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擔心什麽就來什麽。
趙塵突襲臨淄,大破牽招和高幹的消息,跟隨著臨淄的逃兵沒幾日便傳遍了幾個國郡。
這讓各路太守與國相頗為震驚,都紛紛起兵欲奪迴臨淄。
斥候報於徐盛,徐盛心中暗暗犯難。
倒是一旁的陸遜,十四歲的年紀,麵對大軍來襲,依舊鎮定自若。
他對徐盛說道:“子向將軍不必擔憂,既然先生能讓我等守此城,自有他的道理。且看周邊國郡如何用兵。”
徐盛麵對鎮定自信的陸遜,忽然內心自責起來,自己好歹也是一名出生入死的戰將,怎麽能比尚在學徒的書生弱呢!
趙塵取臨淄的消息也傳到遠在營陵的袁譚耳中。
袁譚大發雷霆,破口大罵:“趙塵小兒,敢偷襲臨淄,吾與汝勢不兩立!”
他當即下令,準備揮師西進,重新奪迴臨淄。
孔順忽然建議:“公子此時迴臨淄,容易被城外的那波人襲擊,倒不如集中兵力,去襲擊城外之人。”
孔順者,與華彥乃袁譚心腹爾。
袁譚聞之,大怒:“襲擊城外之人有何人?臨淄城在西麵,趙塵也在西麵,我等找趙塵複仇,自然要去奪迴臨淄。”
可孔順麵對袁譚的嗬斥,非但沒有生怨氣,反而微笑著解釋:“公子切勿著急,還請公子細想,若是趙塵遠在西麵的臨淄,那麽城外那個打著趙字旗號之人究竟是誰?”
經孔順提醒,袁譚忽然醒悟過來:“你的意思是城外也是趙塵的人馬,不過是假裝趙塵,真的趙塵繞道去襲擊臨淄了?”
孔順點了點頭,迴道:“公子是否覺得奇怪,趙塵遠道而來,糧草補給自然不及我軍。但是自那日在城外安營紮寨之後,便不急於攻城,反倒是悠閑自在的在城外晃了幾圈就迴營寨待著,就好像是營陵城與他們無關一般。”
袁譚細細品味了孔順的話,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城外之人絕對不是趙塵,隻是打著趙塵的旗號,為了吸引我等的注意力。”
“然也!趙塵的智謀,我等在去年便已經聽聞,主公與曹操因挾天子之事產生分歧,兵戎相見,但一直未分勝負。趙塵卻能輕而易舉擊破曹操十萬大軍,故而我認為,與其西進和趙塵正麵交鋒勝負難料,不如東擊假趙塵或可一擊擊破。公子意下如何?”
孔順這般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確實令人耳目一新,袁譚思忖良久,笑道:“汝之建議正合吾意,不如今夜就去襲擊東邊假趙塵的大營。”
孔順見袁譚采納自己的意見,內心歡喜,心想若是今夜襲擊成功,這首功必定非他莫屬,將來在袁譚麵前地位也能更進一步,擊敗身邊那些自以為是的家夥。
他笑道:“公子英明。假趙塵大營如今背靠汶水,又依複甄山,隻有北西兩麵有出路,為了以防不測,我建議兵分三路,每路各一萬人,兩路分別從西、北二處方向圍攻假趙塵大營,屆時假趙塵將無路可走。另一路守營陵,除了見公子之外,其餘任何人來都不得開門。趙塵善於偽裝敗軍,騙開城門,公子切不可再中此計。”
袁譚聽之,狂笑道:“如此甚好!”
當即吩咐留下守軍的將士,除了自己歸來,任何人來都亂箭射之。
是夜。
袁譚依計分兵兩路,直撲程昱的大營。
兩路大軍快速靠近大營,袁譚見假趙塵大營中帳篷裏燈火閃爍,營地旗幟飄飄,尚有部分人員在來迴巡邏,心中不禁大喜。
此次襲擊看來必勝無疑,這般大營最多也就數千人,遠不及他身後一萬大軍,還有北麵那一萬支援。
兩萬大軍對付一個假趙塵,那豈不是手到擒來?
隻見袁譚下令,身後的將士紛紛點燃火箭,射向程昱的大營。
北麵的人馬見狀,也紛紛效仿。
一時間西北兩麵,數千支火箭從天而降,落入程昱的大營中。
大營的帳篷,部分稻草,還有些許木頭,被火箭射中,瞬間燃起熊熊大火。
遠遠看去,大火在肆意摧殘著假趙塵的大營,數名巡邏人員在袁譚眼中被大火吞滅。
袁譚大吼一聲,一萬大軍氣勢磅礴,衝擊假趙塵的大營,揮刀肆意砍殺。
終於把這幾日積累的衝勁傾瀉出來。
可剛看到一半,眾人才發現,大營裏麵空無一人,他們砍殺的都是熊熊燃燒的稻草人。
各處的營帳裏也隻是堆放雜草,從帳篷外看起來像是裏麵有許多人。
“不好!”
