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聊著,幼宜進到屋裏,先瞅了一眼陳楓,隨後才向其父道:“爹,飯菜好了。”
平常都是仆人過來叫喚的,今日幼宜卻被其兄嫂打發過來拋頭露麵,所以幼宜氣鼓鼓的,語氣就不大和順。
崔玄晏擔心女兒給人留下不好印象,一撂臉色,責道:“今天怎麽迴事,沒有往日的規矩?”
陳楓哪舍得幼宜挨訓,忙拉過崔玄晏,陪笑道:“大概是今日小侄過來太過唐突,竟讓幼宜妹妹忙裏忙外。將來一定補上點厚禮過來賠罪。”
畢竟是當著心怡女婿的麵,不好太過批評女兒,崔玄晏也不願在這上麵過多糾結,便打了個哈哈,趕緊將此事揭過去。
待來到餐廳飯桌前,崔玄晏落入主座後,將陳楓拉到左側座位。崔淞正要坐在陳楓左側,將其夾在中間以示尊敬。
崔玄晏卻拍著自己右側座位,對崔淞道:“你來我這邊,咱們三個爺們在一起小酌一杯。”
又指著陳楓左側座位,吩咐起幼宜:“你坐那邊,好方便請教你楓哥,讓他教教你如何養身。”
真可謂什麽大家的規矩也不講了,至於食不語的規矩更拋到天涯海角了。
大概自己也覺得有點過了頭,崔玄晏笑道:“隻是家宴,不必講究太多。”
陳楓連連點頭。
酒過一巡,崔玄晏又往聊起剛才的話題引導:“你在長安平疫,恐怕不容易,那裏是不僅人口眾多,高官權貴也多,容易落人口實。”
陳楓點頭道:“伯父所言甚是,好在長安、萬年兩令包括京兆少尹王大人都能從諫如流,侄兒獻的方策也確實管用,倒也是有驚無險,順利推進。”
“怎麽還有驚無險呢?”
陳楓便將在長安的平疫的經曆娓娓道來,眾人隻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讚歎居然還能那樣操作。待講到高全忠這個太監差點砍掉王弘化的頭時,隻驚得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好在又說到自己最後臨危挺身,化幹戈為玉帛,眾人才長舒一口氣。
崔玄晏則點評道:“你能臨危不亂,才能因禍得福,這些人也都會感念與你。而你有頭腦,會辦事還不貪功,就連神皇後陛下也放心用你,所以才派你過來河北平疫。
以我看,這個河北平疫使,你才是正的。那個盧藏用,隻是沾了你的光!”隨後又笑了一笑,自嘲道:“不說範陽盧氏了,將來,咱們博陵崔氏都記著你的好!”
隨後又露出嚴肅,教訓起崔淞來:“你時務上經驗不足,要多向陳楓請教!多思考他是如何辦事的,還辦得這麽漂亮,這麽滴水不漏,以至於人人都記得他的好,將來的仕途如何能不順?”
崔淞便紅著臉,站起向陳楓躬身行禮:“崔誠心悅誠服,往後還請多多賜教。”
陳楓忙起身迴禮:“淞兄將來也要多指點小弟九經詩賦,小弟在這塊實在一竅不通。”
“噗嗤”
幼宜想起陳楓寫的狗爬字,實在忍不住才噴出一口飯。
意識到自己失態,她忙轉移話題:“你想考科舉?”
陳楓哪裏敢放狠話要考科舉?萬一對方開出個必須考中進士才願嫁女的條件,豈不是作繭自縛?
其隻好道:“王弘化王大人說過想幫我運作進太學,國子監主薄孫文正也說隻要能進去,就不會為難我,我能混個肄業,也就心滿意足了。就是不知道能否如願。”
崔玄晏想了一想,分析道:“長安平疫,眼見一群大小官員將會跟著升官,你有恩於他們,賣你個小小人情,僅僅是小事一樁。別以為這裏麵規矩重重,隻要你關係到了,處處皆是漏洞。”
這是他這麽多年結交逢迎,總結出來的血淚經驗。
“再說了,你有聖眷,哪怕不通過科舉,也能走順官途。”
陳楓卻搖搖頭:“我有無數個法子可以走歪門邪道,但小子卻想像淞兄一樣,走正途。”
這句話既誇了崔淞,也表明了自己的節操,真是一箭雙雕,連帶眾人都多了幾分認同。
“好侄兒,有誌氣,正途才能走的更穩更長。”崔玄晏越看向陳楓,越覺得其順眼可愛,若得佳婿如此,夫複何求?
