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趙塵的名聲早就傳遍了整個中原地帶,但凡與趙塵交過手的那些諸侯、將士,以及本就是知名家族的智謀之士,都對趙塵心存謹慎。有些武將甚至對趙塵存在些許的恐懼,但凡聽到一絲關於趙塵計謀之事,都會心生退意。
夏侯淵便是其中一員,隻是尚未到恐懼的地步,而是麵對趙塵計謀時刻保持警惕。
趙雲也是借用趙塵的名聲,讓夏侯淵快速退去。
畢竟此行的目的是阻止夏侯淵大軍奔襲定陶。
見夏侯淵領軍快速撤離,趙雲也不追趕,而是朝著長垣城而去。
趙塵與他約定好,在長垣城與大軍匯合,而後再一同北上。
話說袁紹看著趙雲莫名其妙地離去,心中十分疑惑,但也不敢多想,當即領著眾親信一路飛奔。
眾人的家鄉本就在冀州,原先因為看不到希望,加上身體實在疲憊,不得不趴在地上休息。
如今希望來了,也都奮力堅持,一路向著白馬而去。
白馬有袁紹的一萬駐軍,此刻正好前來接應。
兩軍相遇之時,眾人吊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隻要有大軍在,劉備想對他們怎麽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紹沒有在白馬津停留多久,隻是休整了一日,次日便下令渡河北上,速速返迴冀州。
原本八萬人的大軍,此刻隻剩下一萬餘人。
戰船也已經不需要如此多,隻選了其中一部分,剩餘的船隻袁紹也沒想著要再取迴來。
畢竟斥候早就將劉備大軍已經追來的消息報給了袁紹,總不能為了些戰船而放棄逃命的機會。
戰船的航行速度比以往都快,站在船甲板上的袁紹,迴頭望向黃河的南岸,那一片自己曾經垂涎三尺的土地,內心恍如隔世。
當初出發之際,眾人意氣風發,都沒有將劉備大軍放在眼裏。
想當年征討河北,各路諸侯、守城將士,那個不是聞風喪膽,紛紛來降。就算是幽州公孫瓚,依舊被袁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隻能躲在那高樓之中,憑借著樓中糧草眾多而堅守。
著實沒有想到,在兗州的地界,袁紹徹底敗給了兵力遠不如自己的劉備。
趙塵那些計謀看似平凡,實則次次命中袁紹大軍要害,一步步將大軍逼入絕境。
以至最後,眾將士一聽到趙塵的名字,都會心生餘忌。
戰船在袁紹的目視下靠了岸,重新踏上冀州土地的那一刹那,袁紹的內心無比安定。
可身後之事依舊記掛在他心中。
他不會輕易忘記。
另一邊,曹操兩路大軍,一路曹仁被太史慈伏擊,而後撤迴,一路夏侯淵被趙雲攔截,而後撤離,兩路大軍都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
曹操還想著重新布局,對於兗州之地依舊念念不忘。
眾人商議應對之策。
荀彧建議:“主公,袁紹大軍雖敗,但在白馬尚有一萬人,若是與主公匯合,形勢還有轉機。我軍此刻當以燕城為根據,徐徐圖謀東郡之地。”
毛玠同意荀彧的建議。
燕城之地與白馬相距不遠,與袁紹形成的防線正好能護住司隸方向,進可取陳留、東郡、濟陰,退可守司隸,對於曹操而言是最好不過的。
兩人話音剛落,斥候便送來了兩條關鍵信息。
一則許都城被張飛攻破,於禁和李典被張飛俘虜。
二則袁紹大軍放棄白馬,已經渡河北上,返迴冀州。
兩則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將曹操打暈。
曹操怒眉瞪眼,狠狠目視前方,一聲不響,而後突然爆發出“啊”的聲音,口中喊著:“頭痛欲裂也!”
