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嚴重,第二章才碼了一半,怎麽修都不滿意,肯定來不及了,今天中午前補上。)
潘璋前腳帶兵出門,甘瑰便後腳帶著埋伏在不遠處的千人,大搖大擺的進了廬陵郡。
甘寧更是拿出了好久沒穿的鎧甲,全副武裝站在太守府前,千人分散開,迅速接管廬陵四門。
眼見城內已經安穩,甘瑰剛準備派人出城去接引沙摩柯,侍衛忽然來報,說城外蠻兵已經靠近。
甘寧兩人來到城門外,果然有大批的潰兵逃了迴來。
沒過多久,城外的沙摩柯,挑著一具被頭盔都被砸凹進去的屍體,領著數千蠻兵緩緩走來,後邊還尾隨著三四千,看著就有氣無力的俘虜。
眾人定睛一看,這不就是半天前,被潘璋帶出去的東吳士卒嗎?
怎麽迴事?現在的東吳士卒,已經淪落到連蠻兵都打不過了嗎?
見到這一幕,甘寧也是愣了愣,雖然潘璋在東吳,確實算不上第一梯隊的戰將,但實際作戰經驗豐富,也算得上一個宿將了。
這才帶兵出門,小半天的時間,就已經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敲成一攤爛泥。
帶出去的兵,不是死,就是潰散,就是被俘虜,這也屬實太離譜了。
甘寧甚至想到,劉備的兵,這還隻是劉備的蠻兵,就已經強到這種地步嗎?
東吳一直標榜水軍天下第一,陸軍也能和劉備的荊州兵掰掰手腕來著,看著情況,莫不是在做夢?
甘瑰來到城下,見到沙摩柯,拱手稱讚。
“見過沙將軍,竟然如此之快,就把潘璋給全滅了,當真是威名在外,小子還準備帶人過來接應呢。”
沙摩柯哈哈大笑:“你就是甘寧家小子吧,不錯不錯,據說你在海上抓了倭寇頭子,給那遼東的百姓,狠狠的出了一口氣。”
“這件事,在咱們荊南這邊,都已經傳開了,那可是大功一件啊,龐軍師都說了,此戰奠定了對倭寇的基調,說不定以後曆史上,都能有你的名字。”
雙方一陣馬屁互拍,甘寧覺得與有榮焉,兒子投奔劉備一年時間,就能做得如此功業,讓他老懷大慰。
同時暗暗想到,自己還正值壯年呢,可不能被兒子給比下去。
要是以後的青史上,寫到他甘寧的時候,如果隻有簡單的四個字,甘瑰之父,那真是怎麽想怎麽尷尬。
甘瑰看著已經完全神遊天外的甘寧,小聲說。
“老漢兒,潘璋怎麽說,也是你以前的同僚,要把他埋了麽?”
甘寧迴過神,點點頭:“去城內找個棺材鋪,然後埋城東吧。”
沙摩柯也是點頭道:“太史將軍就是怕此等場麵,因此在後督軍呢,畢竟手刃同僚這事兒,傳出去確實不好。”
“這等活,還是我這蠻王來幹,比較有味道。”
甘寧道:“現在咱們這邊,部隊數量有點多,後續怎麽打?”
沙摩柯撓了撓頭:“我出發的時候,龐軍師和我說了,若是聯係不上其他的部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和太史將軍合兵以後,是兩萬多士卒,等他明後天到了,咱們再商議,估計是北上打豫章。”
“或者分兵也可以,一路往東走建安方向,最後在鄱陽郡會師。”
眾人埋了潘璋,收攏殘軍,兩天後太史慈到來,聽說潘璋陣亡,他也是感歎一聲。
眼下廬陵有太史慈,沙摩柯,廬陵降軍,還有甘瑰帶來的千人,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兩萬五。
眾人一合計,甘寧帶著三千人鎮守,並去信給茶陵的霍峻,讓他撤離,畢竟廬陵已平,他還守在廬陵和長沙交界,已經沒有意義了。
太史慈帶著甘瑰和沙摩柯,並兩萬二的大軍,直接北上豫章,支援長沙攻擊豫章的部隊,爭取一鼓作氣,直接平了這座江東大郡。
......
