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猴剛休養了三天就有人來通知他要下坑挖鹽了。
第四天的一大早,他跟著做早工的隊伍,順著天坑內側的斜道,花了十分鍾的時間下到了天坑底部。
天坑底部的地形並不是平整的,站在進出通道向內側看,天坑底部的地形大致呈現出遠高近低的走勢,最低處,便是這條進出小道的盡頭,是一個口腔一樣的溶洞。
早起做工的人下到坑底後,主要分成了三個去向。
一隊人是往天坑內側走去,那邊除了石頭堡的農地外,就是一片霧氣彌漫的地下森林。
坑裏被開墾出來的農田數量看著雖多,可上麵種的大多都是蔬菜一樣的東西,隻有兩塊足球場大的農田裏種的是水稻。田裏的水稻看起來長得亂七八糟東倒西歪的,可也已經出穗,估計再過一個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另外兩隊人,都是往溶洞內走去。
溶洞洞口前的小路非常明顯,可以看出長年累月都有人從上麵走過。
往內再走二十多米後,在光線開始暗下來的位置,小路突然一分為二,變成左右兩條路。
這兩條小路通向的是一左一右兩個地下洞穴。
這兩個地下洞穴是石頭堡的命脈所在。
其中,左洞再往下垂直五十米左右,就有一個常年不會幹涸的地下湖,湖裏的水非常清澈,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
石頭堡位於高聳的台地上,他們的淡水來源隻有兩個:
一是通過台地上天然形成的很多小坑洞承接雨水進行蓄水。石頭堡雖然基本都是石頭房,可所在的台地並不是光禿禿的石山,相反,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和草地。就連生活區的綠化環境也非常好,並不是一座幹巴巴的石頭城堡。
第二處水源,也就是石頭堡眾人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便是天坑下左洞內的地下水。
石頭堡的人把左洞稱為“水洞”。
水洞內雖說是一個地下湖,其實肉眼可見的就隻是一條狹窄的縫隙,不到兩米寬,下方的清水就像是被兩邊的峭壁夾住一般。利用洞中的火把,隻能看到五六米遠的距離,再往前就是黑黢黢一片。
石頭堡的人也不知道洞裏的水究竟有多少,水麵究竟能向內延伸多遠,通向何處。他們隻知道,自石頭堡有史以來,洞裏的水從沒幹過。
不管水位線降得多低,洞裏的水永遠都是挑不幹的,而且裏麵的水永遠都是這麽清澈,可以直接飲用。
進入左洞的這一隊十幾個人,肩上都挑著一根木棍做成的扁擔。扁擔的兩頭,是兩個被用麻繩網袋兜住的大陶壺,每個都是肚大頸小的造型,和馬桶差不多大小。
如果往陶壺內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每個陶壺內,都有兩片光滑的大葉子。這是之後挑滿水時,浮在陶壺口處防止壺內的水溢灑出來的“蓋子”。
他們這些人,都是石頭堡的挑水隊,負責給石頭堡的重要人物提供每天的生活用水,也需要給位於天坑上方的主要蓄水池補充水源,確保堡內眾人有水可打。
左洞是水,右洞自然就是鹽了。
石頭堡的鹽,都是黃黃的石鹽。從這右洞往下,深入地下約一百五十米左右,就是鹽礦的所在。
傳說,鹽礦剛被石頭堡的先祖發現的那會兒,隻需要往右洞裏走個十幾米,就可以看到空曠的洞廳內,密密麻麻地垂立著潔白的鹽柱,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樹根穿透了頂部的岩石,往下生長到了洞裏。
這樣的鹽柱,就像是如今虎部落出現的白鹽一樣,不僅白,味道還很好。那時候,隻需要將其敲斷,再扛出去就是挖鹽的全流程了。
可如今,洞裏已經沒有這樣的鹽柱了。挖鹽也不再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
右洞的鹽礦和左邊的水洞挨得這麽近,地下水居然沒被鹽礦汙染變鹹,真的是上天的造化。
石頭堡天坑下這一鹹一淡的左右洞,養活了石頭堡不知道多少代人。這兩個洞也是石頭堡能在這片森林裏三足鼎立的基礎。
巨猴來到右洞前,發現已經有人在那等著他了。
“喲,第一天就敢遲到啊!架子還是這麽大,讓不知情的人看到了,還以為你地位有多高呢!”
