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你還真敢說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榮耀 作者:文亦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公公微微一笑,恭敬地迴答:
“陛下,奴才覺得季大人是極好的。治理清風縣有方,今日倭寇來犯,他也臨危不亂,確實是個人才。但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揮揮手,示意他直言不諱:
“但說無妨。”
陸公公猶豫了片刻,終於鼓起勇氣:
“隻是...隻是季大人與百姓走得實在太近了。奴才擔心,這樣恐會影響他的威嚴。”
皇上聽後,忍不住笑了:
“老陸啊,你是不是也被那些腐儒給洗腦了?
朕最不喜歡聽的就是那些什麽‘皇帝必須居於深宮,不染凡塵’的屁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以為朕喜歡做高高在上的皇帝嗎?
整天關在深宮裏,連百姓的生活都不知道。
季大人這樣做,正是朕所欣賞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是大唐的皇帝,如果與百姓脫節,又如何能知道他們的疾苦?
這次微服私訪,朕就是來體驗百姓生活的。
你再說季大人失了威嚴,朕可要懷疑你是不是被那些腐儒思想洗腦了。”
陸公公一聽,嚇得臉色發白,連忙跪倒在地:
“奴才愚鈍,還請陛下恕罪。”
皇上擺擺手,示意他起來:
“好了,起來吧。朕知道你是忠心耿耿。不過有時候也得學會變通。季正洋這樣的官員,才是大唐真正需要的。”
陸公公連忙起身,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皇上一踏入“有家客棧”的門檻,李恪就急忙從大堂內迎了出來:
“父皇,您可算是迴來了!這外頭風聲鶴唳,聽說倭寇來襲清風縣,兒臣擔心得茶飯不思,見您平安無事,總算是把心放迴肚子裏了。”
皇上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恪兒,父皇這不是好好的嘛。今日朕到城樓上去觀戰了,那場麵真是壯觀!”
“觀戰?父皇,您怎麽親自涉險?”
李恪眉頭緊鎖,顯然對皇上的決定有些不滿。
皇上擺擺手,神情輕鬆地說:
“不用擔心,季正洋那小子真是驍勇善戰,把倭寇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朕看這清風縣,有他在,倭寇是別想再踏進半步了。”
李恪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了一絲難以覺察的失落:
“那倒是,季縣令的名聲兒,兒臣也有所耳聞。隻是父皇,這裏畢竟是邊境,萬一有個什麽閃失……”
“恪兒,你且放寬心。”
皇上打斷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朕今晚要犒勞三軍,好好慶祝一番。順便,朕還想和季正洋聊聊,看看能不能邀他迴長安做官,為朕效力。”
說著,皇上轉身吩咐陸公公:
“去準備些好酒好菜,今晚朕要宴請季正洋和眾將士。”
夜幕降臨,客棧的庭院裏擺滿了酒席。
皇上端起酒杯,站起身來,高聲說道:
“今日之戰,眾將士奮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朕在此犒勞三軍,願我大唐國運昌盛,萬世太平!”
眾人齊聲歡唿,舉杯共飲。
皇上將目光投向季正洋,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季縣令,今日你立下大功,朕代表大唐百姓,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謝!”
季正洋連忙起身,恭敬地說:
“皇上言重了,保衛大唐江山,是臣子應盡的職責。”
皇上微笑著點了點頭,又說:
“季縣令,朕有意邀你迴長安做官,你可願意?”
季正洋聞言一愣,隨即拱手道:
“皇上抬愛,臣感激不盡。但臣在清風縣還有些事情未了,暫時無法離開。”
皇上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季縣令,朕明白你有你的考量。不過,朕有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想問問你的看法。”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地望向季正洋,
“朕弑兄殺弟,逼父退位......在你眼中,朕是否算是個明君?”
季正洋一聽,哈哈大笑道:
“皇上,這可是個燙手的山芋啊!不過,既然您問了,那我就鬥膽直言。”
說著,他站起身來,舉起桌上的酒杯,
“我得先喝上三杯,壯壯膽氣!”
