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淺淺的危機
綜武反派:師娘,讓我照顧你吧 作者:風帆108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江上,波濤湧動,江水拍打著船身。
高達獨自站立在船頭,望著翻滾的江水和緩緩倒退的群山,思緒也隨風飄蕩,飛向了遙遠的過去。
這些歲月裏,高達的仕途經曆了數次起伏。鄂州的攻防戰依然曆曆在目,仿佛還在眼前。
那時蒙軍在大汗蒙哥的率領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勢。
忽必烈指揮的左翼鐵騎如洪流般從沙武口渡過長江,矛頭直指鄂州軍事重鎮;而蒙哥則從陝西出發,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巴蜀,猛攻重慶防禦要塞。
當時的情況極其危急,宋朝的命運懸於一線,幸運的是,蒙哥貪功冒進,在釣魚城下受傷,其後不久駕崩,使得蒙軍的這路進攻暫時擱置。
然而,在湖廣兩地,局勢並未因巴蜀的敗退而受到影響。在忽必烈的統領下,蒙軍依舊勢如破竹,鄂州城岌岌可危。
鄂州一旦失守,臨安城便如同一個失去庇護的少女,隨時可能成為敵人的獵物,任人宰割。
朝廷內部,人人自危。
為了挽救危局,巴蜀等地的軍隊被緊急調往鄂州支援。
當時的鄂州守將張勝極為英勇善戰,多次擊退蒙軍的進攻。但終因力量懸殊,在堅守城池的戰鬥中英勇犧牲,以身殉國。
在那樣危急的時刻,高達臨危受命,接下了守將的重任。在接下來的數月激烈攻防中,他多次成功抵禦了蒙軍的猛烈進攻。
這為風雨飄搖的朝廷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使得賈似道有機會調集宋軍主力前來增援,與城外的蒙軍形成了對峙局麵。同時,呂文德的水軍也沿長江順流而下,悄然間構成了圍攻的態勢。
忽必烈久攻不下,士氣日漸低落。再加上蒙哥突然駕崩的消息傳來,他急需迴去爭奪大汗的寶座,因此不得不選擇撤軍。
可以說,在這場關乎宋朝生死存亡的戰役中,高達居功甚偉。
然而,高達因自恃功高,對丞相賈似道常懷不敬,甚至在朝堂上多次出言不遜,頂撞對方。這使得賈似道對他心生不滿,最終導致他的仕途受阻,隻能賦閑在家。
高達原本懷揣著滿腔熱血,立誌要抗擊蒙軍,光複河山。但因與權臣賈似道不和,被迫離開了朝廷。他本以為自己的仕途已經走到了盡頭,人生再無翻盤的可能。
卻不想隨著襄陽城的戰局出現轉機,激進派的聲音日漸高漲,賈似道也不得不作出讓步,這讓高達看到了重返軍事舞台的曙光。
因此,這些天來,他在遠赴襄陽的途中,已經做好全盤的規劃,隻待進入城中,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時,身後傳來副將的聲音:“高大人,前方就是鹿門山了。”
高達從沉思中迴過神來,目光望向兩岸陡峭的山崖。在峭壁之上,依稀可以看到幾架大型投石器的殘骸靜靜地躺在那裏。
他不由得迴想起朝廷裏流傳的傳聞,說襄陽的郭靖大俠曾親率數位英勇之士夜襲百丈山的敵軍陣地,而另一名被稱為寧遠的俠客,竟以一人之力擊潰了鹿門山上千精銳守備,還摧毀了敵方的重型投石器。
對於這樣的說法,在朝中那些文人武官們聽來,不過是一則笑話,他們將其歸結為呂文煥的誇大其詞,根本沒當迴事。
高達是身經百戰的守城將領,深知這樣的戰績聽起來有多麽不可思議,所以也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然而對那位名叫寧遠的俠客,卻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絲好奇。
“血刀老祖,”他開口詢問,“這世上,真的有無人能敵的俠客存在嗎?”