說話的人是之前和巨猴起過爭執的大痣。
從他手中拿著的那根棕櫚皮編製而成的鞭子來看,他並不是像巨猴一樣,也被罰下來挖鹽了。他是來當監工的。
巨猴昨天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他知道大痣來者不善,可還是譏諷道:“你能起這麽早,真是讓人吃驚。”
大痣下巴上的大痣一抖,道:“哼,今天是第一天,看在我們之前一起共事的情麵上,你遲到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從今天開始,鹽洞裏的事情,由我來負責管理。你以後可別讓我難做。”
巨猴懶得理他,從一旁的火把堆裏取了一根火把,便往洞裏走。洞裏的路上其實已經布置有火把,從洞口處,就可以看到內部晃動的黃光。
“等會兒!”大痣有些惱怒地叫住了他。
“怎麽了?”巨猴停下腳步問。
大痣道:“下麵的火把已經夠數了。不能,也不用你再拿下去。”
巨猴道:“這不用你提醒。我拿下去是備用的。我總不會害死自己。”
“我說不讓拿,你就得給我放著。要是下麵出了事,你們死了就死了。可我還得受罰呢!你別逼我對你不客氣。”
“沒想到你還挺負責。看在你這麽關心我的安危的情況下,我不帶就是。”巨猴將火把丟迴了原處。
鹽洞和水洞相比,有一個非常的缺點,便是基本不通風。水洞裏,隱約還是感覺得到有微風從黑暗中吹來的。
可鹽洞裏,非常悶熱,也充斥著尿騷味。加上挖鹽需要火把照亮,很容易出現二氧化碳中毒的安全事故。
石頭堡的先祖總結了無數次事故教訓,才擺脫惡鬼作祟的猜想,得出了洞內的火把不能超過一定限度,否則就會死人的經驗。這成了進洞的人必須遵守的禁令。巨猴當然是知道的。
在洞內挖鹽的人,大部分都是奴隸,可也有不少石頭堡的底層人民,都是很有用的勞動力,可不是死了就算了的。
大痣冷眼道:“堡主是要你挖鹽,不是挑鹽,你可別弄錯了。”
“要是沒有別的事情,我就下去挖鹽了。”巨猴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最近外麵的人對鹽的需求量大增,你可別在裏麵偷懶。要是讓我捉住,我保準讓你好看。”
“那你就下來一起陪著我唄。你要不來,我準會偷懶的!哈哈!”巨猴大笑著走進洞內。
大痣恨恨地看著黑黢黢的洞口,很想趁人不注意多點幾個火把,把裏麵的人全都毒死。
可這事不能發生在他負責的期間。
事實上,他當前的工作,並不是自己主動要來的。而是鹹華堡主親自安排的。
一開始他還滿心歡喜,覺得終於有機會騎在巨猴頭上報仇了。他好不容易才迴到堡裏,可在登堡的路上,就聽說巨猴在虎部落對他動手的事情,已經在堡裏傳遍了。
看守關卡的人笑眯眯地問他,在虎部落的時候,他大痣是不是因為不服從巨猴的安排,被巨猴按在地上打。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這些傳言,被巨猴撲打他,還讓他難受。他當時便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報仇信念。
可事後,他的叔叔根寶卻提醒他,如果想公報私仇,那也隻能對巨猴一個人動手,而且還不能讓巨猴死在洞內。
要是巨猴死在洞內,或者他公報私仇傷及其他人,那他自己就算不死,也會半死。
他這才明白,鹹華堡主這樣安排,隱含著保護巨猴的意思。
這是讓他來保護巨猴的生命安全!想想都氣人。
大痣轉對身邊的另一人道:“卡雞,你今天多下去幾趟,要是他在偷懶,就匯報給我。”
“額……大痣哥,下麵已經有人監督了……”名叫卡雞的男人麵帶難色。
大痣瞪了他一眼:“堡裏的規矩就是我們每天至少要下去檢查10次。這你也覺得為難?”
