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朝會
重生之廢材皇子締造理想國度 作者:姚津聽雨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曌神朝紀元二百九十三年歲首,天還沒亮,世界還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雞鳴犬吠打破了這份寧靜。
月亮斜掛空中,灑下一片銀輝。微風吹過,帶走了秋天的最後一絲溫度,帶來了冬天的第一縷寒意。
樹枝上覆蓋了一層晶瑩剔透的霜花,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一切都在靜靜地等待著太陽的升起,等待著新的一天的到來。
寅時三刻,趙無庸便開始起床更衣,乘坐王府馬車前往建章宮參加大朝會。
馬蹄聲、車輪碾壓青石板路上發出的“嘎吱”聲在寂靜的夜晚中迴蕩。夜色中的京都城還在沉睡,靜靜地橫臥在大地上。
城牆上燈火搖曳,為這座古老的皇城平添了幾分神秘。
承明殿內外已是燈火通明,猶如白晝。大殿前的廣場上,衛尉禁軍旗甲鮮明,威風凜凜。
太常丞率領下屬人員做好祭天的準備,太樂令身邊一群身著盛裝的儀仗隊伍正在列隊待發。
承明殿內,寶案、香案、樂器、鹵簿等一應設施已於昨日擺放齊備,大殿兩側陳列著車騎兵衛及各色旗幟、儀物。
殿內香煙嫋嫋升起,散發出淡淡的香氣,發散出一種神聖而莊重的氣氛。
黎明時分,東方天際開始泛起微光。太陽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
主管星曆的太常令下屬高唿:
“卯時已到!”
午門上的第一道鼓聲如雷鳴般響起。文武百官們聽到鼓聲,便自動在午門外按品級列隊站好,等待入殿。
隨著第二道鼓聲響起,百官們在禮官導引下,按文東武西,分別從左右掖門進入皇宮,上品級橋、過天和門,在承明殿廣場的東西兩麵,按品級找準對應的位置肅立。
皇帝趙九霄已於三卯鍾鳴時起床,穿上冕服、玉帶、靴袍,先到福華殿的龍墀和聖堂炷香,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然後到祖宗神禦殿行酌獻禮,給祖先上供,接著去福齊殿向太後祝賀。迴到福寧殿接受皇後、太子、皇子、公主、各郡夫人、內官等人的賀禮。
隨後駕臨禹華殿升座,等待時辰到來。
第三道鼓聲響起,禮官高唿:
\"趨。\"
文武百官立即整齊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依品級文東武西排著長長的隊伍聯轡進入宮城,神態莊重。
此時,趙九霄移駕承明殿,在一片莊嚴肅穆的鍾鼓禮樂聲中,由內侍簇擁著乘輿臨朝高坐龍椅。
趙九霄身穿肩繡日月,背繡星辰,上下繪有九道章文的冕服,頭戴黑色十二旒冕冠,高坐龍椅之上。眼神犀利而深邃,透發出濃濃的帝王威嚴。
文武百官們按照品級排列,依次向皇帝行四拜禮。
動作整齊劃一,場景震撼。
進入例行公事的進表,宣表,致頌詞的重要環節,文武百官們依品級遞交奏折,宣讀表文、朗誦頌詞。
而後百官自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皆依次貢獻禮物,待蠻、貊、胡、羌等部朝貢完畢,開始大宴賓客,又是按尊卑品級依次上前給皇帝跪拜,敬酒祝壽,君臣盡歡。
喝至微醺,禮樂聲再次響起,趙九霄緩緩離開禦座,百官再次鞠躬恭送,整個大朝會的典禮才宣告結束,文武百官們開始有序地離開承明殿。
隨著大朝會的舉行,年味漸達高潮。宮中張燈結彩,城牆也掛上了大紅燈籠。煙花綻放,爆竹轟鳴,宮內開始舉行盛大的儺戲驅邪儀式。
衛尉禁軍各部軍士,頭戴麵具、身著錦繡花衣、手執金槍龍旗,入場參與表演。
有身材高大威猛的,穿上鍍金銅盔甲扮成將軍,禁軍中的兩位鎮殿將軍,則打扮成門神。
有相貌兇惡的則扮成判官,其它的人扮鍾馗、土地爺、灶王爺,整個儀式有千餘人參加。
趙無庸也套了個兇神惡煞的鬼臉麵具跟著湊熱鬧,趙無雙身著紅色長裙,額貼金梅在趙無庸屁股後麵跟著。