襄陽,曹丕自從歸來後,沉默寡言了起來,性情大變算不上,但相比起原來,還是陰翳了不少。
看著下手的司馬晨,他淡淡的說道:“父親的迴信來了嗎?”
司馬晨搖搖頭:“世子想要屠盡新野百姓,以出上一口惡氣,這事兒,魏公想來不會答應。”
“最多給你三五百人出出氣,應該還是可以的。”
曹丕大怒,對著司馬晨咆哮道:“你懂個屁,我丟了半口牙,現在吃東西都隻能用一半,往日最愛的炙羊肉,現在吃起來如同嚼蠟,就衝這點,他區區新野百姓的命,豈能夠賠?”
“再說新野此地,多是劉備那廝當初的遺民,有幾個會對我們忠心耿耿?怕是真有關羽北伐那天,他們說不得還會簞食壺漿,歡迎劉備軍呢。”
司馬晨被噴了半臉的口水,內心也是無奈,我確實懂個屁,我連個屁都不想懂好不好。
雖然你被敲了半嘴牙,但這情形一看,估摸著就是你自己嘴臭導致的。
關羽家的人,都非常有底線,若不是你說了什麽特別不該說的話,關平不可能會做虐俘這種事,虧你還有曹操世子護身,不然的話早就涼了。
再說了,能活著迴來,就該謝天謝地了,還要感謝孫權榜上大哥的通力協作,所以真沒必要這樣,無能狂怒,很是丟份。
就算新野百姓,對劉備感覺好,也不能隨意的拿來給你出氣,即便是曹操,也不會輕易答應,擅自屠治下之城,兗州的民心,還要不要了?
自古以來屠城的不少,屠別人的城,最多就是名氣會壞掉,但為了出一口惡氣,屠自己的城,怕不是要被天下人笑掉大牙,這貨不會是腦子被關平打壞了吧?
下方有侍衛來報:“魏公有令,荊襄之地,即將開戰,讓世子早日迴返。”
“另著司馬晨,嚴密關注孫劉雙方戰事的情報,若是有能入手江夏或者江陵的機會,可不經通報,聯係曹仁,直接出兵。”
曹丕臉黑的可怕:“告訴我爹,我就待在這,能打破江陵的話,誰都攔不了我。”
......
豫章西邊百裏處,陳慎張飛,帶著接近兩萬人,看著張飛帶來的全副武裝,攻城器械,陳慎也是麵色凝重。
豫章,江東重鎮之一,麵對荊州的東部防禦重心,後世的南昌。
僅次於襄陽那種堅城,坐落在贛江以東,易守難攻。
臨江,臨山,這些城池,就是因為容易防禦,而被譽為堅城。
豫章西門不遠處的贛江,甚至已經被守將朱然,在河道裏打下了不少的木樁,就是為了防止劉備軍的人輕易渡河,做到這個地步,僅剩強攻一條路。
強攻就先要渡河,正麵長達兩三公裏內的河道裏,都塞滿了木樁,肯定是過不去了。
而想要往北,繞過贛江的話,也是行不通的,往北不遠處,贛江注入了鄱陽湖,隻能往南。
但豫章守將朱然,也不是傻的,光是南邊的下遊,就至少有數百的斥候,每隔五六十米,三四人輪班監視,一直排到了五十裏外去。
如此一來,想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渡過去是可以,但想讓人不知道,則絕無可能。
陳慎張飛在下遊紮營,靜待時機,眼下的情況,也隻有等打完廬陵北上的隊友了。
