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是個小縣,人口總共不到四萬,崔氏全體出動,也隻花了三日,便為城鄉大部分百姓接好種。
隨後陳楓便按照之前的奔走順序,帶著崔氏一族在定州其他九縣推進。二十來日後,定州接種大半,痘疫已被初步控製。
而此時,眾人卻得到了兩個消息。
第一個消息先從北傳來,此消息,聞之令人沮喪。幽州平疫,接種進展不利,到現在才接種了小半。
要知道幽州總人口才三十七萬,而定州人口近五十萬。
陳楓一想就明白了,一是範陽王李藹的封地就在幽州,他即便沒有施壓阻撓,至少也是陽奉陰違,拖後腿。二來是範陽盧氏並未像博陵崔氏這般全力支持,估計他們犯了和崔氏同樣的錯誤,但盧藏用並未能扭轉改變。
第二個消息從南傳來。此消息,聞之令人振奮。京兆長安大小主政官員以神皇核心,深刻領會其愛民之仁心,嚴格貫徹執行神皇陛下諸多平疫之舉措,已在在十多天前完成接種,平息疫情。
京兆和長安、萬年兩縣主政官員,全部因實功獲賞升官。
其中,京兆少尹王弘化連升兩級至正四品下的戶部侍郎。長安縣作為神皇試驗田,首推接種避疫,劉延嗣因此直接升了四級,更越過一級,署理王弘化騰出來的京兆少尹。萬年令裴光門升了一級,調到一個上州做司馬了。太子洗馬蘇味玄連升兩級至正五品下的太子中允,國子監主薄劉文正連升兩級至從六品下的國子監監丞,其他參與其中大大小小的一眾官員,譬如國子監、典廄暑等職官,一樣跟著水漲船高。另外賞賜的金銀財帛,則不再贅述。
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職事官。
可見武後為了收買人心,為了在大唐推進接種,真是下足了血本。
獲得此消息後,陳楓直接給盧藏用迴了一封信,信上隻有短短數語:“範陽盧氏若無力平疫,可交由博陵崔氏代勞。”
這封信,名義上是寫給盧藏用的,其實是給盧氏全族。信中內容看著客氣,但裏麵可藏著釘子。既在逼迫,又在誘惑。
逼迫他們加大力度全力接種,誘惑他們抓緊多爭功勞,否則就把功勞給別家的了。
這是以下犯上,又打又拉,絲毫沒有平疫副使的覺悟,別忘了盧藏用才是平疫正使。
而崔氏一族聽到長安平疫官員立了“集體大功”,從而“集體”升官發財,直接狂躁起來。
老族長首先來信,迴顧了崔氏先祖“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的艱辛創業曆程,要求大家團結一心,不忘初心,以造福鄉民為己任,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堅定不移地完成平疫重任。
身在洛陽的崔玄暐隨後來信。
朝廷已著手在太常寺下新設平痘署,專門負責在大唐推廣接種,並要從長安招募一千多人,以備在各地州縣接種。
現在整個朝廷都在等著河北三州的好消息。長安作為中央,已經做好模範,若河北三州能做好地方的典範,大唐從上到下,由近到遠,推廣接種的信心大很多,阻力也將小很多。
最後,崔玄暐作為族中第三代子弟,竟明言要求崔氏一族別計較一家一姓之暫時榮辱,要以大局為重,以身作則,因勢利導,為永久平疫,立千秋萬代的功勞。
陳楓收到這個消息後,不由感慨武後真是妥妥的雄才大略,若隻是像後代那些網文小說中寫的淫穢不堪,她憑什麽當上千古唯一的女皇帝?靠賣肉麽?她有幾斤幾兩?