“不為難。大痣哥,你放心,你隻需在上麵安心等我消息就行,我肯定完成任務!”
大痣道:“你想得倒美。讓我聽你的一直待在上麵,好讓你躲在洞口附近偷懶?”
“我不敢偷懶的。”卡雞尷尬地笑了笑,“要不這樣,我每次下去的時候,都叫上你。”
大痣道:“你當然要叫我。你每次下去的時候,必須先跟我說一聲。然後你就一個人下去。我隨時都會跟在你後麵,下去看你到底有沒有下到底去檢查情況。你負責監督他們,而我就負責監督你!”
在洞內挖鹽,有兩個工序,一是在洞內挖鹽,二是把挖出來的鹽,用扁擔挑到洞口來。
這兩道工序,各有優劣,是分別有不同的人負責的。
如果選擇挖鹽,除了吃午飯的時候外,其他時間都必須一直待在黑暗的洞裏,不停敲鑿鹽礦,好處是不用挑著沉重的鹽礦爬上爬下,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可是會比較難捱,而且發生中毒事故的話,會第一個死。
如果是挑夫,那就要挑著鹽礦不停往返洞口和地下,會比較辛苦,好處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唿吸一下新鮮空氣。
如果讓巨猴自己選的話,他肯定是願意累一些做挑夫的。原因也很簡單,地下取鹽處,實在是太悶騷了。
有生命危險就不說了,在地下待久了,連唿吸都困難,而且,地下那尿騷味和汗味,簡直就是從鼻孔直衝腦海,幾乎能把人熏倒。
如今,經過鹹華的改革,洞內挖鹽的人,已經準許每天出洞一次拉屎撒尿了。可洞內的尿騷,是幾百年積累下來的,洞內空氣又不怎麽流通,沒個幾十年估計消退不了。再加上眾人汗臭沒辦法避免,那味道隻要聞過一次,當天吃飯都沒味道了。
巨猴借著微弱的火光,皺著鼻子走過一段很長的彎路,終於來到了砰砰直響,到處都是唿哈唿哧幹活聲的采鹽點。
站在入口處看過去,是一個扇形空間。采鹽點是這個扇形的圓邊,是一個三十幾米長的橫麵,好在,這裏的空間還算寬敞,頭頂的石壁距離地麵有四五米左右。
這個忙碌的大廳裏,隻點了三個微弱的火把,勉強能看清楚周圍的環境。
對麵的橫麵上,幾乎都是晶瑩的鹽礦,可看起來非常緊實,一看就知道不容易搞下來。
在扇形的一個角落,是還有一個狹窄的通道可以繼續往裏走的。不過,裏麵的鹽品並不會更高,也沒有好挖的鹽礦,沒有必要繼續深入了。
地底下,有些冷。
可幹活的人,全都是大汗淋漓。
在他們的努力下,時不時就傳出鹽礦滑落的聲音。
“那個大塊頭,別傻站著了,這裏有錘子的,馬上過來,別偷懶!”洞內一個明顯不用幹活的人朝著巨猴大喊道。
洞內的視線昏暗,很難看清彼此的樣子。巨猴也不知道對方是誰。
“巨猴來了!”巨猴自爆了身份。
“原來是猴哥。辛苦!我是飛狼。”那人隻說了這麽一句,就去催促挑夫了,顯然是早已經知道了巨猴被罰的消息。
巨猴一點脾氣也沒有。他走上前拿起地上的石錘,擺好姿勢便往已經插進岩壁的一根木釘砸去。
這樣的木釘,是選用堅韌的木材,把一端放在火坑裏先燒,然後再趁熱磨尖而成。而且隻能選擇岩壁上已經有裂痕的位置下鑿,否則就會損壞。
石頭堡的鹽,就是這樣通過人力鑿、撬、挖、挑運上去的。
如果算人工費的話,石頭堡的鹽賣得貴是應該的。
就在巨猴在黑洞洞裏賣力地挖鹽的時候,虎部落的江楓正在古夫、大木、奇路和雅四人麵前,跟著視頻,親手演示如何將石頭堡的石鹽,提純成沒有雜質的細鹽。
第四天的一大早,他跟著做早工的隊伍,順著天坑內側的斜道,花了十分鍾的時間下到了天坑底部。
天坑底部的地形並不是平整的,站在進出通道向內側看,天坑底部的地形大致呈現出遠高近低的走勢,最低處,便是這條進出小道的盡頭,是一個口腔一樣的溶洞。
早起做工的人下到坑底後,主要分成了三個去向。
一隊人是往天坑內側走去,那邊除了石頭堡的農地外,就是一片霧氣彌漫的地下森林。
