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應該能應付得來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榮耀 作者:文亦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岑文本一看那晶瑩剔透的荔枝。
頓時眼前一亮,心中的鬱悶也稍微緩解了一些。
“這清風燒酒也給我備上幾壇,我得帶迴長安去,給那些老朋友們嚐嚐。”岑文本笑眯眯地說道。
王老爺一聽,臉上的笑容僵了僵,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
他搓了搓手,支支吾吾地說:
“岑大人,這清風燒酒……哎呀,實在不好意思,這酒是清風縣特產,產量少得可憐。縣令大人有令,這酒隻能在縣內享用,不能帶出縣境。要是想帶走,得縣令大人點頭才行。”
岑文本一聽,心裏那個火啊!
就像被點著的爆竹,噌噌往上冒。
這季正洋真是個難纏的主兒,連這點小事都要插手。
每次跟他交鋒,都是一鼻子灰,真是晦氣。
他心中暗罵一句,但臉上還是保持著笑容,畢竟他是朝廷一品大員,不能跟這種小縣令一般見識。
“哦?還有這樣的規矩?”
岑文本故作驚訝地說道,
“那看來我是得趕緊迴長安城了,免得在這兒受氣。”
王老爺一聽,趕緊賠笑道:
“岑大人,您別生氣啊。其實,您可以找縣令大人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給您開個特例。畢竟您是大人物,他應該會給您麵子的。”
岑文本一聽,更是火冒三丈。
他瞪大眼睛,氣唿唿地說道:
“商量?我堂堂一品官員,去找他那個七品芝麻官商量?這傳出去,我這臉往哪兒擱啊!”
說著,他站起身來,拍了拍王老爺的肩膀,笑道:
“我這就迴長安城,稟告皇上!你好好在家等著,我定給你謀個一官半職。到時候,這清風燒酒還不是你說了算?想給我多少就給多少,看他還敢不敢攔我!”
王老爺一聽這話,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岑大人,您說的是,說的是。我等著您的好消息!”
—————————————————
幾日後,長安城皇宮內。
議政殿的氣氛異常凝重。
皇上端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龍書案上攤著一本剛念完的奏折,猖縣的告急信,字裏行間透露出的災情讓皇上眉頭緊鎖。
“各位愛卿,有何良策?”
皇上沉聲問道,
“猖縣大旱,糧食減產七成,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而且啊,周邊的縣也都來信了,說已有大批災民跑到他們那兒去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都默不作聲。
猖縣的災情嚴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最後,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太子李恪和皇子李治身上。
見沒人出頭,李恪先站了出來,抱拳行禮道:
“父皇,兒臣覺得,還是按照老辦法來吧,開倉放糧,先讓百姓們有口飯吃。”
李治也緊隨其後,補充道:
“父皇,隻是這些年連年賑災,戶部恐怕也沒有多少餘糧了。”
皇上聽了,心中更加憂慮。
他目光轉向中書令岑文本,希望他能提出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岑文本正眯著眼睛,站在那裏發呆,心裏琢磨著怎麽找個機會參季正洋一本。
突然聽到皇上叫他,他趕緊迴過神來,走上前去。
“迴皇上,”
岑文本恭敬地說道,
“臣以為,可以讓清風縣收納一部分難民。他們那邊日子過得還算滋潤,應該能應付得來。”
皇上一聽,眼睛一亮,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看到清風縣的奏折。
“怎麽?清風縣沒有受災嗎?為何不見他們的奏折?皇上疑惑地問道。
小忠子連忙仔細查看了那一堆奏折,迴稟道:
“迴皇上,清風縣的奏折確實沒有送到。”
“好,那就按岑愛卿說的辦,立刻傳旨給清風縣縣令季正洋,令他務必妥善安置難民。”皇上果斷地說道。
“臣遵旨!”
岑文本心中暗喜,終於有機會給季正洋找點麻煩了。
“退朝!”
皇上袍袖一揮,轉身就迴了禦書房。
這災情奏報一樁接一樁,皇上這心裏啊,就像壓了塊大石頭,大唐這麽大個國家,真是讓他操心得頭發都白了。
迴到禦書房,皇上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開始揉他那緊皺的眉心,仿佛這樣能揉出點好主意似的。
“皇上!”
