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構陷,黃金三十萬兩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 作者:九品戒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人,快去尋老爺迴府!”
一直到房俊一群人離開謝府,謝王氏才徹底弄明白房俊這夥人的身份。
兩位皇子,四個國公之子,而且這四個國公之子全都是被陛下賜婚的未來駙馬!
他們六個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不是謝府能得罪的起的,更何況六個人一起來了謝府。
這群人一起來謝府討債,這代表了什麽?
皇子都跟著摻和進來了,豈不是說今天的事,是陛下默許的?
謝府跟房俊隻不過是債務關係,即便謝府欠房俊的錢再多,也終有解決的辦法,可皇室摻和進來這味兒可就變了,如果皇室厭惡他們謝家,那他們陳郡謝氏可就離萬劫不複不遠了!
滿目狼藉的謝府,轉眼間就成了整條街的焦點,有些人甚至是聽到消息,特意跑來謝府門前看熱鬧。
謝府門前的人,圍的是裏三層外三層,今天謝府發生的事,那全都是他們這些人明天的談資啊!
謝興元迴府的時候,那都是費了好大勁,好不容易才從人群裏擠進去的。
“你瘋了?三百萬貫錢,那可是三百萬貫錢啊!”
“就算你把整個陳郡謝氏都變賣了,你能拿的出三百萬貫錢嗎?啊?”
“你說,現在你打算怎麽辦?”
“有陛下做見證,這錢你打算怎麽還?”
謝王氏把從房俊那惹的氣,一股腦的全撒在了謝興元的身上。
“誰能想到,那房家小兒竟然真的弄出來個冰中取火!”
謝興元的雙手死死的抓著腦袋,滿臉的悔恨。
謝王氏滿目的怨毒,“自謝安公執掌北府兵之日起,何曾有人敢輕視過我謝家?當年桓衝鎮荊州都要向我謝府遞拜帖!”
謝王氏口中的謝安公,便是東晉時期陳郡謝氏的先祖,當時的陳郡謝氏,可謂是權傾天下,遠非今日的謝氏可比。
那時候,桓衝作為荊州刺史,想入謝府仍需按照士族禮儀,先遞拜帖,不能直接登門。
由此便可見當年的謝氏,是何等風光。
“今日房家豎子如此大鬧我謝府,謝府還有何顏麵在長安城中立足?”
李恪給出的判斷很正確,謝王氏確實出身太原王氏,但卻並非王氏嫡女,雖說沒出五服,但她家這一脈早就已經被排擠出家族的權利核心了。
要不然的話,她也不會嫁給陳郡謝氏的謝興元。
“陛下親做見證,我。。。”謝興元的臉色,比死了親娘還難看。
這件事,李世民親眼見證,和在字據上簽字做見證,那可完全是兩個性質的事。
如果字據上沒有李世民的簽字,房俊即便去告他謝興元,不論是去京兆府還是去大理寺,結果無非就兩個。
一是謝興元賴賬,引‘唐律.雜令’中‘賭戲之債官不為理’為借口,搪塞房俊。
但考慮到這件事李世民本就在場,而且,房俊不但是中書令房玄齡的兒子,還是李世民的女婿,所以謝興元即便想賴賬,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二就是這件事將會陷入一個無止境的扯皮階段,最終將由京兆府或大理寺出麵調解,兩方達成一致,擬定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出來,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可有了李世民的簽字,那這份字據就不一樣了。
字據一旦有了李世民的簽字,就等於是‘禦批文書’具備‘唐律疏議’中‘製敕斷罪’的強製執行力,謝興元若違約將構成‘違製罪’。
禦史台可直接介入追討,謝氏門生故吏無法通過常規司法程序進行拖延。
更重要的是,如果謝興元不按照字據上的記錄償還欠房俊的三百萬貫錢,還會被扣上‘褻瀆皇權’的罪名。
這也是為什麽謝興元要讓李世民簽字的原因。
有了李世民的簽字,房俊要是輸了,想賴賬都不行,隻要他謝興元把字據拿出來,自然會有官方人對房俊進行強製措施。
隻不過,謝興元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搬起來這麽大一塊磨盤,結果把自己的腳給砸了。
他現在都恨不得抽自己一頓嘴巴,要不是他太貪心,李世民又怎麽可能在字據上簽字呢?