袁譚忽然意識到自己中計了,這是一座空營。
他急忙下令撤退,準備撤出大營,返迴營陵。
還沒到大營門口,忽然大營門口又射來一串火箭,火箭點燃了地上的稻草和木頭。
大火攔住了袁譚的退路,袁譚不得不另尋他路。
還容不得袁譚搜尋,又一批箭從天而降,射中了營帳中的那些稻草堆。
天幹物燥,這火箭為大營又添了一把火,直接將袁譚大軍燒得睜不開眼。
袁譚急中生智,匆忙喊道:“速速去北麵,與另外一路大軍匯合!”
眾人反應過來,紛紛組成開路小隊,撥開大火,尋路而去。
可營外之人豈能讓袁譚如意。
一聲戰馬嘶鳴,忽見一名大胡子戰將領了數千人殺入大營,在袁譚大軍中肆意屠殺。
隻聽大胡子戰將大吼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聲如洪鍾,振聾發聵。
眾人本就被大火燒得驚慌失措,又被張飛領軍殺了一陣,已然沒有了鬥誌,紛紛跪地投降。
未曾投降的,也對抗不了幾個迴合,就被張飛大軍拿下。
袁譚見狀,也顧不得收攏殘兵,直接領著親信,趁亂往北麵而去。
張飛領軍繼續追擊,緊緊咬著袁譚。
大營的北麵,剛剛看到營中混亂,還以為袁譚已經率領大軍衝殺正酣。
領兵者也率領一萬大軍衝進了大營。
剛衝幾段,便意識到大營不對勁。
此刻已經來不及。
一萬大軍的身後出現了一名帥氣精神戰將,手提七尺長槍,跨下白馬,一席披風,乃陳到也。
隻見陳到領著一千騎兵,率先衝入大營,而後三千步兵穩紮穩打,緩緩跟隨。
一千鐵騎見了營中大亂的袁譚人員,如同鯊魚見血、白骨精見唐僧一般,以餓狼撲食的姿態,肆意斬殺一萬大軍。
大軍來不及反應就被陳到的騎兵衝散,而後又被跟隨的步兵擊落。
一套過程,如行雲流水一般,絲毫沒有多餘的動作,犀利而恐怖。
一萬人馬死傷者占五六成。
誰能料到袁譚突發奇想的襲擊,居然都能中埋伏!
趙塵突襲臨淄,大破牽招和高幹的消息,跟隨著臨淄的逃兵沒幾日便傳遍了幾個國郡。
這讓各路太守與國相頗為震驚,都紛紛起兵欲奪迴臨淄。
斥候報於徐盛,徐盛心中暗暗犯難。
倒是一旁的陸遜,十四歲的年紀,麵對大軍來襲,依舊鎮定自若。
他對徐盛說道:“子向將軍不必擔憂,既然先生能讓我等守此城,自有他的道理。且看周邊國郡如何用兵。”
徐盛麵對鎮定自信的陸遜,忽然內心自責起來,自己好歹也是一名出生入死的戰將,怎麽能比尚在學徒的書生弱呢!
趙塵取臨淄的消息也傳到遠在營陵的袁譚耳中。
袁譚大發雷霆,破口大罵:“趙塵小兒,敢偷襲臨淄,吾與汝勢不兩立!”
他當即下令,準備揮師西進,重新奪迴臨淄。
孔順忽然建議:“公子此時迴臨淄,容易被城外的那波人襲擊,倒不如集中兵力,去襲擊城外之人。”
孔順者,與華彥乃袁譚心腹爾。
袁譚聞之,大怒:“襲擊城外之人有何人?臨淄城在西麵,趙塵也在西麵,我等找趙塵複仇,自然要去奪迴臨淄。”
可孔順麵對袁譚的嗬斥,非但沒有生怨氣,反而微笑著解釋:“公子切勿著急,還請公子細想,若是趙塵遠在西麵的臨淄,那麽城外那個打著趙字旗號之人究竟是誰?”
經孔順提醒,袁譚忽然醒悟過來:“你的意思是城外也是趙塵的人馬,不過是假裝趙塵,真的趙塵繞道去襲擊臨淄了?”
孔順點了點頭,迴道:“公子是否覺得奇怪,趙塵遠道而來,糧草補給自然不及我軍。但是自那日在城外安營紮寨之後,便不急於攻城,反倒是悠閑自在的在城外晃了幾圈就迴營寨待著,就好像是營陵城與他們無關一般。”
袁譚細細品味了孔順的話,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城外之人絕對不是趙塵,隻是打著趙塵的旗號,為了吸引我等的注意力。”
“然也!趙塵的智謀,我等在去年便已經聽聞,主公與曹操因挾天子之事產生分歧,兵戎相見,但一直未分勝負。趙塵卻能輕而易舉擊破曹操十萬大軍,故而我認為,與其西進和趙塵正麵交鋒勝負難料,不如東擊假趙塵或可一擊擊破。公子意下如何?”
