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將白雲子拉進屋內。
隻見其又是滿臉諂媚,問道:“關於這個柳白,我有個問題想請教。”
白雲子示意他問下去。
“若將柳白烘幹、晾幹,再磨成粉,這用量用法,還得老哥幫忙把關啊。”
白雲子想了一想,點點頭迴道:“這還得慢慢摸索才行,包括嬰童用法,都要定一個量出來。”
陳楓苦笑:“原來這個新藥,也不是容易推廣啊。”
白雲子吹起胡子,道:“你以為天下這些藥這麽容易來的?那些著名藥方,哪個不是經過無數名家不斷驗證,刪減,增添,再反複驗證,曆經千辛萬苦才得出來的。”
又見陳楓一臉失落,他便安慰道:“你這個柳白方,製法簡單,驗證也容易。倒費不了太多功夫。”
“老哥,你看這柳白方,起什麽名字好。”陳楓已期待起將來的名利雙收。
白雲子卻反問:“你的藥方,名字自然是由你起!”
陳楓猥瑣笑道:“你覺得叫‘白雲散’如何!”
白雲子眯起小眼睛,盯了對方好一會,隻盯得陳楓心裏發毛。
直到最後才怪聲怪氣道:“哼,算你小子懂事!但也不能把你功勞全占了,這樣吧,叫‘楓雲散’吧。”
陳楓彎著腰,又道:“到時這利潤,再分你一半!”
“一言為定!”
這時白雲子才笑出滿臉褶子。
兩人正有說有笑,卻聽見李重潤輕咳了一聲。
白雲子便停下來聽診,卻久久等不來他第二聲咳,於是感歎道:“俗話說寧醫十丈夫,難醫一小兒。因為小兒髒腑脆嫩,氣血未定,口不能言疾情,手不能指病處。我有心等他咳嗽,卻遲遲不見,就在此理。”
陳楓疑道:“不是有聽診器麽?”
他想起後世內科醫生基本必備聽診器,這玩意雖是西洋傳來,但製作簡單,效用卻不小,而且他也知道古時中醫也用聽診工具。雖然不一樣,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聽診器是何物?”
“老哥不知聽診器?”陳楓明明記得在網上見過老祖宗用過的聽診工具照片,而且比西洋聽診器更為簡單!
這時他意識到這個聽診器,或許同樣不為唐人所知。
其便又道:“望、聞、問、切,不是你們醫生診斷患者病情的必經步驟麽?”
這可是中醫最最基本的道理。
白雲子迴道:“沒錯啊,難不成要考較我?”
陳楓就坡下驢,趕緊問道:“那請教一下這‘聞’字何解?”
白雲子沒想到對方給他一根竹竿,他就敢往上爬,隻好氣鼓鼓地道:“‘聞’字有兩解,一是‘嗅’,嗅其氣味。二是聽,聽其聲音。我說的可對?”
“那聽什麽?”
“自然是語聲強弱,喘息粗細。”
“就沒了?”
“還有?”
“唿吸、心跳,你們就不聽了?”
“這怎麽聽?”
“貼上去聽啊!”
白雲子又盯起陳楓,可見其並無戲弄之意,才迴道:“自我學醫,未有此種聽法。況且遇有婦人就醫,如何能貼上去聽?”
“這麽說來,唐人確實還沒有此方麵認識。”陳楓想了一想,想看看如何解釋。
其便開始提問式教學:“世間所有聲響,都是‘動’起來,才發聲,對不對?”
“對!沒錯,動靜動靜,可不就是這麽來麽?動就有聲,靜就無聲,此乃自然之道。”白雲子迴道。
“那就好,你摸摸良心,是不是在跳動?”
白雲子翻了翻白眼:“廢話,不跳就躺屍了。”
“那他就有跳動的聲音!”
“這我也知道,夜深人靜之時,有時也能聽到。”白雲子倒是有一點懵懂了。
“你再摸摸胸,看看唿吸的時候,胸腹是不是也在起伏?”