到時候友軍把對麵的斥候都掃了,這邊才能安心的渡河。
豫章郡內,朱然蔣欽兩人麵對而坐。
朱然道:“張飛陳慎兩人,在下遊五十裏外紮營,並沒有渡河的動作。”
蔣欽抬起頭:“不管怎麽說,咱們的斥候不能斷,他們那麽多人,還有攻城器械,沒有大船是絕對無法渡江的。”
朱然道:“我擔心廬陵的情況,據說甘寧無戰心,潘璋若是堅守,尚有希望,但潘璋此人,容易被誘惑,若是廬陵被破,那我等就難守了。”
蔣欽搖頭道:“甘寧此人,周都督在世時,還能一用,魯都督時,為了調和和淩統的矛盾,將他外放到廬陵,到了現在呂都督之時,他自知再無複起之日,自甘墮落,當真可惜。”
“不管怎麽說,城內有兵馬萬五,就算用人命堵,咱們也要把這張飛大軍,給堵在豫章城下。”
“我們昨天就派了信使,沿著贛江北上入長江,去通知大都督了,聽聞丁奉就在長江上防禦,若是能得他南下增援,咱們還是有機會的。”
“豫章絕對不能丟,若是這邊丟了,柴桑等地皆再無可守,江夏也將成絕地,大都督和江東都危誒。”
兩天後的夜間,陳慎營內,他翻身坐起,隱約間,聽到了咕咕傳來的聲音。
果不其然,咕咕撲騰著翅膀飛迴,左腿上有一個小竹管。
張飛南下之時,就帶著咕咕,陳慎張飛合軍以後,更是直接讓咕咕往南去,尋找可能的友軍,這不,總算是有好消息傳來。
竹管隻有一張小紙條,但消息是真的振奮人心。
“已合兵,太史,沙,周。”
陳慎揮了揮拳,這代表著太史慈的南海兵,沙摩柯的蠻兵,周亮的夷兵,已經匯合,再過幾天之後,都會集中在此處。
到那時候,強攻就強攻吧,這個年代,打仗是不可能永遠順利的。
潘璋前腳帶兵出門,甘瑰便後腳帶著埋伏在不遠處的千人,大搖大擺的進了廬陵郡。
甘寧更是拿出了好久沒穿的鎧甲,全副武裝站在太守府前,千人分散開,迅速接管廬陵四門。
眼見城內已經安穩,甘瑰剛準備派人出城去接引沙摩柯,侍衛忽然來報,說城外蠻兵已經靠近。
甘寧兩人來到城門外,果然有大批的潰兵逃了迴來。
沒過多久,城外的沙摩柯,挑著一具被頭盔都被砸凹進去的屍體,領著數千蠻兵緩緩走來,後邊還尾隨著三四千,看著就有氣無力的俘虜。
眾人定睛一看,這不就是半天前,被潘璋帶出去的東吳士卒嗎?
怎麽迴事?現在的東吳士卒,已經淪落到連蠻兵都打不過了嗎?
見到這一幕,甘寧也是愣了愣,雖然潘璋在東吳,確實算不上第一梯隊的戰將,但實際作戰經驗豐富,也算得上一個宿將了。
這才帶兵出門,小半天的時間,就已經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敲成一攤爛泥。
帶出去的兵,不是死,就是潰散,就是被俘虜,這也屬實太離譜了。
甘寧甚至想到,劉備的兵,這還隻是劉備的蠻兵,就已經強到這種地步嗎?
東吳一直標榜水軍天下第一,陸軍也能和劉備的荊州兵掰掰手腕來著,看著情況,莫不是在做夢?
