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子見少女竟要請陌生男子吃飯,便責道:“都是素不相識之人,身份又懸殊,何必起什麽牽連,況且這裏能有什麽幹淨飯菜?”
少女握起其姊手掌,抬頭眯眼揪起嘴,扮出可憐模樣,乞求道:“好阿姊,人家就是想問問他到底是怎麽贏的嘛。”
“左右都是一些江湖戲法罷了。問清楚又能如何,還能讓你去街頭賣藝?走吧,你不說肚子餓了麽,迴家吃飯去。”
少女不肯死心,又編了個理由:“讓我弄明白了,去逗逗母……親去。求你啦好阿姊。”
見這個借口還算像話,青年女子搖了搖頭,隻好道:“說好了,隻吃頓飯,此後再無瓜葛!”
少女一聽阿姊答應下來,忙小跑追了向少年。
“陳公子,陳公子....”
少年迴頭一看,見少女正奔向自己,便停下腳步,笑道:“你怎麽來了?”
少女來到少年麵前,歇了幾口氣,才羞紅著臉扭捏迴道:“我餓了,能不能請你吃飯。”
“這小女生真是天真到傻啊,連像樣的謊話都不會編。”
少年笑道:“既然你餓了,應該我請吃飯才對。”
少女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有錢。”說完又獻寶似的亮出剛贏的十八文錢。
十八文,差不多後世一百多塊錢,勉強能吃點街頭小吃。
因擔心其姊嫌棄不幹淨,少女特意找了一家裝飾豪華,名叫“翠春樓”的食館,以盡“地主之誼”。
“渾羊歿忽,鄴中鹿尾,雞蹠猩唇,青州蟹黃,碳炙駝峰,五侯鯖。”
少女一連串報出六道菜,但記單的店小二卻連翻白眼,指著壁上掛的菜名竹牌,道:“請姑娘點點咱們店裏有的。您要的那些菜,整個長安城最奢華的酒樓也湊不齊。”
少女心道這家酒樓檔次低,但來都來了,也不好空腹而出,便按照牆上掛的招牌,點起菜來:“渭水鯽魚羹,蘑菇煨雞,八寶肉圓,酒蒸軟羊,櫻桃畢羅,千金碎香餅……好吃的都給我上來!”
唐人聚餐,酒不可少,少女也不能掃興。既然請客,便讓人盡興,於是其又扯起嗓子脆生生叫道:“有什麽好酒,也給我上一鬥來。”
青年女子則提醒道:“你帶的錢夠麽?”
少女又數了數,迴道:“這才點了六個,應該夠吧。”
原來這女孩以前從沒下過館子,甚至沒花過錢,對錢的概念,也就今日才有一定體會。
對她來說,那麽精美有趣的七巧板和紙鳶才花了三文錢,六個平淡無奇、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簡樸的菜,怎麽也花不掉十八文,而一鬥酒又能值幾個錢?
其姊聽妹妹竟然想用十八錢請人家吃這六道飯菜,立時哭笑不得:“你那點錢,就怕任意一道菜裏麵的一勺湯汁也買不到。”
少女聞言大窘,頓覺手足無措。
少年見狀,則指著一旁的隨從向兩人道:“姑娘隨意點,若那一口袋錢還不夠,我荷包裏還有。保準不讓咱們吃霸王餐。”
少女紅著臉迴道:“本是要請你的,不想卻讓你破費了。”又轉頭對店小二道:“我隻有十八錢,你看著上菜?”
店小二聞言,臉都綠了,其見這兩女衣著華貴,少年也不是普通百姓,本以為是大主顧,誰料竟要點十八錢的飯菜。
少年在一旁擺擺手,對小二道:“就按姑娘剛才點的上,短不了你錢財。”
待店小二離去,青年女子則不懷好意地哼了一聲:“出手闊綽,想必一定挺會經營了。”
一個少年讓仆人背著滿口袋銅錢到處溜達、招搖過市,可見其隻是個為富不仁的紈絝子弟,於是女子故意諷刺了一句。
少年仿佛聽不懂,隻嘿嘿一笑:“別的不好說,但若說掙錢經營方麵,在下確實有一些小聰明。”
“哦,是麽,可願透露一二?”
少年則走至窗前,指著前麵一片空地道:“正湊巧,此地名為‘小海池’,我準備買下來,待將來建樓設鋪,必可日進鬥金。”
二女沿其所指伸頭望去,隻見眼前乃一片空窪聚汙之地,裏麵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哪裏有日進鬥金的樣子?紈絝子弟癡人說夢想當然,無過於此吧。
“此處占地十餘畝地,地勢低窪,常有積水,故名‘小海池’,遇雨水更加髒亂,若從他處移土填充,所費甚巨,故此地一直空閑,還未為人所用,在下若趁價格低廉一筆買入,必是一筆好生意。”
少年今日曾逛過此處,發現在寸土寸金的西市,居然還有這樣一片未開發的地方,稍微打聽情況,便決定將此地買下來。
“此地利弊,別人也不是傻子,難道不知道?他們都沒買,唯獨你買了下來……”
“他們認為清淤填土,所費巨大,不值當而已。”少年自恃聰明,並引以為傲。
“你有好計策?”
