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南海上,轉眼時間又過三天,食物還很充足,但淡水隻剩下三成,還在迅速變質中,對於這些情況,陳慎也無能為力。
倉促之間密封手段做不了,而且他也不知道具體怎麽弄,淡水都是灌注在桶裏,封上蓋子後,就這樣放在船艙內。
隨著多次打開取水,微生物越來越多,就會逐漸變質。
以眼下這個年代的科技水平來說,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係統也不是萬能的,陳慎把可定製的馭獸特性翻了個遍,也沒有和淨化水質相關的能力。
他不禁開始懷疑起來,徐福當初帶著三千人東渡倭國,這事兒保真嗎?
他帶著那麽多的人,都要吃喝拉撒吧,就算能全部拉在海裏,那他淡水問題是怎麽解決的,怎麽感覺似乎有點玄幻起來了?
要知道從長江口,也就是上海,直行去日本長崎,也有近九百公裏的海上航程,這已經是大陸過去島國,最短的直線距離了。
是現在的地理環境不同嗎?還是說先秦那會,有什麽特殊的儲水技術,湮滅在了曆史長河中?
陳慎百思不得其解,淡水的問題若是解決,土豆紅薯這兩種神物,有生之年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好在這天下午,一直在天空中盤旋的白咕咕,興衝衝的飛了下來,然後翅膀指向了某處方位,樂的翅舞足翹。
陳慎頓時明白了,一定是它發現了什麽,眺望遠方,一無所得,不過好消息是,和船頭行進的方向,大差不差。
陳慎興奮的揮了揮拳,雖然知道肯定能找到,但實際找到的時候,那種心態還是完全不一樣的。
將剩餘的淡水和食物,拿出大部分,讓眾人飽餐一頓,齊心協力加速,並激活“順風順水”,船隻迅速快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眺望過去,一望無際的巨大島嶼,伴隨著霧氣,正式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簡雍激動的嘴皮子都哆嗦了:“沐,沐道,當真是巨島,如此巨島,一眼望去,看不到邊,稱為一州,亦毫不過分也。”
“傳說中的蓬萊神山,我沒見過,不過見此巨島,此生亦是無憾矣。”
周亮同樣激動不已,找到了夷州,就意味著有了進攻江東的跳板,對東吳眾人都無好感的他,甚至都想請纓常駐在此。
陳慎道:“諸位,先靠岸,集體上岸休整。”
“伯同,安排幾個人駐守,並把船拖到隱蔽的地方,其他人去找淡水等補給,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在附近過夜。”
就這樣,陳慎等人繞著夷州,探查了半個月的時間,詳細的了解了風土情況,沒有人情。
島上有小部分野人,蠻荒未開,島的東麵,似有高山,若是移兵屯田,可單獨開一郡,養活兩三萬人當可無虞。
沿著台灣海峽北上,又過三天的時間,最後在建安郡的泉州登陸,將漁船重新還給沈大郎,他樂的合不攏嘴。
這一趟出海,一個月時間都不到,白賺一條船,臨走他甚至自掏腰包,請陳慎等人吃了頓飯。
喝多了以後,話也逐漸多了起來。
“陳使者,老實說我也沒想到,還能到這江東的泉州來,你不知道,大約一年多前,有條江東的海船,就是從這建安郡,順海而下,到過我們那邊。”
陳慎拿著酒杯的手頓時停在空中,他瞬間就警惕起來,江東打造過海船?什麽意思?
根據他和鄭橋數次的判斷,江東是被確認過,沒有穿越者了才是。
沒有穿越者了,江東怎麽可能會打造海船這種東西?用在哪裏?
沈大郎舌頭有點大,他搖了搖頭,斷斷續續的說道。
“不是江東的,是私,私人的,他叫王大還是大王,我,我記不太清了。”
“他自己斥巨資,打造了條海船,和我這條差不多大,在建安郡到南海郡的海上,往返了好幾次,熟練海上的航路呢。”
陳慎微微皺眉,這事兒怎麽聽怎麽奇怪,自己打條海船,為了熟悉航路?幾個意思,要做當代麥哲倫嗎?
“對,對了,他那條船,還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叻,我其他的沒記住,這個讓我很是難忘。”
“因為一開始記錯了,當初還和他大吵一架,這,這個人,很在乎這艘船的名字,當真是個怪人。”
“嗝,他說,他說他那條船,叫,叫什麽,大和號,陳使者,你說這個名字,奇怪不奇怪?”
陳慎的腦海中轟然作響,大和號?
他娘的,居然還有個穿越來的倭人,在這個世界上?
