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早,陳楓還在酣睡,便被人喊醒。其迷迷糊糊睜開眼,見外麵還沒天亮,被子一蒙,便叫道:“煩死了,這麽早喊我幹嘛?傻坐著數星星麽?”
隻聽兩男子哈哈大笑,其中一人道:“看來這人起床氣不小。”
另一人則感歎:“到底是年輕人,本督現在一晚若能睡三個時辰,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陳楓伸出頭,見是徐敬業和薛仲璋,忙坐起道:“冒犯都督,還請恕罪。”便下床穿衣。
“倒不急穿,來,換上這套試試。今日要舉大事。”薛仲璋說著,又捧出一套衣裳和靴帽。
陳楓見衣裳服色正黃,心中有數。
待展開穿上,卻覺衣服不合身,且縫製粗糙,上麵圖案花紋還有殘留不少線頭。可見隻是潦草趕工而成。
戴上一頂烏紗帽,卻有點大,帽簷已蓋到眉角,而皂靴裏則塞了一塊兩寸高的木墊,倒是不好走路。
徐敬業皺皺眉,顯然對此也不甚滿意,但事到臨頭,沒什麽好辦法,隻好道:“就這麽著吧。”
薛仲璋為了補救,補充道:“到時用轎子馱過去,頭頂再墊點東西,上下場時則由兩個人扶著即可。”
隨後又掏出一張紙條塞進陳楓手中,吩咐:“上麵簡單兩三句話,你背熟了,可別出差錯。”
便招唿外麵四個婢女,要她們進來服侍陳楓梳洗化妝。
接下來,盤頭的盤頭,貼須的貼須,粉麵的粉麵,各自忙碌起來。
就這麽倉倉促促,趕鴨子上架。
等到陳楓被扶上高台,隻見台下烏泱泱數萬人,其間刀槍林立,旌旗招展,煞是壯觀。
人群之中時不時傳來一些議論。
“哎呦,這就是太子麽……”
“蒼天有眼,太子安然無恙。”
反正是一片亂哄哄。
待徐敬業在上台,伸出手臂往下壓了壓,示意噤聲,然後道:“敬聽太子鈞旨。”
台下這才逐漸沉寂下來。
這是陳楓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登上這麽大的場合,不由發虛。又迴頭看了看後麵坐著的一幹文臣武將,恰好掃到駱賓王。見其由疑惑轉驚訝,又從驚訝恢複平靜,陳楓心道自己應該是被駱賓王認出來了。
見陳楓站在台上有點不知所措,薛仲璋暗自著急,便掩麵幹咳了一聲,要提醒他。
陳楓會意,低頭看了一眼掌心紙條,趕緊清了清嗓子,然後朗聲頌道:
“天柱將搖,地維方塌。外戚專政,王室遭殺。非撥亂之神功,不能定大唐之危難。英國公敬業,高門鼎族,元功世胄。今社稷將傾,其見危思振,聯合義士,討殲元兇,以繼孤宗廟,複我國家。故設匡複府,委國公為匡複上將,自此天下諸道州府縣,軍機庶政,事無大小,皆由國公獨斷。地無南北,人無老幼,共複皇唐,鹹使聞知。”
這道鈞旨講得很明白,義軍所到之處,均由徐敬業節製,如此讓其大權在握。
說完,便有兩將士將陳楓扶下台去,又徑直送往後台。
陳楓還想看看待會砍頭祭旗的大場麵,但被人架著送往轎子,卻有點不情願。
剛掙紮兩下,便聽到薛仲璋笑聲:“方才太子表現不錯。今後複唐大業,盡管交給都督,此處嘈切,人員複雜,還請太子擺駕迴府。”
正說著,其也上前扶起陳楓,與侍衛一起將其往轎子裏送。
之所以來去匆匆,不願偽太子停留,他們是擔心中間出現什麽紕漏。萬一有個愣頭青當眾質疑起這個假太子,場麵會很難收拾。而且本來就定下來隻是走走過場的,一個冒牌的傀儡,還想要享受多少歡唿?
