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黃牛黨一個比一個厲害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榮耀 作者:文亦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公公迴到宮裏。
來到太子李恪的寢宮前,輕輕叩門。
門開,太子李恪正端坐在書桌前,一手持筆,一手托腮,似乎在沉思什麽。
走進屋內,一股熟悉的茶香撲鼻而來。
“太子殿下,老奴有要事相告。”
楊公公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屋內的寧靜。
李恪抬起頭,微微一笑,道:
“楊公公,何事如此緊急?”
楊公公深吸了一口氣,開門見山道:
“太子殿下,您與皇上出宮微服私訪,可有發現什麽?”
李恪放下茶杯,眉頭微皺,沉聲道:
“楊公公,本宮在清風縣見到了季正洋,雖然父皇極力勸誡他迴宮,但他在清風縣過得逍遙自在,全然沒有迴宮之意。”
楊公公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
“季正洋此人,心思縝密,不可小覷。他若迴宮,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大威脅。”
李恪皺了皺眉,道:
“楊公公,咱們的計劃進行得如何?”
楊公公歎了口氣,道:
“暗影門如今已是風中殘燭,若要複興,必須找到那兩塊玉佩,方可召集前朝舊部。
隻是……那‘木’字和‘易’字玉佩,至今下落不明。”
李恪皺起眉頭:
“那可有線索?”
楊公公沉思片刻,緩緩開口:
“‘易’字玉佩,咱家敢肯定在駱公公的義子楊思絮手中。隻是上次咱家派人殺他未遂,他便銷聲匿跡,蹤跡難尋。”
“那‘木’字玉佩呢?”李恪追問。
“至於‘木’字玉佩……”
楊公公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咱家猜測在季正洋手中。當年薑懷仁找到木字玉佩後,便被季正洋所殺。他既然能殺薑懷仁,那必定是為了那玉佩。”
李恪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
“如此說來,這複興之事,當真是棘手。”
楊公公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太子殿下莫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咱家已暗中收集大量金銀財寶,就藏於地宮之中。
即便沒有玉佩,也可用金銀財寶收買周邊小國,共同發起政變,複興我大隋!
此外,咱家會暗中派人查找玉佩下落,一旦有消息,立刻向您稟報。”
李恪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好,楊公公,此事就拜托你了。”
兩人相視一笑,屋內的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
此時,門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伴隨著細微的喘息聲,顯然來人步伐匆忙。
一小廝疾步走進,他目光掃過太子李恪的房間,見李恪與一位衣著華貴的公公相對而坐,不禁腳步一頓,臉上露出幾分遲疑。
但想到手中之事的重要性,他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開了口:
“殿下,小的有要事稟告......”
說著,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楊公公。
李恪見狀,心領神會地擺了擺手:
“不礙事,楊公公是本宮信任之人,你但說無妨。”
“殿下,小的剛得到消息,那批茶葉已經賣空了!”
小廝的聲音壓得極低。
李恪原本平靜的神色瞬間變得激動起來,他瞪大眼睛,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悅和驚愕:
“什麽?這麽快就賣完了?我不是說過要限量銷售,逐步放出貨源嗎?”
他站起身來,眉頭緊鎖,來迴踱步。
原本他打算通過限量銷售的方式,讓茶葉的價格穩步上升,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清風縣進貨,確保貨源不斷。
可現在看來,這計劃顯然是打亂了。
小廝微微低頭,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輕聲解釋道:
“殿下息怒,實在是銷售情況太火爆了,小的們也沒忍住。
那些黃牛黨一個比一個厲害,售價越來越高,可還是供不應求。
不少世家大族都搶著要,有的甚至想一次買上十幾二十斤。
這三日下來,共得銀九萬六千二百餘兩,扣除買下店鋪、操辦人手和進貨的費用,一共得銀六萬零五百兩!”
李恪聽著這驚人的數字,心中不禁狂喜。
他瞪大眼睛,反複念叨著:
“六萬零五百兩……這錢未免來得太快了吧!”
然而,喜悅之餘,李恪又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記得那茶葉的進價是百兩銀子一兩,如果現在要進兩千斤的話……很顯然,手頭的銀子不夠。
就在這時,他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楊公公。
他轉過頭對楊公公說道:
“明日本宮要去清風縣進貨,你支點值錢的東西給本宮應急。”
楊公公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似乎有些猶豫。
他剛想開口拒絕,李恪卻搶先一步說道:
“楊公公,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積累財富實現複興大業。現在有如此好的買賣擺在眼前,我們為何不做呢?”