周圍的將士們早已嚇得一身冷汗。
這可是直接評論當今聖上啊!
若是季正洋的迴答稍有差池,恐怕在場的所有將士都要遭殃。
季正洋卻麵不改色,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放下酒杯,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
“皇上,當今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這都是您的功勞。但說到‘明君’二字,我想......”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您得先自罰三杯,我再跟您慢慢聊!”
皇上聽罷,哈哈大笑起來。
他本就是個豪爽之人,也不含糊,接連喝下三杯清風燒酒,臉上頓時泛起一抹紅暈。
“好!季縣令,你說吧,朕洗耳恭聽!”
皇上拍了拍桌子,顯得興致勃勃。
季正洋清了清嗓子,開始侃侃而談:
“當今天子簡直就是個不仁不義的東西......”
“老大這是喝多了吧?!”
“死定了死定了!”
“這季正洋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連我這個做兒子的都不敢。”李恪驚得目瞪口呆。
“季大人,您這話可得有憑有據,別胡來!”
褚遂良趕緊拉了拉季正洋的衣角,低聲提醒道,
“您悠著點,別惹了麻煩。”
季正洋嘿嘿一笑,毫不在意地繼續他的“演講”:
“好,那我就來掰扯掰扯這皇帝的事兒。
咱們先說這弑兄殺弟的,這個...
暫且不提也罷,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嘛!
但讓太上皇老人家心灰意冷,這事兒就不對了,這可不孝啊!
還有,他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家人,你們說這是不是不仁呢?
隋煬帝當年對他家不薄,他不思報國,反而搞起了謀逆,這簡直就是不義啊!
季某人我今兒個就在這兒說了,這皇帝啊,就是不仁不義不孝之徒!
這不仁不義不孝的帽子,我可沒亂扣!”
聽到這兒,在場的人心裏更是咯噔一下。
心想這季大人是不是瘋了,敢這麽明目張膽地罵皇上!
“陛下,奴才覺得季大人是極好的。治理清風縣有方,今日倭寇來犯,他也臨危不亂,確實是個人才。但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揮揮手,示意他直言不諱:
“但說無妨。”
陸公公猶豫了片刻,終於鼓起勇氣:
“隻是...隻是季大人與百姓走得實在太近了。奴才擔心,這樣恐會影響他的威嚴。”
皇上聽後,忍不住笑了:
“老陸啊,你是不是也被那些腐儒給洗腦了?
朕最不喜歡聽的就是那些什麽‘皇帝必須居於深宮,不染凡塵’的屁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以為朕喜歡做高高在上的皇帝嗎?
整天關在深宮裏,連百姓的生活都不知道。
季大人這樣做,正是朕所欣賞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是大唐的皇帝,如果與百姓脫節,又如何能知道他們的疾苦?
這次微服私訪,朕就是來體驗百姓生活的。
你再說季大人失了威嚴,朕可要懷疑你是不是被那些腐儒思想洗腦了。”
陸公公一聽,嚇得臉色發白,連忙跪倒在地:
“奴才愚鈍,還請陛下恕罪。”
皇上擺擺手,示意他起來:
“好了,起來吧。朕知道你是忠心耿耿。不過有時候也得學會變通。季正洋這樣的官員,才是大唐真正需要的。”
陸公公連忙起身,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皇上一踏入“有家客棧”的門檻,李恪就急忙從大堂內迎了出來:
“父皇,您可算是迴來了!這外頭風聲鶴唳,聽說倭寇來襲清風縣,兒臣擔心得茶飯不思,見您平安無事,總算是把心放迴肚子裏了。”
皇上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恪兒,父皇這不是好好的嘛。今日朕到城樓上去觀戰了,那場麵真是壯觀!”
“觀戰?父皇,您怎麽親自涉險?”