白雲子倒沒真的伸手去摸,隻是點了點頭,迴道:“是,你說的沒錯。但唿吸之間,隻能聽到喉口鼻之聲,卻聽不到肺髒之聲。剛才就說了,也不可能貼到人家胸口去聽。”
陳楓隻笑了一笑,又瞅見幼宜也在一旁聽著,便向其問道:“遠處有聲響卻聽不清的時候,你會怎樣做才能聽清?”
幼宜已喂好了李重潤藥湯,本來安安靜靜地在一旁,聽這兩人一問一答,正津津有味當故事聽呢,這人卻來找茬,便沒好氣地迴道:“自然是豎起耳朵,再搭手傾聽。”
隻見陳楓半握手掌,放置其耳後,隨後問道:“是不是這樣。”
白雲子聽懂了,但還有不解:“這種方法隻是在放大和聚攏聲音。卻不方便施用於聽診之時。”
“你說的也沒錯。但,理是這個理,隻要懂得這個道理,就順其道而行之!必有所獲。”陳楓故弄玄虛地笑了一笑。
接下來其便向眾人演示如何利用這個道理。
陳楓問道:“老哥有鋸子麽?”
白雲子點頭,又向幼宜示意。很快,幼宜便拿了一把鋸子進來交給陳楓,她也想知道這小子能鬧出個什麽動靜來。
陳楓便提著鋸子,出門右拐,走到幾棵竹前,挑了一棵鋸了起來。他剛才見幼宜煎藥的時候,看到到院子裏有幾棵竹子,其中有一棵竹節扭來扭去,下粗上細,長得奇形怪狀,看著就不是好竹子。
屋裏人聽見陳楓在外麵鋸東西,便出來看熱鬧。
誰知等白雲子看到後,忙伸手阻止,同時大叫:“慢著,我的龜甲竹!”
龜甲竹是竹中極為珍貴的品種,白雲子也是好不容易才移到一棵。
隻是他發現的遲了,龜甲竹已經被陳楓鋸掉一半,眼瞅著已經來不及救了。
白雲子隻好揮淚擺手道:“算了,算了,你鋸吧。”
待陳楓提著了節一尺長短的竹筒進來,便招唿白雲子上前來,又把竹筒大頭一端按在自己心口,向其道:“老哥把耳朵湊上來,再聽聽!”
隻見白雲子半信半疑地側耳湊進小頭一端。眨了幾眼後,其突然麵露驚喜,叫道:“欸,欸,還真是,聽得真真切切。”
陳楓又把竹筒移到右側胸口,道:“再感覺一下。”
白雲子如法炮製,又聽了起來,聽了一會後,疑道:“這是什麽聲音?”
“此乃肺部唿吸之聲!”
“這就是肺部唿吸之聲!?”白雲子震驚異常。
這望聞問切,曆來是醫家診斷的手段,如今“聞”裏麵,竟能多出來一項手段,如何能不讓他驚喜!
何止是驚喜,簡直是欣喜若狂。隻見白雲子手舞足蹈,連聲叫道:“好好好!”
幼宜見白雲子激動得有點狂躁,也生出好奇,那玩意到底能聽出個什麽響來?
陳楓見狀,高深莫測地示意幼宜也過來聽聽。
幼宜便趕上兩步,也附耳聽了起來,隻聽見竹筒裏傳來“咚咚”的聲音,便拍手叫道:“誒,這個好玩。”
她也是倍感神奇。
看著兩人大驚小怪的模樣,陳楓也好奇起來。他上一世也見過聽診器,但從來沒試過,便也想聽聽。
隻是這個竹筒聽診器沒法聽自己的心跳,便將竹筒交給幼宜,道:“有這麽好玩?來來來,讓我也聽聽。”
而幼宜莫名其妙地接下竹筒,同樣將大頭一端按在自己心口,陳楓則湊到另一端。
大概是白雲子太鬧,吵得陳楓聽不清楚,其伸著腦袋又靠近了一點,隻聽見幼宜的心跳“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陳楓不由納悶,為何她心跳越來越快了?歪頭瞧向幼宜,又見她滿臉漲紅,驚唿:“你也發燒了?”
卻見幼宜嗔目圓睜,其握起粉拳,直直杵向陳楓鼻梁,同時罵道:“下流!”