片刻之後便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眾人慌忙扶起,安排曹操休息,又命人火速去燕城請最好的郎中醫治。
荀彧在營帳前來迴踱步,又對許褚說道:“定要日夜堅守,絕不可離開半步。主公一旦醒來,務必通知我們。”
許褚應允。
荀彧此刻擔心的並不是劉備大軍前來襲擊,就算此時劉備前來,四萬多將士也能堅守陣營。
他擔心的是曹操的身體。
曹操今年四十四歲,曆史上,曹操的頭痛病犯於建安五年,也就是曹操四十五歲,官渡之戰前夕。
長期的勞累讓曹操的神經過度緊張,根本放鬆不下來。按照郎中的說法,這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很難治好。
荀氏家族可謂將極大部分資源都壓在了曹操身上,看中的就是曹操的果斷和英武,以及不拘一格用人才,相信曹操能在這亂世之中站穩腳跟,保住整個效忠漢室的荀家在風雨縹緲的中原能夠屹立不倒。
如今曹操的年齡已經偏大,麵對劉備和趙塵的配合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勢力範圍被趙塵不斷壓縮,從原先的雄霸兗、豫兩州逐漸變小,到如今隻能蜷縮在司隸。
現在連荀氏的老家潁川也已經被趙塵收入劉備帳下,若是這一次在兗州站不住腳,隻能退守司隸,未來之路就會渺茫。
而他身為長輩,不得不為荀氏家族的未來考慮。
荀攸似乎看出了荀彧的憂慮,但是身旁還有其他人在,他無法明說。
於是,荀攸提出建議:“當務之急,還是想想如何拿下東郡。等主公醒來,也好給主公一個參謀,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荀彧看了一看荀攸,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荀攸說的對,曹操還會醒,東郡還要取,未來還是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
他很快就將思緒從顧慮中拉了迴來。
一旁的毛玠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他隻說了一句話:“寧可與袁紹交界,也不能與劉備相鄰。”
換言之,他不讚同取東郡,拿下了東郡就會直接與劉備相鄰。
但此刻的曹操已經不是劉備的對手,不管勢力、將士還是謀士,都無法與劉備相比,強行以弱抵強,不符合《孫子兵法》,也符合常理。
倒不如迴司隸堅守,讓袁紹與劉備直接相接。以袁紹作為緩衝,低調地在司隸發展,直到再次壯大後與劉備對抗,那才是生存之道。
三人相視一眼,意見不曾統一。
夏侯淵便是其中一員,隻是尚未到恐懼的地步,而是麵對趙塵計謀時刻保持警惕。
趙雲也是借用趙塵的名聲,讓夏侯淵快速退去。
畢竟此行的目的是阻止夏侯淵大軍奔襲定陶。
見夏侯淵領軍快速撤離,趙雲也不追趕,而是朝著長垣城而去。
趙塵與他約定好,在長垣城與大軍匯合,而後再一同北上。
話說袁紹看著趙雲莫名其妙地離去,心中十分疑惑,但也不敢多想,當即領著眾親信一路飛奔。
眾人的家鄉本就在冀州,原先因為看不到希望,加上身體實在疲憊,不得不趴在地上休息。
如今希望來了,也都奮力堅持,一路向著白馬而去。
白馬有袁紹的一萬駐軍,此刻正好前來接應。
兩軍相遇之時,眾人吊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隻要有大軍在,劉備想對他們怎麽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紹沒有在白馬津停留多久,隻是休整了一日,次日便下令渡河北上,速速返迴冀州。
原本八萬人的大軍,此刻隻剩下一萬餘人。
戰船也已經不需要如此多,隻選了其中一部分,剩餘的船隻袁紹也沒想著要再取迴來。
畢竟斥候早就將劉備大軍已經追來的消息報給了袁紹,總不能為了些戰船而放棄逃命的機會。
戰船的航行速度比以往都快,站在船甲板上的袁紹,迴頭望向黃河的南岸,那一片自己曾經垂涎三尺的土地,內心恍如隔世。
當初出發之際,眾人意氣風發,都沒有將劉備大軍放在眼裏。
想當年征討河北,各路諸侯、守城將士,那個不是聞風喪膽,紛紛來降。就算是幽州公孫瓚,依舊被袁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隻能躲在那高樓之中,憑借著樓中糧草眾多而堅守。