他不相信會有漢人,會把自己的船取這樣一個名字,隻有倭人才把大和視為信仰。
陳慎迅速思考起來,好家夥,原來還有個這樣的家夥,隱藏在暗地裏,好在臨走吃了這頓酒,當真是價值千金。
要是沒猜錯,從他需要駕船適應海路考慮的話,估計現在已經跑到本土去了。
這樣想來的話,夷州就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了,迴去之後要想辦法,先把小股士兵,三三兩兩的轉移過來才行,湊個三五千人,在島上自給自足。
另外,等到真搞定江東之後,還得把倭島給納入戰略目標。
陳慎捏了捏眉頭,也不知道主公那邊,入川進程怎麽樣了,總感覺又有點緊張起來了。
......
豫章郡,都督府。
聽說周瑜經過半年的調養,氣色逐漸變好,魯肅匆匆放下江夏的防務,日夜兼程的飛速趕迴。
看周瑜帶隊的時候,不覺得怎麽樣,真接手以後,才知道東吳這條船,有多不好帶。
東吳的代大都督,魯子敬同學,表示心真的很累。
江東內部眼下分為江東派和江淮派,兩派一直在暗暗相互較勁,沒法,揚州蛋糕就那麽大,不爭不行。
江東派的人,以四大家族的人為首,朱家的朱治,朱然,陸家的陸議,張家的張昭,顧家的顧雍。
這部分人表麵上忠於孫權,但實際上,還是以家族為最優先。
江淮派係的人,以孫堅孫策的元從班底為主,這批人才是以孫權馬首是瞻,並聽從大都督調遣的。
孫堅的元從均已年高,大部分在各地駐軍或者養老,孫策元從中,太史慈被俘,周泰在廬江鎮守,蔣欽董襲陳武,分散在四處防備山越人。
大都督手中能用的牌,隻有呂蒙,徐盛,丁奉,淩統,甘寧,潘璋這六人。
其中呂蒙,徐盛,丁奉,都是奉周瑜為主,堅定的討荊州派係,對於魯肅的親劉懷柔政策,內心不滿,微言頗多。
潘璋雖然對陣營無所謂,但這人喝酒誤事,且十分的貪財,連士卒的賞賜,都要吞沒,魯肅對於這種人,從心底裏看不上,也不敢大用。
淩統與甘寧之間,眾所周知,有著殺父之仇,完全無法調和,為了安撫淩統,魯肅無奈讓甘寧去接替太史慈的位置,暫守廬陵。
因此魯肅代了大半年的都督,真的是覺得頭疼無比。
迴到豫章後,魯肅這才覺得,似乎又活了過來,他暗暗想著,隻要能把周瑜再請迴江夏,絕對要申請休沐,再也不管這爛攤子。
來到都督府,隻見周瑜和個鹹魚似的,靠在椅上看書品茗,見到魯肅進來,也絲毫沒有起身相待的意思。
魯肅來到一邊的坐下,拱手道。
“大都督數月不見,氣色看起來尚好,江夏諸人可還等著你呢。”
周瑜放下手中的書,笑了笑:“子敬,不過是金玉其外罷了,若是換做平日,怎麽說坐著讓你進來,也不起身相待,也太失禮了。”
魯肅感覺不妙,趕緊詢問:“公瑾,為何如此消極,醫者那邊又怎麽說?”
周瑜抬頭看天,淡淡開口:“多則兩年,少則一年多,便是大限。”
“主公把整個揚州有名的醫者都找來了,結論都差不多,光是把我從鬼門關拉迴來,便已經徹底的透支了,這具身體的所有底氣。”
魯肅聽罷,默然無語,半晌後才問道。
“主公那邊怎麽說?”
周瑜笑道:“還能怎麽說,名義上是讓我在這,好生修養身體,實際上嘛,就是讓我卸職啦。”
“都到這個地步了,主公肯定不希望我再去江夏的,若是半年三個月後,不小心死在任上,對東吳的軍心士氣,都將是巨大的打擊。”
“而且對他的名氣也不好,子敬,這點你應該能想明白。”
周瑜掙紮著坐起,看著魯肅。
“子敬啊,東吳後續就交給你了,北麵曹操是大敵,西邊劉備也不弱,若我所料不錯,他三年內應能拿下川蜀。”
“眼下秭歸陸上這條線,必然是走不通了,你可安排探子,偽裝成商人,走長江逆流而上,去江州打探打探消息。”
“若是劉備能兵進漢中,到時候可以和他討價還價一番,嚐試要下荊州,不過你到時候看著辦就是,我是有心無力啦。”
“多年前,我在柴桑聽過一句話,叫做夾縫中求生存,當真至理名言也,東吳以後,當以自保為先。”
“對了,若是無事,今日便留下吃個便飯,廚子方才來說,從附近的湖內,取來了老大鮮魚,子敬可有口福嘍。”
倉促之間密封手段做不了,而且他也不知道具體怎麽弄,淡水都是灌注在桶裏,封上蓋子後,就這樣放在船艙內。
隨著多次打開取水,微生物越來越多,就會逐漸變質。
以眼下這個年代的科技水平來說,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係統也不是萬能的,陳慎把可定製的馭獸特性翻了個遍,也沒有和淨化水質相關的能力。
他不禁開始懷疑起來,徐福當初帶著三千人東渡倭國,這事兒保真嗎?