表演隊伍先在宮門外轉了一大圈,其間走走演演,用時良久,方迴宮內。
皇宮外大街小巷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街道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滿街燈火,連陌笙歌,有跳鬼判的,有踩高竿的,有舞翠盤的,有鬥龍燈的,有騎駱駝的,表演舞獅、雜耍的,到處圍滿了人。
看至精彩處,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
小販的叫賣聲,四溢飄散的美食的香味,彌漫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那些個胭脂柳巷的鶯鶯燕燕,一年之中也就這幾日難得有幾天空閑。趁這機會也紛紛塗脂抹粉、紅裙綠襖、扭著屁股,努著嘴唇,跑出來湊熱鬧。
惹得不少浪蕩公子,地痞混子在人群裏穿來插去,摳臀捏手,撫臉摸胸,借機占點便宜。
五彩斑斕的煙花綻放,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震天。
家家門前花燈高掛,不計其數。燈上有畫著故事的,有剪彩飛白牡丹的,有並蒂芙蓉的……
看爭相鬥豔,散千團錦繡。
執金吾營地河邊搭上起了一座鼇山,上麵盤著紅黃大龍兩條,每片麟甲上都點了一盞燈,口噴淨水。
河麵上漂著不計其數的河燈,燈光倒映水中,金光粼粼。
城中各處宮觀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設燈火,慶賀豐年。
三瓦兩舍,更不必說。
隻見閣子內,吹笙簫,動鼓板,掀雲鬧社,子弟們鬧鬧嚷嚷,都在樓上打哄賞燈。
謫仙居內的客人比平時還多,有執杯高舉,遙祝故鄉,內心懷著無比複雜的感情吟誦“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江湖遊俠。
有感慨“客舍京都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京都是故鄉。”的無根浮萍。
有山高路遠,無錢返鄉隻能哀歎“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一年”的落魄書生……
趙無庸滿臉疲憊迴到王府的時候,夜色已深。前世的自己從沒經曆過這種陣仗,對他來說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京都這個是非之地他是半點不想待了,就想早點迴河西享受天高任鳥飛的感覺。
不過,迴去之前還得做點什麽。好不容易來一趟,總得給大家留點念想吧?不然怎麽對得起自己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呢?
……
月亮斜掛空中,灑下一片銀輝。微風吹過,帶走了秋天的最後一絲溫度,帶來了冬天的第一縷寒意。
樹枝上覆蓋了一層晶瑩剔透的霜花,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一切都在靜靜地等待著太陽的升起,等待著新的一天的到來。
寅時三刻,趙無庸便開始起床更衣,乘坐王府馬車前往建章宮參加大朝會。
馬蹄聲、車輪碾壓青石板路上發出的“嘎吱”聲在寂靜的夜晚中迴蕩。夜色中的京都城還在沉睡,靜靜地橫臥在大地上。
城牆上燈火搖曳,為這座古老的皇城平添了幾分神秘。
承明殿內外已是燈火通明,猶如白晝。大殿前的廣場上,衛尉禁軍旗甲鮮明,威風凜凜。
太常丞率領下屬人員做好祭天的準備,太樂令身邊一群身著盛裝的儀仗隊伍正在列隊待發。
承明殿內,寶案、香案、樂器、鹵簿等一應設施已於昨日擺放齊備,大殿兩側陳列著車騎兵衛及各色旗幟、儀物。
殿內香煙嫋嫋升起,散發出淡淡的香氣,發散出一種神聖而莊重的氣氛。
黎明時分,東方天際開始泛起微光。太陽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
主管星曆的太常令下屬高唿:
“卯時已到!”