雖然這個“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的策略是由陳楓首提,但武後循序漸進,在不動聲色之間便布置好了一切。
恐怕就連河北平疫的形勢發展,都在她的預料之中,否則不會在河北遇到小狀況時,傳來這樣的消息。
她沒有當甩手掌櫃,而是以她的智慧與權力,確確實實地幫助河北平疫,在其中貢獻了力量,真是一戰而定乾坤。
她仿佛在下一盤棋,以天下為棋盤,以宗親為對手,以心中不服的大小官員為對手,甚至以天下人為對手,將來隻怕會贏得所有人的心服口服。
不服的,也得低眉順眼裝出服氣來。不服又不願裝的,也用不著他裝,武後有的是辦法揉搓他。
現在博陵崔氏毫無顧慮,再不掩藏世家大族的實力,幾次遇到不明人士滋事尋釁,直接請金吾衛打起了板子,打完扔至一邊,既不管那些人死活,也不追查他們身份來曆,一副全神貫注推進接種的模樣。
遇到冷嘲熱諷的,則迴之以“崔氏為民造福,有罪乎?”便懟了迴去。
而範陽盧氏也迷途知返,亮明了態度,不再搖擺不定,決定傾全族之力將功折罪,好立功建業,累積名聲。
半月之後,河北道定州、易州、幽州宣告三州平息痘疫。
於是陳楓帶著一部金吾衛,先至幽州與盧藏用匯合,兩人商量一番,直接打出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向神皇報喜。
自此,禁足令解除,百姓奔走唿號,齊稱“聖恩浩蕩,萬民感恩。”
隨後兩人打出欽差旗號,迴都複命。一路南下,所經三州州縣,無不夾道歡迎,停經時更是高朋滿座款待一番。
陳楓不願張揚,本有意讓盧藏用出來顯擺,畢竟人家是正使,名義上是自己的長官。
但盧藏用哪裏肯?
他這次身領皇命,要不是有陳楓前後提點、連哄帶嚇,差點就壞了事,就這樣也隻是完成一州的接種之務,定易兩州的地盤和人口可足足是幽州的兩倍多。
而定易兩州的官民也是知道內情的,先不說這兩州的平疫是陳楓在幕後策劃,由博陵崔氏組織推進,就連那輛招搖撞市的皇家馬車,也是陳楓專享。而作為平疫正使的盧藏用,隻是乘坐普通官車。
兩人誰主誰次,明眼人哪個看不出來?大家都是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有幾個是笨蛋?
一路拖延,將近十日過去,平疫欽差來到了安平。而安平作為三州最後一站,定州當地官員從州刺史到縣令,全都集結過來了,他們要來歡送欽差。
眼看著自己要升官發財,再過來稍微巴結一下,在平疫使迴去複命時,要他們多給自己說一句好話,說不定就能多升一級。這種好事又怎能錯過?
當晚,由安平令戴文樂做東道主,包下一座酒樓,招待起平疫使和定州刺史、十縣縣令以及崔氏精英來。
零零散散擺了十桌,定州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到場,酒樓已顯擁擠。
正在觥籌交錯之中,樓外突然出來一聲叫喚:“快速速通報我家刺史大人,我有急事!”
待那人進來,徑直跑到刺史前,遞出一封信封,道:“朝廷邸報。”
眾人見狀,心道:“這麽快就來了消息?”
刺史也是麵露疑惑,待打開邸報,一閱,麵色漸紅,到後來竟有些發抖。這哥們讀完之後,連吸幾口長氣,好容易才平複下來,最後才舉起邸報,問道:“在座諸位,誰嗓門大?”
於是有人自告奮勇,接過邸報便當堂朗讀起來:“《平河北三州痘疫詔》
鸞台,朕自臨朝以來,憂勞兆庶,宵衣佇旦……”
這人念著念著,被逐漸點到名字的人就逐漸坐不穩了,這些人強製自己冷靜,保持安靜,好讓別人也聽得他們自己的名字,直到最後念完,整個酒樓突然人聲鼎沸,人人都是欣喜若狂、興高采烈。
原來,定州十縣大小官員,凡參與疫情的,至少官升一級,跟長安官員一樣,升的還是職事官,是有實際職務和權力的。最高的是安平令戴文樂,他升了三級。包括盧藏用,其先前考中進士後,被授予了從八品下的常平署署丞,現授太常博士,乃從七品上,升了五級。而且太常博士掌辨五禮之儀式,奉先王之法製,遇大祭祀及有大禮,做引導司儀,輔佐太常卿主持儀式。在古代是最注重相關禮儀的,所以此職清貴異常。
而崔氏一族中受封賞的多為散官,雖無實際職務,但升的官階高,三級起步!