“當然!”
“說說?”
“暫時保密。”
少女見兩人要吵起來,連忙打岔:“那攤販繩索圈套,你是怎麽三猜三中的?”
“很簡單,按照攤主的第一種設置法,不管你選擇哪個圈,都是假圈,最後都套不中。
所以要想贏他,就猜假圈,怎麽猜,怎麽中。就按他說的,一真一假,猜中了假圈,另外一個就是真圈。”
說著,少年便要了一根細繩演示起來。果然如其所述,無論怎麽選,兩個圈都是套不中。
小姑娘倒是聰明,依著少年所教,一學即會。
“那第二把呢?不會都是真圈吧?”
“沒錯,攤主見我識破他的假圈套路,便悄悄換了一種手法,擺了兩個真圈,以為我還按第一把猜假圈的套路來,結果我見招拆招、將計就計,猜起真圈來,還是一猜一個中。於是又贏了一把。”
少年同樣演示了兩圈皆真的盤繞之法。
少女恍然大悟,便拍手道:“原來如此,那第三把呢?我卻看不明白。而你也是觀察了許久,才做的決定。”
“第三把的圈眼確實是一真一假,但繩頭拉法卻有講究。若兩個繩頭一起拉,猜中便套中,但若趁觀眾不注意,以障眼法,拉住第二圈和第三圈的繩索,即便猜中也套不住。所以中與不中,皆在繩頭拉法。”
少年按照相同的擺法和不同的拉法,放慢演示。
待演示完畢,少女驚奇道:
“怪不得攤主要拉的時候,你要按住兩個繩頭!原來是這個樣子。這樣一來,中與不中,全操於人手。那人有勝無敗,端端是好計策、好手段!”
少年微微一笑:“倘若未能識破其中技法,信以為真的,必然上當受騙。還有其他一些街頭戲法,雖然看著簡單,若不曉得其中訣竅,也往往會受其蒙騙。你想想看,人家能以此為生,若沒有什麽技法訣竅,怎能全憑運氣並因此獲利?”
“你看著不大,但街頭上的坑蒙拐騙倒是精通。”一旁的青年女子再次出言譏諷。
麵對青年女子連連“作對 ”,少年並未理睬,隻迴道:“有些手段可以不用,但也不能不懂,否則容易為人欺騙。”
兩人正來來迴迴鬥嘴,小二捧上一甕酒:“此乃蛤蟆陵的郎官清,最是甘醇不過,先請幾位客官一嚐。”
少女握起其姊手掌,抬頭眯眼揪起嘴,扮出可憐模樣,乞求道:“好阿姊,人家就是想問問他到底是怎麽贏的嘛。”
“左右都是一些江湖戲法罷了。問清楚又能如何,還能讓你去街頭賣藝?走吧,你不說肚子餓了麽,迴家吃飯去。”
少女不肯死心,又編了個理由:“讓我弄明白了,去逗逗母……親去。求你啦好阿姊。”
見這個借口還算像話,青年女子搖了搖頭,隻好道:“說好了,隻吃頓飯,此後再無瓜葛!”
少女一聽阿姊答應下來,忙小跑追了向少年。
“陳公子,陳公子....”
少年迴頭一看,見少女正奔向自己,便停下腳步,笑道:“你怎麽來了?”
少女來到少年麵前,歇了幾口氣,才羞紅著臉扭捏迴道:“我餓了,能不能請你吃飯。”
“這小女生真是天真到傻啊,連像樣的謊話都不會編。”
少年笑道:“既然你餓了,應該我請吃飯才對。”
少女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有錢。”說完又獻寶似的亮出剛贏的十八文錢。
十八文,差不多後世一百多塊錢,勉強能吃點街頭小吃。
因擔心其姊嫌棄不幹淨,少女特意找了一家裝飾豪華,名叫“翠春樓”的食館,以盡“地主之誼”。
“渾羊歿忽,鄴中鹿尾,雞蹠猩唇,青州蟹黃,碳炙駝峰,五侯鯖。”
少女一連串報出六道菜,但記單的店小二卻連翻白眼,指著壁上掛的菜名竹牌,道:“請姑娘點點咱們店裏有的。您要的那些菜,整個長安城最奢華的酒樓也湊不齊。”
少女心道這家酒樓檔次低,但來都來了,也不好空腹而出,便按照牆上掛的招牌,點起菜來:“渭水鯽魚羹,蘑菇煨雞,八寶肉圓,酒蒸軟羊,櫻桃畢羅,千金碎香餅……好吃的都給我上來!”
唐人聚餐,酒不可少,少女也不能掃興。既然請客,便讓人盡興,於是其又扯起嗓子脆生生叫道:“有什麽好酒,也給我上一鬥來。”
青年女子則提醒道:“你帶的錢夠麽?”
