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特許進入太學,這算不算賞賜?”
陳楓洋洋得意地迴道。
而盧藏用卻露出一臉鄙視:“一個太學生就能讓你如此得意?你這也太沒出息了!”
其實正經進士出身,別說是太學生,就是國子監生,也不會放在眼裏。
就連崔誠也奚落道:“整個國子監有兩三千學生,大多都是些鬥雞走狗的紈絝子弟。你這算什麽賞賜?”
大唐的清華北大就這麽不被人待見?陳楓暗道還是別找上官婉兒去操辦了,免得再被被人鄙視一番,那女子也不是好相與的。
隻是見這兩人都不大瞧得上太學生的身份,其要為自己找迴麵子,便嘻嘻一笑:“陛下賜婚算不算賞賜?”
誰料崔誠臉色一變,又掐住陳楓的脖子,輕輕鬆鬆將其薅了起來,同時怒道:“好小子,你前腳向幼宜提親,後腳就敢背信棄義,始亂終棄!?”
說著,其還握起拳頭,想喂陳楓一頓飽拳。
陳楓被人扼住了脖子,一時說不出話,隻得連連擺手。
盧藏用見形勢突變,忙攔起來:“別衝動,別衝動,你先讓他說。”
待崔誠鬆了手勁,陳楓終於可以出聲抱怨:“你這家夥也不問青紅皂白,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看老族長不把你逐出族!”
聽其言,像是好事,崔誠心中一動,問道:“是陛下賜婚你和幼宜?”
陳楓白他了一眼,道:“你以為呢?”
崔誠連忙鬆開手,又抱起拳連連鞠躬:“哎呦,我的好妹婿,方才是我一時衝動,都怪我,都怪我,任你責罰打罵,我但凡皺下眉頭,就不配做你大舅哥!”
皇家賜婚,除了為皇室子女外,多是為宗親賜婚,千百年來極少直接幹涉民間的婚姻。高宗李治雖下過《禁婚詔》,也隻是不允許少數世家之間通婚,且是針對群體而非個人。
如今神皇竟為這兩人賜婚,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不僅是對陳楓個人的恩寵,也是對崔氏的恩寵!
怪不得崔誠連連向陳楓道歉,一副認打認罰的模樣。若真因他自己犯了錯,下手沒輕重,打死打殘了人家,先不說將家裏、族裏有什麽懲罰,就連神皇這邊也饒不了他。
陳楓瞅了他一眼,恨恨道:“什麽妹婿,什麽大舅哥,我們還沒成親呢。尊稱一聲崔兄,已經對得起你了。”
崔誠見其沒計較,便嘿嘿一笑:“神皇賜婚,板上釘釘,難不成你敢抗旨悔婚!?”
現在情況有變,有了皇家賜婚,就是對佳侶最大的認可和祝福,已不再需要走什麽三書六禮的程序,隻需按神皇指定的日子,抬著花轎過去迎娶就行。
陳楓搖搖頭,正色道:“不敢,也不願。”
“那不就得了?走,現在天色不早,大伯父應該下了朝,帶你去見見他,給他報喜去!”說完,又摟起陳楓脖子,嬉皮笑臉道:“以後也別客氣了,直接稱我舅哥,現在起咱們就是一家人。”
與盧藏用暫時道別,陳楓便跟著崔淞來到崔玄暐家。
崔玄暐明顯是個北方漢子,看著四十幾歲,長得魁梧雄壯,站得也直挺挺,竟有武夫氣概。但若有誰小看他的智慧,絕對會陰溝裏翻船。
待兩個小輩向自己行完禮,其哈哈一笑,朗聲道:“你們這次立了大功,連帶我都沾了你們的光。”
這句話說的是他因兩封信,升了兩級散官官階的事。
崔誠看了一眼陳楓,又向其大伯父笑道:“若沒有伯父大人那兩封信,河北平疫沒那麽輕鬆,您這是自謙了。”
待其引薦過陳楓,之後簡單寒暄客套一番,因是招待後輩,崔玄暐隻著人安排了六七盤小菜,三人邊吃邊聊了了起來。
老家那邊雖曾有來信,也隻是粗略講了大概事情,崔玄暐便問起其中詳情。
陳楓初次登門,與崔玄暐不熟悉,不了解其脾氣秉性,故多由崔誠匯報,他在其中隻是偶爾摻和兩句。
而崔玄暐聽著其中故事,也是惜字如金,多以點頭搖頭來迴應,鮮少以言辭亮明態度,直到最後聽說神皇賜婚,才驚訝道:“哦?看來神皇對你非常器重。”
陳楓看出這人是老狐狸,也隻迴之以微笑。
崔誠見其不像以前那般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為其一時拘束,未放開身段,便要為其長長臉麵,於是笑道:“那肯定是了,皇家賜婚都是為皇室宗親指婚,我還未聽過為民間男女賜婚。楓弟如今立了這麽大功,依我看,賜婚都不足以酬勞。”
崔玄暐笑了笑,卻轉而對崔誠道:“我最近得了一把良弓,你去試試,再射幾箭,過會我要考考你箭術有沒有長進。”
崔誠素愛一些神兵利器,聽伯父這麽一說,又囑咐陳楓要陪好大伯父,便迫不及待跟著一仆人玩弓去了。
等屋裏隻留下兩人,崔玄暐先開口:“你怎麽看著不大愛說話?”
