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韓遂同時收到了李堪和程銀兩路大軍的軍情書信,前線相當穩健,加上曹操大軍也近在咫尺,故而寬心愉悅。
倒是趙塵大軍中麵對自家軍師趙塵這一出“一切照舊、謊報軍情”的戲碼,一臉懵逼。
但趙塵不曾解釋,隻是叮囑各路將軍按照軍令行事。
張飛等人自然不會違背,在軍中趙塵的話興許比劉備之言還管用。
見眾人離去,陸遜還是忍不住想要詢問趙塵。
“先生,學生愚昧,確實無法理解先生今日之舉,還請先生指點。”
趙塵哈哈大笑,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陸遜。
“品性優良,不恥下問,為師頗為欣慰。至於今日之事,伯言可以細想。若是我軍拿下潼關的消息第一時間送到了長安城,韓遂會有何應對之策?”
陸遜接過趙塵的問話,說道:“潼關乃長安城門戶,也是崤道入關的唯一通道,若是潼關有失,便會讓長安城直接暴露在我軍兵鋒之下,嚴重影響長安城的安危。故而學生以為,韓遂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則全力以赴,堅守長安城等待曹操大軍趕到,屆時與曹操前後夾擊,以便擊敗我軍,二則便是迅速撤離,放棄長安城,離開司隸,我軍因新得長安,司隸也尚未安定,定然不會貿然追擊,涼州之地也能保障一時無憂。”
趙塵迴道:“伯言大有長進,確實如此。但此二則,對於我軍而言,皆是不利。”
陸遜皺了皺眉頭,問:“這是為何?”
趙塵笑道:“若是韓遂全力以赴,加上曹操的支援,便會對我軍攻打長安城帶來麻煩。若是韓遂選擇撤離長安,我軍必須趕在曹操之前到達長安城下,否則便會被曹操搶了先。據斥候消息,曹軍已過上雒,掐時間算來,再有十來天,曹操大軍便會到達長安城,而我軍此刻前往長安也需十餘日。倘若曹操加快行軍,便很有可能趕在我軍之前到達長安城。我軍皆是便不再是與韓遂交手,而是那個難纏的曹操了。”
話到此處,陸遜恍然大悟。
趙塵不僅盤算當下,計謀領先敵軍三步,連未來不是潼關之事也已經有所預料並做出應對。
“隻要我軍保守此消息,讓韓遂認為潼關還在他手中,而且還很有起色。以韓遂此人的性格,定然會飄飄然,對我軍輕視起來,更有可能放鬆長安城的防禦。這對於我軍而言十分有利。”
“不錯,而且還能保障曹操大軍前來!”
說罷,二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
建安七年六月中旬,曹操大軍順利到達長安城,比原先預計的還要早兩日。
韓遂遵守約定,給曹操提供糧草和器械,並請曹操入城會宴。
曹操領著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洪四人,大步走進長安城。
城外的四萬將士由滿寵和於禁共同率領,安營紮寨。
宴會上,韓遂自信滿滿,跟曹操講述著近幾日潼關發生的事情,特別是李堪將軍如何巧用離間計,靈活運用火攻,將趙塵大軍節節逼退之事添油加醋說了一遍。
曹操聽了,頗為驚訝。
一旁的夏侯惇小聲與夏侯淵嘀咕:“韓遂不會是吹牛吧,我軍當初兵力是趙塵那小子的兩倍多都不曾討到好處,就李堪領的那三瓜兩棗能把趙塵大軍擊退?”
夏侯淵也迴想起當初與趙塵對戰之時的場景,簡直不堪迴首。
“不知道這李堪何許人,能這般厲害!”
