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鬆海」世界,「星聯邦」曾經的第一個開拓世界,曾經吸納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資。
但是隨著對無限海世界群的不斷探索,以及「天堂島」世界的出現,聯邦的開拓中心從「銀鬆海」轉移到了「天堂島」。
在失去了聯邦中央的優惠政策和巨量的外來資本後,當地的聯邦人猛然發現,他們突然一無所有了。
當地的產業隨著巨型聯邦企業的撤資而離開,造成了大量的失業。
失業者們為追求出路,開始大規模地離開當地。
這進一步造成了產業的蕭條,加速了資本的撤離速度。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外力幹預,「銀鬆海」將會自此一蹶不振,變為一個擁有一點點產業的農業世界。
幸運的是,在當地州政府和逃不走的富裕階層的共同努力下,「銀鬆海」被建設為了一個旅遊世界,每年的旅遊收入高達數千萬星幣,勉強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
但是無限海世界群可能存在的敵人就如同高懸於頭頂的利劍,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落下。
這意味著聯邦州政府無法擁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在一方麵,他們想要進一步建設旅遊世界,增加文化收入。
另一方麵,實際控製該世界的艦隊軍事部門卻還在不斷地建設軍事設施,並且將越來越多的區域轉化為軍事禁區,嚴重阻礙了當地發展。
因此,在被拋棄的這些年中,「銀鬆海」世界的經濟狀態就如同長期萎靡不振的聯邦經濟一樣,能夠維持,但看不到向好的希望。
但不管怎麽說,「銀鬆海」世界至少擁有農業和旅遊業這兩大支柱產業。
這已經是中部世界群的尖子生了。
很多聯邦中央管理者都認為它不會是出頭鳥,對相關事態的準備也比較鬆懈。
【77年9月上旬】
銀鬆海大遊行已經進行了兩周了。
這裏的事態已經傳遍了整個聯邦,所有聯邦公民都將視線放到了這裏。
所涉及到的各方勢力也基本達成了妥協。
雖說這隻是一個邊緣世界的遊行,但它影響的範圍卻無比強大,這主要歸功於「銀鬆海」特殊的地位。
如果說中部世界群是聯邦的中心樞紐,那「間犧海」和「銀鬆海」就是中部世界群的交通樞紐。
而前者的可開發的陸地麵積遠遠小於後者,因此,後者的戰略地位要遠遠高於前者。
把「銀鬆海」叫做聯邦的地理中心也不算錯誤。
它連接著無限海世界群,背靠斜月世界群,是聯邦對外開拓的最前線,艦隊軍事部門常年在該世界維持著較大規模的軍事力量。
可以說,這個世界是艦隊軍事部門的傳統勢力範圍。
但與此同時,它也是屬於中部世界群,因此也是大收縮計劃的一員,聯邦管理部門和艦隊警察部門肯定也會對該世界進行大規模的改革。
最高指揮部最強大的兩大政治力量在這個世界中必然會發生碰撞和衝突。
大遊行隻是恰逢其會,成為了它們鬥法的一處棋盤。
各個部門,乃至部門內部的不同派係都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它們對大遊行的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看艦隊軍事部門的兩位,艦隊部門和陸戰隊部門。
其中艦隊部門在該世界的勢力最為龐大,一支主力艦隊就常年駐紮於此,其在此處的軍事實力遙遙領先,隻需要派艦隊靠岸,放無人機群或者直接開火,一切反對勢力都會化為灰燼。
而它對此的態度十分簡單。
穩定。
艦隊部門希望「銀鬆海」世界維持穩定,並且不希望自己過多介入,特別是軍事介入。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駐紮於此的聯邦艦隊比這還要誇張,不要說整支艦隊了,哪怕是動用一艘海上無人機作戰平台,在不起飛無人機作戰集群的情況下,其來迴一趟的成本就超過了十萬星幣。
如果使用無人機作戰集群,哪怕隻起飛100架,那成本也會超過百萬星幣,萬一在協同過程中還掉了幾架武裝無人機,那成本就更沒法算了。
穩定也是從經濟上考慮,如果「銀鬆海」世界亂了,為了維持駐軍,艦隊部門就必須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去保證軍事資源和士兵們日常消費品的供給,這都是艦隊方麵自掏腰包,現在的最高指揮部可不會為此付錢。
艦隊部門也沒有多少餘糧啊!
