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陽,宮城長生殿。此乃帝後寢宮。
此時燈火通明。一名看著二十出頭的宮娥輕手輕腳地挑高了幾盞燈芯,隨後便熟練地將案上的書籍奏本分類歸攏。
這名宮娥生得一雙柳葉細眉,柔美與婉約。眉下的雙眸猶如半輪明月,明亮而清澈。粉麵如桃花初綻,紅潤嬌嫩。朱唇輕啟,笑意盈盈。身姿曼妙,嫋嫋婷婷。叫人忍不住多瞅兩眼。
待歸整完畢,這侍女又端了一碗參湯過來,對著案旁伏坐之人道:“陛下,夜色已晚,請多憐惜身體,早點休息吧。”
那端坐之人雖然已生白發,但卻比這紅顏的宮娥還要絕美。其在舉手投足之間,更流露出萬千威嚴,讓人望而退卻,不敢生出一絲綺念。
這人正是神皇武則天。
隻見武則天遞出手中奏本,問道:“婉兒,你怎麽看?”
這名宮娥名叫上官婉兒,本是觸犯武則天的犯官之女,因才受到賞識,為武後重用。
上官婉兒接過武則天的奏本,仔細看了看,稍微沉吟便道:“不妨明日招他們覲見,看他們如何說。陛下置匭乃為周知天下之事,若有人膽敢隱瞞,還需早做防範。”
武則天點了點頭,便示意用湯,隨後舒展雙臂,露出令人垂涎的身段,最後則道:“你去歇息吧,傳薛師過來。”
這個薛師乃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是武則天剛收的男寵。武後為壯其身份,賜姓薛,並讓太平公主駙馬薛紹認其為族叔。
.....................
第二日,宮城集仙殿。殿外內侍傳聲:“傳侍禦史魚承曄覲見。”
侍禦史隸屬禦史台,而禦史台執掌監察官民之職,有點類似後世的檢察院和紀委。
“魚承曄,自去年平息徐逆之亂後,你兒子魚保家上書請鑄銅為匭,以收天下表奏,為何開始時密奏絡繹不絕,而今卻日漸減少?難道這銅匭的鑰匙別人也有?”武則天的笑容別具玩味,而手中卻提溜起一串鑰匙。
聽聞武後語氣不和善,魚承曄趕緊匍匐在地,慌忙拜道:“陛下息怒!自陛下許可犬子所奏,其共製銅匭一百二十台,而一匭隻配一鑰,均交由宮內保管,犬子並未私留多餘鑰匙。”
這人趴在地上,冷汗直冒。
其子魚保家,為拍武則天馬屁,去年曾上書請鑄銅為匭(就是一個銅盒子,類似後世舉報箱。)
銅匭四麵置門,門開一縫,各塗黑、白、青、紅、四色,代表北、西、東、南四方,四麵合聚為一,以收天下密奏。
武則天想偵知天下之事,便下旨照辦。造好之後,便將這一百二十台銅匭置於重要府州,收集各地信息。隻是中樞與地方官員對這個銅匭的態度卻是褒貶不一。
“那為何前後表現,差異如此之大”武則天追著這個問題不放。
魚承曄暗自埋怨:“你問我,我又問誰去?鑰匙又不在我手裏,銅匭也有專員守護。密奏漸少,要麽是沒人投遞,要麽是被人私扣下來。但後者是萬萬不能說的,否則立時就會掀起大獄,我一個小小禦史,立刻就成為他們的眼中釘,必除之而後快。
這是武後提出的問題,不好讓其久等,魚承曄便決定大拍馬屁,於是擠出一絲笑容,迴稟:“啟稟陛下,密奏漸少,正是陛下為國為民、勵精求治,才讓天下無事矣。”
“嗬嗬,現在徐逆剛平,就天下無事?”武後意興闌珊,也不願再多費口舌,隻揮了揮手,道:“你先下去吧。”
待魚承曄離去,武則天問道:“你怎麽看?”
此時,從一旁的屏風後走出一個人。這人乃遊擊將軍索元禮,是薛懷義的幹爹。剛才武則天要其暫時避開。
隻見他彎腰躬身道:“微臣以為,魚大人犯了三個罪!”
這人一上來就給魚承曄扣三頂帽子。
但武則天卻來了興致:“哦,你說說看?”