甘瑰來到城下,見到沙摩柯,拱手稱讚。
“見過沙將軍,竟然如此之快,就把潘璋給全滅了,當真是威名在外,小子還準備帶人過來接應呢。”
沙摩柯哈哈大笑:“你就是甘寧家小子吧,不錯不錯,據說你在海上抓了倭寇頭子,給那遼東的百姓,狠狠的出了一口氣。”
“這件事,在咱們荊南這邊,都已經傳開了,那可是大功一件啊,龐軍師都說了,此戰奠定了對倭寇的基調,說不定以後曆史上,都能有你的名字。”
雙方一陣馬屁互拍,甘寧覺得與有榮焉,兒子投奔劉備一年時間,就能做得如此功業,讓他老懷大慰。
同時暗暗想到,自己還正值壯年呢,可不能被兒子給比下去。
要是以後的青史上,寫到他甘寧的時候,如果隻有簡單的四個字,甘瑰之父,那真是怎麽想怎麽尷尬。
甘瑰看著已經完全神遊天外的甘寧,小聲說。
“老漢兒,潘璋怎麽說,也是你以前的同僚,要把他埋了麽?”
甘寧迴過神,點點頭:“去城內找個棺材鋪,然後埋城東吧。”
沙摩柯也是點頭道:“太史將軍就是怕此等場麵,因此在後督軍呢,畢竟手刃同僚這事兒,傳出去確實不好。”
“這等活,還是我這蠻王來幹,比較有味道。”
甘寧道:“現在咱們這邊,部隊數量有點多,後續怎麽打?”
沙摩柯撓了撓頭:“我出發的時候,龐軍師和我說了,若是聯係不上其他的部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和太史將軍合兵以後,是兩萬多士卒,等他明後天到了,咱們再商議,估計是北上打豫章。”
“或者分兵也可以,一路往東走建安方向,最後在鄱陽郡會師。”
眾人埋了潘璋,收攏殘軍,兩天後太史慈到來,聽說潘璋陣亡,他也是感歎一聲。
眼下廬陵有太史慈,沙摩柯,廬陵降軍,還有甘瑰帶來的千人,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兩萬五。
眾人一合計,甘寧帶著三千人鎮守,並去信給茶陵的霍峻,讓他撤離,畢竟廬陵已平,他還守在廬陵和長沙交界,已經沒有意義了。
太史慈帶著甘瑰和沙摩柯,並兩萬二的大軍,直接北上豫章,支援長沙攻擊豫章的部隊,爭取一鼓作氣,直接平了這座江東大郡。
......
襄陽,曹丕自從歸來後,沉默寡言了起來,性情大變算不上,但相比起原來,還是陰翳了不少。
看著下手的司馬晨,他淡淡的說道:“父親的迴信來了嗎?”
司馬晨搖搖頭:“世子想要屠盡新野百姓,以出上一口惡氣,這事兒,魏公想來不會答應。”
“最多給你三五百人出出氣,應該還是可以的。”
曹丕大怒,對著司馬晨咆哮道:“你懂個屁,我丟了半口牙,現在吃東西都隻能用一半,往日最愛的炙羊肉,現在吃起來如同嚼蠟,就衝這點,他區區新野百姓的命,豈能夠賠?”
“再說新野此地,多是劉備那廝當初的遺民,有幾個會對我們忠心耿耿?怕是真有關羽北伐那天,他們說不得還會簞食壺漿,歡迎劉備軍呢。”
司馬晨被噴了半臉的口水,內心也是無奈,我確實懂個屁,我連個屁都不想懂好不好。
雖然你被敲了半嘴牙,但這情形一看,估摸著就是你自己嘴臭導致的。
關羽家的人,都非常有底線,若不是你說了什麽特別不該說的話,關平不可能會做虐俘這種事,虧你還有曹操世子護身,不然的話早就涼了。
再說了,能活著迴來,就該謝天謝地了,還要感謝孫權榜上大哥的通力協作,所以真沒必要這樣,無能狂怒,很是丟份。
就算新野百姓,對劉備感覺好,也不能隨意的拿來給你出氣,即便是曹操,也不會輕易答應,擅自屠治下之城,兗州的民心,還要不要了?