坑裏被開墾出來的農田數量看著雖多,可上麵種的大多都是蔬菜一樣的東西,隻有兩塊足球場大的農田裏種的是水稻。田裏的水稻看起來長得亂七八糟東倒西歪的,可也已經出穗,估計再過一個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另外兩隊人,都是往溶洞內走去。
溶洞洞口前的小路非常明顯,可以看出長年累月都有人從上麵走過。
往內再走二十多米後,在光線開始暗下來的位置,小路突然一分為二,變成左右兩條路。
這兩條小路通向的是一左一右兩個地下洞穴。
這兩個地下洞穴是石頭堡的命脈所在。
其中,左洞再往下垂直五十米左右,就有一個常年不會幹涸的地下湖,湖裏的水非常清澈,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
石頭堡位於高聳的台地上,他們的淡水來源隻有兩個:
一是通過台地上天然形成的很多小坑洞承接雨水進行蓄水。石頭堡雖然基本都是石頭房,可所在的台地並不是光禿禿的石山,相反,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和草地。就連生活區的綠化環境也非常好,並不是一座幹巴巴的石頭城堡。
第二處水源,也就是石頭堡眾人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便是天坑下左洞內的地下水。
石頭堡的人把左洞稱為“水洞”。
水洞內雖說是一個地下湖,其實肉眼可見的就隻是一條狹窄的縫隙,不到兩米寬,下方的清水就像是被兩邊的峭壁夾住一般。利用洞中的火把,隻能看到五六米遠的距離,再往前就是黑黢黢一片。
石頭堡的人也不知道洞裏的水究竟有多少,水麵究竟能向內延伸多遠,通向何處。他們隻知道,自石頭堡有史以來,洞裏的水從沒幹過。
不管水位線降得多低,洞裏的水永遠都是挑不幹的,而且裏麵的水永遠都是這麽清澈,可以直接飲用。
進入左洞的這一隊十幾個人,肩上都挑著一根木棍做成的扁擔。扁擔的兩頭,是兩個被用麻繩網袋兜住的大陶壺,每個都是肚大頸小的造型,和馬桶差不多大小。
如果往陶壺內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每個陶壺內,都有兩片光滑的大葉子。這是之後挑滿水時,浮在陶壺口處防止壺內的水溢灑出來的“蓋子”。
他們這些人,都是石頭堡的挑水隊,負責給石頭堡的重要人物提供每天的生活用水,也需要給位於天坑上方的主要蓄水池補充水源,確保堡內眾人有水可打。
左洞是水,右洞自然就是鹽了。
石頭堡的鹽,都是黃黃的石鹽。從這右洞往下,深入地下約一百五十米左右,就是鹽礦的所在。
傳說,鹽礦剛被石頭堡的先祖發現的那會兒,隻需要往右洞裏走個十幾米,就可以看到空曠的洞廳內,密密麻麻地垂立著潔白的鹽柱,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樹根穿透了頂部的岩石,往下生長到了洞裏。
這樣的鹽柱,就像是如今虎部落出現的白鹽一樣,不僅白,味道還很好。那時候,隻需要將其敲斷,再扛出去就是挖鹽的全流程了。
可如今,洞裏已經沒有這樣的鹽柱了。挖鹽也不再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
右洞的鹽礦和左邊的水洞挨得這麽近,地下水居然沒被鹽礦汙染變鹹,真的是上天的造化。
石頭堡天坑下這一鹹一淡的左右洞,養活了石頭堡不知道多少代人。這兩個洞也是石頭堡能在這片森林裏三足鼎立的基礎。
巨猴來到右洞前,發現已經有人在那等著他了。
“喲,第一天就敢遲到啊!架子還是這麽大,讓不知情的人看到了,還以為你地位有多高呢!”
