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族的定義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棘手的問題。
眾所周知,星族的人口規模極小,兩個星族之間談戀愛都需要先去相關軟件上查詢是否有血緣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星族和聯邦人的交流日益增長,相互之間必然會產生吸引力。
有資格與星族共事的聯邦人都是通過重重考驗,從兩億人中走出來的精英。
單論能力和魅力,這些高階層的聯邦人要遠遠勝於普通星族。
因此,在近些年中,一個比較常見的搭配是,一個平庸的星族與一個精英聯邦人組建家庭,兩性的概率都差不多。
混血星族的人口增長率正在飛速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負責星族日常事務的艦隊管理部門遭遇了極大的壓力,算力需求規模逐漸攀升。
總不能把所有第二代第三代的混血星族都納入進來吧,那星族社會的福利支出將會很快增長到無法承受的地步。
但這確實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在實際判定過程中,艦隊管理部門常常采用人工判定的方式。
純血星族的孩子無條件接納,黑發藍眼的無條件接納。
在此之下的第二代之後的混血星族則按照是否有天賦,是否優秀,長相是否有星族特點(很關鍵)等方麵進行判定。
在無法解決定義問題的背景下,艦隊管理部門從中挑選優秀者培養,這是可以接受的。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很多混血星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星族身份,往往會在履曆上造假。
比如偽造星學院的成績,偽造社會活動的履曆。
由於星族在「星聯邦」的絕對權威,這種行為往往都會成功。
隻有艦隊警察部門有實際權力來查處這些行為。
但問題又來了。
星族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熟人社會,艦隊警察也是其中的一員。
將心比心,如果你是一個艦隊警察,你會不會查處揭發你好友的造假行為,從而讓他的孩子失去成為星族的可能性。
這不就是給自己造了一個仇人嗎。
視而不見的話也沒有多少影響,星族社會又不是養不起一個孩子。
從個人角度而言,無視是最優解。
莊聖將這些情況詳細地告知了司琦高級軍官,包括其中的種種灰色手段,和很多的經典案例。
有不少人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反目成仇。
現在的問題還不算大,被承認的混血星族隻有不到1500人。
但是從莊聖的描述中,司琦高級軍官感受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壓力感。
假設目前的1000多混血星族每人生兩個孩子,他們必然會使用各種手段讓他們的孩子成為星族。
10年一代人,隻需要再過半個世紀,混血星族群體就會反過來成為星族社會的主流群體。
防微杜漸,作為高級軍官,司琦有義務來解決這個問題。
等一下......
真的有必要壓製這一趨勢嗎?
純血星族,這真的是一個好詞嗎?
司琦高級軍官跳脫出了主流的星族敘事,從更高維度思考這個問題。
星族這個詞語包含了太多太多。
它是種族,是文化,是權力,是信仰。
是她為之付出一生的事業。
走過八十餘年的風雨,司琦不會被看似狹隘的種族觀念束縛住思想的雙翼。
畢竟她也是如今星族社會的民族主義敘事的最初構建者之一。
「星聯邦」
星族的命運早已和「星聯邦」綁定在了一起。
「星聯邦」的繁榮約等於星族的繁榮。
司琦高級軍官想明白了。
她第一次認真地看向莊聖,認真地對他說道:
“沒有什麽混血星族,你們就是星族。”
她的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這讓莊聖始料未及。
“但是,你我都知道,我們不可能給每一個星族同等的社會待遇。”
“在一個社會體係內部,人人生而平等,但是社會體係間的差異客觀存在(星學院基礎理論)。”
“出生於「文明搖籃」外的星族不能直接獲得不屬於該社會體係的福利待遇。”
“他們必須通過資格認可程序。”
“相對優秀者享受更多資源,這是理所應當的。”
司琦高級軍官用一種新的理論解釋了艦隊管理部門現有的行為,莊聖知道,她的話很快就會變成艦隊管理部門執行的理論基礎,成為教科書當中的金科玉律。
“當然,我們也不會讓沒有獲得相關待遇的星族直麵社會競爭。”
“作為同族,理應得到一定的社會保障,但這些社會保障不會成為法律條文,因為這違背了聯邦憲法。”
“需要有人來承擔這一責任。”
司琦高級軍官看向莊聖,莊聖不自覺地挺直腰杆,像一個坐在老師麵前的小學生。
“你們可以用自己的星族身份獲利,這是你們作為星族與生俱來的權利。”
“但是,不能以犧牲星族社會整體為代價。”
莊聖露出驚喜的笑容,他連連點頭。
司琦高級軍官的潛在含義有三條。
她答應莊聖不會處理混血星族群體控製的勢力,這保證了他們的經濟基礎。
她要求混血星族群體為所有混血星族提供基礎保障,相當於承擔了部分艦隊管理部門的責任。
她同時要求混血星族群體不得再使用內幕消息等方式不當得利。
至於所謂的與民爭利會導致星族神聖化的宏觀政策失敗,司琦高級軍官本來就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
隻要星族群體維持壟斷性的軍事優勢和監控體係,星族就是聯邦的神。
至少在她死之前,一切都是如此。
【64年7月】
這次談話的一個月後。
司琦高級軍官在最高指揮部例會上提出了混血星族相關的問題。
她要求艦隊管理部門製定詳細的篩選標準和選拔流程,建立一套星族身份的認可標準,就像榮譽星族體係一樣。
同時,她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基礎,並得到了澄慶司令的讚揚。
司琦的方案很快就在最高指揮部層麵通過。
艦隊管理部門很快就開始根據最高指揮部下發的文件進行針對性的改革。
