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眾人出發。
待下了山,白雲子問道:“你說我們是往東北走,去潤州(鎮江)搭船。還是往西北走,去金陵搭船好?”
陳楓思索片刻,迴道:“去潤州要步行六七十裏,去金陵要步行一百多裏,我覺得還是去金陵為好。”
這家夥舍近求遠,竟還覺得好。
白雲子卻笑道:“去潤州,可到瓜州碼頭搭船,那邊船多,搭乘方便,我看不如去潤州為好。”
陳楓問道:“金陵不是更繁華?東西往來的客船應更多才是。”
石強卻迴道:“何必舍近求遠,我看不如潤州好。”
陳楓卻堅決要體驗下金陵繁華,兩人拗不過他,隻好跟在後麵。
石強拉過白雲子竊竊私語:“你說他為何不走近的平路,偏偏走著遠的山路?他不是極聰明的一個人麽?”
白雲子隻道:“前方有佳人!”
石強恍然大悟。
“你們能不能快點走?磨磨蹭蹭的,何日才能到終南?”
陳楓見兩人在後麵嘀嘀咕咕,便催促起來。
石強嘟囔道:“你就背了一個輕便的包裹,我可還抱著個小少爺呢。”
他是仆人,自不可能要陳楓抱著李重潤。
白雲子則笑道:“你再急切,今日也趕不到金陵,老道我多次遊方,都是遊山玩水,悠哉悠哉,哪有你這麽趕路的?”
“窮山惡水,有什麽好看的?”陳楓心裏有佳人,眼裏哪還有山水?
就這樣緊趕慢趕,兩日之後,才到金陵地界。
走著走著,卻發現金陵地界人煙稀少,景色荒涼。
陳楓心下起疑,便問道:“老哥,不都說這金陵擁六朝風流,是煙花脂粉之地麽?”
白雲子卻道:“這才剛到,你急什麽,還有十多裏才到了陳朝故宮,到時你再看看。”
原來如此,這裏是郊區!金陵繁華,是刻在了陳楓上世腦子裏的。
結果一直走了八九裏,一直未見巍峨舊宮,陳楓疑心又起,這是走錯了路?直到走進一片延綿數裏的廢墟,眾人才停下腳步。
眼前荒草叢生,殘垣林立,遍地敗瓦,近處還有兩尊殘破歪倒的石獅。
陳楓滿臉的不可思議,問道:“這裏是六朝舊宮?”
卻見白雲子點了點頭,指著一條向西的舊道:“那條道是禦街,通往秦淮河,過朱雀橋便到烏衣巷,王謝舊宅就在此處。”
眾人又沿著古禦街向西,來到秦淮河。
隻見秦淮兩岸植著柳樹,此時還是寒冬時節,隻有禿枝枯葉的殘景,毫無楊柳青青的婀娜。
烏衣巷更是一片野地,殘破不堪,哪有一絲王謝豪宅的影子?
又花了十多文錢,找了一條小舟,沿河而下。
白雲子觸景生情,或是想起了什麽,隻見其深深歎了一口氣道:“你可知這秦淮河的來曆?”
陳楓哪裏知道這條河的來曆?隻知道後世這裏熱鬧非凡,十裏秦淮,畫舫遊船無數,青樓酒家擁擠,哪像現在這般淒涼?
白雲子自問自解道:“相傳秦皇一統六合後巡遊四方,見金陵北、東、南、有三山環繞,西則有長江橫擋,是以聚積王氣,便鑿河泄氣,所以才有秦淮河。”
“怪不得這秦淮河姓秦,原來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挖的。”陳楓讚道。
其對秦始皇的讚歎,隻引來白雲子一聲歎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淮河一鑿通,與大江匯聚,便成了一條小龍,金陵至此通了龍氣。從三國東吳到東晉士族南渡,再後麵的南朝曆代皆立都於此。”
“以前曾聽說金陵乃胭脂繁華之地,可為啥現在隻見頹敗不現繁華。”陳楓不解。
船行秦淮河上,兩岸多見殘根敗垣,不見樓台舞榭。
白雲子望向遠處,沉默了好一刻才迴道:“小龍終究是小龍,金陵雖是六朝古都,但均偏安一隅成不了氣候。你覺得金陵與揚州相比,孰更繁盛?”
“自是揚州!”陳楓不假思索地迴道。
“可知為何?”