於是冷不丁問道:“賢侄年齒幾何?”
陳楓老老實實迴道:“虛歲十八。”
“哎呦,正巧幼宜小你兩歲,再過數月也就及笄了。”
陳楓轉頭看了幼宜一眼,隻羞得她滿臉通紅。
崔玄晏見狀,意下一動,便赤裸裸問道:“可曾婚配?”
就在這時,除了陳楓,全桌人都豎起了耳朵,包括幼宜。
隻見陳楓苦笑道:“孤苦伶仃,無人做主。”
眾人長舒一口氣,包括幼宜。
“你父母家人?”
“不在世上,三代單傳,小子形單影隻。”
崔玄晏歎了一口氣:“哦,那確實勢單力薄了,隻有家族旺盛,才能互相扶持。”
陳楓點點頭:“世伯說得是,我義父臨終前也曾囑咐過,他也希望我將來能給陳家添枝散葉。”
“令尊是?”
“揚州長史陳敬之。”
“哦?你是忠臣之後!?”崔玄晏聞聲驚起。
“正是,可惜他老人家被徐逆所害。”
“好好好!”
崔玄晏聞聲連道三個好,這下解決了最大的顧慮,這小子是忠臣之後,雖不是高門大戶,但把幼宜許配給他,也未辱沒崔氏族風,誰也嚼不了舌根頭!
卻沒想到自己一時激動卻觸犯了眾怒,直到見眾人麵帶疑色質詢自己,才反應過來剛才之言說得非常無禮,忙道:“好個徐逆,我與他不共戴天。”
此時他卻裝起結巴來。
“這簡直丟大人了,父親如此作賤,豈不是連帶著自己也讓人家看貶了?”幼宜杏目直直剜向崔玄晏,就連其母崔杜氏也甩出一個臉色給他。
陳楓裝作未注意到崔父之言有何不妥,隻是歎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小子隻能秉承遺誌,光大陳氏門楣,開枝散葉,好光宗耀祖!”
“啪啪啪”崔玄晏拍掌讚道:“這就對了!大丈夫頂天立地,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我看好你!”
其見大家都停了筷子,勸道:“吃菜,吃菜!”又吩咐幼宜:“你愣著幹什麽,給你楓哥夾菜啊,人家遠道而來,豈能怠慢?”
幼宜氣鼓鼓給夾了幾筷菜放入陳楓碗中,哼道:“愛吃不吃!”
待其放下筷子,從桌下伸出右手,在陳楓的左腿上狠狠掐了一把。
陳楓正美美吃著幼宜夾過來的菜,突覺大腿劇痛,頓時齜牙咧嘴,忍不住哼道:“啊...”瞬間又意識到不對,趕緊補充:“好吃...好吃,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菜。”
崔玄晏見其誇讚菜品美味,則伸頭看了看,笑道:“這道‘芙蓉豆腐’是幼宜的拿手菜,乃將豆腐腦放井水裏泡三次,去豆氣後,放入雞湯中滾三滾,起鍋時加紫菜、蝦肉,豆腐入味,極其鮮美。你喜歡,就多吃點。她的豆腐,一般人可吃不到。”
真是掙眼說瞎話,崔玄晏為了嫁女,極盡胡說八道。而其他人各有盤算,倒也沒挑明,任其胡鬧。
幼宜的豆腐得來不易,陳楓信以為真,又多吃了幾口。
崔玄晏真是越看越滿意,看到最後,又轉向崔淞道:“你不是準備去長安備考麽?我看這次就不住在你嶽丈家,他那邊人口多,太過熱鬧,不利於你備考。你到那邊賃套清靜點的院子,也能讓你安心備考。”
崔淞巴不得不住在嶽丈家,也不顧妻子的眼色,忙點頭稱是。
誰料其父都看在眼裏,卻加了一句:“你媳婦雖疼你敬你,就怕管不住你。”又一臉嚴肅地向幼宜道:“你也同去,幫你嫂子盯緊點。明年春闈再落榜,唯你們一起是問!”