隻有石強看在一邊,心裏樂開了花。
隻見其又是滿臉諂媚,問道:“關於這個柳白,我有個問題想請教。”
白雲子示意他問下去。
“若將柳白烘幹、晾幹,再磨成粉,這用量用法,還得老哥幫忙把關啊。”
白雲子想了一想,點點頭迴道:“這還得慢慢摸索才行,包括嬰童用法,都要定一個量出來。”
陳楓苦笑:“原來這個新藥,也不是容易推廣啊。”
白雲子吹起胡子,道:“你以為天下這些藥這麽容易來的?那些著名藥方,哪個不是經過無數名家不斷驗證,刪減,增添,再反複驗證,曆經千辛萬苦才得出來的。”
又見陳楓一臉失落,他便安慰道:“你這個柳白方,製法簡單,驗證也容易。倒費不了太多功夫。”
“老哥,你看這柳白方,起什麽名字好。”陳楓已期待起將來的名利雙收。
白雲子卻反問:“你的藥方,名字自然是由你起!”
陳楓猥瑣笑道:“你覺得叫‘白雲散’如何!”
白雲子眯起小眼睛,盯了對方好一會,隻盯得陳楓心裏發毛。
直到最後才怪聲怪氣道:“哼,算你小子懂事!但也不能把你功勞全占了,這樣吧,叫‘楓雲散’吧。”
陳楓彎著腰,又道:“到時這利潤,再分你一半!”
“一言為定!”
這時白雲子才笑出滿臉褶子。
兩人正有說有笑,卻聽見李重潤輕咳了一聲。
白雲子便停下來聽診,卻久久等不來他第二聲咳,於是感歎道:“俗話說寧醫十丈夫,難醫一小兒。因為小兒髒腑脆嫩,氣血未定,口不能言疾情,手不能指病處。我有心等他咳嗽,卻遲遲不見,就在此理。”
陳楓疑道:“不是有聽診器麽?”
他想起後世內科醫生基本必備聽診器,這玩意雖是西洋傳來,但製作簡單,效用卻不小,而且他也知道古時中醫也用聽診工具。雖然不一樣,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聽診器是何物?”
“老哥不知聽診器?”陳楓明明記得在網上見過老祖宗用過的聽診工具照片,而且比西洋聽診器更為簡單!
這時他意識到這個聽診器,或許同樣不為唐人所知。
其便又道:“望、聞、問、切,不是你們醫生診斷患者病情的必經步驟麽?”
這可是中醫最最基本的道理。
白雲子迴道:“沒錯啊,難不成要考較我?”
陳楓就坡下驢,趕緊問道:“那請教一下這‘聞’字何解?”
白雲子沒想到對方給他一根竹竿,他就敢往上爬,隻好氣鼓鼓地道:“‘聞’字有兩解,一是‘嗅’,嗅其氣味。二是聽,聽其聲音。我說的可對?”
“那聽什麽?”
“自然是語聲強弱,喘息粗細。”
“就沒了?”
“還有?”
“唿吸、心跳,你們就不聽了?”
“這怎麽聽?”
“貼上去聽啊!”
白雲子又盯起陳楓,可見其並無戲弄之意,才迴道:“自我學醫,未有此種聽法。況且遇有婦人就醫,如何能貼上去聽?”
“這麽說來,唐人確實還沒有此方麵認識。”陳楓想了一想,想看看如何解釋。
其便開始提問式教學:“世間所有聲響,都是‘動’起來,才發聲,對不對?”
“對!沒錯,動靜動靜,可不就是這麽來麽?動就有聲,靜就無聲,此乃自然之道。”白雲子迴道。
“那就好,你摸摸良心,是不是在跳動?”
白雲子翻了翻白眼:“廢話,不跳就躺屍了。”
“那他就有跳動的聲音!”
“這我也知道,夜深人靜之時,有時也能聽到。”白雲子倒是有一點懵懂了。
“你再摸摸胸,看看唿吸的時候,胸腹是不是也在起伏?”