小忠子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手裏捧著一份奏折,
“這是清風縣剛送來的加急奏折。”
“放那兒吧。”
皇上眼睛都沒抬,心裏琢磨著,這清風縣不會也出啥幺蛾子了吧。
小忠子把奏折輕輕放下,補充道:
“皇上,這奏折是清風縣百姓聯名寫的。”
“聯名?”
皇上這下來了點精神,抬起頭接過奏折,
“難道是來告狀的?”
他一邊嘀咕著,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開奏折。
這一看,皇上的眼睛越瞪越大,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他突然一拍桌子,大聲喊道:
“傳中書令岑文本速來禦書房!”
小忠子被嚇得一哆嗦,心想:
“皇上今兒個是咋了?一會兒愁眉苦臉,一會兒喜笑顏開。”
岑文本這邊剛脫下朝服,端起茶杯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傳旨的太監就到了。
他慌忙放下茶杯,重新穿上朝服,一路小跑著奔向禦書房。
到了禦書房,岑文本發現皇上的臉色跟早上朝會時完全不一樣,現在簡直是滿麵春風。
“微臣參見皇上!”岑文本跪下行禮。
“平身,賜坐。”皇上笑眯眯地說道。
岑文本心裏犯嘀咕,不知道皇上這是唱的哪出戲,但還是恭敬地坐下,靜等下文。
“岑愛卿,快看看,這是清風縣剛送來的折子。”
皇上把奏折遞給他。
岑文本接過奏折,打開一看,頓時愣住了。
這奏折上寫的,竟然是清風縣百姓聯名讚揚縣令季正洋的。
包括季正洋推行減免賦稅,以及人工降雨緩解旱情等等,總之,清風縣百姓對季正洋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他一字一句地看著,手開始顫抖,唿吸急促,麵色潮紅。
“岑愛卿,你剛從清風縣省親迴來,對那邊的情況應該有所了解吧?”
皇上開門見山地問道。
岑文本心中一動,暗想這正是參季正洋一本的好機會。
於是他恭敬地迴答道:
“迴皇上,微臣確實剛從清風縣迴來,對那邊的情況略知一二。”
“哦?那你說說看,這清風縣的縣令季正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皇上追問道。
頓時眼前一亮,心中的鬱悶也稍微緩解了一些。
“這清風燒酒也給我備上幾壇,我得帶迴長安去,給那些老朋友們嚐嚐。”岑文本笑眯眯地說道。
王老爺一聽,臉上的笑容僵了僵,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
他搓了搓手,支支吾吾地說:
“岑大人,這清風燒酒……哎呀,實在不好意思,這酒是清風縣特產,產量少得可憐。縣令大人有令,這酒隻能在縣內享用,不能帶出縣境。要是想帶走,得縣令大人點頭才行。”
岑文本一聽,心裏那個火啊!
就像被點著的爆竹,噌噌往上冒。
這季正洋真是個難纏的主兒,連這點小事都要插手。
每次跟他交鋒,都是一鼻子灰,真是晦氣。
他心中暗罵一句,但臉上還是保持著笑容,畢竟他是朝廷一品大員,不能跟這種小縣令一般見識。
“哦?還有這樣的規矩?”
岑文本故作驚訝地說道,
“那看來我是得趕緊迴長安城了,免得在這兒受氣。”
王老爺一聽,趕緊賠笑道:
“岑大人,您別生氣啊。其實,您可以找縣令大人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給您開個特例。畢竟您是大人物,他應該會給您麵子的。”
岑文本一聽,更是火冒三丈。
他瞪大眼睛,氣唿唿地說道:
“商量?我堂堂一品官員,去找他那個七品芝麻官商量?這傳出去,我這臉往哪兒擱啊!”
說著,他站起身來,拍了拍王老爺的肩膀,笑道:
“我這就迴長安城,稟告皇上!你好好在家等著,我定給你謀個一官半職。到時候,這清風燒酒還不是你說了算?想給我多少就給多少,看他還敢不敢攔我!”
王老爺一聽這話,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岑大人,您說的是,說的是。我等著您的好消息!”
—————————————————
幾日後,長安城皇宮內。
議政殿的氣氛異常凝重。
皇上端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龍書案上攤著一本剛念完的奏折,猖縣的告急信,字裏行間透露出的災情讓皇上眉頭緊鎖。
“各位愛卿,有何良策?”