待將陳楓送進轎子,薛仲璋則由喜轉悲,道:“那晚大都督已安排人釋放陳長史,奈何卻發現長史已自縊身亡,實在令人惋惜。”
隻見陳楓忙掀起轎簾,臉上滿是震驚。
“怎麽迴事?大都督不是饒了他麽,他為何就這麽想不開?”
薛仲璋指天起誓:“確未誆你,當晚散場時,大都督派親兵去牢房釋放陳長史,隻是衛兵到時,才發現他已然身亡。那兩個監守玩忽職守,沒能及時發覺,大都督一怒之下,當場處死這兩人。他們死不足惜,陳長史卻駕鶴西去矣。斯人已逝,還望節哀。”
雖然之前已從駱冰王那裏,得知了義父身死的消息,但陳楓也一直在等著徐薛他們將給出什麽樣的說法。可等來的卻是他們的一語帶過。
陳楓滿臉落寞,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也不再爭執。
待迴到轎中,其麵容由紅到白,由白又到青,隻覺自己像一個提線的木偶,被人提在手中任其愚弄擺布。
麵對這種無能為力之感,陳楓雙手緊緊互掐,直至指甲掐進肉中,仿佛隻有疼痛,才能減輕他心中的憤怒和恥辱。
“勢不如人,該忍讓就要忍讓,勿嫌丟人,實力夠了,該顯威也要顯威,不被人欺……”
“陳家到我這一代,單傳了五代,曆來子息不繁,所以家族遇變,卻無援手。你當以此為戒……”
“將來要廣結朋友,不至於勢單力薄。別像我一樣孤傲自憐……”
想起在獄中之時,義父仿佛有些說不完的教誨,那時自己還不以為意。
此刻,才明白他早已意識到命不久矣,才如此喋喋不休,生怕教得少了,讓自己將來栽跟頭。
“雖隻做了半日父子,但其情真意切,盼著自己能好。”思及於此,陳楓已然淚流滿麵。
進了小院,陳楓摘掉帽子,扯去假須,看到太孫立在門口往外翹首,便將其一把抱起。
太孫見陳楓臉上有淚痕,便問道:“你怎麽姑了?”便貼麵抱緊,以示安慰。
迴屋後,陳楓放下太孫,向其問道:“想不想你父王、母後?”
小家夥點了點頭。
“好,將來,我帶你去找他們。”
陳楓想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以避免一直沉浸在悲痛和憤怒之中,難以自拔。
等到了下午,徐敬業突然來訪。其見陳楓正逗著太孫,道:“你倒是有閑心,居然逗弄小孩來了。”
雖然是調笑,其實他也並未在意。對他來說,這兩人再如何親近,都逃不掉自己的手掌心。
陳楓揚起嘴角,笑道:“看他一人孤單可憐,才逗一逗,卻不知是誰家的孩子。”
“不過是一犯官家的,也沒什麽可憐的。”徐敬業不願意談及太子,便轉而痛惜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陳長史事發後,我一直忙碌,卻沒時間來告訴你。”
“一直忙碌才沒時間來告訴自己?這是把我當傻子?”心中雖有無數不滿,但陳楓隻是佯作可惜,試探道:“義父待我不薄,不知能否讓小子為其送葬?”
