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不想離開
小叔子兼祧兩房後,夫君迴來了 作者:兔紫月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憨婦有些泄氣。
最近出門也提不起精神。
她完全沒想到,她會遇不到孩子。
就算聽說許小將軍有自己的府邸後,她暗暗高興地裝路人繞過去,想著隻要她守在那裏就能看一眼。
可通向小將軍府門的那條街,寬闊幹淨、屋簷重疊、脊獸石獅、有士兵把守、無理由不準靠近。
她驚慌地別說走進去一點,就是多看一眼也不敢,更不敢與值守的將士對視,怕……怕人看出她不對勁,更怕自己給孩子丟臉。
她那天匆匆迴來後,緩了很久心還在亂跳,一下沒了主意。
但即便這樣無望,她還是不想走,走了,才真的見不到孩子。
她看了一下,驚蟄地氣衍生、萬物複蘇,以往各縣城都要祭天,想來郡主也定會帶著官員祭天。
她就想著……想著小寶或許也會出行,她不就可以看一眼了嗎?
可剛剛過了年節,距離驚蟄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如今她左擋右擋,他們還是已經看了外城牆,沒有借口再留在百山城了,可她不能走——
憨婦咬牙都想好讓老憨先走,老憨要是發脾氣不願意,她就說他們根本沒有成婚,大不了撕破臉。
好在,她還沒來得及跟老憨鬧翻,老憨被王家在這邊的礦山叫去幫忙了。
憨婦不自覺地鬆口氣。
可她還是感覺到了,小寶過得很好,這次見他,就是她一個人私心的奢望。
……
“但凡接觸過那血的人,都遭遇了不幸,不是失蹤就是發瘋,真的。”
“是郡主,都是郡主。”
流言蜚語如雨後春筍冒出,不斷侵蝕著在山區上工的人們的理智,使得整個礦區彌漫著一股不安與恐懼的氣息。
連老憨這種靠著郡主翻身,堅持為了錢財可以做一切的人,都有些背脊發涼。
稍微碰到一些不好的事,都會聯想到血山那邊。
老憨隱隱有些想退,他畢竟不是這邊的工人,雖然給的銀子很多,可也得有命拿啊。
他年老了,豁不出去命。
憨婦看著迴來的老憨,聽著他唉聲歎氣講述現在山上的狀況:“恐怕很多礦山和石山要停工了,傳言太多了,最近邪門的事更多,這若是都停了,百山郡很多建業恐怕都要因為石材供應問題放慢速度。”
老憨就是隨便說幾句。
憨婦突然放下手裏的活:“我去!”
老憨頓時看過去:抽什麽瘋。
憨婦不是抽瘋,目光堅定:“我去,我不怕傳言,也不怕山神憤怒,我去挖山!郡主的決定都是對的,我們的日子你是看得到的,連你我都能毫發無傷輕易到達百山城,一路上家家吃得飽,你說有哪點不好,哪點是錯的?沒有,所以我去,我為郡主挖山,我不害怕!”
老憨想說你一個婦道人家湊什麽熱鬧。
但看著憨婦的眼睛,他又說不出來。
他看得出來她是認真的,她真那麽想。
對這婆娘來說,郡主值得她上山,現在的百山郡也值得她上山。
可不是嗎,現在的日子,同樣值得他上山,否則他也要賣了二丫頭什麽也不是:“你表什麽決心,我就是說說,又沒說不去。”
憨婦不是說笑:“我去,不是激你,我是真去。”
“知道,知道,趕緊吃飯睡覺,明天我還要上工。”他也不是孬的,他去。
……
翌日,老憨發現王家采石區的人,並沒有減少多少。
那些說著不來的、害怕的,腰上別著‘保命符’又來了。
甚至一些山腳下的村婦填補了早前缺失石工的位置,采石區依舊在正常運轉。
老憨看著所有的人,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
說不上來,但幹得更賣力了。
……
同一時間,不遠處剛剛探測完鐵礦石儲量的礦洞內。
許尋賀找出了三方落井下石的勢力。
趙意從山洞深處出來,連續幾天跟著人在最前麵沒有出坑,臉上落滿了灰塵,卻無損他的剛硬:“說說看。”