說話的人是之前和巨猴起過爭執的大痣。
從他手中拿著的那根棕櫚皮編製而成的鞭子來看,他並不是像巨猴一樣,也被罰下來挖鹽了。他是來當監工的。
巨猴昨天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他知道大痣來者不善,可還是譏諷道:“你能起這麽早,真是讓人吃驚。”
大痣下巴上的大痣一抖,道:“哼,今天是第一天,看在我們之前一起共事的情麵上,你遲到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從今天開始,鹽洞裏的事情,由我來負責管理。你以後可別讓我難做。”
巨猴懶得理他,從一旁的火把堆裏取了一根火把,便往洞裏走。洞裏的路上其實已經布置有火把,從洞口處,就可以看到內部晃動的黃光。
“等會兒!”大痣有些惱怒地叫住了他。
“怎麽了?”巨猴停下腳步問。
大痣道:“下麵的火把已經夠數了。不能,也不用你再拿下去。”
巨猴道:“這不用你提醒。我拿下去是備用的。我總不會害死自己。”
“我說不讓拿,你就得給我放著。要是下麵出了事,你們死了就死了。可我還得受罰呢!你別逼我對你不客氣。”
“沒想到你還挺負責。看在你這麽關心我的安危的情況下,我不帶就是。”巨猴將火把丟迴了原處。
鹽洞和水洞相比,有一個非常的缺點,便是基本不通風。水洞裏,隱約還是感覺得到有微風從黑暗中吹來的。
可鹽洞裏,非常悶熱,也充斥著尿騷味。加上挖鹽需要火把照亮,很容易出現二氧化碳中毒的安全事故。
石頭堡的先祖總結了無數次事故教訓,才擺脫惡鬼作祟的猜想,得出了洞內的火把不能超過一定限度,否則就會死人的經驗。這成了進洞的人必須遵守的禁令。巨猴當然是知道的。
在洞內挖鹽的人,大部分都是奴隸,可也有不少石頭堡的底層人民,都是很有用的勞動力,可不是死了就算了的。
大痣冷眼道:“堡主是要你挖鹽,不是挑鹽,你可別弄錯了。”
“要是沒有別的事情,我就下去挖鹽了。”巨猴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最近外麵的人對鹽的需求量大增,你可別在裏麵偷懶。要是讓我捉住,我保準讓你好看。”
“那你就下來一起陪著我唄。你要不來,我準會偷懶的!哈哈!”巨猴大笑著走進洞內。
大痣恨恨地看著黑黢黢的洞口,很想趁人不注意多點幾個火把,把裏麵的人全都毒死。
可這事不能發生在他負責的期間。
事實上,他當前的工作,並不是自己主動要來的。而是鹹華堡主親自安排的。
一開始他還滿心歡喜,覺得終於有機會騎在巨猴頭上報仇了。他好不容易才迴到堡裏,可在登堡的路上,就聽說巨猴在虎部落對他動手的事情,已經在堡裏傳遍了。
看守關卡的人笑眯眯地問他,在虎部落的時候,他大痣是不是因為不服從巨猴的安排,被巨猴按在地上打。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這些傳言,被巨猴撲打他,還讓他難受。他當時便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報仇信念。
可事後,他的叔叔根寶卻提醒他,如果想公報私仇,那也隻能對巨猴一個人動手,而且還不能讓巨猴死在洞內。
要是巨猴死在洞內,或者他公報私仇傷及其他人,那他自己就算不死,也會半死。
他這才明白,鹹華堡主這樣安排,隱含著保護巨猴的意思。
這是讓他來保護巨猴的生命安全!想想都氣人。
大痣轉對身邊的另一人道:“卡雞,你今天多下去幾趟,要是他在偷懶,就匯報給我。”
“額……大痣哥,下麵已經有人監督了……”名叫卡雞的男人麵帶難色。
大痣瞪了他一眼:“堡裏的規矩就是我們每天至少要下去檢查10次。這你也覺得為難?”
