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將軍哪裏還不知道自己被和尚戲耍辱弄?直接命道:“亂棍打死!”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知道馬王爺三隻眼!?
不料陳楓又是叫道:“且慢!”見將軍皺眉,便道:“將軍可方便耳語?”
將軍見陳楓不過一小少年,身上沒什麽禁器,自己一個指頭便能把對方捏死,不怕他暴起行兇,便點了點頭。
陳楓至其耳邊輕道:“一頭牛頂多兩吊錢,這人是多大的膽子才敢來行騙將軍?怕是另有所圖。”
將軍聽完,稍微思考,便道:“你跟我來。”又向左右吩咐道:“綁了他,帶走。”
“他”是誰?自然是那和尚。
白雲子和幼宜他們見陳楓跟著將軍進了軍營,隻好在外麵等著。過了好大一會,也沒見其出營,難免焦急起來。
“難不成他惹惱了將軍,也被扣了下來?這該如何是好?那將軍動不動就要亂棍打死人的。”幼宜擔心了起來。
白雲子安慰道:“應當不會,他頭腦聰明著,稍安勿躁。”
又過了好一會,眾人已饑腸轆轆,直到太陽西下,才見陳楓手裏提著個布袋,笑眯眯滿麵紅潤,一臉得意,是姍姍來遲卻又踉踉蹌蹌。
待到眾人麵前,聞其滿身酒氣。隻見其笑道:“這下好了,全不用擔心路上盤纏。”
打開布袋,又是金澄澄一片。足足二十兩黃金。分了一半給幼宜,陳楓道:“金葉子給我,這個你拿去,哪用再去找親戚打秋風?”
這個金葉子是駱賓王給的,陳楓不大樂意用。沒辦法,欠人家太多人情。
幼宜知道他是有本事的,也不再客氣,隻埋怨他飲酒過多。
白雲子問道:“怎麽拖了這麽久?那和尚是什麽情況?”
陳楓這才娓娓道來:
自其跟著將軍入營後,將軍便審訊起和尚來。
和尚剛開始還不招,隻說自己小人豬油蒙心,是瞎了眼才敢上來行騙,連求饒命。
這種說辭哪能糊弄得了將軍?便安排人打起了板子。十多板過後,和尚才叫饒,說自己是博浪堂請來的人,本想借故取信、結交將軍。至於將來還要做什麽,其則不得而知。
隨後,將軍又擺了酒席。
“小友怎麽稱唿?”將軍估計是領了陳楓的情,被人如此愚弄,若沒有他揭穿,肯定就上了當。
陳楓起身謝道:“小子陳楓,揚州人士,因兵亂,逃至此地。”
將軍歎了口氣:“揚州是好地方啊,人傑地靈。可惜出了個徐敬業,妄圖王氣。”
“老將軍,所言甚是。”陳楓心裏虛,徐敬業之所以圖金陵王氣,他自己也有一份撩撥的功勞。
想到此,其心裏一動,道:“你說這和尚裝神弄鬼,他們會不會也想勾起將軍生出一些不該生的野心?”
將軍隻是嘿嘿一笑,自嘲道:“我能生什麽野心?我乃黑齒常之。”
對方終於報出來名號,卻是四個字的名字,自古又沒有這個複姓,顯然不是華人。
大唐有天朝雄風,兼容並蓄,收攬了不少胡人在唐軍中擔任將領。而這些胡將領兵作戰,也盡力為大唐賣命。
陳楓趕緊恭維道:“原來是黑將軍,鼎鼎大名,如雷貫耳。”起身便拜。
隻見黑齒常之哈哈大笑,連周圍的侍衛們都跟著笑了起來。
“你這人太淘氣,不懂裝懂。本帥姓黑齒,名常之,乃一高麗人,才從邊塞調過來,任江南道大總管,過來平叛。結果人未到,徐逆已平,不久可能又調迴去了。在大唐效力二十多年,能有什麽野心?”
黑齒常之見對方稱唿自己為“黑將軍”才徹底放下心來,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個和尚以騙術想來結交,誰知道這個少年是不是也另有目的想來結交?結果人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那還能有什麽目的?
陳楓終於想起來就是這老哥在去年兵不血刃就收複了潤州,又聽到對方自稱是高麗人,突然想起來上一世曾去九華山旅遊。那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但地藏王菩薩肉身姓金,名喬覺,卻是個高麗人,隻是不確定他是什麽時候的人。
陳楓夾起一根黃豆芽,又細細咀嚼了起來,思來想去,最後開口道:“那就對了。”
“那和尚已取信黑齒將軍,讓將軍深信天道輪迴等佛家之論,若哪日再無意間提及將軍是某佛菩薩下凡,理應救苦救難,創立人間佛國……?”