他帶著那麽多的人,都要吃喝拉撒吧,就算能全部拉在海裏,那他淡水問題是怎麽解決的,怎麽感覺似乎有點玄幻起來了?
要知道從長江口,也就是上海,直行去日本長崎,也有近九百公裏的海上航程,這已經是大陸過去島國,最短的直線距離了。
是現在的地理環境不同嗎?還是說先秦那會,有什麽特殊的儲水技術,湮滅在了曆史長河中?
陳慎百思不得其解,淡水的問題若是解決,土豆紅薯這兩種神物,有生之年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好在這天下午,一直在天空中盤旋的白咕咕,興衝衝的飛了下來,然後翅膀指向了某處方位,樂的翅舞足翹。
陳慎頓時明白了,一定是它發現了什麽,眺望遠方,一無所得,不過好消息是,和船頭行進的方向,大差不差。
陳慎興奮的揮了揮拳,雖然知道肯定能找到,但實際找到的時候,那種心態還是完全不一樣的。
將剩餘的淡水和食物,拿出大部分,讓眾人飽餐一頓,齊心協力加速,並激活“順風順水”,船隻迅速快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眺望過去,一望無際的巨大島嶼,伴隨著霧氣,正式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簡雍激動的嘴皮子都哆嗦了:“沐,沐道,當真是巨島,如此巨島,一眼望去,看不到邊,稱為一州,亦毫不過分也。”
“傳說中的蓬萊神山,我沒見過,不過見此巨島,此生亦是無憾矣。”
周亮同樣激動不已,找到了夷州,就意味著有了進攻江東的跳板,對東吳眾人都無好感的他,甚至都想請纓常駐在此。
陳慎道:“諸位,先靠岸,集體上岸休整。”
“伯同,安排幾個人駐守,並把船拖到隱蔽的地方,其他人去找淡水等補給,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在附近過夜。”
就這樣,陳慎等人繞著夷州,探查了半個月的時間,詳細的了解了風土情況,沒有人情。
島上有小部分野人,蠻荒未開,島的東麵,似有高山,若是移兵屯田,可單獨開一郡,養活兩三萬人當可無虞。
沿著台灣海峽北上,又過三天的時間,最後在建安郡的泉州登陸,將漁船重新還給沈大郎,他樂的合不攏嘴。
這一趟出海,一個月時間都不到,白賺一條船,臨走他甚至自掏腰包,請陳慎等人吃了頓飯。
喝多了以後,話也逐漸多了起來。
“陳使者,老實說我也沒想到,還能到這江東的泉州來,你不知道,大約一年多前,有條江東的海船,就是從這建安郡,順海而下,到過我們那邊。”
陳慎拿著酒杯的手頓時停在空中,他瞬間就警惕起來,江東打造過海船?什麽意思?
根據他和鄭橋數次的判斷,江東是被確認過,沒有穿越者了才是。
沒有穿越者了,江東怎麽可能會打造海船這種東西?用在哪裏?
沈大郎舌頭有點大,他搖了搖頭,斷斷續續的說道。
“不是江東的,是私,私人的,他叫王大還是大王,我,我記不太清了。”
“他自己斥巨資,打造了條海船,和我這條差不多大,在建安郡到南海郡的海上,往返了好幾次,熟練海上的航路呢。”
陳慎微微皺眉,這事兒怎麽聽怎麽奇怪,自己打條海船,為了熟悉航路?幾個意思,要做當代麥哲倫嗎?
“對,對了,他那條船,還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叻,我其他的沒記住,這個讓我很是難忘。”
“因為一開始記錯了,當初還和他大吵一架,這,這個人,很在乎這艘船的名字,當真是個怪人。”
“嗝,他說,他說他那條船,叫,叫什麽,大和號,陳使者,你說這個名字,奇怪不奇怪?”
陳慎的腦海中轟然作響,大和號?
他娘的,居然還有個穿越來的倭人,在這個世界上?