“不為難。大痣哥,你放心,你隻需在上麵安心等我消息就行,我肯定完成任務!”
大痣道:“你想得倒美。讓我聽你的一直待在上麵,好讓你躲在洞口附近偷懶?”
“我不敢偷懶的。”卡雞尷尬地笑了笑,“要不這樣,我每次下去的時候,都叫上你。”
大痣道:“你當然要叫我。你每次下去的時候,必須先跟我說一聲。然後你就一個人下去。我隨時都會跟在你後麵,下去看你到底有沒有下到底去檢查情況。你負責監督他們,而我就負責監督你!”
在洞內挖鹽,有兩個工序,一是在洞內挖鹽,二是把挖出來的鹽,用扁擔挑到洞口來。
這兩道工序,各有優劣,是分別有不同的人負責的。
如果選擇挖鹽,除了吃午飯的時候外,其他時間都必須一直待在黑暗的洞裏,不停敲鑿鹽礦,好處是不用挑著沉重的鹽礦爬上爬下,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可是會比較難捱,而且發生中毒事故的話,會第一個死。
如果是挑夫,那就要挑著鹽礦不停往返洞口和地下,會比較辛苦,好處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唿吸一下新鮮空氣。
如果讓巨猴自己選的話,他肯定是願意累一些做挑夫的。原因也很簡單,地下取鹽處,實在是太悶騷了。
有生命危險就不說了,在地下待久了,連唿吸都困難,而且,地下那尿騷味和汗味,簡直就是從鼻孔直衝腦海,幾乎能把人熏倒。
如今,經過鹹華的改革,洞內挖鹽的人,已經準許每天出洞一次拉屎撒尿了。可洞內的尿騷,是幾百年積累下來的,洞內空氣又不怎麽流通,沒個幾十年估計消退不了。再加上眾人汗臭沒辦法避免,那味道隻要聞過一次,當天吃飯都沒味道了。
巨猴借著微弱的火光,皺著鼻子走過一段很長的彎路,終於來到了砰砰直響,到處都是唿哈唿哧幹活聲的采鹽點。
站在入口處看過去,是一個扇形空間。采鹽點是這個扇形的圓邊,是一個三十幾米長的橫麵,好在,這裏的空間還算寬敞,頭頂的石壁距離地麵有四五米左右。
這個忙碌的大廳裏,隻點了三個微弱的火把,勉強能看清楚周圍的環境。
對麵的橫麵上,幾乎都是晶瑩的鹽礦,可看起來非常緊實,一看就知道不容易搞下來。
在扇形的一個角落,是還有一個狹窄的通道可以繼續往裏走的。不過,裏麵的鹽品並不會更高,也沒有好挖的鹽礦,沒有必要繼續深入了。
地底下,有些冷。
可幹活的人,全都是大汗淋漓。
在他們的努力下,時不時就傳出鹽礦滑落的聲音。
“那個大塊頭,別傻站著了,這裏有錘子的,馬上過來,別偷懶!”洞內一個明顯不用幹活的人朝著巨猴大喊道。
洞內的視線昏暗,很難看清彼此的樣子。巨猴也不知道對方是誰。
“巨猴來了!”巨猴自爆了身份。
“原來是猴哥。辛苦!我是飛狼。”那人隻說了這麽一句,就去催促挑夫了,顯然是早已經知道了巨猴被罰的消息。
巨猴一點脾氣也沒有。他走上前拿起地上的石錘,擺好姿勢便往已經插進岩壁的一根木釘砸去。
這樣的木釘,是選用堅韌的木材,把一端放在火坑裏先燒,然後再趁熱磨尖而成。而且隻能選擇岩壁上已經有裂痕的位置下鑿,否則就會損壞。
石頭堡的鹽,就是這樣通過人力鑿、撬、挖、挑運上去的。
如果算人工費的話,石頭堡的鹽賣得貴是應該的。
就在巨猴在黑洞洞裏賣力地挖鹽的時候,虎部落的江楓正在古夫、大木、奇路和雅四人麵前,跟著視頻,親手演示如何將石頭堡的石鹽,提純成沒有雜質的細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