曹操眾人皆不信,唯獨韓遂講得頭頭是道,繪聲繪色。
倒是韓遂身邊的閆行和成公英著實捏了一把汗,論實力,曹操比韓遂高上一截。
隻是眾人並不知道,這是韓遂能與曹操平等對話的信息,更是一種對曹操的警告。
我有厲害的戰將,能打敗曾經將你趕出雒陽的趙塵。
好在曹操並沒有完全在意,隻是微笑著談論明日出兵支援潼關之事。
韓遂本想著拒絕曹操的支援,就讓些糧草得了,但看在曹操堅持的份上,也不好再多言。
次日,曹操領著四萬大軍朝潼關而來。
毛玠得知昨日之事,越想越不對,匆忙來找荀攸。
荀攸忽然也意識到了問題。
另一邊,韓遂的糧草按照李堪的請求,準時送到了潼關。
趙塵請李堪笑眯眯地接收,並拿下了送糧草來的眾人,又命張飛帶著親信,換上護送糧草人馬的衣服,帶著空車準備長安城。
過了幾日,曹操領兵四萬直奔潼關而來的消息送到了趙塵手中。
趙塵笑道:“終於來了,也是時候拿下曹操了。”
他急忙命馬超領軍五千,埋伏於華山之北,見東麵火起,便領軍殺向潼關,直奔曹操大軍尾部。
又命趙雲領軍五千,埋伏於黃河邊,等曹操大軍一過,便悄悄尾隨,等待潼關號令便放火箭。
命馬岱領軍五千,前往華陰以北的渭水等候,先行截斷渭水水流,等候曹軍前來。曹操此行失利,定然會退迴華陰,在遠離華山出安營紮寨,屆時便可放水淹沒下遊曹軍營寨。
三人安排完畢,趙塵自己領軍五千人,堅守潼關。
讓李堪領軍六千,準備前往長安城與韓遂匯合,隨時準備偷襲長安。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曹操大軍到來。
可趙塵千算萬算,沒有料到一件事,那便是韓遂的過度自信。
毛玠得知曹操與韓遂會麵的情況之後,便與荀攸二人來找曹操,道明緣由。
曹操微微一驚,說道:“原來此事是假,韓遂此人隻是虛張聲勢,嚇唬我等圖謀其長安也。”
毛玠迴道:“主公英明。趙塵何許人也?區區潼關兩萬人也想將其逼退?若是說李堪等人堅守潼關,趙塵無處下手,因糧草不足主動離去,這尚有可信度。若是說僅憑李堪等人就想要出關擊破趙塵大軍,簡直天方夜譚。故而臣以為,此事定然為假。”
曹操又問道:“但是,李堪書信,卻真真實實擺在那裏。”
毛玠忽然說道:“主公,那唯一的解釋便是趙塵已經拿下了潼關,而李堪也已經投降趙塵。”
想到此處,曹操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倒是趙塵大軍中麵對自家軍師趙塵這一出“一切照舊、謊報軍情”的戲碼,一臉懵逼。
但趙塵不曾解釋,隻是叮囑各路將軍按照軍令行事。
張飛等人自然不會違背,在軍中趙塵的話興許比劉備之言還管用。
見眾人離去,陸遜還是忍不住想要詢問趙塵。
“先生,學生愚昧,確實無法理解先生今日之舉,還請先生指點。”
趙塵哈哈大笑,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陸遜。
“品性優良,不恥下問,為師頗為欣慰。至於今日之事,伯言可以細想。若是我軍拿下潼關的消息第一時間送到了長安城,韓遂會有何應對之策?”
陸遜接過趙塵的問話,說道:“潼關乃長安城門戶,也是崤道入關的唯一通道,若是潼關有失,便會讓長安城直接暴露在我軍兵鋒之下,嚴重影響長安城的安危。故而學生以為,韓遂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則全力以赴,堅守長安城等待曹操大軍趕到,屆時與曹操前後夾擊,以便擊敗我軍,二則便是迅速撤離,放棄長安城,離開司隸,我軍因新得長安,司隸也尚未安定,定然不會貿然追擊,涼州之地也能保障一時無憂。”
趙塵迴道:“伯言大有長進,確實如此。但此二則,對於我軍而言,皆是不利。”
陸遜皺了皺眉頭,問:“這是為何?”
趙塵笑道:“若是韓遂全力以赴,加上曹操的支援,便會對我軍攻打長安城帶來麻煩。若是韓遂選擇撤離長安,我軍必須趕在曹操之前到達長安城下,否則便會被曹操搶了先。據斥候消息,曹軍已過上雒,掐時間算來,再有十來天,曹操大軍便會到達長安城,而我軍此刻前往長安也需十餘日。倘若曹操加快行軍,便很有可能趕在我軍之前到達長安城。我軍皆是便不再是與韓遂交手,而是那個難纏的曹操了。”
話到此處,陸遜恍然大悟。
趙塵不僅盤算當下,計謀領先敵軍三步,連未來不是潼關之事也已經有所預料並做出應對。
“隻要我軍保守此消息,讓韓遂認為潼關還在他手中,而且還很有起色。以韓遂此人的性格,定然會飄飄然,對我軍輕視起來,更有可能放鬆長安城的防禦。這對於我軍而言十分有利。”
“不錯,而且還能保障曹操大軍前來!”