陸戰隊部門的態度與艦隊部門則有著很大的區別,雖然陸戰隊部門在該世界有著一定的駐軍,但維持陸軍的花費遠遠小於海軍,不存在多少經濟方麵的困擾。
而陸戰隊部門也算是一根定海神針,他們可以隨時調動聯邦軍進入「銀鬆海」鎮壓局勢。
雖然也會花很多星幣,但他們畢竟動用的是聯邦軍,相關的花費也會算在聯邦軍部門頭上,由艦隊部門和陸戰隊部門共同承擔,可以預見的是,艦隊部門在該世界的各類資產也遠多於陸戰隊部門,因此相關的花費肯定也是它占大頭。
因此,陸戰隊的態度是無所謂,哪個方向的發展對它有利,它就會支持哪邊。
另一方,以千孤陽高級軍官為首的政治力量也存在著一定的分歧。
作為大收縮計劃的主要執行者,改革委員會方麵肯定最為重視,隸屬於聯邦管理部門的改革委員,莊聖中級軍官在接收到信息的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銀鬆海」。
他的訴求十分清晰,盡可能地完美解決大遊行。
即盡量不要動用武力,盡量少的向民眾做出妥協,同時要貫徹千孤陽高級軍官和仲齊高級軍官的指示,可謂處處受製,是最難做的一方。
聯邦管理部門方麵,也就是千孤陽高級軍官的訴求也是完美解決此事。
但她的側重點與改革委員會不同。
千孤陽高級軍官不希望改革委員會做出妥協,也就是不能多花錢。
本來就是為了挽救聯邦財政,如果讓人一鬧就給資源給錢,那改革還怎麽繼續?
至於改革委員會如何處理此事,處理的怎麽樣,她其實並不是太關心,就算最後要動用武力,也是艦隊軍事部門出錢出力。
以仲齊高級軍官為首的艦隊警察部門則要求盡可能快的鎮壓大遊行。
這也是他的一貫態度,對待民間暴動就要重拳出擊!
但是隨著對無限海世界群的不斷探索,以及「天堂島」世界的出現,聯邦的開拓中心從「銀鬆海」轉移到了「天堂島」。
在失去了聯邦中央的優惠政策和巨量的外來資本後,當地的聯邦人猛然發現,他們突然一無所有了。
當地的產業隨著巨型聯邦企業的撤資而離開,造成了大量的失業。
失業者們為追求出路,開始大規模地離開當地。
這進一步造成了產業的蕭條,加速了資本的撤離速度。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外力幹預,「銀鬆海」將會自此一蹶不振,變為一個擁有一點點產業的農業世界。
幸運的是,在當地州政府和逃不走的富裕階層的共同努力下,「銀鬆海」被建設為了一個旅遊世界,每年的旅遊收入高達數千萬星幣,勉強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
但是無限海世界群可能存在的敵人就如同高懸於頭頂的利劍,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落下。
這意味著聯邦州政府無法擁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在一方麵,他們想要進一步建設旅遊世界,增加文化收入。
另一方麵,實際控製該世界的艦隊軍事部門卻還在不斷地建設軍事設施,並且將越來越多的區域轉化為軍事禁區,嚴重阻礙了當地發展。
因此,在被拋棄的這些年中,「銀鬆海」世界的經濟狀態就如同長期萎靡不振的聯邦經濟一樣,能夠維持,但看不到向好的希望。
但不管怎麽說,「銀鬆海」世界至少擁有農業和旅遊業這兩大支柱產業。
這已經是中部世界群的尖子生了。
很多聯邦中央管理者都認為它不會是出頭鳥,對相關事態的準備也比較鬆懈。
【77年9月上旬】
銀鬆海大遊行已經進行了兩周了。
這裏的事態已經傳遍了整個聯邦,所有聯邦公民都將視線放到了這裏。
所涉及到的各方勢力也基本達成了妥協。
雖說這隻是一個邊緣世界的遊行,但它影響的範圍卻無比強大,這主要歸功於「銀鬆海」特殊的地位。
如果說中部世界群是聯邦的中心樞紐,那「間犧海」和「銀鬆海」就是中部世界群的交通樞紐。