“明日你便進宮!”謝王氏陰沉著臉說道,“房家豎子今日在謝府所為,不能就這麽算了,他協同兩位皇子,三位被賜婚的駙馬,不但砸了我謝府,還逼迫我簽下字據。。。那字據所記不實,他們從我謝府帶走了三十萬兩黃金,並未記錄!”
謝興元心驚肉跳的看著自己的妻子,“構陷皇子,這可是殺頭的罪!”
“何人能證明我們在構陷?”謝王氏冷笑著勾起了嘴角,“所有能證明我們構陷的人,都分得這三十萬兩黃金!”
“這。。。”謝興元皺著眉,思索了一下說道,“不妥!”
“三十萬兩黃金,數額太過龐大,若陛下查問,我謝府如何有這三十萬兩黃金,我要如何答複?”
“你怎麽那麽死心眼兒啊?”謝王氏有點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那三十萬兩黃金,本是陳郡謝氏族人來長安城采購貨物的貨款,族人擔心帶著這麽大一筆錢住客棧不安全,所以把錢送來了咱們府上,今日房俊帶人來謝府討債,打砸我謝府的時候發現了這筆錢,這才被他們一並帶走了!”
“三十萬兩黃金,剛好可以抵了夫君你與房俊之間的債務,而他們臨走的時候,又逼迫我簽下字據,非說他們隻拆了我謝府的門窗,並未從謝府帶走黃金!”
謝興元遲疑了一會,還是跟著搖了搖頭,“三十萬兩黃金,就是從我謝府往外搬也得搬一下午,這麽大一筆錢,他們帶走了總要有地方存放才行,再說,咱們謝府哪有地方可以存放三十萬兩黃金。。。這般說辭,房家人怎麽可能會相信?”
“房玄齡不比他人,我謝家得罪不起啊!”
謝王氏氣的端起桌上的茶盞,一股腦的全都摔在了謝興元的身上。
“哎呦。。。”謝興元慌忙閃躲,“夫人,你這是作甚?”
謝王氏指著謝興元的鼻子,臉都被謝興元給氣紫了,“你個沒腦子的東西,他們把黃金帶走,存放在哪兒還需要你勞心勞神?”
“武德年間,你叔祖尚能周旋於東宮與秦王之間,你可倒好,竟然怕起了一個寒門新貴!”
一直到房俊一群人離開謝府,謝王氏才徹底弄明白房俊這夥人的身份。
兩位皇子,四個國公之子,而且這四個國公之子全都是被陛下賜婚的未來駙馬!
他們六個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不是謝府能得罪的起的,更何況六個人一起來了謝府。
這群人一起來謝府討債,這代表了什麽?
皇子都跟著摻和進來了,豈不是說今天的事,是陛下默許的?
謝府跟房俊隻不過是債務關係,即便謝府欠房俊的錢再多,也終有解決的辦法,可皇室摻和進來這味兒可就變了,如果皇室厭惡他們謝家,那他們陳郡謝氏可就離萬劫不複不遠了!
滿目狼藉的謝府,轉眼間就成了整條街的焦點,有些人甚至是聽到消息,特意跑來謝府門前看熱鬧。
謝府門前的人,圍的是裏三層外三層,今天謝府發生的事,那全都是他們這些人明天的談資啊!
謝興元迴府的時候,那都是費了好大勁,好不容易才從人群裏擠進去的。
“你瘋了?三百萬貫錢,那可是三百萬貫錢啊!”
“就算你把整個陳郡謝氏都變賣了,你能拿的出三百萬貫錢嗎?啊?”
“你說,現在你打算怎麽辦?”
“有陛下做見證,這錢你打算怎麽還?”
謝王氏把從房俊那惹的氣,一股腦的全撒在了謝興元的身上。
“誰能想到,那房家小兒竟然真的弄出來個冰中取火!”
謝興元的雙手死死的抓著腦袋,滿臉的悔恨。
謝王氏滿目的怨毒,“自謝安公執掌北府兵之日起,何曾有人敢輕視過我謝家?當年桓衝鎮荊州都要向我謝府遞拜帖!”
謝王氏口中的謝安公,便是東晉時期陳郡謝氏的先祖,當時的陳郡謝氏,可謂是權傾天下,遠非今日的謝氏可比。
那時候,桓衝作為荊州刺史,想入謝府仍需按照士族禮儀,先遞拜帖,不能直接登門。
由此便可見當年的謝氏,是何等風光。
“今日房家豎子如此大鬧我謝府,謝府還有何顏麵在長安城中立足?”