“密折漸少,隻能有兩個原因,要麽是呈給陛下的少了,要麽是上前投遞的少了。”
索元禮揣摩起武後心意,便侃侃而談:
“徐逆雖然繳首,仍有宵小蟄伏地下,現在他們不敢直麵陛下鋒芒,隻期將來乘機再起。魚承曄身為禦史,監察官民,怎能說現在天下無事?”
“風起於青萍,浪成於微瀾,源自於細微,積聚於涓流,聖明之主應當未雨綢繆,防微杜漸,豈曰無事,而行垂拱之治?”
這一番話說得文縐縐,也不知其從何處抄背下來的。
“然而魚禦史巧言天下無事,致陛下於鬆懈之地,此其罪第一也;其貪生怕死,不敢由衷上諫,唯恐惹火上身,此其罪第二也。其身為侍禦史,居廟堂,遠市井,不知大小官員弄虛作假、瞞天過海之手段,是為無知,其罪第三也。”
“哦?這弄虛作假、瞞天過海又是怎麽一個說法?”武則天聽到這樣的言論,興致更大了起來。
“陛下設置銅匭,搜集地方情治,是為聆聽民意,好及時為百姓消災避禍。但地方官員虛與委蛇,生怕被揭露出自己的醜事,落個丟官去職。臣聽說銅匭分置地方後,有官員專門派人將銅匭圍了起來,理由竟是防偷防盜。甚至安排了一幫子潑皮無賴,阻攔上書之人,檢查其要投的表疏,凡有不利於他們的,輕則恫嚇,重則毆打,這樣一來,密奏漸少並不奇怪。
而中樞大臣則認為陛下的革新之舉,前所未有,不合規矩,實際隻是擔心此舉分了他們的權力。故中樞與地方串通一氣、同流合汙,蒙蔽神皇視聽,真是罪該萬死!”
一通長篇大論,武則天竟耐心聽其講述完,隻是聽到了最後,卻拍案而起:“你狗膽包天,按你這麽說,這大唐的上下官員全都該殺!”
索元禮倒也無懼,隻是迴道:“有些人,他們明明都知道其中緣由,就是因為有私心,不敢說,不會說。微臣隻有忠心沒有私欲,願為聖上舍身取義。”
說完,便跪倒磕頭,即便磕出血來,依舊狂磕不止,盡顯忠義之態。
就這樣,索元禮連磕了近百個頭,磕得額頭血糊一片,才終於打動了武後。
隻見武則天道:“夠了,別磕了,磕壞了頭,你還怎麽效力?”隨後又遞了一個眼色給到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來到索元禮身前,撇下一塊手帕,道:“擦去血跡,別在聖前失儀。”
這時,武則天又將一張字條拋至索元禮腳下,隨後道:“你看一看。”
索元禮撿起字條,打開見上麵寫著幾個字:魚保家為徐逆造刀車,
神皇要問我怎麽看?我怎麽看無關緊要,是您想怎麽看?其稍微思索,想起武後剛才對魚承曄的態度,靈光一閃,便朗聲迴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應當大查特查!”
“說!”
“有奸必查!明示聖心,彰顯聖意!”
武則天點了點頭,並無迴應,隻是另外問道:“設置銅匭,收集表疏一事,你可有什麽好的補救法子?”
索元禮思索片刻,迴道:“陛下頒旨重申,如有再犯者,嚴懲。另外設立匭使院,獨立中樞、地方,專職匭事,第三便是千金買馬,鼓勵官民上書。”
武則天點點頭,和顏悅色地囑咐道:“至於其中具體舉措,你再琢磨琢磨,過兩日遞上書來。”
索元禮卻麵露難色,未能及時領命。
武則天見其猶猶豫豫,以為其不願接下這個得罪人的差事,隻譏笑道:“怎麽?剛才還信誓旦旦舍身取義,效忠於我,轉頭就忘了?”