陳楓心道你支開了那個傻小子,如今要圖窮匕見了。
隻見其微微笑道:“伯父大人不也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說完兩人相視,哈哈一笑。
都是聰明人,也就不再客氣。崔玄暐徑直問道:“現在的局勢,你怎麽看?”
陳楓迴道:“王室衰微,武氏崛起。”
聞言,崔玄暐看了其一眼,又問道:“你怎麽看太後?”
“千古一女,雄才偉略。”
崔玄暐端起了酒杯,心中不斷盤思,而陳楓見狀,則忙起身敬起酒。
兩人一飲而盡後,崔玄暐漫不經心的問道:“你看好她?”
陳楓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反問起來:“伯父怎麽看待武後推進大唐接種牛痘?”
隻見崔玄暐歎了口氣,隨後則問道:“你說到底好不好?”
陳楓當然明白他問的是什麽意思,依舊反問:“對百姓好,難道不好麽?”
這句話雖擊中了崔玄暐的心坎,但其仍舊問道:“難道別人就不願對百姓好?”
陳楓還是問了迴去:“願對百姓好和能對百姓好,難道一個樣?”
願不願和能不能,可是兩迴事。光有意願卻沒有能力,隻會徒勞官民,最後落得怨聲載道的結果。
崔玄暐想了想,不置可否,又轉而問道:“你想走捷徑?”
對於崔玄暐來說,神皇之所以賜婚,都是陳楓賣功巴結得來,既然如此,就是他想走捷徑。
陳楓無奈,隻好苦笑,隨後問道:“伯父覺得神皇召今日賜婚,有何目的?”
陳楓洋洋得意地迴道。
而盧藏用卻露出一臉鄙視:“一個太學生就能讓你如此得意?你這也太沒出息了!”
其實正經進士出身,別說是太學生,就是國子監生,也不會放在眼裏。
就連崔誠也奚落道:“整個國子監有兩三千學生,大多都是些鬥雞走狗的紈絝子弟。你這算什麽賞賜?”
大唐的清華北大就這麽不被人待見?陳楓暗道還是別找上官婉兒去操辦了,免得再被被人鄙視一番,那女子也不是好相與的。
隻是見這兩人都不大瞧得上太學生的身份,其要為自己找迴麵子,便嘻嘻一笑:“陛下賜婚算不算賞賜?”
誰料崔誠臉色一變,又掐住陳楓的脖子,輕輕鬆鬆將其薅了起來,同時怒道:“好小子,你前腳向幼宜提親,後腳就敢背信棄義,始亂終棄!?”
說著,其還握起拳頭,想喂陳楓一頓飽拳。
陳楓被人扼住了脖子,一時說不出話,隻得連連擺手。
盧藏用見形勢突變,忙攔起來:“別衝動,別衝動,你先讓他說。”
待崔誠鬆了手勁,陳楓終於可以出聲抱怨:“你這家夥也不問青紅皂白,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看老族長不把你逐出族!”
聽其言,像是好事,崔誠心中一動,問道:“是陛下賜婚你和幼宜?”
陳楓白他了一眼,道:“你以為呢?”
崔誠連忙鬆開手,又抱起拳連連鞠躬:“哎呦,我的好妹婿,方才是我一時衝動,都怪我,都怪我,任你責罰打罵,我但凡皺下眉頭,就不配做你大舅哥!”
皇家賜婚,除了為皇室子女外,多是為宗親賜婚,千百年來極少直接幹涉民間的婚姻。高宗李治雖下過《禁婚詔》,也隻是不允許少數世家之間通婚,且是針對群體而非個人。
如今神皇竟為這兩人賜婚,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不僅是對陳楓個人的恩寵,也是對崔氏的恩寵!