“你這不是送羊入虎口麽?陳楓這小子要是迴到長安,那麽一大幫子大小官員都會罩著他,他豈不是魚入大海,為所欲為?”崔淞滿臉幽怨地看著其父。
“你懂個屁!”崔玄晏瞅了兒子一眼,又向陳楓笑道:“你將來要是迴長安讀太學,他們還要托你多多關照。”
“嘿嘿,送羊入虎口。”陳楓忙起身表態:“請伯父伯母放心,定不讓他們掉一根頭發。”
崔玄晏點點頭:“再幫我帶封信,送你師父那裏。好久未與先生聯絡,倒有些事要找他。”
他是想與白雲子商量怎麽個定親來。
“師父?你以為先生是他師父?”幼宜撇撇嘴,道:“白雲先生是他師兄,卻不是他什麽師父。”
“啊?這怎麽可能!?”崔玄晏不信,便望向其子。
誰料崔淞卻默默點了點頭。
“你剛才怎麽不早說!?”崔玄晏隻覺得自己丟了人,卻埋怨起兒子來。
“你說了那麽多謊,我怎麽幫你圓?”崔淞心中雖埋怨不止,口中卻嘀咕道:“忘了。”
“這也能忘?”
眼見未來老丈人要生氣,陳楓趕緊勸道:“都是各論各的。我自從在茅山見到淞兄,便是兄弟相稱。包括與誠兄,也是兄弟相稱,伯父不必動怒。”
“好啊,你早就開始鋪墊,早就打上我的主意了!”幼宜意識到陳楓早就圖謀不軌,又要伸手想去掐他。
隻是這次卻失了算,陳楓從來不是打落牙齒往裏咽的主。
其剛伸出手,卻被陳楓緊緊握住。
幼宜想掙脫卻不敢使勁,掙脫了幾次不成,隻好任由其握著。
而陳楓見其不再掙脫,也鬆了手勁。
直到最後兩人十指交叉,緊緊扣在一起。
此刻,再聽不見老父親(老丈人)的喋喋不休,全世界仿佛隻有兩人,一人專注著對方的細膩軟滑,另一人則感受著對方的粗壯陽剛。
兩人在底下搞小動作,桌上的人卻不知道。
崔玄晏忙點頭讚同:“對,年輕人之間,就該各論各的。”隨後又繼續喋喋不休起來......
而此時坐在對麵的崔杜氏卻看出一點端倪。
其雖看不見兩人在桌子底下的動作,但兩人都泛起若有若無的笑容,還同時低著頭,看樣子是像不想被人發現。
“不對,怎麽笑容裏麵還隱藏著甜蜜?這兩人心裏有鬼!”
平常都是仆人過來叫喚的,今日幼宜卻被其兄嫂打發過來拋頭露麵,所以幼宜氣鼓鼓的,語氣就不大和順。
崔玄晏擔心女兒給人留下不好印象,一撂臉色,責道:“今天怎麽迴事,沒有往日的規矩?”
陳楓哪舍得幼宜挨訓,忙拉過崔玄晏,陪笑道:“大概是今日小侄過來太過唐突,竟讓幼宜妹妹忙裏忙外。將來一定補上點厚禮過來賠罪。”
畢竟是當著心怡女婿的麵,不好太過批評女兒,崔玄晏也不願在這上麵過多糾結,便打了個哈哈,趕緊將此事揭過去。
待來到餐廳飯桌前,崔玄晏落入主座後,將陳楓拉到左側座位。崔淞正要坐在陳楓左側,將其夾在中間以示尊敬。
崔玄晏卻拍著自己右側座位,對崔淞道:“你來我這邊,咱們三個爺們在一起小酌一杯。”
又指著陳楓左側座位,吩咐起幼宜:“你坐那邊,好方便請教你楓哥,讓他教教你如何養身。”
真可謂什麽大家的規矩也不講了,至於食不語的規矩更拋到天涯海角了。
大概自己也覺得有點過了頭,崔玄晏笑道:“隻是家宴,不必講究太多。”
陳楓連連點頭。
酒過一巡,崔玄晏又往聊起剛才的話題引導:“你在長安平疫,恐怕不容易,那裏是不僅人口眾多,高官權貴也多,容易落人口實。”
陳楓點頭道:“伯父所言甚是,好在長安、萬年兩令包括京兆少尹王大人都能從諫如流,侄兒獻的方策也確實管用,倒也是有驚無險,順利推進。”
“怎麽還有驚無險呢?”