黑齒常之是高麗人,野心再大,也不可能大到妄圖當中原皇帝。但是如果把野心再放大一點,建立人間佛國。在諸佛眼中,終生平等,哪還有夷夏之分,當個佛王、佛帝,不是理所應當?
經過陳楓這麽一分析,黑齒常之也是暗自心驚,他本以為博浪堂隻是用下作手段與自己結交,但陳楓的分析,不是沒可能。
若信了那和尚的話,將來認為自己是佛菩薩下凡,有了要建立佛國的執念,一旦造反,比徐敬業那廝可厲害多了。自己深信了邪說,別人卻不可能跟著信,最後仍是必敗無疑。博浪堂背後的那些勢力,卻正好渾水摸魚。而且就算不是造反,如果落了人口實,被人威脅控製......?
而這和尚認牛作母,已經讓自己相信佛家輪迴、報恩,甚至想著要請一尊佛像,洗刷身上殺孽……
黑齒常之越想越驚,到最後是一身冷汗。
隻見其起身向陳楓拜道:“幸得小友點化,某,幾墜邪道!”
接下來便引陳楓為忘年交,與其推杯換盞。待宴席結束,其又推上來一包金子,作為謝禮。
陳楓見錢眼開,稍微推托便收了下來。又找黑齒常之討了兩張文書,才酒足飯飽出了軍營,哪記得外麵還有數人在等他?
待說完軍營經曆,陳楓便要出發,誰料天已經晚了下來,眾人隻好到碼頭邊尋客棧入住。
路上,崔淞卻說道:“和尚認牛作母時,圍觀之眾裏,有兩個人我見過,應該是我那幾個朋友的仆人。”
這人有一項天賦,就是見人過目不忘。人再多,再紛雜,他隻要看見過,都記得下來。
“關中大家、博浪堂、山東五姓七望、黑齒常之。”陳楓暗暗記了下來。
幼宜見陳楓走得歪歪扭扭,便從石強懷中接下李重潤,又給其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去扶著陳楓。
而石強隻得乖乖照做。他不怕陳楓,不怕白雲子,甚至對駱賓王也隻是敬多怕少,唯獨對這個小姑娘卻有點心裏發怵。真是奇了怪了,他自己也說不清為啥。
而遠遠的一旁,卻有幾人看著這邊,其中一人道:“那人是誰,怎麽連壞了我們好事?”
其中一人搖頭:“不曉得,但跟崔家跑不了幹係,此趟真是弄巧成拙!別管他了,我們還有事。”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知道馬王爺三隻眼!?
不料陳楓又是叫道:“且慢!”見將軍皺眉,便道:“將軍可方便耳語?”
將軍見陳楓不過一小少年,身上沒什麽禁器,自己一個指頭便能把對方捏死,不怕他暴起行兇,便點了點頭。
陳楓至其耳邊輕道:“一頭牛頂多兩吊錢,這人是多大的膽子才敢來行騙將軍?怕是另有所圖。”
將軍聽完,稍微思考,便道:“你跟我來。”又向左右吩咐道:“綁了他,帶走。”
“他”是誰?自然是那和尚。
白雲子和幼宜他們見陳楓跟著將軍進了軍營,隻好在外麵等著。過了好大一會,也沒見其出營,難免焦急起來。
“難不成他惹惱了將軍,也被扣了下來?這該如何是好?那將軍動不動就要亂棍打死人的。”幼宜擔心了起來。
白雲子安慰道:“應當不會,他頭腦聰明著,稍安勿躁。”
又過了好一會,眾人已饑腸轆轆,直到太陽西下,才見陳楓手裏提著個布袋,笑眯眯滿麵紅潤,一臉得意,是姍姍來遲卻又踉踉蹌蹌。
待到眾人麵前,聞其滿身酒氣。隻見其笑道:“這下好了,全不用擔心路上盤纏。”
打開布袋,又是金澄澄一片。足足二十兩黃金。分了一半給幼宜,陳楓道:“金葉子給我,這個你拿去,哪用再去找親戚打秋風?”
這個金葉子是駱賓王給的,陳楓不大樂意用。沒辦法,欠人家太多人情。
幼宜知道他是有本事的,也不再客氣,隻埋怨他飲酒過多。
白雲子問道:“怎麽拖了這麽久?那和尚是什麽情況?”