自古以來屠城的不少,屠別人的城,最多就是名氣會壞掉,但為了出一口惡氣,屠自己的城,怕不是要被天下人笑掉大牙,這貨不會是腦子被關平打壞了吧?
下方有侍衛來報:“魏公有令,荊襄之地,即將開戰,讓世子早日迴返。”
“另著司馬晨,嚴密關注孫劉雙方戰事的情報,若是有能入手江夏或者江陵的機會,可不經通報,聯係曹仁,直接出兵。”
曹丕臉黑的可怕:“告訴我爹,我就待在這,能打破江陵的話,誰都攔不了我。”
......
豫章西邊百裏處,陳慎張飛,帶著接近兩萬人,看著張飛帶來的全副武裝,攻城器械,陳慎也是麵色凝重。
豫章,江東重鎮之一,麵對荊州的東部防禦重心,後世的南昌。
僅次於襄陽那種堅城,坐落在贛江以東,易守難攻。
臨江,臨山,這些城池,就是因為容易防禦,而被譽為堅城。
豫章西門不遠處的贛江,甚至已經被守將朱然,在河道裏打下了不少的木樁,就是為了防止劉備軍的人輕易渡河,做到這個地步,僅剩強攻一條路。
強攻就先要渡河,正麵長達兩三公裏內的河道裏,都塞滿了木樁,肯定是過不去了。
而想要往北,繞過贛江的話,也是行不通的,往北不遠處,贛江注入了鄱陽湖,隻能往南。
但豫章守將朱然,也不是傻的,光是南邊的下遊,就至少有數百的斥候,每隔五六十米,三四人輪班監視,一直排到了五十裏外去。
如此一來,想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渡過去是可以,但想讓人不知道,則絕無可能。
陳慎張飛在下遊紮營,靜待時機,眼下的情況,也隻有等打完廬陵北上的隊友了。
到時候友軍把對麵的斥候都掃了,這邊才能安心的渡河。
豫章郡內,朱然蔣欽兩人麵對而坐。
朱然道:“張飛陳慎兩人,在下遊五十裏外紮營,並沒有渡河的動作。”
蔣欽抬起頭:“不管怎麽說,咱們的斥候不能斷,他們那麽多人,還有攻城器械,沒有大船是絕對無法渡江的。”
朱然道:“我擔心廬陵的情況,據說甘寧無戰心,潘璋若是堅守,尚有希望,但潘璋此人,容易被誘惑,若是廬陵被破,那我等就難守了。”
蔣欽搖頭道:“甘寧此人,周都督在世時,還能一用,魯都督時,為了調和和淩統的矛盾,將他外放到廬陵,到了現在呂都督之時,他自知再無複起之日,自甘墮落,當真可惜。”
“不管怎麽說,城內有兵馬萬五,就算用人命堵,咱們也要把這張飛大軍,給堵在豫章城下。”
“我們昨天就派了信使,沿著贛江北上入長江,去通知大都督了,聽聞丁奉就在長江上防禦,若是能得他南下增援,咱們還是有機會的。”
“豫章絕對不能丟,若是這邊丟了,柴桑等地皆再無可守,江夏也將成絕地,大都督和江東都危誒。”
兩天後的夜間,陳慎營內,他翻身坐起,隱約間,聽到了咕咕傳來的聲音。
果不其然,咕咕撲騰著翅膀飛迴,左腿上有一個小竹管。
張飛南下之時,就帶著咕咕,陳慎張飛合軍以後,更是直接讓咕咕往南去,尋找可能的友軍,這不,總算是有好消息傳來。
竹管隻有一張小紙條,但消息是真的振奮人心。
“已合兵,太史,沙,周。”
陳慎揮了揮拳,這代表著太史慈的南海兵,沙摩柯的蠻兵,周亮的夷兵,已經匯合,再過幾天之後,都會集中在此處。
到那時候,強攻就強攻吧,這個年代,打仗是不可能永遠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