船上站著或坐著的十餘人,無論體型還是容貌,都散發出一股不言而喻的肅殺。
其中一部分人是追隨高達的武將,他們曾在鄂州之戰中並肩作戰,共同經曆過生死的洗禮;而另一部分人,則是朝廷特地派遣來保護他的精英武士,個個身手不凡,眼神犀利。
其中一個大漢,身穿粗布長袍,形象粗獷豪放。他手握一柄沉甸甸的長刀,隨意地靠在船舷上,正無聊地望著兩岸的山巒。
聽到高達的問題,他轉過頭來,咧嘴一笑:“高大人,您這可真是開玩笑了。武林中誰不知道,雖然天下第一的位置尚無定論,但真正的高手,其實就那麽幾位。”
高達被挑起了興趣,好奇地問道:“哦?這話怎麽說?說來聽聽。”
血刀老祖正要開口細說,卻突然瞥見前方江麵上,一葉扁舟悠悠蕩蕩地飄來。
小船上載著一男三女。一位風華絕代的婦人悠然地劃著小舟。
小舟上,一張精巧的矮幾擺放得整整齊齊,寧遠盤膝坐在茶幾旁,小昭正專心致誌地為他沏茶。
她甜甜地笑道:“公子,您嚐嚐看,我最近泡茶的手藝是不是進步了?這些天我可是非常認真地跟一位老師傅學習的呢。”
寧遠端起茶杯小飲了一口,細細品味。茶水入口雖淡,卻帶著綿長的迴甘。
他讚賞地點頭:“小昭,你真是心靈手巧,這茶泡得愈發出色了,比起你娘親,可是技高一籌。”
小昭抿嘴一笑,眼睛彎成了可愛的月牙形,滿心歡喜地說:“公子喜歡就好。”
這些日子裏,她一直跟在寧遠身邊。在娘親不斷的“危機教育”下,她起初小心翼翼,生怕這位武功蓋世的公子會對她有什麽不軌之舉。
然而相處久了,她發現寧遠其實是個非常和善的人,雖然風流倜儻,好色貪歡,卻不會強人所難。
這讓小昭的心漸漸放鬆下來,開始真心喜歡待在他身邊。
在日常的閑聊中,寧遠總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他的博學多才,無論天文還是地理,他都了如指掌。許多小昭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公子總能簡明扼要地為她解答。
小昭的心,不知不覺間已經係在了這位獨特公子的身上,開始全心全意地為他考慮和付出。
說來也奇怪,她娘親之前整日籌劃著逃離,但最近卻出奇地安靜下來,似乎已經放棄了逃跑的念頭。小昭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再聽到娘親提起那些逃跑計劃了。
她輕輕搖了搖頭,決定不再去深究娘親那些令人費解的舉動,又為寧遠斟上半杯茶。
淺淺抱著公子的長劍,靜靜地站在一旁,心中卻充滿了鬱悶。
身為持劍侍女,她本應在寧遠出行時緊隨其側。
早上,青青姐姐特意找她談話,千叮萬囑地告訴她,這次隨行是個絕佳的機會,一定要趁機牢牢抓住公子的心。
青青還親自傳授了她許多吸引公子的小訣竅。
淺淺將這些小技巧牢記在心,並不斷為自己加油打氣。
然而,就在出行之際,小昭母女倆也加入了隊伍,而泡茶這一重要任務竟然被小昭搶先一步承擔了。
更令她沮喪的是,小昭泡的茶竟然比她泡的還要出色。
淺淺望著小昭那張明媚動人的臉龐,再看看船上那位劃船的母親,她身姿婀娜,眼神多情,這使得淺淺心中的危機感愈發強烈。
高達獨自站立在船頭,望著翻滾的江水和緩緩倒退的群山,思緒也隨風飄蕩,飛向了遙遠的過去。
這些歲月裏,高達的仕途經曆了數次起伏。鄂州的攻防戰依然曆曆在目,仿佛還在眼前。
那時蒙軍在大汗蒙哥的率領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勢。
忽必烈指揮的左翼鐵騎如洪流般從沙武口渡過長江,矛頭直指鄂州軍事重鎮;而蒙哥則從陝西出發,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巴蜀,猛攻重慶防禦要塞。
當時的情況極其危急,宋朝的命運懸於一線,幸運的是,蒙哥貪功冒進,在釣魚城下受傷,其後不久駕崩,使得蒙軍的這路進攻暫時擱置。
然而,在湖廣兩地,局勢並未因巴蜀的敗退而受到影響。在忽必烈的統領下,蒙軍依舊勢如破竹,鄂州城岌岌可危。
鄂州一旦失守,臨安城便如同一個失去庇護的少女,隨時可能成為敵人的獵物,任人宰割。
朝廷內部,人人自危。
為了挽救危局,巴蜀等地的軍隊被緊急調往鄂州支援。
當時的鄂州守將張勝極為英勇善戰,多次擊退蒙軍的進攻。但終因力量懸殊,在堅守城池的戰鬥中英勇犧牲,以身殉國。
在那樣危急的時刻,高達臨危受命,接下了守將的重任。在接下來的數月激烈攻防中,他多次成功抵禦了蒙軍的猛烈進攻。
這為風雨飄搖的朝廷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使得賈似道有機會調集宋軍主力前來增援,與城外的蒙軍形成了對峙局麵。同時,呂文德的水軍也沿長江順流而下,悄然間構成了圍攻的態勢。
忽必烈久攻不下,士氣日漸低落。再加上蒙哥突然駕崩的消息傳來,他急需迴去爭奪大汗的寶座,因此不得不選擇撤軍。
可以說,在這場關乎宋朝生死存亡的戰役中,高達居功甚偉。
然而,高達因自恃功高,對丞相賈似道常懷不敬,甚至在朝堂上多次出言不遜,頂撞對方。這使得賈似道對他心生不滿,最終導致他的仕途受阻,隻能賦閑在家。
高達原本懷揣著滿腔熱血,立誌要抗擊蒙軍,光複河山。但因與權臣賈似道不和,被迫離開了朝廷。他本以為自己的仕途已經走到了盡頭,人生再無翻盤的可能。
卻不想隨著襄陽城的戰局出現轉機,激進派的聲音日漸高漲,賈似道也不得不作出讓步,這讓高達看到了重返軍事舞台的曙光。
因此,這些天來,他在遠赴襄陽的途中,已經做好全盤的規劃,隻待進入城中,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時,身後傳來副將的聲音:“高大人,前方就是鹿門山了。”
高達從沉思中迴過神來,目光望向兩岸陡峭的山崖。在峭壁之上,依稀可以看到幾架大型投石器的殘骸靜靜地躺在那裏。
他不由得迴想起朝廷裏流傳的傳聞,說襄陽的郭靖大俠曾親率數位英勇之士夜襲百丈山的敵軍陣地,而另一名被稱為寧遠的俠客,竟以一人之力擊潰了鹿門山上千精銳守備,還摧毀了敵方的重型投石器。
對於這樣的說法,在朝中那些文人武官們聽來,不過是一則笑話,他們將其歸結為呂文煥的誇大其詞,根本沒當迴事。
高達是身經百戰的守城將領,深知這樣的戰績聽起來有多麽不可思議,所以也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然而對那位名叫寧遠的俠客,卻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絲好奇。
“血刀老祖,”他開口詢問,“這世上,真的有無人能敵的俠客存在嗎?”