此次改革並未遭遇阻力,星族大眾也對這些問題毫不關心。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棘手的問題。
眾所周知,星族的人口規模極小,兩個星族之間談戀愛都需要先去相關軟件上查詢是否有血緣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星族和聯邦人的交流日益增長,相互之間必然會產生吸引力。
有資格與星族共事的聯邦人都是通過重重考驗,從兩億人中走出來的精英。
單論能力和魅力,這些高階層的聯邦人要遠遠勝於普通星族。
因此,在近些年中,一個比較常見的搭配是,一個平庸的星族與一個精英聯邦人組建家庭,兩性的概率都差不多。
混血星族的人口增長率正在飛速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負責星族日常事務的艦隊管理部門遭遇了極大的壓力,算力需求規模逐漸攀升。
總不能把所有第二代第三代的混血星族都納入進來吧,那星族社會的福利支出將會很快增長到無法承受的地步。
但這確實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在實際判定過程中,艦隊管理部門常常采用人工判定的方式。
純血星族的孩子無條件接納,黑發藍眼的無條件接納。
在此之下的第二代之後的混血星族則按照是否有天賦,是否優秀,長相是否有星族特點(很關鍵)等方麵進行判定。
在無法解決定義問題的背景下,艦隊管理部門從中挑選優秀者培養,這是可以接受的。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很多混血星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星族身份,往往會在履曆上造假。
比如偽造星學院的成績,偽造社會活動的履曆。
由於星族在「星聯邦」的絕對權威,這種行為往往都會成功。
隻有艦隊警察部門有實際權力來查處這些行為。
但問題又來了。
星族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熟人社會,艦隊警察也是其中的一員。
將心比心,如果你是一個艦隊警察,你會不會查處揭發你好友的造假行為,從而讓他的孩子失去成為星族的可能性。
這不就是給自己造了一個仇人嗎。
視而不見的話也沒有多少影響,星族社會又不是養不起一個孩子。
從個人角度而言,無視是最優解。
莊聖將這些情況詳細地告知了司琦高級軍官,包括其中的種種灰色手段,和很多的經典案例。
有不少人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反目成仇。
現在的問題還不算大,被承認的混血星族隻有不到1500人。
但是從莊聖的描述中,司琦高級軍官感受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壓力感。
假設目前的1000多混血星族每人生兩個孩子,他們必然會使用各種手段讓他們的孩子成為星族。
10年一代人,隻需要再過半個世紀,混血星族群體就會反過來成為星族社會的主流群體。
防微杜漸,作為高級軍官,司琦有義務來解決這個問題。
等一下......
真的有必要壓製這一趨勢嗎?
純血星族,這真的是一個好詞嗎?
司琦高級軍官跳脫出了主流的星族敘事,從更高維度思考這個問題。
星族這個詞語包含了太多太多。
它是種族,是文化,是權力,是信仰。
是她為之付出一生的事業。
走過八十餘年的風雨,司琦不會被看似狹隘的種族觀念束縛住思想的雙翼。
畢竟她也是如今星族社會的民族主義敘事的最初構建者之一。
「星聯邦」
星族的命運早已和「星聯邦」綁定在了一起。
「星聯邦」的繁榮約等於星族的繁榮。
司琦高級軍官想明白了。
她第一次認真地看向莊聖,認真地對他說道:
“沒有什麽混血星族,你們就是星族。”
她的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這讓莊聖始料未及。
“但是,你我都知道,我們不可能給每一個星族同等的社會待遇。”
“在一個社會體係內部,人人生而平等,但是社會體係間的差異客觀存在(星學院基礎理論)。”
“出生於「文明搖籃」外的星族不能直接獲得不屬於該社會體係的福利待遇。”
“他們必須通過資格認可程序。”
“相對優秀者享受更多資源,這是理所應當的。”
司琦高級軍官用一種新的理論解釋了艦隊管理部門現有的行為,莊聖知道,她的話很快就會變成艦隊管理部門執行的理論基礎,成為教科書當中的金科玉律。
“當然,我們也不會讓沒有獲得相關待遇的星族直麵社會競爭。”
“作為同族,理應得到一定的社會保障,但這些社會保障不會成為法律條文,因為這違背了聯邦憲法。”
“需要有人來承擔這一責任。”
司琦高級軍官看向莊聖,莊聖不自覺地挺直腰杆,像一個坐在老師麵前的小學生。
“你們可以用自己的星族身份獲利,這是你們作為星族與生俱來的權利。”
“但是,不能以犧牲星族社會整體為代價。”
莊聖露出驚喜的笑容,他連連點頭。
司琦高級軍官的潛在含義有三條。
她答應莊聖不會處理混血星族群體控製的勢力,這保證了他們的經濟基礎。
她要求混血星族群體為所有混血星族提供基礎保障,相當於承擔了部分艦隊管理部門的責任。
她同時要求混血星族群體不得再使用內幕消息等方式不當得利。
至於所謂的與民爭利會導致星族神聖化的宏觀政策失敗,司琦高級軍官本來就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
隻要星族群體維持壟斷性的軍事優勢和監控體係,星族就是聯邦的神。
至少在她死之前,一切都是如此。
【64年7月】
這次談話的一個月後。
司琦高級軍官在最高指揮部例會上提出了混血星族相關的問題。
她要求艦隊管理部門製定詳細的篩選標準和選拔流程,建立一套星族身份的認可標準,就像榮譽星族體係一樣。
同時,她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基礎,並得到了澄慶司令的讚揚。
司琦的方案很快就在最高指揮部層麵通過。
艦隊管理部門很快就開始根據最高指揮部下發的文件進行針對性的改革。
此次改革並未遭遇阻力,星族大眾也對這些問題毫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