力。
這意味著他們都是雙重身份者。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星聯邦」管理體係下有數百萬人,作為其中的高級管理者,雙重身份者實際的管理經驗和能力可能還要遠遠超出他們的部分上級。
畢竟,星族社會的總人口不過人。
上下級的管理能力差距可能是倒掛的。
這意味著,誰上都行,本部門之內,誰當中級軍官似乎都可以(高級軍官的職責跨越了星族社會和聯邦社會,所需的能力斷崖式上升)。
該理論將其稱作能力的平庸化和身份的均質化。
大家都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在管理體係中,資曆的重要性被大幅度提高。
想要當我的領導?
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的履曆怎麽樣?在哪些部門幹過?
不要和我說能力,大家都差不多,就是經驗上的差距,這種人生閱曆和時間帶來的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
雙重身份理論的一個總結性觀點指出:
當前的星族社會是一個閱曆社會和經驗社會,想要在星族社會當領導,就必須經過時間的檢驗。
(該理論是星族社會內生的其中一種理論模型,對星族社會現狀的描述和預測可能存在較大的問題,僅作參考)
星衍雖然不完全認可雙重身份理論,但他對其中的一些觀點表示支持,上述觀點就是其中最精華的一部分。
範季司令目前遭遇的繼承者選擇問題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這個社會現象。
他手下艦隊軍事派係的哪些高級軍官幾乎都沒有跨部門當領導的經驗,這導致了大家對非本部門出現的艦隊司令的認可度不高。
“真是糊塗啊,範季。”
星衍搖搖頭,他的麵前出現了幾種解決方案,他需要在其中作出選擇。
其實這可能不是範季司令有意為之,因為都是作為艦隊軍事部門下屬陸戰隊派係高級軍官的身份一路走到現在的,他並沒有在其它部門任職的經驗,但還是成為了艦隊司令。
在此之前他似乎並未察覺到自己是‘特殊的’。
星族社會在半個世紀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他能做到的事情其它人不一定能做到。
不過誰會關心這些呢?
包括星衍在內,所有人都隻看結果。
目前的結果表明,範季司令在繼承問題上犯了重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