陳楓便將在長安的平疫的經曆娓娓道來,眾人隻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讚歎居然還能那樣操作。待講到高全忠這個太監差點砍掉王弘化的頭時,隻驚得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好在又說到自己最後臨危挺身,化幹戈為玉帛,眾人才長舒一口氣。
崔玄晏則點評道:“你能臨危不亂,才能因禍得福,這些人也都會感念與你。而你有頭腦,會辦事還不貪功,就連神皇後陛下也放心用你,所以才派你過來河北平疫。
以我看,這個河北平疫使,你才是正的。那個盧藏用,隻是沾了你的光!”隨後又笑了一笑,自嘲道:“不說範陽盧氏了,將來,咱們博陵崔氏都記著你的好!”
隨後又露出嚴肅,教訓起崔淞來:“你時務上經驗不足,要多向陳楓請教!多思考他是如何辦事的,還辦得這麽漂亮,這麽滴水不漏,以至於人人都記得他的好,將來的仕途如何能不順?”
崔淞便紅著臉,站起向陳楓躬身行禮:“崔誠心悅誠服,往後還請多多賜教。”
陳楓忙起身迴禮:“淞兄將來也要多指點小弟九經詩賦,小弟在這塊實在一竅不通。”
“噗嗤”
幼宜想起陳楓寫的狗爬字,實在忍不住才噴出一口飯。
意識到自己失態,她忙轉移話題:“你想考科舉?”
陳楓哪裏敢放狠話要考科舉?萬一對方開出個必須考中進士才願嫁女的條件,豈不是作繭自縛?
其隻好道:“王弘化王大人說過想幫我運作進太學,國子監主薄孫文正也說隻要能進去,就不會為難我,我能混個肄業,也就心滿意足了。就是不知道能否如願。”
崔玄晏想了一想,分析道:“長安平疫,眼見一群大小官員將會跟著升官,你有恩於他們,賣你個小小人情,僅僅是小事一樁。別以為這裏麵規矩重重,隻要你關係到了,處處皆是漏洞。”
這是他這麽多年結交逢迎,總結出來的血淚經驗。
“再說了,你有聖眷,哪怕不通過科舉,也能走順官途。”
陳楓卻搖搖頭:“我有無數個法子可以走歪門邪道,但小子卻想像淞兄一樣,走正途。”
這句話既誇了崔淞,也表明了自己的節操,真是一箭雙雕,連帶眾人都多了幾分認同。
“好侄兒,有誌氣,正途才能走的更穩更長。”崔玄晏越看向陳楓,越覺得其順眼可愛,若得佳婿如此,夫複何求?
於是冷不丁問道:“賢侄年齒幾何?”
陳楓老老實實迴道:“虛歲十八。”
“哎呦,正巧幼宜小你兩歲,再過數月也就及笄了。”
陳楓轉頭看了幼宜一眼,隻羞得她滿臉通紅。
崔玄晏見狀,意下一動,便赤裸裸問道:“可曾婚配?”
就在這時,除了陳楓,全桌人都豎起了耳朵,包括幼宜。
隻見陳楓苦笑道:“孤苦伶仃,無人做主。”
眾人長舒一口氣,包括幼宜。
“你父母家人?”
“不在世上,三代單傳,小子形單影隻。”
崔玄晏歎了一口氣:“哦,那確實勢單力薄了,隻有家族旺盛,才能互相扶持。”
陳楓點點頭:“世伯說得是,我義父臨終前也曾囑咐過,他也希望我將來能給陳家添枝散葉。”
“令尊是?”
“揚州長史陳敬之。”
“哦?你是忠臣之後!?”崔玄晏聞聲驚起。
“正是,可惜他老人家被徐逆所害。”
“好好好!”
崔玄晏聞聲連道三個好,這下解決了最大的顧慮,這小子是忠臣之後,雖不是高門大戶,但把幼宜許配給他,也未辱沒崔氏族風,誰也嚼不了舌根頭!
卻沒想到自己一時激動卻觸犯了眾怒,直到見眾人麵帶疑色質詢自己,才反應過來剛才之言說得非常無禮,忙道:“好個徐逆,我與他不共戴天。”
此時他卻裝起結巴來。
“這簡直丟大人了,父親如此作賤,豈不是連帶著自己也讓人家看貶了?”幼宜杏目直直剜向崔玄晏,就連其母崔杜氏也甩出一個臉色給他。
陳楓裝作未注意到崔父之言有何不妥,隻是歎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小子隻能秉承遺誌,光大陳氏門楣,開枝散葉,好光宗耀祖!”
“啪啪啪”崔玄晏拍掌讚道:“這就對了!大丈夫頂天立地,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我看好你!”
其見大家都停了筷子,勸道:“吃菜,吃菜!”又吩咐幼宜:“你愣著幹什麽,給你楓哥夾菜啊,人家遠道而來,豈能怠慢?”