孔順這般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確實令人耳目一新,袁譚思忖良久,笑道:“汝之建議正合吾意,不如今夜就去襲擊東邊假趙塵的大營。”
孔順見袁譚采納自己的意見,內心歡喜,心想若是今夜襲擊成功,這首功必定非他莫屬,將來在袁譚麵前地位也能更進一步,擊敗身邊那些自以為是的家夥。
他笑道:“公子英明。假趙塵大營如今背靠汶水,又依複甄山,隻有北西兩麵有出路,為了以防不測,我建議兵分三路,每路各一萬人,兩路分別從西、北二處方向圍攻假趙塵大營,屆時假趙塵將無路可走。另一路守營陵,除了見公子之外,其餘任何人來都不得開門。趙塵善於偽裝敗軍,騙開城門,公子切不可再中此計。”
袁譚聽之,狂笑道:“如此甚好!”
當即吩咐留下守軍的將士,除了自己歸來,任何人來都亂箭射之。
是夜。
袁譚依計分兵兩路,直撲程昱的大營。
兩路大軍快速靠近大營,袁譚見假趙塵大營中帳篷裏燈火閃爍,營地旗幟飄飄,尚有部分人員在來迴巡邏,心中不禁大喜。
此次襲擊看來必勝無疑,這般大營最多也就數千人,遠不及他身後一萬大軍,還有北麵那一萬支援。
兩萬大軍對付一個假趙塵,那豈不是手到擒來?
隻見袁譚下令,身後的將士紛紛點燃火箭,射向程昱的大營。
北麵的人馬見狀,也紛紛效仿。
一時間西北兩麵,數千支火箭從天而降,落入程昱的大營中。
大營的帳篷,部分稻草,還有些許木頭,被火箭射中,瞬間燃起熊熊大火。
遠遠看去,大火在肆意摧殘著假趙塵的大營,數名巡邏人員在袁譚眼中被大火吞滅。
袁譚大吼一聲,一萬大軍氣勢磅礴,衝擊假趙塵的大營,揮刀肆意砍殺。
終於把這幾日積累的衝勁傾瀉出來。
可剛看到一半,眾人才發現,大營裏麵空無一人,他們砍殺的都是熊熊燃燒的稻草人。
各處的營帳裏也隻是堆放雜草,從帳篷外看起來像是裏麵有許多人。
“不好!”
袁譚忽然意識到自己中計了,這是一座空營。
他急忙下令撤退,準備撤出大營,返迴營陵。
還沒到大營門口,忽然大營門口又射來一串火箭,火箭點燃了地上的稻草和木頭。
大火攔住了袁譚的退路,袁譚不得不另尋他路。
還容不得袁譚搜尋,又一批箭從天而降,射中了營帳中的那些稻草堆。
天幹物燥,這火箭為大營又添了一把火,直接將袁譚大軍燒得睜不開眼。
袁譚急中生智,匆忙喊道:“速速去北麵,與另外一路大軍匯合!”
眾人反應過來,紛紛組成開路小隊,撥開大火,尋路而去。
可營外之人豈能讓袁譚如意。
一聲戰馬嘶鳴,忽見一名大胡子戰將領了數千人殺入大營,在袁譚大軍中肆意屠殺。
隻聽大胡子戰將大吼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聲如洪鍾,振聾發聵。
眾人本就被大火燒得驚慌失措,又被張飛領軍殺了一陣,已然沒有了鬥誌,紛紛跪地投降。
未曾投降的,也對抗不了幾個迴合,就被張飛大軍拿下。
袁譚見狀,也顧不得收攏殘兵,直接領著親信,趁亂往北麵而去。
張飛領軍繼續追擊,緊緊咬著袁譚。
大營的北麵,剛剛看到營中混亂,還以為袁譚已經率領大軍衝殺正酣。
領兵者也率領一萬大軍衝進了大營。
剛衝幾段,便意識到大營不對勁。
此刻已經來不及。
一萬大軍的身後出現了一名帥氣精神戰將,手提七尺長槍,跨下白馬,一席披風,乃陳到也。
隻見陳到領著一千騎兵,率先衝入大營,而後三千步兵穩紮穩打,緩緩跟隨。
一千鐵騎見了營中大亂的袁譚人員,如同鯊魚見血、白骨精見唐僧一般,以餓狼撲食的姿態,肆意斬殺一萬大軍。
大軍來不及反應就被陳到的騎兵衝散,而後又被跟隨的步兵擊落。
一套過程,如行雲流水一般,絲毫沒有多餘的動作,犀利而恐怖。
一萬人馬死傷者占五六成。
誰能料到袁譚突發奇想的襲擊,居然都能中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