白雲子倒沒真的伸手去摸,隻是點了點頭,迴道:“是,你說的沒錯。但唿吸之間,隻能聽到喉口鼻之聲,卻聽不到肺髒之聲。剛才就說了,也不可能貼到人家胸口去聽。”
陳楓隻笑了一笑,又瞅見幼宜也在一旁聽著,便向其問道:“遠處有聲響卻聽不清的時候,你會怎樣做才能聽清?”
幼宜已喂好了李重潤藥湯,本來安安靜靜地在一旁,聽這兩人一問一答,正津津有味當故事聽呢,這人卻來找茬,便沒好氣地迴道:“自然是豎起耳朵,再搭手傾聽。”
隻見陳楓半握手掌,放置其耳後,隨後問道:“是不是這樣。”
白雲子聽懂了,但還有不解:“這種方法隻是在放大和聚攏聲音。卻不方便施用於聽診之時。”
“你說的也沒錯。但,理是這個理,隻要懂得這個道理,就順其道而行之!必有所獲。”陳楓故弄玄虛地笑了一笑。
接下來其便向眾人演示如何利用這個道理。
陳楓問道:“老哥有鋸子麽?”
白雲子點頭,又向幼宜示意。很快,幼宜便拿了一把鋸子進來交給陳楓,她也想知道這小子能鬧出個什麽動靜來。
陳楓便提著鋸子,出門右拐,走到幾棵竹前,挑了一棵鋸了起來。他剛才見幼宜煎藥的時候,看到到院子裏有幾棵竹子,其中有一棵竹節扭來扭去,下粗上細,長得奇形怪狀,看著就不是好竹子。
屋裏人聽見陳楓在外麵鋸東西,便出來看熱鬧。
誰知等白雲子看到後,忙伸手阻止,同時大叫:“慢著,我的龜甲竹!”
龜甲竹是竹中極為珍貴的品種,白雲子也是好不容易才移到一棵。
隻是他發現的遲了,龜甲竹已經被陳楓鋸掉一半,眼瞅著已經來不及救了。
白雲子隻好揮淚擺手道:“算了,算了,你鋸吧。”
待陳楓提著了節一尺長短的竹筒進來,便招唿白雲子上前來,又把竹筒大頭一端按在自己心口,向其道:“老哥把耳朵湊上來,再聽聽!”
隻見白雲子半信半疑地側耳湊進小頭一端。眨了幾眼後,其突然麵露驚喜,叫道:“欸,欸,還真是,聽得真真切切。”
陳楓又把竹筒移到右側胸口,道:“再感覺一下。”
白雲子如法炮製,又聽了起來,聽了一會後,疑道:“這是什麽聲音?”
“此乃肺部唿吸之聲!”
“這就是肺部唿吸之聲!?”白雲子震驚異常。
這望聞問切,曆來是醫家診斷的手段,如今“聞”裏麵,竟能多出來一項手段,如何能不讓他驚喜!
何止是驚喜,簡直是欣喜若狂。隻見白雲子手舞足蹈,連聲叫道:“好好好!”
幼宜見白雲子激動得有點狂躁,也生出好奇,那玩意到底能聽出個什麽響來?
陳楓見狀,高深莫測地示意幼宜也過來聽聽。
幼宜便趕上兩步,也附耳聽了起來,隻聽見竹筒裏傳來“咚咚”的聲音,便拍手叫道:“誒,這個好玩。”
她也是倍感神奇。
看著兩人大驚小怪的模樣,陳楓也好奇起來。他上一世也見過聽診器,但從來沒試過,便也想聽聽。
隻是這個竹筒聽診器沒法聽自己的心跳,便將竹筒交給幼宜,道:“有這麽好玩?來來來,讓我也聽聽。”
而幼宜莫名其妙地接下竹筒,同樣將大頭一端按在自己心口,陳楓則湊到另一端。
大概是白雲子太鬧,吵得陳楓聽不清楚,其伸著腦袋又靠近了一點,隻聽見幼宜的心跳“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陳楓不由納悶,為何她心跳越來越快了?歪頭瞧向幼宜,又見她滿臉漲紅,驚唿:“你也發燒了?”
卻見幼宜嗔目圓睜,其握起粉拳,直直杵向陳楓鼻梁,同時罵道:“下流!”
隻有石強看在一邊,心裏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