陳楓這才娓娓道來:
自其跟著將軍入營後,將軍便審訊起和尚來。
和尚剛開始還不招,隻說自己小人豬油蒙心,是瞎了眼才敢上來行騙,連求饒命。
這種說辭哪能糊弄得了將軍?便安排人打起了板子。十多板過後,和尚才叫饒,說自己是博浪堂請來的人,本想借故取信、結交將軍。至於將來還要做什麽,其則不得而知。
隨後,將軍又擺了酒席。
“小友怎麽稱唿?”將軍估計是領了陳楓的情,被人如此愚弄,若沒有他揭穿,肯定就上了當。
陳楓起身謝道:“小子陳楓,揚州人士,因兵亂,逃至此地。”
將軍歎了口氣:“揚州是好地方啊,人傑地靈。可惜出了個徐敬業,妄圖王氣。”
“老將軍,所言甚是。”陳楓心裏虛,徐敬業之所以圖金陵王氣,他自己也有一份撩撥的功勞。
想到此,其心裏一動,道:“你說這和尚裝神弄鬼,他們會不會也想勾起將軍生出一些不該生的野心?”
將軍隻是嘿嘿一笑,自嘲道:“我能生什麽野心?我乃黑齒常之。”
對方終於報出來名號,卻是四個字的名字,自古又沒有這個複姓,顯然不是華人。
大唐有天朝雄風,兼容並蓄,收攬了不少胡人在唐軍中擔任將領。而這些胡將領兵作戰,也盡力為大唐賣命。
陳楓趕緊恭維道:“原來是黑將軍,鼎鼎大名,如雷貫耳。”起身便拜。
隻見黑齒常之哈哈大笑,連周圍的侍衛們都跟著笑了起來。
“你這人太淘氣,不懂裝懂。本帥姓黑齒,名常之,乃一高麗人,才從邊塞調過來,任江南道大總管,過來平叛。結果人未到,徐逆已平,不久可能又調迴去了。在大唐效力二十多年,能有什麽野心?”
黑齒常之見對方稱唿自己為“黑將軍”才徹底放下心來,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個和尚以騙術想來結交,誰知道這個少年是不是也另有目的想來結交?結果人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那還能有什麽目的?
陳楓終於想起來就是這老哥在去年兵不血刃就收複了潤州,又聽到對方自稱是高麗人,突然想起來上一世曾去九華山旅遊。那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但地藏王菩薩肉身姓金,名喬覺,卻是個高麗人,隻是不確定他是什麽時候的人。
陳楓夾起一根黃豆芽,又細細咀嚼了起來,思來想去,最後開口道:“那就對了。”
“那和尚已取信黑齒將軍,讓將軍深信天道輪迴等佛家之論,若哪日再無意間提及將軍是某佛菩薩下凡,理應救苦救難,創立人間佛國……?”
黑齒常之是高麗人,野心再大,也不可能大到妄圖當中原皇帝。但是如果把野心再放大一點,建立人間佛國。在諸佛眼中,終生平等,哪還有夷夏之分,當個佛王、佛帝,不是理所應當?
經過陳楓這麽一分析,黑齒常之也是暗自心驚,他本以為博浪堂隻是用下作手段與自己結交,但陳楓的分析,不是沒可能。
若信了那和尚的話,將來認為自己是佛菩薩下凡,有了要建立佛國的執念,一旦造反,比徐敬業那廝可厲害多了。自己深信了邪說,別人卻不可能跟著信,最後仍是必敗無疑。博浪堂背後的那些勢力,卻正好渾水摸魚。而且就算不是造反,如果落了人口實,被人威脅控製......?
而這和尚認牛作母,已經讓自己相信佛家輪迴、報恩,甚至想著要請一尊佛像,洗刷身上殺孽……
黑齒常之越想越驚,到最後是一身冷汗。
隻見其起身向陳楓拜道:“幸得小友點化,某,幾墜邪道!”
接下來便引陳楓為忘年交,與其推杯換盞。待宴席結束,其又推上來一包金子,作為謝禮。
陳楓見錢眼開,稍微推托便收了下來。又找黑齒常之討了兩張文書,才酒足飯飽出了軍營,哪記得外麵還有數人在等他?
待說完軍營經曆,陳楓便要出發,誰料天已經晚了下來,眾人隻好到碼頭邊尋客棧入住。
路上,崔淞卻說道:“和尚認牛作母時,圍觀之眾裏,有兩個人我見過,應該是我那幾個朋友的仆人。”
這人有一項天賦,就是見人過目不忘。人再多,再紛雜,他隻要看見過,都記得下來。
“關中大家、博浪堂、山東五姓七望、黑齒常之。”陳楓暗暗記了下來。
幼宜見陳楓走得歪歪扭扭,便從石強懷中接下李重潤,又給其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去扶著陳楓。
而石強隻得乖乖照做。他不怕陳楓,不怕白雲子,甚至對駱賓王也隻是敬多怕少,唯獨對這個小姑娘卻有點心裏發怵。真是奇了怪了,他自己也說不清為啥。
而遠遠的一旁,卻有幾人看著這邊,其中一人道:“那人是誰,怎麽連壞了我們好事?”
其中一人搖頭:“不曉得,但跟崔家跑不了幹係,此趟真是弄巧成拙!別管他了,我們還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