他不相信會有漢人,會把自己的船取這樣一個名字,隻有倭人才把大和視為信仰。
陳慎迅速思考起來,好家夥,原來還有個這樣的家夥,隱藏在暗地裏,好在臨走吃了這頓酒,當真是價值千金。
要是沒猜錯,從他需要駕船適應海路考慮的話,估計現在已經跑到本土去了。
這樣想來的話,夷州就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了,迴去之後要想辦法,先把小股士兵,三三兩兩的轉移過來才行,湊個三五千人,在島上自給自足。
另外,等到真搞定江東之後,還得把倭島給納入戰略目標。
陳慎捏了捏眉頭,也不知道主公那邊,入川進程怎麽樣了,總感覺又有點緊張起來了。
......
豫章郡,都督府。
聽說周瑜經過半年的調養,氣色逐漸變好,魯肅匆匆放下江夏的防務,日夜兼程的飛速趕迴。
看周瑜帶隊的時候,不覺得怎麽樣,真接手以後,才知道東吳這條船,有多不好帶。
東吳的代大都督,魯子敬同學,表示心真的很累。
江東內部眼下分為江東派和江淮派,兩派一直在暗暗相互較勁,沒法,揚州蛋糕就那麽大,不爭不行。
江東派的人,以四大家族的人為首,朱家的朱治,朱然,陸家的陸議,張家的張昭,顧家的顧雍。
這部分人表麵上忠於孫權,但實際上,還是以家族為最優先。
江淮派係的人,以孫堅孫策的元從班底為主,這批人才是以孫權馬首是瞻,並聽從大都督調遣的。
孫堅的元從均已年高,大部分在各地駐軍或者養老,孫策元從中,太史慈被俘,周泰在廬江鎮守,蔣欽董襲陳武,分散在四處防備山越人。
大都督手中能用的牌,隻有呂蒙,徐盛,丁奉,淩統,甘寧,潘璋這六人。
其中呂蒙,徐盛,丁奉,都是奉周瑜為主,堅定的討荊州派係,對於魯肅的親劉懷柔政策,內心不滿,微言頗多。
潘璋雖然對陣營無所謂,但這人喝酒誤事,且十分的貪財,連士卒的賞賜,都要吞沒,魯肅對於這種人,從心底裏看不上,也不敢大用。
淩統與甘寧之間,眾所周知,有著殺父之仇,完全無法調和,為了安撫淩統,魯肅無奈讓甘寧去接替太史慈的位置,暫守廬陵。
因此魯肅代了大半年的都督,真的是覺得頭疼無比。
迴到豫章後,魯肅這才覺得,似乎又活了過來,他暗暗想著,隻要能把周瑜再請迴江夏,絕對要申請休沐,再也不管這爛攤子。
來到都督府,隻見周瑜和個鹹魚似的,靠在椅上看書品茗,見到魯肅進來,也絲毫沒有起身相待的意思。
魯肅來到一邊的坐下,拱手道。
“大都督數月不見,氣色看起來尚好,江夏諸人可還等著你呢。”
周瑜放下手中的書,笑了笑:“子敬,不過是金玉其外罷了,若是換做平日,怎麽說坐著讓你進來,也不起身相待,也太失禮了。”
魯肅感覺不妙,趕緊詢問:“公瑾,為何如此消極,醫者那邊又怎麽說?”
周瑜抬頭看天,淡淡開口:“多則兩年,少則一年多,便是大限。”
“主公把整個揚州有名的醫者都找來了,結論都差不多,光是把我從鬼門關拉迴來,便已經徹底的透支了,這具身體的所有底氣。”
魯肅聽罷,默然無語,半晌後才問道。
“主公那邊怎麽說?”
周瑜笑道:“還能怎麽說,名義上是讓我在這,好生修養身體,實際上嘛,就是讓我卸職啦。”
“都到這個地步了,主公肯定不希望我再去江夏的,若是半年三個月後,不小心死在任上,對東吳的軍心士氣,都將是巨大的打擊。”
“而且對他的名氣也不好,子敬,這點你應該能想明白。”
周瑜掙紮著坐起,看著魯肅。
“子敬啊,東吳後續就交給你了,北麵曹操是大敵,西邊劉備也不弱,若我所料不錯,他三年內應能拿下川蜀。”
“眼下秭歸陸上這條線,必然是走不通了,你可安排探子,偽裝成商人,走長江逆流而上,去江州打探打探消息。”
“若是劉備能兵進漢中,到時候可以和他討價還價一番,嚐試要下荊州,不過你到時候看著辦就是,我是有心無力啦。”
“多年前,我在柴桑聽過一句話,叫做夾縫中求生存,當真至理名言也,東吳以後,當以自保為先。”
“對了,若是無事,今日便留下吃個便飯,廚子方才來說,從附近的湖內,取來了老大鮮魚,子敬可有口福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