聞言,索元禮卻膽戰心驚,忙伏在地上,戰戰兢兢迴道:“臣為聖上犬馬爪牙,任陛下驅遣,無所畏懼。奈何臣是胡人,並非漢臣,於文章之道,唯恐耽誤陛下大事。”
見對方自稱胡人,不擅文章,武則天與上官婉兒相視一笑。
“你盡管上書,實在不行,也可請人代筆。朕看重的是你忠心,不是文采。”
待出了大殿,索元禮掏出懷中手帕,嗅了一嗅,居然聞到了脂粉香,心想不知道是不是便宜了那個幹兒子。又捏了捏剛才武後扔過來的密折,隨後便揚長而去,準備羅織魚承曄之罪了。
此時燈火通明。一名看著二十出頭的宮娥輕手輕腳地挑高了幾盞燈芯,隨後便熟練地將案上的書籍奏本分類歸攏。
這名宮娥生得一雙柳葉細眉,柔美與婉約。眉下的雙眸猶如半輪明月,明亮而清澈。粉麵如桃花初綻,紅潤嬌嫩。朱唇輕啟,笑意盈盈。身姿曼妙,嫋嫋婷婷。叫人忍不住多瞅兩眼。
待歸整完畢,這侍女又端了一碗參湯過來,對著案旁伏坐之人道:“陛下,夜色已晚,請多憐惜身體,早點休息吧。”
那端坐之人雖然已生白發,但卻比這紅顏的宮娥還要絕美。其在舉手投足之間,更流露出萬千威嚴,讓人望而退卻,不敢生出一絲綺念。
這人正是神皇武則天。
隻見武則天遞出手中奏本,問道:“婉兒,你怎麽看?”
這名宮娥名叫上官婉兒,本是觸犯武則天的犯官之女,因才受到賞識,為武後重用。
上官婉兒接過武則天的奏本,仔細看了看,稍微沉吟便道:“不妨明日招他們覲見,看他們如何說。陛下置匭乃為周知天下之事,若有人膽敢隱瞞,還需早做防範。”
武則天點了點頭,便示意用湯,隨後舒展雙臂,露出令人垂涎的身段,最後則道:“你去歇息吧,傳薛師過來。”
這個薛師乃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是武則天剛收的男寵。武後為壯其身份,賜姓薛,並讓太平公主駙馬薛紹認其為族叔。
.....................
第二日,宮城集仙殿。殿外內侍傳聲:“傳侍禦史魚承曄覲見。”
侍禦史隸屬禦史台,而禦史台執掌監察官民之職,有點類似後世的檢察院和紀委。
“魚承曄,自去年平息徐逆之亂後,你兒子魚保家上書請鑄銅為匭,以收天下表奏,為何開始時密奏絡繹不絕,而今卻日漸減少?難道這銅匭的鑰匙別人也有?”武則天的笑容別具玩味,而手中卻提溜起一串鑰匙。
聽聞武後語氣不和善,魚承曄趕緊匍匐在地,慌忙拜道:“陛下息怒!自陛下許可犬子所奏,其共製銅匭一百二十台,而一匭隻配一鑰,均交由宮內保管,犬子並未私留多餘鑰匙。”
這人趴在地上,冷汗直冒。
其子魚保家,為拍武則天馬屁,去年曾上書請鑄銅為匭(就是一個銅盒子,類似後世舉報箱。)
銅匭四麵置門,門開一縫,各塗黑、白、青、紅、四色,代表北、西、東、南四方,四麵合聚為一,以收天下密奏。
武則天想偵知天下之事,便下旨照辦。造好之後,便將這一百二十台銅匭置於重要府州,收集各地信息。隻是中樞與地方官員對這個銅匭的態度卻是褒貶不一。
“那為何前後表現,差異如此之大”武則天追著這個問題不放。
魚承曄暗自埋怨:“你問我,我又問誰去?鑰匙又不在我手裏,銅匭也有專員守護。密奏漸少,要麽是沒人投遞,要麽是被人私扣下來。但後者是萬萬不能說的,否則立時就會掀起大獄,我一個小小禦史,立刻就成為他們的眼中釘,必除之而後快。
這是武後提出的問題,不好讓其久等,魚承曄便決定大拍馬屁,於是擠出一絲笑容,迴稟:“啟稟陛下,密奏漸少,正是陛下為國為民、勵精求治,才讓天下無事矣。”
“嗬嗬,現在徐逆剛平,就天下無事?”武後意興闌珊,也不願再多費口舌,隻揮了揮手,道:“你先下去吧。”
待魚承曄離去,武則天問道:“你怎麽看?”
此時,從一旁的屏風後走出一個人。這人乃遊擊將軍索元禮,是薛懷義的幹爹。剛才武則天要其暫時避開。
隻見他彎腰躬身道:“微臣以為,魚大人犯了三個罪!”
這人一上來就給魚承曄扣三頂帽子。
但武則天卻來了興致:“哦,你說說看?”