老族長以前隻是正五品下的中議大夫,這次連升六級,授予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崔行謹是縣令致仕,現在授了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崔玄晏是白身,授從八品上的承奉郎,其子崔淞授了從八品下的承務郎。崔玄昆本來是征事郎,授了從七品上的朝散郎,其子崔誠由職事官兵曹參軍升為錄事參軍,武散官升四級,至從七品下的翊麾副尉,其女崔葳蕤因護廄有功,授千牛備身,被武後選去侍立禦前。千牛背身統共才十幾人,在聖前也都是執禦刀、禦弓的。
其他精英也都是散關三級起步。而身在洛陽的崔玄暐因兩封信,散階加了兩級,授予了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另外還有若幹禦賜財帛
這次集體封賞,博陵崔氏有超過三十多人獲封,簡直就是史無前例,老族長當場決定在今年要大肆祭祖,好像向祖宗們匯報,後世子孫們繼續發揚族聲,光大門望。
受了封賞的人固然是歡唿雀躍,但還有人目前兩手空空。比如說陳楓。
他不像進士出身的盧藏用,不好直接授職事官,但不知為何連散官也沒授,好像被武後給忘了、漏了.....
眾人私下裏議論紛紛。
隻有老族長最最老道,聽起身邊人嘀咕,直接拍了桌子:“哼,你們懂什麽?陳天使未在受封名單內,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朝廷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封好!”
他說得委婉,“朝廷不知道如何封好。”無非是官封小了,神皇不樂意,官封大了,朝臣不樂意。
在場之人腦子都不笨,經他這麽一提點,都明白了過來。
老族長擔心崔玄晏“嫌貧愛富”,又皺眉向崔玄晏問道:“你家閨女何時及笄?”
言下之意就是提醒他別忘了落實拉攏陳楓之策。
崔玄晏賠笑道:“明日五月二十,正是幼宜生日,明兒一早就行笄禮。”
老族長這才點點頭,換了副高興的麵孔。
有好事者注意到剛才的情況,又見陳楓對一個從八品上的承奉郎點頭哈腰,極盡諂媚。其心中好奇,便拉過一個崔氏族人私下打聽一番,隨後這人便到定州刺史那邊交頭接耳了起來。也不知他們在搞什麽鬼。
當晚,陳楓被灌的爛醉如泥。
一個針對他的陰謀出現了。
隨後陳楓便按照之前的奔走順序,帶著崔氏一族在定州其他九縣推進。二十來日後,定州接種大半,痘疫已被初步控製。
而此時,眾人卻得到了兩個消息。
第一個消息先從北傳來,此消息,聞之令人沮喪。幽州平疫,接種進展不利,到現在才接種了小半。
要知道幽州總人口才三十七萬,而定州人口近五十萬。
陳楓一想就明白了,一是範陽王李藹的封地就在幽州,他即便沒有施壓阻撓,至少也是陽奉陰違,拖後腿。二來是範陽盧氏並未像博陵崔氏這般全力支持,估計他們犯了和崔氏同樣的錯誤,但盧藏用並未能扭轉改變。
第二個消息從南傳來。此消息,聞之令人振奮。京兆長安大小主政官員以神皇核心,深刻領會其愛民之仁心,嚴格貫徹執行神皇陛下諸多平疫之舉措,已在在十多天前完成接種,平息疫情。
京兆和長安、萬年兩縣主政官員,全部因實功獲賞升官。
其中,京兆少尹王弘化連升兩級至正四品下的戶部侍郎。長安縣作為神皇試驗田,首推接種避疫,劉延嗣因此直接升了四級,更越過一級,署理王弘化騰出來的京兆少尹。萬年令裴光門升了一級,調到一個上州做司馬了。太子洗馬蘇味玄連升兩級至正五品下的太子中允,國子監主薄劉文正連升兩級至從六品下的國子監監丞,其他參與其中大大小小的一眾官員,譬如國子監、典廄暑等職官,一樣跟著水漲船高。另外賞賜的金銀財帛,則不再贅述。
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職事官。
可見武後為了收買人心,為了在大唐推進接種,真是下足了血本。
獲得此消息後,陳楓直接給盧藏用迴了一封信,信上隻有短短數語:“範陽盧氏若無力平疫,可交由博陵崔氏代勞。”