而前者的可開發的陸地麵積遠遠小於後者,因此,後者的戰略地位要遠遠高於前者。
把「銀鬆海」叫做聯邦的地理中心也不算錯誤。
它連接著無限海世界群,背靠斜月世界群,是聯邦對外開拓的最前線,艦隊軍事部門常年在該世界維持著較大規模的軍事力量。
可以說,這個世界是艦隊軍事部門的傳統勢力範圍。
但與此同時,它也是屬於中部世界群,因此也是大收縮計劃的一員,聯邦管理部門和艦隊警察部門肯定也會對該世界進行大規模的改革。
最高指揮部最強大的兩大政治力量在這個世界中必然會發生碰撞和衝突。
大遊行隻是恰逢其會,成為了它們鬥法的一處棋盤。
各個部門,乃至部門內部的不同派係都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它們對大遊行的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看艦隊軍事部門的兩位,艦隊部門和陸戰隊部門。
其中艦隊部門在該世界的勢力最為龐大,一支主力艦隊就常年駐紮於此,其在此處的軍事實力遙遙領先,隻需要派艦隊靠岸,放無人機群或者直接開火,一切反對勢力都會化為灰燼。
而它對此的態度十分簡單。
穩定。
艦隊部門希望「銀鬆海」世界維持穩定,並且不希望自己過多介入,特別是軍事介入。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駐紮於此的聯邦艦隊比這還要誇張,不要說整支艦隊了,哪怕是動用一艘海上無人機作戰平台,在不起飛無人機作戰集群的情況下,其來迴一趟的成本就超過了十萬星幣。
如果使用無人機作戰集群,哪怕隻起飛100架,那成本也會超過百萬星幣,萬一在協同過程中還掉了幾架武裝無人機,那成本就更沒法算了。
穩定也是從經濟上考慮,如果「銀鬆海」世界亂了,為了維持駐軍,艦隊部門就必須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去保證軍事資源和士兵們日常消費品的供給,這都是艦隊方麵自掏腰包,現在的最高指揮部可不會為此付錢。
艦隊部門也沒有多少餘糧啊!
陸戰隊部門的態度與艦隊部門則有著很大的區別,雖然陸戰隊部門在該世界有著一定的駐軍,但維持陸軍的花費遠遠小於海軍,不存在多少經濟方麵的困擾。
而陸戰隊部門也算是一根定海神針,他們可以隨時調動聯邦軍進入「銀鬆海」鎮壓局勢。
雖然也會花很多星幣,但他們畢竟動用的是聯邦軍,相關的花費也會算在聯邦軍部門頭上,由艦隊部門和陸戰隊部門共同承擔,可以預見的是,艦隊部門在該世界的各類資產也遠多於陸戰隊部門,因此相關的花費肯定也是它占大頭。
因此,陸戰隊的態度是無所謂,哪個方向的發展對它有利,它就會支持哪邊。
另一方,以千孤陽高級軍官為首的政治力量也存在著一定的分歧。
作為大收縮計劃的主要執行者,改革委員會方麵肯定最為重視,隸屬於聯邦管理部門的改革委員,莊聖中級軍官在接收到信息的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銀鬆海」。
他的訴求十分清晰,盡可能地完美解決大遊行。
即盡量不要動用武力,盡量少的向民眾做出妥協,同時要貫徹千孤陽高級軍官和仲齊高級軍官的指示,可謂處處受製,是最難做的一方。
聯邦管理部門方麵,也就是千孤陽高級軍官的訴求也是完美解決此事。
但她的側重點與改革委員會不同。
千孤陽高級軍官不希望改革委員會做出妥協,也就是不能多花錢。
本來就是為了挽救聯邦財政,如果讓人一鬧就給資源給錢,那改革還怎麽繼續?
至於改革委員會如何處理此事,處理的怎麽樣,她其實並不是太關心,就算最後要動用武力,也是艦隊軍事部門出錢出力。
以仲齊高級軍官為首的艦隊警察部門則要求盡可能快的鎮壓大遊行。
這也是他的一貫態度,對待民間暴動就要重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