楊公公看著李恪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一動。
他想了想,最終點了點頭:
“殿下所言極是,老奴這就去準備。”
------------------------------
清風縣,製茶工坊,爐火正旺。
季正洋帶著崔知溫進行日常的產業巡視。
工坊內,炒茶師傅們赤膊上陣,雙手在熾熱的大鐵鍋上翻飛。
他們的炒茶技術,在這片土地上可謂獨步天下。
畢竟在唐朝這個年代,除了清風縣和長安城的風雲客棧,其他地方還都沒有見過炒菜的鐵鍋呢。
人們哪會想到,這茶葉經過翻炒後,竟能散發出如此迷人的香氣。
大唐的茶,向來都是與蔥、薑、蒜一同熬煮成湯,味道濃重。
但自從季正洋引入了炒茶技術,茶葉的清香與甘醇便在這片土地上蔓延開來。
之前那批茶葉一經推出,便迅速售罄,這讓季正洋信心大增,決定擴大產能,再囤一批貨。
他心裏盤算著,皇上帶迴長安城的茶葉,不出一兩個月便能銷售一空。
他可不愁銷路,畢竟整個大唐還在享受著那種傳統的調味茶湯。
而炒製茶葉,早已是曆史證明的大趨勢,他隻需靜待皇家的推廣。
看著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季正洋心中滿是欣慰。
但當他的目光掃到牆角時,卻突然變了臉色。
隻見一堆茶葉與草垛緊緊相依,他忍不住大聲喝道:
“這是誰幹的?把茶葉跟草垛放一起了!
有沒有點精益求精的精神啊?
要是串了味兒,我把你們一個個掛城牆上曬去!”
他瞪大眼睛,指著那些茶葉繼續訓斥道:
“這可是咱們縣裏即將推出的新外銷業務。
要是出了岔子,我第一個找你們算賬!
還有啊,炒茶的時候要注意,藥材的比例得控製好,不能馬虎。
炒完了還得把裏麵的雜質挑得幹幹淨淨的。
這茶葉可不是咱們自家用的,品控得穩定,每一批都得保證味道一致。都聽明白了嗎?”
炒茶師傅們被他這一通訓話嚇得挺直腰板,齊聲大喊:
“老大,我們明白啦!保證完成任務!”
來到太子李恪的寢宮前,輕輕叩門。
門開,太子李恪正端坐在書桌前,一手持筆,一手托腮,似乎在沉思什麽。
走進屋內,一股熟悉的茶香撲鼻而來。
“太子殿下,老奴有要事相告。”
楊公公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屋內的寧靜。
李恪抬起頭,微微一笑,道:
“楊公公,何事如此緊急?”
楊公公深吸了一口氣,開門見山道:
“太子殿下,您與皇上出宮微服私訪,可有發現什麽?”
李恪放下茶杯,眉頭微皺,沉聲道:
“楊公公,本宮在清風縣見到了季正洋,雖然父皇極力勸誡他迴宮,但他在清風縣過得逍遙自在,全然沒有迴宮之意。”
楊公公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
“季正洋此人,心思縝密,不可小覷。他若迴宮,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大威脅。”
李恪皺了皺眉,道:
“楊公公,咱們的計劃進行得如何?”
楊公公歎了口氣,道:
“暗影門如今已是風中殘燭,若要複興,必須找到那兩塊玉佩,方可召集前朝舊部。
隻是……那‘木’字和‘易’字玉佩,至今下落不明。”
李恪皺起眉頭:
“那可有線索?”
楊公公沉思片刻,緩緩開口:
“‘易’字玉佩,咱家敢肯定在駱公公的義子楊思絮手中。隻是上次咱家派人殺他未遂,他便銷聲匿跡,蹤跡難尋。”
“那‘木’字玉佩呢?”李恪追問。
“至於‘木’字玉佩……”
楊公公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咱家猜測在季正洋手中。當年薑懷仁找到木字玉佩後,便被季正洋所殺。他既然能殺薑懷仁,那必定是為了那玉佩。”
李恪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
“如此說來,這複興之事,當真是棘手。”
楊公公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太子殿下莫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咱家已暗中收集大量金銀財寶,就藏於地宮之中。
即便沒有玉佩,也可用金銀財寶收買周邊小國,共同發起政變,複興我大隋!