怪不得崔誠連連向陳楓道歉,一副認打認罰的模樣。若真因他自己犯了錯,下手沒輕重,打死打殘了人家,先不說將家裏、族裏有什麽懲罰,就連神皇這邊也饒不了他。
陳楓瞅了他一眼,恨恨道:“什麽妹婿,什麽大舅哥,我們還沒成親呢。尊稱一聲崔兄,已經對得起你了。”
崔誠見其沒計較,便嘿嘿一笑:“神皇賜婚,板上釘釘,難不成你敢抗旨悔婚!?”
現在情況有變,有了皇家賜婚,就是對佳侶最大的認可和祝福,已不再需要走什麽三書六禮的程序,隻需按神皇指定的日子,抬著花轎過去迎娶就行。
陳楓搖搖頭,正色道:“不敢,也不願。”
“那不就得了?走,現在天色不早,大伯父應該下了朝,帶你去見見他,給他報喜去!”說完,又摟起陳楓脖子,嬉皮笑臉道:“以後也別客氣了,直接稱我舅哥,現在起咱們就是一家人。”
與盧藏用暫時道別,陳楓便跟著崔淞來到崔玄暐家。
崔玄暐明顯是個北方漢子,看著四十幾歲,長得魁梧雄壯,站得也直挺挺,竟有武夫氣概。但若有誰小看他的智慧,絕對會陰溝裏翻船。
待兩個小輩向自己行完禮,其哈哈一笑,朗聲道:“你們這次立了大功,連帶我都沾了你們的光。”
這句話說的是他因兩封信,升了兩級散官官階的事。
崔誠看了一眼陳楓,又向其大伯父笑道:“若沒有伯父大人那兩封信,河北平疫沒那麽輕鬆,您這是自謙了。”
待其引薦過陳楓,之後簡單寒暄客套一番,因是招待後輩,崔玄暐隻著人安排了六七盤小菜,三人邊吃邊聊了了起來。
老家那邊雖曾有來信,也隻是粗略講了大概事情,崔玄暐便問起其中詳情。
陳楓初次登門,與崔玄暐不熟悉,不了解其脾氣秉性,故多由崔誠匯報,他在其中隻是偶爾摻和兩句。
而崔玄暐聽著其中故事,也是惜字如金,多以點頭搖頭來迴應,鮮少以言辭亮明態度,直到最後聽說神皇賜婚,才驚訝道:“哦?看來神皇對你非常器重。”
陳楓看出這人是老狐狸,也隻迴之以微笑。
崔誠見其不像以前那般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為其一時拘束,未放開身段,便要為其長長臉麵,於是笑道:“那肯定是了,皇家賜婚都是為皇室宗親指婚,我還未聽過為民間男女賜婚。楓弟如今立了這麽大功,依我看,賜婚都不足以酬勞。”
崔玄暐笑了笑,卻轉而對崔誠道:“我最近得了一把良弓,你去試試,再射幾箭,過會我要考考你箭術有沒有長進。”
崔誠素愛一些神兵利器,聽伯父這麽一說,又囑咐陳楓要陪好大伯父,便迫不及待跟著一仆人玩弓去了。
等屋裏隻留下兩人,崔玄暐先開口:“你怎麽看著不大愛說話?”
陳楓心道你支開了那個傻小子,如今要圖窮匕見了。
隻見其微微笑道:“伯父大人不也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說完兩人相視,哈哈一笑。
都是聰明人,也就不再客氣。崔玄暐徑直問道:“現在的局勢,你怎麽看?”
陳楓迴道:“王室衰微,武氏崛起。”
聞言,崔玄暐看了其一眼,又問道:“你怎麽看太後?”
“千古一女,雄才偉略。”
崔玄暐端起了酒杯,心中不斷盤思,而陳楓見狀,則忙起身敬起酒。
兩人一飲而盡後,崔玄暐漫不經心的問道:“你看好她?”
陳楓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反問起來:“伯父怎麽看待武後推進大唐接種牛痘?”
隻見崔玄暐歎了口氣,隨後則問道:“你說到底好不好?”
陳楓當然明白他問的是什麽意思,依舊反問:“對百姓好,難道不好麽?”
這句話雖擊中了崔玄暐的心坎,但其仍舊問道:“難道別人就不願對百姓好?”
陳楓還是問了迴去:“願對百姓好和能對百姓好,難道一個樣?”
願不願和能不能,可是兩迴事。光有意願卻沒有能力,隻會徒勞官民,最後落得怨聲載道的結果。
崔玄暐想了想,不置可否,又轉而問道:“你想走捷徑?”
對於崔玄暐來說,神皇之所以賜婚,都是陳楓賣功巴結得來,既然如此,就是他想走捷徑。
陳楓無奈,隻好苦笑,隨後問道:“伯父覺得神皇召今日賜婚,有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