徐敬業拍了拍其肩膀,以示安慰:“收殮下葬已安排妥當,倒不需要你操心。畢竟你立了功,自然不能虧待你。”
見陳楓向自己行禮感謝,其又道:“明日我將兵發楚州(今淮安)、盱眙。大戰在即,短期內恐怕無暇顧及你,你有什麽需求,盡管提,隻要我做得到,一定滿足你。”
陳楓則趁機換了一副表情,笑道:“看來大都督要北上直逼洛陽了,祝大都督旗開得勝。”
徐敬業隻是嗬嗬一笑,不置可否。
陳楓又道:“眼看馬上就十月了,太孫還穿著夏日單衣,請大都督安排人送一些孩童秋冬舊衣過來。”
徐敬業點點頭,道:“你倒是老好人。”
陳楓隻作苦笑:“這小孩一人在此,沒父沒母的,跟我做個伴,也算是同病相憐。不然實在不知怎麽打發時間。”
………………
待徐敬業走後,陳楓心中盤算:剛才借口送葬雖是被婉言駁迴,這麽看下來,他將來就更不可能放我出去。我得要想想辦法,不僅要報殺父之仇,還要給他下套!否則窩在此地,遲早跟著他兵敗被殺。
隻聽兩男子哈哈大笑,其中一人道:“看來這人起床氣不小。”
另一人則感歎:“到底是年輕人,本督現在一晚若能睡三個時辰,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陳楓伸出頭,見是徐敬業和薛仲璋,忙坐起道:“冒犯都督,還請恕罪。”便下床穿衣。
“倒不急穿,來,換上這套試試。今日要舉大事。”薛仲璋說著,又捧出一套衣裳和靴帽。
陳楓見衣裳服色正黃,心中有數。
待展開穿上,卻覺衣服不合身,且縫製粗糙,上麵圖案花紋還有殘留不少線頭。可見隻是潦草趕工而成。
戴上一頂烏紗帽,卻有點大,帽簷已蓋到眉角,而皂靴裏則塞了一塊兩寸高的木墊,倒是不好走路。
徐敬業皺皺眉,顯然對此也不甚滿意,但事到臨頭,沒什麽好辦法,隻好道:“就這麽著吧。”
薛仲璋為了補救,補充道:“到時用轎子馱過去,頭頂再墊點東西,上下場時則由兩個人扶著即可。”
隨後又掏出一張紙條塞進陳楓手中,吩咐:“上麵簡單兩三句話,你背熟了,可別出差錯。”
便招唿外麵四個婢女,要她們進來服侍陳楓梳洗化妝。
接下來,盤頭的盤頭,貼須的貼須,粉麵的粉麵,各自忙碌起來。
就這麽倉倉促促,趕鴨子上架。
等到陳楓被扶上高台,隻見台下烏泱泱數萬人,其間刀槍林立,旌旗招展,煞是壯觀。
人群之中時不時傳來一些議論。
“哎呦,這就是太子麽……”
“蒼天有眼,太子安然無恙。”
反正是一片亂哄哄。
待徐敬業在上台,伸出手臂往下壓了壓,示意噤聲,然後道:“敬聽太子鈞旨。”
台下這才逐漸沉寂下來。
這是陳楓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登上這麽大的場合,不由發虛。又迴頭看了看後麵坐著的一幹文臣武將,恰好掃到駱賓王。見其由疑惑轉驚訝,又從驚訝恢複平靜,陳楓心道自己應該是被駱賓王認出來了。
見陳楓站在台上有點不知所措,薛仲璋暗自著急,便掩麵幹咳了一聲,要提醒他。
陳楓會意,低頭看了一眼掌心紙條,趕緊清了清嗓子,然後朗聲頌道:
“天柱將搖,地維方塌。外戚專政,王室遭殺。非撥亂之神功,不能定大唐之危難。英國公敬業,高門鼎族,元功世胄。今社稷將傾,其見危思振,聯合義士,討殲元兇,以繼孤宗廟,複我國家。故設匡複府,委國公為匡複上將,自此天下諸道州府縣,軍機庶政,事無大小,皆由國公獨斷。地無南北,人無老幼,共複皇唐,鹹使聞知。”
這道鈞旨講得很明白,義軍所到之處,均由徐敬業節製,如此讓其大權在握。
說完,便有兩將士將陳楓扶下台去,又徑直送往後台。
陳楓還想看看待會砍頭祭旗的大場麵,但被人架著送往轎子,卻有點不情願。
剛掙紮兩下,便聽到薛仲璋笑聲:“方才太子表現不錯。今後複唐大業,盡管交給都督,此處嘈切,人員複雜,還請太子擺駕迴府。”
正說著,其也上前扶起陳楓,與侍衛一起將其往轎子裏送。
之所以來去匆匆,不願偽太子停留,他們是擔心中間出現什麽紕漏。萬一有個愣頭青當眾質疑起這個假太子,場麵會很難收拾。而且本來就定下來隻是走走過場的,一個冒牌的傀儡,還想要享受多少歡唿?
待將陳楓送進轎子,薛仲璋則由喜轉悲,道:“那晚大都督已安排人釋放陳長史,奈何卻發現長史已自縊身亡,實在令人惋惜。”
隻見陳楓忙掀起轎簾,臉上滿是震驚。
“怎麽迴事?大都督不是饒了他麽,他為何就這麽想不開?”