午門上的第一道鼓聲如雷鳴般響起。文武百官們聽到鼓聲,便自動在午門外按品級列隊站好,等待入殿。
隨著第二道鼓聲響起,百官們在禮官導引下,按文東武西,分別從左右掖門進入皇宮,上品級橋、過天和門,在承明殿廣場的東西兩麵,按品級找準對應的位置肅立。
皇帝趙九霄已於三卯鍾鳴時起床,穿上冕服、玉帶、靴袍,先到福華殿的龍墀和聖堂炷香,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然後到祖宗神禦殿行酌獻禮,給祖先上供,接著去福齊殿向太後祝賀。迴到福寧殿接受皇後、太子、皇子、公主、各郡夫人、內官等人的賀禮。
隨後駕臨禹華殿升座,等待時辰到來。
第三道鼓聲響起,禮官高唿:
\"趨。\"
文武百官立即整齊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依品級文東武西排著長長的隊伍聯轡進入宮城,神態莊重。
此時,趙九霄移駕承明殿,在一片莊嚴肅穆的鍾鼓禮樂聲中,由內侍簇擁著乘輿臨朝高坐龍椅。
趙九霄身穿肩繡日月,背繡星辰,上下繪有九道章文的冕服,頭戴黑色十二旒冕冠,高坐龍椅之上。眼神犀利而深邃,透發出濃濃的帝王威嚴。
文武百官們按照品級排列,依次向皇帝行四拜禮。
動作整齊劃一,場景震撼。
進入例行公事的進表,宣表,致頌詞的重要環節,文武百官們依品級遞交奏折,宣讀表文、朗誦頌詞。
而後百官自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皆依次貢獻禮物,待蠻、貊、胡、羌等部朝貢完畢,開始大宴賓客,又是按尊卑品級依次上前給皇帝跪拜,敬酒祝壽,君臣盡歡。
喝至微醺,禮樂聲再次響起,趙九霄緩緩離開禦座,百官再次鞠躬恭送,整個大朝會的典禮才宣告結束,文武百官們開始有序地離開承明殿。
隨著大朝會的舉行,年味漸達高潮。宮中張燈結彩,城牆也掛上了大紅燈籠。煙花綻放,爆竹轟鳴,宮內開始舉行盛大的儺戲驅邪儀式。
衛尉禁軍各部軍士,頭戴麵具、身著錦繡花衣、手執金槍龍旗,入場參與表演。
有身材高大威猛的,穿上鍍金銅盔甲扮成將軍,禁軍中的兩位鎮殿將軍,則打扮成門神。
有相貌兇惡的則扮成判官,其它的人扮鍾馗、土地爺、灶王爺,整個儀式有千餘人參加。
趙無庸也套了個兇神惡煞的鬼臉麵具跟著湊熱鬧,趙無雙身著紅色長裙,額貼金梅在趙無庸屁股後麵跟著。
表演隊伍先在宮門外轉了一大圈,其間走走演演,用時良久,方迴宮內。
皇宮外大街小巷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街道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滿街燈火,連陌笙歌,有跳鬼判的,有踩高竿的,有舞翠盤的,有鬥龍燈的,有騎駱駝的,表演舞獅、雜耍的,到處圍滿了人。
看至精彩處,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
小販的叫賣聲,四溢飄散的美食的香味,彌漫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那些個胭脂柳巷的鶯鶯燕燕,一年之中也就這幾日難得有幾天空閑。趁這機會也紛紛塗脂抹粉、紅裙綠襖、扭著屁股,努著嘴唇,跑出來湊熱鬧。
惹得不少浪蕩公子,地痞混子在人群裏穿來插去,摳臀捏手,撫臉摸胸,借機占點便宜。
五彩斑斕的煙花綻放,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震天。
家家門前花燈高掛,不計其數。燈上有畫著故事的,有剪彩飛白牡丹的,有並蒂芙蓉的……
看爭相鬥豔,散千團錦繡。
執金吾營地河邊搭上起了一座鼇山,上麵盤著紅黃大龍兩條,每片麟甲上都點了一盞燈,口噴淨水。
河麵上漂著不計其數的河燈,燈光倒映水中,金光粼粼。
城中各處宮觀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設燈火,慶賀豐年。
三瓦兩舍,更不必說。
隻見閣子內,吹笙簫,動鼓板,掀雲鬧社,子弟們鬧鬧嚷嚷,都在樓上打哄賞燈。
謫仙居內的客人比平時還多,有執杯高舉,遙祝故鄉,內心懷著無比複雜的感情吟誦“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江湖遊俠。
有感慨“客舍京都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京都是故鄉。”的無根浮萍。
有山高路遠,無錢返鄉隻能哀歎“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一年”的落魄書生……
趙無庸滿臉疲憊迴到王府的時候,夜色已深。前世的自己從沒經曆過這種陣仗,對他來說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京都這個是非之地他是半點不想待了,就想早點迴河西享受天高任鳥飛的感覺。
不過,迴去之前還得做點什麽。好不容易來一趟,總得給大家留點念想吧?不然怎麽對得起自己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