少女又數了數,迴道:“這才點了六個,應該夠吧。”
原來這女孩以前從沒下過館子,甚至沒花過錢,對錢的概念,也就今日才有一定體會。
對她來說,那麽精美有趣的七巧板和紙鳶才花了三文錢,六個平淡無奇、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簡樸的菜,怎麽也花不掉十八文,而一鬥酒又能值幾個錢?
其姊聽妹妹竟然想用十八錢請人家吃這六道飯菜,立時哭笑不得:“你那點錢,就怕任意一道菜裏麵的一勺湯汁也買不到。”
少女聞言大窘,頓覺手足無措。
少年見狀,則指著一旁的隨從向兩人道:“姑娘隨意點,若那一口袋錢還不夠,我荷包裏還有。保準不讓咱們吃霸王餐。”
少女紅著臉迴道:“本是要請你的,不想卻讓你破費了。”又轉頭對店小二道:“我隻有十八錢,你看著上菜?”
店小二聞言,臉都綠了,其見這兩女衣著華貴,少年也不是普通百姓,本以為是大主顧,誰料竟要點十八錢的飯菜。
少年在一旁擺擺手,對小二道:“就按姑娘剛才點的上,短不了你錢財。”
待店小二離去,青年女子則不懷好意地哼了一聲:“出手闊綽,想必一定挺會經營了。”
一個少年讓仆人背著滿口袋銅錢到處溜達、招搖過市,可見其隻是個為富不仁的紈絝子弟,於是女子故意諷刺了一句。
少年仿佛聽不懂,隻嘿嘿一笑:“別的不好說,但若說掙錢經營方麵,在下確實有一些小聰明。”
“哦,是麽,可願透露一二?”
少年則走至窗前,指著前麵一片空地道:“正湊巧,此地名為‘小海池’,我準備買下來,待將來建樓設鋪,必可日進鬥金。”
二女沿其所指伸頭望去,隻見眼前乃一片空窪聚汙之地,裏麵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哪裏有日進鬥金的樣子?紈絝子弟癡人說夢想當然,無過於此吧。
“此處占地十餘畝地,地勢低窪,常有積水,故名‘小海池’,遇雨水更加髒亂,若從他處移土填充,所費甚巨,故此地一直空閑,還未為人所用,在下若趁價格低廉一筆買入,必是一筆好生意。”
少年今日曾逛過此處,發現在寸土寸金的西市,居然還有這樣一片未開發的地方,稍微打聽情況,便決定將此地買下來。
“此地利弊,別人也不是傻子,難道不知道?他們都沒買,唯獨你買了下來……”
“他們認為清淤填土,所費巨大,不值當而已。”少年自恃聰明,並引以為傲。
“你有好計策?”
“當然!”
“說說?”
“暫時保密。”
少女見兩人要吵起來,連忙打岔:“那攤販繩索圈套,你是怎麽三猜三中的?”
“很簡單,按照攤主的第一種設置法,不管你選擇哪個圈,都是假圈,最後都套不中。
所以要想贏他,就猜假圈,怎麽猜,怎麽中。就按他說的,一真一假,猜中了假圈,另外一個就是真圈。”
說著,少年便要了一根細繩演示起來。果然如其所述,無論怎麽選,兩個圈都是套不中。
小姑娘倒是聰明,依著少年所教,一學即會。
“那第二把呢?不會都是真圈吧?”
“沒錯,攤主見我識破他的假圈套路,便悄悄換了一種手法,擺了兩個真圈,以為我還按第一把猜假圈的套路來,結果我見招拆招、將計就計,猜起真圈來,還是一猜一個中。於是又贏了一把。”
少年同樣演示了兩圈皆真的盤繞之法。
少女恍然大悟,便拍手道:“原來如此,那第三把呢?我卻看不明白。而你也是觀察了許久,才做的決定。”
“第三把的圈眼確實是一真一假,但繩頭拉法卻有講究。若兩個繩頭一起拉,猜中便套中,但若趁觀眾不注意,以障眼法,拉住第二圈和第三圈的繩索,即便猜中也套不住。所以中與不中,皆在繩頭拉法。”
少年按照相同的擺法和不同的拉法,放慢演示。
待演示完畢,少女驚奇道:
“怪不得攤主要拉的時候,你要按住兩個繩頭!原來是這個樣子。這樣一來,中與不中,全操於人手。那人有勝無敗,端端是好計策、好手段!”
少年微微一笑:“倘若未能識破其中技法,信以為真的,必然上當受騙。還有其他一些街頭戲法,雖然看著簡單,若不曉得其中訣竅,也往往會受其蒙騙。你想想看,人家能以此為生,若沒有什麽技法訣竅,怎能全憑運氣並因此獲利?”
“你看著不大,但街頭上的坑蒙拐騙倒是精通。”一旁的青年女子再次出言譏諷。
麵對青年女子連連“作對 ”,少年並未理睬,隻迴道:“有些手段可以不用,但也不能不懂,否則容易為人欺騙。”
兩人正來來迴迴鬥嘴,小二捧上一甕酒:“此乃蛤蟆陵的郎官清,最是甘醇不過,先請幾位客官一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