李恪給出的判斷很正確,謝王氏確實出身太原王氏,但卻並非王氏嫡女,雖說沒出五服,但她家這一脈早就已經被排擠出家族的權利核心了。
要不然的話,她也不會嫁給陳郡謝氏的謝興元。
“陛下親做見證,我。。。”謝興元的臉色,比死了親娘還難看。
這件事,李世民親眼見證,和在字據上簽字做見證,那可完全是兩個性質的事。
如果字據上沒有李世民的簽字,房俊即便去告他謝興元,不論是去京兆府還是去大理寺,結果無非就兩個。
一是謝興元賴賬,引‘唐律.雜令’中‘賭戲之債官不為理’為借口,搪塞房俊。
但考慮到這件事李世民本就在場,而且,房俊不但是中書令房玄齡的兒子,還是李世民的女婿,所以謝興元即便想賴賬,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二就是這件事將會陷入一個無止境的扯皮階段,最終將由京兆府或大理寺出麵調解,兩方達成一致,擬定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出來,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可有了李世民的簽字,那這份字據就不一樣了。
字據一旦有了李世民的簽字,就等於是‘禦批文書’具備‘唐律疏議’中‘製敕斷罪’的強製執行力,謝興元若違約將構成‘違製罪’。
禦史台可直接介入追討,謝氏門生故吏無法通過常規司法程序進行拖延。
更重要的是,如果謝興元不按照字據上的記錄償還欠房俊的三百萬貫錢,還會被扣上‘褻瀆皇權’的罪名。
這也是為什麽謝興元要讓李世民簽字的原因。
有了李世民的簽字,房俊要是輸了,想賴賬都不行,隻要他謝興元把字據拿出來,自然會有官方人對房俊進行強製措施。
隻不過,謝興元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搬起來這麽大一塊磨盤,結果把自己的腳給砸了。
他現在都恨不得抽自己一頓嘴巴,要不是他太貪心,李世民又怎麽可能在字據上簽字呢?
“明日你便進宮!”謝王氏陰沉著臉說道,“房家豎子今日在謝府所為,不能就這麽算了,他協同兩位皇子,三位被賜婚的駙馬,不但砸了我謝府,還逼迫我簽下字據。。。那字據所記不實,他們從我謝府帶走了三十萬兩黃金,並未記錄!”
謝興元心驚肉跳的看著自己的妻子,“構陷皇子,這可是殺頭的罪!”
“何人能證明我們在構陷?”謝王氏冷笑著勾起了嘴角,“所有能證明我們構陷的人,都分得這三十萬兩黃金!”
“這。。。”謝興元皺著眉,思索了一下說道,“不妥!”
“三十萬兩黃金,數額太過龐大,若陛下查問,我謝府如何有這三十萬兩黃金,我要如何答複?”
“你怎麽那麽死心眼兒啊?”謝王氏有點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那三十萬兩黃金,本是陳郡謝氏族人來長安城采購貨物的貨款,族人擔心帶著這麽大一筆錢住客棧不安全,所以把錢送來了咱們府上,今日房俊帶人來謝府討債,打砸我謝府的時候發現了這筆錢,這才被他們一並帶走了!”
“三十萬兩黃金,剛好可以抵了夫君你與房俊之間的債務,而他們臨走的時候,又逼迫我簽下字據,非說他們隻拆了我謝府的門窗,並未從謝府帶走黃金!”
謝興元遲疑了一會,還是跟著搖了搖頭,“三十萬兩黃金,就是從我謝府往外搬也得搬一下午,這麽大一筆錢,他們帶走了總要有地方存放才行,再說,咱們謝府哪有地方可以存放三十萬兩黃金。。。這般說辭,房家人怎麽可能會相信?”
“房玄齡不比他人,我謝家得罪不起啊!”
謝王氏氣的端起桌上的茶盞,一股腦的全都摔在了謝興元的身上。
“哎呦。。。”謝興元慌忙閃躲,“夫人,你這是作甚?”
謝王氏指著謝興元的鼻子,臉都被謝興元給氣紫了,“你個沒腦子的東西,他們把黃金帶走,存放在哪兒還需要你勞心勞神?”
“武德年間,你叔祖尚能周旋於東宮與秦王之間,你可倒好,竟然怕起了一個寒門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