船上站著或坐著的十餘人,無論體型還是容貌,都散發出一股不言而喻的肅殺。
其中一部分人是追隨高達的武將,他們曾在鄂州之戰中並肩作戰,共同經曆過生死的洗禮;而另一部分人,則是朝廷特地派遣來保護他的精英武士,個個身手不凡,眼神犀利。
其中一個大漢,身穿粗布長袍,形象粗獷豪放。他手握一柄沉甸甸的長刀,隨意地靠在船舷上,正無聊地望著兩岸的山巒。
聽到高達的問題,他轉過頭來,咧嘴一笑:“高大人,您這可真是開玩笑了。武林中誰不知道,雖然天下第一的位置尚無定論,但真正的高手,其實就那麽幾位。”
高達被挑起了興趣,好奇地問道:“哦?這話怎麽說?說來聽聽。”
血刀老祖正要開口細說,卻突然瞥見前方江麵上,一葉扁舟悠悠蕩蕩地飄來。
小船上載著一男三女。一位風華絕代的婦人悠然地劃著小舟。
小舟上,一張精巧的矮幾擺放得整整齊齊,寧遠盤膝坐在茶幾旁,小昭正專心致誌地為他沏茶。
她甜甜地笑道:“公子,您嚐嚐看,我最近泡茶的手藝是不是進步了?這些天我可是非常認真地跟一位老師傅學習的呢。”
寧遠端起茶杯小飲了一口,細細品味。茶水入口雖淡,卻帶著綿長的迴甘。
他讚賞地點頭:“小昭,你真是心靈手巧,這茶泡得愈發出色了,比起你娘親,可是技高一籌。”
小昭抿嘴一笑,眼睛彎成了可愛的月牙形,滿心歡喜地說:“公子喜歡就好。”
這些日子裏,她一直跟在寧遠身邊。在娘親不斷的“危機教育”下,她起初小心翼翼,生怕這位武功蓋世的公子會對她有什麽不軌之舉。
然而相處久了,她發現寧遠其實是個非常和善的人,雖然風流倜儻,好色貪歡,卻不會強人所難。
這讓小昭的心漸漸放鬆下來,開始真心喜歡待在他身邊。
在日常的閑聊中,寧遠總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他的博學多才,無論天文還是地理,他都了如指掌。許多小昭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公子總能簡明扼要地為她解答。
小昭的心,不知不覺間已經係在了這位獨特公子的身上,開始全心全意地為他考慮和付出。
說來也奇怪,她娘親之前整日籌劃著逃離,但最近卻出奇地安靜下來,似乎已經放棄了逃跑的念頭。小昭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再聽到娘親提起那些逃跑計劃了。
她輕輕搖了搖頭,決定不再去深究娘親那些令人費解的舉動,又為寧遠斟上半杯茶。
淺淺抱著公子的長劍,靜靜地站在一旁,心中卻充滿了鬱悶。
身為持劍侍女,她本應在寧遠出行時緊隨其側。
早上,青青姐姐特意找她談話,千叮萬囑地告訴她,這次隨行是個絕佳的機會,一定要趁機牢牢抓住公子的心。
青青還親自傳授了她許多吸引公子的小訣竅。
淺淺將這些小技巧牢記在心,並不斷為自己加油打氣。
然而,就在出行之際,小昭母女倆也加入了隊伍,而泡茶這一重要任務竟然被小昭搶先一步承擔了。
更令她沮喪的是,小昭泡的茶竟然比她泡的還要出色。
淺淺望著小昭那張明媚動人的臉龐,再看看船上那位劃船的母親,她身姿婀娜,眼神多情,這使得淺淺心中的危機感愈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