此外,咱家會暗中派人查找玉佩下落,一旦有消息,立刻向您稟報。”
李恪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好,楊公公,此事就拜托你了。”
兩人相視一笑,屋內的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
此時,門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伴隨著細微的喘息聲,顯然來人步伐匆忙。
一小廝疾步走進,他目光掃過太子李恪的房間,見李恪與一位衣著華貴的公公相對而坐,不禁腳步一頓,臉上露出幾分遲疑。
但想到手中之事的重要性,他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開了口:
“殿下,小的有要事稟告......”
說著,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楊公公。
李恪見狀,心領神會地擺了擺手:
“不礙事,楊公公是本宮信任之人,你但說無妨。”
“殿下,小的剛得到消息,那批茶葉已經賣空了!”
小廝的聲音壓得極低。
李恪原本平靜的神色瞬間變得激動起來,他瞪大眼睛,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悅和驚愕:
“什麽?這麽快就賣完了?我不是說過要限量銷售,逐步放出貨源嗎?”
他站起身來,眉頭緊鎖,來迴踱步。
原本他打算通過限量銷售的方式,讓茶葉的價格穩步上升,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清風縣進貨,確保貨源不斷。
可現在看來,這計劃顯然是打亂了。
小廝微微低頭,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輕聲解釋道:
“殿下息怒,實在是銷售情況太火爆了,小的們也沒忍住。
那些黃牛黨一個比一個厲害,售價越來越高,可還是供不應求。
不少世家大族都搶著要,有的甚至想一次買上十幾二十斤。
這三日下來,共得銀九萬六千二百餘兩,扣除買下店鋪、操辦人手和進貨的費用,一共得銀六萬零五百兩!”
李恪聽著這驚人的數字,心中不禁狂喜。
他瞪大眼睛,反複念叨著:
“六萬零五百兩……這錢未免來得太快了吧!”
然而,喜悅之餘,李恪又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記得那茶葉的進價是百兩銀子一兩,如果現在要進兩千斤的話……很顯然,手頭的銀子不夠。
就在這時,他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楊公公。
他轉過頭對楊公公說道:
“明日本宮要去清風縣進貨,你支點值錢的東西給本宮應急。”
楊公公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似乎有些猶豫。
他剛想開口拒絕,李恪卻搶先一步說道:
“楊公公,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積累財富實現複興大業。現在有如此好的買賣擺在眼前,我們為何不做呢?”
楊公公看著李恪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一動。
他想了想,最終點了點頭:
“殿下所言極是,老奴這就去準備。”
------------------------------
清風縣,製茶工坊,爐火正旺。
季正洋帶著崔知溫進行日常的產業巡視。
工坊內,炒茶師傅們赤膊上陣,雙手在熾熱的大鐵鍋上翻飛。
他們的炒茶技術,在這片土地上可謂獨步天下。
畢竟在唐朝這個年代,除了清風縣和長安城的風雲客棧,其他地方還都沒有見過炒菜的鐵鍋呢。
人們哪會想到,這茶葉經過翻炒後,竟能散發出如此迷人的香氣。
大唐的茶,向來都是與蔥、薑、蒜一同熬煮成湯,味道濃重。
但自從季正洋引入了炒茶技術,茶葉的清香與甘醇便在這片土地上蔓延開來。
之前那批茶葉一經推出,便迅速售罄,這讓季正洋信心大增,決定擴大產能,再囤一批貨。
他心裏盤算著,皇上帶迴長安城的茶葉,不出一兩個月便能銷售一空。
他可不愁銷路,畢竟整個大唐還在享受著那種傳統的調味茶湯。
而炒製茶葉,早已是曆史證明的大趨勢,他隻需靜待皇家的推廣。
看著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季正洋心中滿是欣慰。
但當他的目光掃到牆角時,卻突然變了臉色。
隻見一堆茶葉與草垛緊緊相依,他忍不住大聲喝道:
“這是誰幹的?把茶葉跟草垛放一起了!
有沒有點精益求精的精神啊?
要是串了味兒,我把你們一個個掛城牆上曬去!”
他瞪大眼睛,指著那些茶葉繼續訓斥道:
“這可是咱們縣裏即將推出的新外銷業務。
要是出了岔子,我第一個找你們算賬!
還有啊,炒茶的時候要注意,藥材的比例得控製好,不能馬虎。
炒完了還得把裏麵的雜質挑得幹幹淨淨的。
這茶葉可不是咱們自家用的,品控得穩定,每一批都得保證味道一致。都聽明白了嗎?”
炒茶師傅們被他這一通訓話嚇得挺直腰板,齊聲大喊:
“老大,我們明白啦!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