著實沒有想到,在兗州的地界,袁紹徹底敗給了兵力遠不如自己的劉備。
趙塵那些計謀看似平凡,實則次次命中袁紹大軍要害,一步步將大軍逼入絕境。
以至最後,眾將士一聽到趙塵的名字,都會心生餘忌。
戰船在袁紹的目視下靠了岸,重新踏上冀州土地的那一刹那,袁紹的內心無比安定。
可身後之事依舊記掛在他心中。
他不會輕易忘記。
另一邊,曹操兩路大軍,一路曹仁被太史慈伏擊,而後撤迴,一路夏侯淵被趙雲攔截,而後撤離,兩路大軍都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
曹操還想著重新布局,對於兗州之地依舊念念不忘。
眾人商議應對之策。
荀彧建議:“主公,袁紹大軍雖敗,但在白馬尚有一萬人,若是與主公匯合,形勢還有轉機。我軍此刻當以燕城為根據,徐徐圖謀東郡之地。”
毛玠同意荀彧的建議。
燕城之地與白馬相距不遠,與袁紹形成的防線正好能護住司隸方向,進可取陳留、東郡、濟陰,退可守司隸,對於曹操而言是最好不過的。
兩人話音剛落,斥候便送來了兩條關鍵信息。
一則許都城被張飛攻破,於禁和李典被張飛俘虜。
二則袁紹大軍放棄白馬,已經渡河北上,返迴冀州。
兩則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將曹操打暈。
曹操怒眉瞪眼,狠狠目視前方,一聲不響,而後突然爆發出“啊”的聲音,口中喊著:“頭痛欲裂也!”
片刻之後便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眾人慌忙扶起,安排曹操休息,又命人火速去燕城請最好的郎中醫治。
荀彧在營帳前來迴踱步,又對許褚說道:“定要日夜堅守,絕不可離開半步。主公一旦醒來,務必通知我們。”
許褚應允。
荀彧此刻擔心的並不是劉備大軍前來襲擊,就算此時劉備前來,四萬多將士也能堅守陣營。
他擔心的是曹操的身體。
曹操今年四十四歲,曆史上,曹操的頭痛病犯於建安五年,也就是曹操四十五歲,官渡之戰前夕。
長期的勞累讓曹操的神經過度緊張,根本放鬆不下來。按照郎中的說法,這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很難治好。
荀氏家族可謂將極大部分資源都壓在了曹操身上,看中的就是曹操的果斷和英武,以及不拘一格用人才,相信曹操能在這亂世之中站穩腳跟,保住整個效忠漢室的荀家在風雨縹緲的中原能夠屹立不倒。
如今曹操的年齡已經偏大,麵對劉備和趙塵的配合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勢力範圍被趙塵不斷壓縮,從原先的雄霸兗、豫兩州逐漸變小,到如今隻能蜷縮在司隸。
現在連荀氏的老家潁川也已經被趙塵收入劉備帳下,若是這一次在兗州站不住腳,隻能退守司隸,未來之路就會渺茫。
而他身為長輩,不得不為荀氏家族的未來考慮。
荀攸似乎看出了荀彧的憂慮,但是身旁還有其他人在,他無法明說。
於是,荀攸提出建議:“當務之急,還是想想如何拿下東郡。等主公醒來,也好給主公一個參謀,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荀彧看了一看荀攸,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荀攸說的對,曹操還會醒,東郡還要取,未來還是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
他很快就將思緒從顧慮中拉了迴來。
一旁的毛玠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他隻說了一句話:“寧可與袁紹交界,也不能與劉備相鄰。”
換言之,他不讚同取東郡,拿下了東郡就會直接與劉備相鄰。
但此刻的曹操已經不是劉備的對手,不管勢力、將士還是謀士,都無法與劉備相比,強行以弱抵強,不符合《孫子兵法》,也符合常理。
倒不如迴司隸堅守,讓袁紹與劉備直接相接。以袁紹作為緩衝,低調地在司隸發展,直到再次壯大後與劉備對抗,那才是生存之道。
三人相視一眼,意見不曾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