皇上沉聲問道,
“猖縣大旱,糧食減產七成,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而且啊,周邊的縣也都來信了,說已有大批災民跑到他們那兒去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都默不作聲。
猖縣的災情嚴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最後,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太子李恪和皇子李治身上。
見沒人出頭,李恪先站了出來,抱拳行禮道:
“父皇,兒臣覺得,還是按照老辦法來吧,開倉放糧,先讓百姓們有口飯吃。”
李治也緊隨其後,補充道:
“父皇,隻是這些年連年賑災,戶部恐怕也沒有多少餘糧了。”
皇上聽了,心中更加憂慮。
他目光轉向中書令岑文本,希望他能提出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岑文本正眯著眼睛,站在那裏發呆,心裏琢磨著怎麽找個機會參季正洋一本。
突然聽到皇上叫他,他趕緊迴過神來,走上前去。
“迴皇上,”
岑文本恭敬地說道,
“臣以為,可以讓清風縣收納一部分難民。他們那邊日子過得還算滋潤,應該能應付得來。”
皇上一聽,眼睛一亮,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看到清風縣的奏折。
“怎麽?清風縣沒有受災嗎?為何不見他們的奏折?皇上疑惑地問道。
小忠子連忙仔細查看了那一堆奏折,迴稟道:
“迴皇上,清風縣的奏折確實沒有送到。”
“好,那就按岑愛卿說的辦,立刻傳旨給清風縣縣令季正洋,令他務必妥善安置難民。”皇上果斷地說道。
“臣遵旨!”
岑文本心中暗喜,終於有機會給季正洋找點麻煩了。
“退朝!”
皇上袍袖一揮,轉身就迴了禦書房。
這災情奏報一樁接一樁,皇上這心裏啊,就像壓了塊大石頭,大唐這麽大個國家,真是讓他操心得頭發都白了。
迴到禦書房,皇上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開始揉他那緊皺的眉心,仿佛這樣能揉出點好主意似的。
“皇上!”
小忠子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手裏捧著一份奏折,
“這是清風縣剛送來的加急奏折。”
“放那兒吧。”
皇上眼睛都沒抬,心裏琢磨著,這清風縣不會也出啥幺蛾子了吧。
小忠子把奏折輕輕放下,補充道:
“皇上,這奏折是清風縣百姓聯名寫的。”
“聯名?”
皇上這下來了點精神,抬起頭接過奏折,
“難道是來告狀的?”
他一邊嘀咕著,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開奏折。
這一看,皇上的眼睛越瞪越大,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他突然一拍桌子,大聲喊道:
“傳中書令岑文本速來禦書房!”
小忠子被嚇得一哆嗦,心想:
“皇上今兒個是咋了?一會兒愁眉苦臉,一會兒喜笑顏開。”
岑文本這邊剛脫下朝服,端起茶杯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傳旨的太監就到了。
他慌忙放下茶杯,重新穿上朝服,一路小跑著奔向禦書房。
到了禦書房,岑文本發現皇上的臉色跟早上朝會時完全不一樣,現在簡直是滿麵春風。
“微臣參見皇上!”岑文本跪下行禮。
“平身,賜坐。”皇上笑眯眯地說道。
岑文本心裏犯嘀咕,不知道皇上這是唱的哪出戲,但還是恭敬地坐下,靜等下文。
“岑愛卿,快看看,這是清風縣剛送來的折子。”
皇上把奏折遞給他。
岑文本接過奏折,打開一看,頓時愣住了。
這奏折上寫的,竟然是清風縣百姓聯名讚揚縣令季正洋的。
包括季正洋推行減免賦稅,以及人工降雨緩解旱情等等,總之,清風縣百姓對季正洋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他一字一句地看著,手開始顫抖,唿吸急促,麵色潮紅。
“岑愛卿,你剛從清風縣省親迴來,對那邊的情況應該有所了解吧?”
皇上開門見山地問道。
岑文本心中一動,暗想這正是參季正洋一本的好機會。
於是他恭敬地迴答道:
“迴皇上,微臣確實剛從清風縣迴來,對那邊的情況略知一二。”
“哦?那你說說看,這清風縣的縣令季正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皇上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