幼宜氣鼓鼓給夾了幾筷菜放入陳楓碗中,哼道:“愛吃不吃!”
待其放下筷子,從桌下伸出右手,在陳楓的左腿上狠狠掐了一把。
陳楓正美美吃著幼宜夾過來的菜,突覺大腿劇痛,頓時齜牙咧嘴,忍不住哼道:“啊...”瞬間又意識到不對,趕緊補充:“好吃...好吃,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菜。”
崔玄晏見其誇讚菜品美味,則伸頭看了看,笑道:“這道‘芙蓉豆腐’是幼宜的拿手菜,乃將豆腐腦放井水裏泡三次,去豆氣後,放入雞湯中滾三滾,起鍋時加紫菜、蝦肉,豆腐入味,極其鮮美。你喜歡,就多吃點。她的豆腐,一般人可吃不到。”
真是掙眼說瞎話,崔玄晏為了嫁女,極盡胡說八道。而其他人各有盤算,倒也沒挑明,任其胡鬧。
幼宜的豆腐得來不易,陳楓信以為真,又多吃了幾口。
崔玄晏真是越看越滿意,看到最後,又轉向崔淞道:“你不是準備去長安備考麽?我看這次就不住在你嶽丈家,他那邊人口多,太過熱鬧,不利於你備考。你到那邊賃套清靜點的院子,也能讓你安心備考。”
崔淞巴不得不住在嶽丈家,也不顧妻子的眼色,忙點頭稱是。
誰料其父都看在眼裏,卻加了一句:“你媳婦雖疼你敬你,就怕管不住你。”又一臉嚴肅地向幼宜道:“你也同去,幫你嫂子盯緊點。明年春闈再落榜,唯你們一起是問!”
“你這不是送羊入虎口麽?陳楓這小子要是迴到長安,那麽一大幫子大小官員都會罩著他,他豈不是魚入大海,為所欲為?”崔淞滿臉幽怨地看著其父。
“你懂個屁!”崔玄晏瞅了兒子一眼,又向陳楓笑道:“你將來要是迴長安讀太學,他們還要托你多多關照。”
“嘿嘿,送羊入虎口。”陳楓忙起身表態:“請伯父伯母放心,定不讓他們掉一根頭發。”
崔玄晏點點頭:“再幫我帶封信,送你師父那裏。好久未與先生聯絡,倒有些事要找他。”
他是想與白雲子商量怎麽個定親來。
“師父?你以為先生是他師父?”幼宜撇撇嘴,道:“白雲先生是他師兄,卻不是他什麽師父。”
“啊?這怎麽可能!?”崔玄晏不信,便望向其子。
誰料崔淞卻默默點了點頭。
“你剛才怎麽不早說!?”崔玄晏隻覺得自己丟了人,卻埋怨起兒子來。
“你說了那麽多謊,我怎麽幫你圓?”崔淞心中雖埋怨不止,口中卻嘀咕道:“忘了。”
“這也能忘?”
眼見未來老丈人要生氣,陳楓趕緊勸道:“都是各論各的。我自從在茅山見到淞兄,便是兄弟相稱。包括與誠兄,也是兄弟相稱,伯父不必動怒。”
“好啊,你早就開始鋪墊,早就打上我的主意了!”幼宜意識到陳楓早就圖謀不軌,又要伸手想去掐他。
隻是這次卻失了算,陳楓從來不是打落牙齒往裏咽的主。
其剛伸出手,卻被陳楓緊緊握住。
幼宜想掙脫卻不敢使勁,掙脫了幾次不成,隻好任由其握著。
而陳楓見其不再掙脫,也鬆了手勁。
直到最後兩人十指交叉,緊緊扣在一起。
此刻,再聽不見老父親(老丈人)的喋喋不休,全世界仿佛隻有兩人,一人專注著對方的細膩軟滑,另一人則感受著對方的粗壯陽剛。
兩人在底下搞小動作,桌上的人卻不知道。
崔玄晏忙點頭讚同:“對,年輕人之間,就該各論各的。”隨後又繼續喋喋不休起來......
而此時坐在對麵的崔杜氏卻看出一點端倪。
其雖看不見兩人在桌子底下的動作,但兩人都泛起若有若無的笑容,還同時低著頭,看樣子是像不想被人發現。
“不對,怎麽笑容裏麵還隱藏著甜蜜?這兩人心裏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