李恪眉頭緊鎖,顯然對皇上的決定有些不滿。
皇上擺擺手,神情輕鬆地說:
“不用擔心,季正洋那小子真是驍勇善戰,把倭寇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朕看這清風縣,有他在,倭寇是別想再踏進半步了。”
李恪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了一絲難以覺察的失落:
“那倒是,季縣令的名聲兒,兒臣也有所耳聞。隻是父皇,這裏畢竟是邊境,萬一有個什麽閃失……”
“恪兒,你且放寬心。”
皇上打斷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朕今晚要犒勞三軍,好好慶祝一番。順便,朕還想和季正洋聊聊,看看能不能邀他迴長安做官,為朕效力。”
說著,皇上轉身吩咐陸公公:
“去準備些好酒好菜,今晚朕要宴請季正洋和眾將士。”
夜幕降臨,客棧的庭院裏擺滿了酒席。
皇上端起酒杯,站起身來,高聲說道:
“今日之戰,眾將士奮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朕在此犒勞三軍,願我大唐國運昌盛,萬世太平!”
眾人齊聲歡唿,舉杯共飲。
皇上將目光投向季正洋,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季縣令,今日你立下大功,朕代表大唐百姓,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謝!”
季正洋連忙起身,恭敬地說:
“皇上言重了,保衛大唐江山,是臣子應盡的職責。”
皇上微笑著點了點頭,又說:
“季縣令,朕有意邀你迴長安做官,你可願意?”
季正洋聞言一愣,隨即拱手道:
“皇上抬愛,臣感激不盡。但臣在清風縣還有些事情未了,暫時無法離開。”
皇上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季縣令,朕明白你有你的考量。不過,朕有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想問問你的看法。”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地望向季正洋,
“朕弑兄殺弟,逼父退位......在你眼中,朕是否算是個明君?”
季正洋一聽,哈哈大笑道:
“皇上,這可是個燙手的山芋啊!不過,既然您問了,那我就鬥膽直言。”
說著,他站起身來,舉起桌上的酒杯,
“我得先喝上三杯,壯壯膽氣!”
周圍的將士們早已嚇得一身冷汗。
這可是直接評論當今聖上啊!
若是季正洋的迴答稍有差池,恐怕在場的所有將士都要遭殃。
季正洋卻麵不改色,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放下酒杯,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
“皇上,當今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這都是您的功勞。但說到‘明君’二字,我想......”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您得先自罰三杯,我再跟您慢慢聊!”
皇上聽罷,哈哈大笑起來。
他本就是個豪爽之人,也不含糊,接連喝下三杯清風燒酒,臉上頓時泛起一抹紅暈。
“好!季縣令,你說吧,朕洗耳恭聽!”
皇上拍了拍桌子,顯得興致勃勃。
季正洋清了清嗓子,開始侃侃而談:
“當今天子簡直就是個不仁不義的東西......”
“老大這是喝多了吧?!”
“死定了死定了!”
“這季正洋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連我這個做兒子的都不敢。”李恪驚得目瞪口呆。
“季大人,您這話可得有憑有據,別胡來!”
褚遂良趕緊拉了拉季正洋的衣角,低聲提醒道,
“您悠著點,別惹了麻煩。”
季正洋嘿嘿一笑,毫不在意地繼續他的“演講”:
“好,那我就來掰扯掰扯這皇帝的事兒。
咱們先說這弑兄殺弟的,這個...
暫且不提也罷,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嘛!
但讓太上皇老人家心灰意冷,這事兒就不對了,這可不孝啊!
還有,他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家人,你們說這是不是不仁呢?
隋煬帝當年對他家不薄,他不思報國,反而搞起了謀逆,這簡直就是不義啊!
季某人我今兒個就在這兒說了,這皇帝啊,就是不仁不義不孝之徒!
這不仁不義不孝的帽子,我可沒亂扣!”
聽到這兒,在場的人心裏更是咯噔一下。
心想這季大人是不是瘋了,敢這麽明目張膽地罵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