這封信,名義上是寫給盧藏用的,其實是給盧氏全族。信中內容看著客氣,但裏麵可藏著釘子。既在逼迫,又在誘惑。
逼迫他們加大力度全力接種,誘惑他們抓緊多爭功勞,否則就把功勞給別家的了。
這是以下犯上,又打又拉,絲毫沒有平疫副使的覺悟,別忘了盧藏用才是平疫正使。
而崔氏一族聽到長安平疫官員立了“集體大功”,從而“集體”升官發財,直接狂躁起來。
老族長首先來信,迴顧了崔氏先祖“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的艱辛創業曆程,要求大家團結一心,不忘初心,以造福鄉民為己任,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堅定不移地完成平疫重任。
身在洛陽的崔玄暐隨後來信。
朝廷已著手在太常寺下新設平痘署,專門負責在大唐推廣接種,並要從長安招募一千多人,以備在各地州縣接種。
現在整個朝廷都在等著河北三州的好消息。長安作為中央,已經做好模範,若河北三州能做好地方的典範,大唐從上到下,由近到遠,推廣接種的信心大很多,阻力也將小很多。
最後,崔玄暐作為族中第三代子弟,竟明言要求崔氏一族別計較一家一姓之暫時榮辱,要以大局為重,以身作則,因勢利導,為永久平疫,立千秋萬代的功勞。
陳楓收到這個消息後,不由感慨武後真是妥妥的雄才大略,若隻是像後代那些網文小說中寫的淫穢不堪,她憑什麽當上千古唯一的女皇帝?靠賣肉麽?她有幾斤幾兩?
雖然這個“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的策略是由陳楓首提,但武後循序漸進,在不動聲色之間便布置好了一切。
恐怕就連河北平疫的形勢發展,都在她的預料之中,否則不會在河北遇到小狀況時,傳來這樣的消息。
她沒有當甩手掌櫃,而是以她的智慧與權力,確確實實地幫助河北平疫,在其中貢獻了力量,真是一戰而定乾坤。
她仿佛在下一盤棋,以天下為棋盤,以宗親為對手,以心中不服的大小官員為對手,甚至以天下人為對手,將來隻怕會贏得所有人的心服口服。
不服的,也得低眉順眼裝出服氣來。不服又不願裝的,也用不著他裝,武後有的是辦法揉搓他。
現在博陵崔氏毫無顧慮,再不掩藏世家大族的實力,幾次遇到不明人士滋事尋釁,直接請金吾衛打起了板子,打完扔至一邊,既不管那些人死活,也不追查他們身份來曆,一副全神貫注推進接種的模樣。
遇到冷嘲熱諷的,則迴之以“崔氏為民造福,有罪乎?”便懟了迴去。
而範陽盧氏也迷途知返,亮明了態度,不再搖擺不定,決定傾全族之力將功折罪,好立功建業,累積名聲。
半月之後,河北道定州、易州、幽州宣告三州平息痘疫。
於是陳楓帶著一部金吾衛,先至幽州與盧藏用匯合,兩人商量一番,直接打出八百裏加急郵報,直呈聖前,向神皇報喜。
自此,禁足令解除,百姓奔走唿號,齊稱“聖恩浩蕩,萬民感恩。”
隨後兩人打出欽差旗號,迴都複命。一路南下,所經三州州縣,無不夾道歡迎,停經時更是高朋滿座款待一番。
陳楓不願張揚,本有意讓盧藏用出來顯擺,畢竟人家是正使,名義上是自己的長官。
但盧藏用哪裏肯?
他這次身領皇命,要不是有陳楓前後提點、連哄帶嚇,差點就壞了事,就這樣也隻是完成一州的接種之務,定易兩州的地盤和人口可足足是幽州的兩倍多。
而定易兩州的官民也是知道內情的,先不說這兩州的平疫是陳楓在幕後策劃,由博陵崔氏組織推進,就連那輛招搖撞市的皇家馬車,也是陳楓專享。而作為平疫正使的盧藏用,隻是乘坐普通官車。
兩人誰主誰次,明眼人哪個看不出來?大家都是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有幾個是笨蛋?
一路拖延,將近十日過去,平疫欽差來到了安平。而安平作為三州最後一站,定州當地官員從州刺史到縣令,全都集結過來了,他們要來歡送欽差。
眼看著自己要升官發財,再過來稍微巴結一下,在平疫使迴去複命時,要他們多給自己說一句好話,說不定就能多升一級。這種好事又怎能錯過?