“雲豐郡、路過的商會、旁邊更窮的南石郡以及……”許尋賀看了大師兄一眼。
“誰?”前三個不算意外。
他們勾結的是誰都可以預見。
無非是在百山沒有撈到好處的那群人。
比如劉老爺子,登記戶籍的時候千方百計阻撓,後續又沒有拿到建司的牌子,又抱著豪紳的顏麵夜郎自大。
他注意到,他們去年秋收,地裏的莊稼恐怕都沒有收完,畢竟就算劉老爺子親自下地,恐怕都刨不了百畝紅薯地。
自然,心有怨恨。
雲豐郡的趙太守更不難理解,見百山勢不可擋,他恐怕是想擠走郡主,吞了百山郡的好處,好高升。
更南邊的南石郡就是雲豐的狗,不足為懼。
許尋賀開口:“炎國。”
趙意看許尋一眼。
許尋賀點頭,就是郡主的四弟所在的炎國。
那位駐守邊疆的鷹王應該是注意到了跟四叔接觸的人,進而注意到了這邊。
倒也不是知道了郡主就是他身邊人的姐姐,純粹是發現旁邊突然建城建郡的地方,感受到了威脅,進而順水推舟一下。
再說四舅那邊的事本來也比較麻煩。
他看過姑姑收到的五舅的信。四舅是鷹王暗司副司長,得力幹將。
這樣的人怎麽會隨便接觸什麽老家的人。
魏家的人當初就是在那邊折戟沉沙,後來不得不讓他們這邊的人去接觸,也無疾而終。
四舅沒有殺了這些突然找他的人,恐怕都是因為他們說的一口坎溝話。
最後魏家主沒辦法,才把四舅的消息給了姑姑。
姑姑派了五舅舅過去。
五舅以商會的名義去的,雖然五舅用一筆大生意見到了四舅。
四舅的謹慎一點點瓦解後,開始商議讓五舅帶著全家去投奔他,四舅自然也在商貿上給五舅一路通行的便利。
四舅在炎國多年,又在鷹王身邊受到重用,他的抱負在炎國鷹王身邊。
而且,五舅舅怎麽跟四舅舅講現在林家的事?
造反?邊都沒看見的事!誰家好人天天說這些。
就是他們,也隻是覺得要走到那一步,可沒人放在嘴上說,說的都是郡主是大周好子民。
最近出門也提不起精神。
她完全沒想到,她會遇不到孩子。
就算聽說許小將軍有自己的府邸後,她暗暗高興地裝路人繞過去,想著隻要她守在那裏就能看一眼。
可通向小將軍府門的那條街,寬闊幹淨、屋簷重疊、脊獸石獅、有士兵把守、無理由不準靠近。
她驚慌地別說走進去一點,就是多看一眼也不敢,更不敢與值守的將士對視,怕……怕人看出她不對勁,更怕自己給孩子丟臉。
她那天匆匆迴來後,緩了很久心還在亂跳,一下沒了主意。
但即便這樣無望,她還是不想走,走了,才真的見不到孩子。
她看了一下,驚蟄地氣衍生、萬物複蘇,以往各縣城都要祭天,想來郡主也定會帶著官員祭天。
她就想著……想著小寶或許也會出行,她不就可以看一眼了嗎?
可剛剛過了年節,距離驚蟄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如今她左擋右擋,他們還是已經看了外城牆,沒有借口再留在百山城了,可她不能走——
憨婦咬牙都想好讓老憨先走,老憨要是發脾氣不願意,她就說他們根本沒有成婚,大不了撕破臉。
好在,她還沒來得及跟老憨鬧翻,老憨被王家在這邊的礦山叫去幫忙了。
憨婦不自覺地鬆口氣。
可她還是感覺到了,小寶過得很好,這次見他,就是她一個人私心的奢望。
……
“但凡接觸過那血的人,都遭遇了不幸,不是失蹤就是發瘋,真的。”
“是郡主,都是郡主。”
流言蜚語如雨後春筍冒出,不斷侵蝕著在山區上工的人們的理智,使得整個礦區彌漫著一股不安與恐懼的氣息。
連老憨這種靠著郡主翻身,堅持為了錢財可以做一切的人,都有些背脊發涼。
稍微碰到一些不好的事,都會聯想到血山那邊。
老憨隱隱有些想退,他畢竟不是這邊的工人,雖然給的銀子很多,可也得有命拿啊。
他年老了,豁不出去命。
憨婦看著迴來的老憨,聽著他唉聲歎氣講述現在山上的狀況:“恐怕很多礦山和石山要停工了,傳言太多了,最近邪門的事更多,這若是都停了,百山郡很多建業恐怕都要因為石材供應問題放慢速度。”
老憨就是隨便說幾句。
憨婦突然放下手裏的活:“我去!”