“揚州憑運河之利,交通南北?”陳楓道
卻見白雲子翻了翻白眼:“那金陵更有大江,橫貫東西呢!大江之利豈不比狹仄的運河更多?”
陳楓一時語塞。
“江南本膏腴之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再加上大江橫貫東西,更應富饒。但正因為有大江天塹,為是天然的割據之地。自前朝滅陳,到本朝收降杜伏威,百年以來各代都有意壓製,否則長安何安?”
玉林恍然大悟:金陵越富裕繁華,朝廷越是不安。
船尾搖櫓的舵公是個老年人,見白雲子說的有見地,便插了一句:“仙長所言甚是,我祖上乃南渡衣冠,世居於此。自打前朝以來,本地賦稅始終重於別處。”這人言色之間頗有不滿。
“太宗皇帝號稱視民如子,依舊視金陵百姓如仇讎。活不下去的人隻得流落他鄉,是以現在金陵十室九空、一片蕭條。這田地倒是多了,但苛捐雜稅卻繁如牛毛。”說完,船家歎了一口氣。接著諸人都陷入沉寂。
“唉!”那人搖了搖頭,又深深歎息道:“前朝滅陳後,隋文帝下令‘南朝故宮並平耕墾’。於是好端端的宮室就成了如今模樣。”
白雲子思故懷古,好久之後待迴過神來,便對身旁的陳楓道:“王侯將相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但經曆其間的百姓,又能向誰訴苦?你有大才,將來如果有大作為,還望能記得百姓。”
陳楓隻苦笑:“我又何來大才?老哥未免太高看了我。”
白雲子並未理睬他,隻是看著敗景又沉寂下來。
陳楓便問向舵公:“整個金陵就沒有熱鬧之處?”
他記得那個崔淞說過他要在金陵待到正月十五才出發。若沒什麽熱鬧之處,他怎麽待?
舵公迴道:“往前五裏,再往北就到了江寧縣城,也是升州州治,那裏麵會熱鬧一些。”
這金陵江寧,陳楓原本傻傻分不清,現在又多出來升州州治,更是一頭霧水。他隻記得南京換過好多名字。
水路直通縣城,過關時,陳楓憑“過所”順利過檢,而白雲子憑道士文牒也能正常放行。
進了城,隨便找了一家客棧入住,一夜無事。
待下了山,白雲子問道:“你說我們是往東北走,去潤州(鎮江)搭船。還是往西北走,去金陵搭船好?”
陳楓思索片刻,迴道:“去潤州要步行六七十裏,去金陵要步行一百多裏,我覺得還是去金陵為好。”
這家夥舍近求遠,竟還覺得好。
白雲子卻笑道:“去潤州,可到瓜州碼頭搭船,那邊船多,搭乘方便,我看不如去潤州為好。”
陳楓問道:“金陵不是更繁華?東西往來的客船應更多才是。”
石強卻迴道:“何必舍近求遠,我看不如潤州好。”
陳楓卻堅決要體驗下金陵繁華,兩人拗不過他,隻好跟在後麵。
石強拉過白雲子竊竊私語:“你說他為何不走近的平路,偏偏走著遠的山路?他不是極聰明的一個人麽?”
白雲子隻道:“前方有佳人!”
石強恍然大悟。
“你們能不能快點走?磨磨蹭蹭的,何日才能到終南?”
陳楓見兩人在後麵嘀嘀咕咕,便催促起來。
石強嘟囔道:“你就背了一個輕便的包裹,我可還抱著個小少爺呢。”
他是仆人,自不可能要陳楓抱著李重潤。
白雲子則笑道:“你再急切,今日也趕不到金陵,老道我多次遊方,都是遊山玩水,悠哉悠哉,哪有你這麽趕路的?”
“窮山惡水,有什麽好看的?”陳楓心裏有佳人,眼裏哪還有山水?
就這樣緊趕慢趕,兩日之後,才到金陵地界。
走著走著,卻發現金陵地界人煙稀少,景色荒涼。
陳楓心下起疑,便問道:“老哥,不都說這金陵擁六朝風流,是煙花脂粉之地麽?”
白雲子卻道:“這才剛到,你急什麽,還有十多裏才到了陳朝故宮,到時你再看看。”
原來如此,這裏是郊區!金陵繁華,是刻在了陳楓上世腦子裏的。
結果一直走了八九裏,一直未見巍峨舊宮,陳楓疑心又起,這是走錯了路?直到走進一片延綿數裏的廢墟,眾人才停下腳步。
眼前荒草叢生,殘垣林立,遍地敗瓦,近處還有兩尊殘破歪倒的石獅。
陳楓滿臉的不可思議,問道:“這裏是六朝舊宮?”