說罷,二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
建安七年六月中旬,曹操大軍順利到達長安城,比原先預計的還要早兩日。
韓遂遵守約定,給曹操提供糧草和器械,並請曹操入城會宴。
曹操領著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洪四人,大步走進長安城。
城外的四萬將士由滿寵和於禁共同率領,安營紮寨。
宴會上,韓遂自信滿滿,跟曹操講述著近幾日潼關發生的事情,特別是李堪將軍如何巧用離間計,靈活運用火攻,將趙塵大軍節節逼退之事添油加醋說了一遍。
曹操聽了,頗為驚訝。
一旁的夏侯惇小聲與夏侯淵嘀咕:“韓遂不會是吹牛吧,我軍當初兵力是趙塵那小子的兩倍多都不曾討到好處,就李堪領的那三瓜兩棗能把趙塵大軍擊退?”
夏侯淵也迴想起當初與趙塵對戰之時的場景,簡直不堪迴首。
“不知道這李堪何許人,能這般厲害!”
曹操眾人皆不信,唯獨韓遂講得頭頭是道,繪聲繪色。
倒是韓遂身邊的閆行和成公英著實捏了一把汗,論實力,曹操比韓遂高上一截。
隻是眾人並不知道,這是韓遂能與曹操平等對話的信息,更是一種對曹操的警告。
我有厲害的戰將,能打敗曾經將你趕出雒陽的趙塵。
好在曹操並沒有完全在意,隻是微笑著談論明日出兵支援潼關之事。
韓遂本想著拒絕曹操的支援,就讓些糧草得了,但看在曹操堅持的份上,也不好再多言。
次日,曹操領著四萬大軍朝潼關而來。
毛玠得知昨日之事,越想越不對,匆忙來找荀攸。
荀攸忽然也意識到了問題。
另一邊,韓遂的糧草按照李堪的請求,準時送到了潼關。
趙塵請李堪笑眯眯地接收,並拿下了送糧草來的眾人,又命張飛帶著親信,換上護送糧草人馬的衣服,帶著空車準備長安城。
過了幾日,曹操領兵四萬直奔潼關而來的消息送到了趙塵手中。
趙塵笑道:“終於來了,也是時候拿下曹操了。”
他急忙命馬超領軍五千,埋伏於華山之北,見東麵火起,便領軍殺向潼關,直奔曹操大軍尾部。
又命趙雲領軍五千,埋伏於黃河邊,等曹操大軍一過,便悄悄尾隨,等待潼關號令便放火箭。
命馬岱領軍五千,前往華陰以北的渭水等候,先行截斷渭水水流,等候曹軍前來。曹操此行失利,定然會退迴華陰,在遠離華山出安營紮寨,屆時便可放水淹沒下遊曹軍營寨。
三人安排完畢,趙塵自己領軍五千人,堅守潼關。
讓李堪領軍六千,準備前往長安城與韓遂匯合,隨時準備偷襲長安。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曹操大軍到來。
可趙塵千算萬算,沒有料到一件事,那便是韓遂的過度自信。
毛玠得知曹操與韓遂會麵的情況之後,便與荀攸二人來找曹操,道明緣由。
曹操微微一驚,說道:“原來此事是假,韓遂此人隻是虛張聲勢,嚇唬我等圖謀其長安也。”
毛玠迴道:“主公英明。趙塵何許人也?區區潼關兩萬人也想將其逼退?若是說李堪等人堅守潼關,趙塵無處下手,因糧草不足主動離去,這尚有可信度。若是說僅憑李堪等人就想要出關擊破趙塵大軍,簡直天方夜譚。故而臣以為,此事定然為假。”
曹操又問道:“但是,李堪書信,卻真真實實擺在那裏。”
毛玠忽然說道:“主公,那唯一的解釋便是趙塵已經拿下了潼關,而李堪也已經投降趙塵。”
想到此處,曹操不禁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