老憨頓時看過去:抽什麽瘋。
憨婦不是抽瘋,目光堅定:“我去,我不怕傳言,也不怕山神憤怒,我去挖山!郡主的決定都是對的,我們的日子你是看得到的,連你我都能毫發無傷輕易到達百山城,一路上家家吃得飽,你說有哪點不好,哪點是錯的?沒有,所以我去,我為郡主挖山,我不害怕!”
老憨想說你一個婦道人家湊什麽熱鬧。
但看著憨婦的眼睛,他又說不出來。
他看得出來她是認真的,她真那麽想。
對這婆娘來說,郡主值得她上山,現在的百山郡也值得她上山。
可不是嗎,現在的日子,同樣值得他上山,否則他也要賣了二丫頭什麽也不是:“你表什麽決心,我就是說說,又沒說不去。”
憨婦不是說笑:“我去,不是激你,我是真去。”
“知道,知道,趕緊吃飯睡覺,明天我還要上工。”他也不是孬的,他去。
……
翌日,老憨發現王家采石區的人,並沒有減少多少。
那些說著不來的、害怕的,腰上別著‘保命符’又來了。
甚至一些山腳下的村婦填補了早前缺失石工的位置,采石區依舊在正常運轉。
老憨看著所有的人,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
說不上來,但幹得更賣力了。
……
同一時間,不遠處剛剛探測完鐵礦石儲量的礦洞內。
許尋賀找出了三方落井下石的勢力。
趙意從山洞深處出來,連續幾天跟著人在最前麵沒有出坑,臉上落滿了灰塵,卻無損他的剛硬:“說說看。”
“雲豐郡、路過的商會、旁邊更窮的南石郡以及……”許尋賀看了大師兄一眼。
“誰?”前三個不算意外。
他們勾結的是誰都可以預見。
無非是在百山沒有撈到好處的那群人。
比如劉老爺子,登記戶籍的時候千方百計阻撓,後續又沒有拿到建司的牌子,又抱著豪紳的顏麵夜郎自大。
他注意到,他們去年秋收,地裏的莊稼恐怕都沒有收完,畢竟就算劉老爺子親自下地,恐怕都刨不了百畝紅薯地。
自然,心有怨恨。
雲豐郡的趙太守更不難理解,見百山勢不可擋,他恐怕是想擠走郡主,吞了百山郡的好處,好高升。
更南邊的南石郡就是雲豐的狗,不足為懼。
許尋賀開口:“炎國。”
趙意看許尋一眼。
許尋賀點頭,就是郡主的四弟所在的炎國。
那位駐守邊疆的鷹王應該是注意到了跟四叔接觸的人,進而注意到了這邊。
倒也不是知道了郡主就是他身邊人的姐姐,純粹是發現旁邊突然建城建郡的地方,感受到了威脅,進而順水推舟一下。
再說四舅那邊的事本來也比較麻煩。
他看過姑姑收到的五舅的信。四舅是鷹王暗司副司長,得力幹將。
這樣的人怎麽會隨便接觸什麽老家的人。
魏家的人當初就是在那邊折戟沉沙,後來不得不讓他們這邊的人去接觸,也無疾而終。
四舅沒有殺了這些突然找他的人,恐怕都是因為他們說的一口坎溝話。
最後魏家主沒辦法,才把四舅的消息給了姑姑。
姑姑派了五舅舅過去。
五舅以商會的名義去的,雖然五舅用一筆大生意見到了四舅。
四舅的謹慎一點點瓦解後,開始商議讓五舅帶著全家去投奔他,四舅自然也在商貿上給五舅一路通行的便利。
四舅在炎國多年,又在鷹王身邊受到重用,他的抱負在炎國鷹王身邊。
而且,五舅舅怎麽跟四舅舅講現在林家的事?
造反?邊都沒看見的事!誰家好人天天說這些。
就是他們,也隻是覺得要走到那一步,可沒人放在嘴上說,說的都是郡主是大周好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