“密折漸少,隻能有兩個原因,要麽是呈給陛下的少了,要麽是上前投遞的少了。”
索元禮揣摩起武後心意,便侃侃而談:
“徐逆雖然繳首,仍有宵小蟄伏地下,現在他們不敢直麵陛下鋒芒,隻期將來乘機再起。魚承曄身為禦史,監察官民,怎能說現在天下無事?”
“風起於青萍,浪成於微瀾,源自於細微,積聚於涓流,聖明之主應當未雨綢繆,防微杜漸,豈曰無事,而行垂拱之治?”
這一番話說得文縐縐,也不知其從何處抄背下來的。
“然而魚禦史巧言天下無事,致陛下於鬆懈之地,此其罪第一也;其貪生怕死,不敢由衷上諫,唯恐惹火上身,此其罪第二也。其身為侍禦史,居廟堂,遠市井,不知大小官員弄虛作假、瞞天過海之手段,是為無知,其罪第三也。”
“哦?這弄虛作假、瞞天過海又是怎麽一個說法?”武則天聽到這樣的言論,興致更大了起來。
“陛下設置銅匭,搜集地方情治,是為聆聽民意,好及時為百姓消災避禍。但地方官員虛與委蛇,生怕被揭露出自己的醜事,落個丟官去職。臣聽說銅匭分置地方後,有官員專門派人將銅匭圍了起來,理由竟是防偷防盜。甚至安排了一幫子潑皮無賴,阻攔上書之人,檢查其要投的表疏,凡有不利於他們的,輕則恫嚇,重則毆打,這樣一來,密奏漸少並不奇怪。
而中樞大臣則認為陛下的革新之舉,前所未有,不合規矩,實際隻是擔心此舉分了他們的權力。故中樞與地方串通一氣、同流合汙,蒙蔽神皇視聽,真是罪該萬死!”
一通長篇大論,武則天竟耐心聽其講述完,隻是聽到了最後,卻拍案而起:“你狗膽包天,按你這麽說,這大唐的上下官員全都該殺!”
索元禮倒也無懼,隻是迴道:“有些人,他們明明都知道其中緣由,就是因為有私心,不敢說,不會說。微臣隻有忠心沒有私欲,願為聖上舍身取義。”
說完,便跪倒磕頭,即便磕出血來,依舊狂磕不止,盡顯忠義之態。
就這樣,索元禮連磕了近百個頭,磕得額頭血糊一片,才終於打動了武後。
隻見武則天道:“夠了,別磕了,磕壞了頭,你還怎麽效力?”隨後又遞了一個眼色給到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來到索元禮身前,撇下一塊手帕,道:“擦去血跡,別在聖前失儀。”
這時,武則天又將一張字條拋至索元禮腳下,隨後道:“你看一看。”
索元禮撿起字條,打開見上麵寫著幾個字:魚保家為徐逆造刀車,
神皇要問我怎麽看?我怎麽看無關緊要,是您想怎麽看?其稍微思索,想起武後剛才對魚承曄的態度,靈光一閃,便朗聲迴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應當大查特查!”
“說!”
“有奸必查!明示聖心,彰顯聖意!”
武則天點了點頭,並無迴應,隻是另外問道:“設置銅匭,收集表疏一事,你可有什麽好的補救法子?”
索元禮思索片刻,迴道:“陛下頒旨重申,如有再犯者,嚴懲。另外設立匭使院,獨立中樞、地方,專職匭事,第三便是千金買馬,鼓勵官民上書。”
武則天點點頭,和顏悅色地囑咐道:“至於其中具體舉措,你再琢磨琢磨,過兩日遞上書來。”
索元禮卻麵露難色,未能及時領命。
武則天見其猶猶豫豫,以為其不願接下這個得罪人的差事,隻譏笑道:“怎麽?剛才還信誓旦旦舍身取義,效忠於我,轉頭就忘了?”
聞言,索元禮卻膽戰心驚,忙伏在地上,戰戰兢兢迴道:“臣為聖上犬馬爪牙,任陛下驅遣,無所畏懼。奈何臣是胡人,並非漢臣,於文章之道,唯恐耽誤陛下大事。”
見對方自稱胡人,不擅文章,武則天與上官婉兒相視一笑。
“你盡管上書,實在不行,也可請人代筆。朕看重的是你忠心,不是文采。”
待出了大殿,索元禮掏出懷中手帕,嗅了一嗅,居然聞到了脂粉香,心想不知道是不是便宜了那個幹兒子。又捏了捏剛才武後扔過來的密折,隨後便揚長而去,準備羅織魚承曄之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