當晚,由安平令戴文樂做東道主,包下一座酒樓,招待起平疫使和定州刺史、十縣縣令以及崔氏精英來。
零零散散擺了十桌,定州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到場,酒樓已顯擁擠。
正在觥籌交錯之中,樓外突然出來一聲叫喚:“快速速通報我家刺史大人,我有急事!”
待那人進來,徑直跑到刺史前,遞出一封信封,道:“朝廷邸報。”
眾人見狀,心道:“這麽快就來了消息?”
刺史也是麵露疑惑,待打開邸報,一閱,麵色漸紅,到後來竟有些發抖。這哥們讀完之後,連吸幾口長氣,好容易才平複下來,最後才舉起邸報,問道:“在座諸位,誰嗓門大?”
於是有人自告奮勇,接過邸報便當堂朗讀起來:“《平河北三州痘疫詔》
鸞台,朕自臨朝以來,憂勞兆庶,宵衣佇旦……”
這人念著念著,被逐漸點到名字的人就逐漸坐不穩了,這些人強製自己冷靜,保持安靜,好讓別人也聽得他們自己的名字,直到最後念完,整個酒樓突然人聲鼎沸,人人都是欣喜若狂、興高采烈。
原來,定州十縣大小官員,凡參與疫情的,至少官升一級,跟長安官員一樣,升的還是職事官,是有實際職務和權力的。最高的是安平令戴文樂,他升了三級。包括盧藏用,其先前考中進士後,被授予了從八品下的常平署署丞,現授太常博士,乃從七品上,升了五級。而且太常博士掌辨五禮之儀式,奉先王之法製,遇大祭祀及有大禮,做引導司儀,輔佐太常卿主持儀式。在古代是最注重相關禮儀的,所以此職清貴異常。
而崔氏一族中受封賞的多為散官,雖無實際職務,但升的官階高,三級起步!
老族長以前隻是正五品下的中議大夫,這次連升六級,授予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崔行謹是縣令致仕,現在授了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
崔玄晏是白身,授從八品上的承奉郎,其子崔淞授了從八品下的承務郎。崔玄昆本來是征事郎,授了從七品上的朝散郎,其子崔誠由職事官兵曹參軍升為錄事參軍,武散官升四級,至從七品下的翊麾副尉,其女崔葳蕤因護廄有功,授千牛備身,被武後選去侍立禦前。千牛背身統共才十幾人,在聖前也都是執禦刀、禦弓的。
其他精英也都是散關三級起步。而身在洛陽的崔玄暐因兩封信,散階加了兩級,授予了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另外還有若幹禦賜財帛
這次集體封賞,博陵崔氏有超過三十多人獲封,簡直就是史無前例,老族長當場決定在今年要大肆祭祖,好像向祖宗們匯報,後世子孫們繼續發揚族聲,光大門望。
受了封賞的人固然是歡唿雀躍,但還有人目前兩手空空。比如說陳楓。
他不像進士出身的盧藏用,不好直接授職事官,但不知為何連散官也沒授,好像被武後給忘了、漏了.....
眾人私下裏議論紛紛。
隻有老族長最最老道,聽起身邊人嘀咕,直接拍了桌子:“哼,你們懂什麽?陳天使未在受封名單內,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朝廷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封好!”
他說得委婉,“朝廷不知道如何封好。”無非是官封小了,神皇不樂意,官封大了,朝臣不樂意。
在場之人腦子都不笨,經他這麽一提點,都明白了過來。
老族長擔心崔玄晏“嫌貧愛富”,又皺眉向崔玄晏問道:“你家閨女何時及笄?”
言下之意就是提醒他別忘了落實拉攏陳楓之策。
崔玄晏賠笑道:“明日五月二十,正是幼宜生日,明兒一早就行笄禮。”
老族長這才點點頭,換了副高興的麵孔。
有好事者注意到剛才的情況,又見陳楓對一個從八品上的承奉郎點頭哈腰,極盡諂媚。其心中好奇,便拉過一個崔氏族人私下打聽一番,隨後這人便到定州刺史那邊交頭接耳了起來。也不知他們在搞什麽鬼。
當晚,陳楓被灌的爛醉如泥。
一個針對他的陰謀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