卻見白雲子點了點頭,指著一條向西的舊道:“那條道是禦街,通往秦淮河,過朱雀橋便到烏衣巷,王謝舊宅就在此處。”
眾人又沿著古禦街向西,來到秦淮河。
隻見秦淮兩岸植著柳樹,此時還是寒冬時節,隻有禿枝枯葉的殘景,毫無楊柳青青的婀娜。
烏衣巷更是一片野地,殘破不堪,哪有一絲王謝豪宅的影子?
又花了十多文錢,找了一條小舟,沿河而下。
白雲子觸景生情,或是想起了什麽,隻見其深深歎了一口氣道:“你可知這秦淮河的來曆?”
陳楓哪裏知道這條河的來曆?隻知道後世這裏熱鬧非凡,十裏秦淮,畫舫遊船無數,青樓酒家擁擠,哪像現在這般淒涼?
白雲子自問自解道:“相傳秦皇一統六合後巡遊四方,見金陵北、東、南、有三山環繞,西則有長江橫擋,是以聚積王氣,便鑿河泄氣,所以才有秦淮河。”
“怪不得這秦淮河姓秦,原來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挖的。”陳楓讚道。
其對秦始皇的讚歎,隻引來白雲子一聲歎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淮河一鑿通,與大江匯聚,便成了一條小龍,金陵至此通了龍氣。從三國東吳到東晉士族南渡,再後麵的南朝曆代皆立都於此。”
“以前曾聽說金陵乃胭脂繁華之地,可為啥現在隻見頹敗不現繁華。”陳楓不解。
船行秦淮河上,兩岸多見殘根敗垣,不見樓台舞榭。
白雲子望向遠處,沉默了好一刻才迴道:“小龍終究是小龍,金陵雖是六朝古都,但均偏安一隅成不了氣候。你覺得金陵與揚州相比,孰更繁盛?”
“自是揚州!”陳楓不假思索地迴道。
“可知為何?”
“揚州憑運河之利,交通南北?”陳楓道
卻見白雲子翻了翻白眼:“那金陵更有大江,橫貫東西呢!大江之利豈不比狹仄的運河更多?”
陳楓一時語塞。
“江南本膏腴之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再加上大江橫貫東西,更應富饒。但正因為有大江天塹,為是天然的割據之地。自前朝滅陳,到本朝收降杜伏威,百年以來各代都有意壓製,否則長安何安?”
玉林恍然大悟:金陵越富裕繁華,朝廷越是不安。
船尾搖櫓的舵公是個老年人,見白雲子說的有見地,便插了一句:“仙長所言甚是,我祖上乃南渡衣冠,世居於此。自打前朝以來,本地賦稅始終重於別處。”這人言色之間頗有不滿。
“太宗皇帝號稱視民如子,依舊視金陵百姓如仇讎。活不下去的人隻得流落他鄉,是以現在金陵十室九空、一片蕭條。這田地倒是多了,但苛捐雜稅卻繁如牛毛。”說完,船家歎了一口氣。接著諸人都陷入沉寂。
“唉!”那人搖了搖頭,又深深歎息道:“前朝滅陳後,隋文帝下令‘南朝故宮並平耕墾’。於是好端端的宮室就成了如今模樣。”
白雲子思故懷古,好久之後待迴過神來,便對身旁的陳楓道:“王侯將相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但經曆其間的百姓,又能向誰訴苦?你有大才,將來如果有大作為,還望能記得百姓。”
陳楓隻苦笑:“我又何來大才?老哥未免太高看了我。”
白雲子並未理睬他,隻是看著敗景又沉寂下來。
陳楓便問向舵公:“整個金陵就沒有熱鬧之處?”
他記得那個崔淞說過他要在金陵待到正月十五才出發。若沒什麽熱鬧之處,他怎麽待?
舵公迴道:“往前五裏,再往北就到了江寧縣城,也是升州州治,那裏麵會熱鬧一些。”
這金陵江寧,陳楓原本傻傻分不清,現在又多出來升州州治,更是一頭霧水。他隻記得南京換過好多名字。
水路直通縣城,過關時,陳楓憑“過所”順利過檢,而白雲子憑道士文牒也能正常放行。
進了城,隨便找了一家客棧入住,一夜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