薛仲璋指天起誓:“確未誆你,當晚散場時,大都督派親兵去牢房釋放陳長史,隻是衛兵到時,才發現他已然身亡。那兩個監守玩忽職守,沒能及時發覺,大都督一怒之下,當場處死這兩人。他們死不足惜,陳長史卻駕鶴西去矣。斯人已逝,還望節哀。”
雖然之前已從駱冰王那裏,得知了義父身死的消息,但陳楓也一直在等著徐薛他們將給出什麽樣的說法。可等來的卻是他們的一語帶過。
陳楓滿臉落寞,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也不再爭執。
待迴到轎中,其麵容由紅到白,由白又到青,隻覺自己像一個提線的木偶,被人提在手中任其愚弄擺布。
麵對這種無能為力之感,陳楓雙手緊緊互掐,直至指甲掐進肉中,仿佛隻有疼痛,才能減輕他心中的憤怒和恥辱。
“勢不如人,該忍讓就要忍讓,勿嫌丟人,實力夠了,該顯威也要顯威,不被人欺……”
“陳家到我這一代,單傳了五代,曆來子息不繁,所以家族遇變,卻無援手。你當以此為戒……”
“將來要廣結朋友,不至於勢單力薄。別像我一樣孤傲自憐……”
想起在獄中之時,義父仿佛有些說不完的教誨,那時自己還不以為意。
此刻,才明白他早已意識到命不久矣,才如此喋喋不休,生怕教得少了,讓自己將來栽跟頭。
“雖隻做了半日父子,但其情真意切,盼著自己能好。”思及於此,陳楓已然淚流滿麵。
進了小院,陳楓摘掉帽子,扯去假須,看到太孫立在門口往外翹首,便將其一把抱起。
太孫見陳楓臉上有淚痕,便問道:“你怎麽姑了?”便貼麵抱緊,以示安慰。
迴屋後,陳楓放下太孫,向其問道:“想不想你父王、母後?”
小家夥點了點頭。
“好,將來,我帶你去找他們。”
陳楓想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以避免一直沉浸在悲痛和憤怒之中,難以自拔。
等到了下午,徐敬業突然來訪。其見陳楓正逗著太孫,道:“你倒是有閑心,居然逗弄小孩來了。”
雖然是調笑,其實他也並未在意。對他來說,這兩人再如何親近,都逃不掉自己的手掌心。
陳楓揚起嘴角,笑道:“看他一人孤單可憐,才逗一逗,卻不知是誰家的孩子。”
“不過是一犯官家的,也沒什麽可憐的。”徐敬業不願意談及太子,便轉而痛惜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陳長史事發後,我一直忙碌,卻沒時間來告訴你。”
“一直忙碌才沒時間來告訴自己?這是把我當傻子?”心中雖有無數不滿,但陳楓隻是佯作可惜,試探道:“義父待我不薄,不知能否讓小子為其送葬?”
徐敬業拍了拍其肩膀,以示安慰:“收殮下葬已安排妥當,倒不需要你操心。畢竟你立了功,自然不能虧待你。”
見陳楓向自己行禮感謝,其又道:“明日我將兵發楚州(今淮安)、盱眙。大戰在即,短期內恐怕無暇顧及你,你有什麽需求,盡管提,隻要我做得到,一定滿足你。”
陳楓則趁機換了一副表情,笑道:“看來大都督要北上直逼洛陽了,祝大都督旗開得勝。”
徐敬業隻是嗬嗬一笑,不置可否。
陳楓又道:“眼看馬上就十月了,太孫還穿著夏日單衣,請大都督安排人送一些孩童秋冬舊衣過來。”
徐敬業點點頭,道:“你倒是老好人。”
陳楓隻作苦笑:“這小孩一人在此,沒父沒母的,跟我做個伴,也算是同病相憐。不然實在不知怎麽打發時間。”
………………
待徐敬業走後,陳楓心中盤算:剛才借口送葬雖是被婉言駁迴,這麽看下來,他將來就更不可能放我出去。我得要想想辦法,不僅要報殺父之仇,還要給他下套!否則窩在此地,遲早跟著他兵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