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戰北地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雍州北部,夏州。
薑維總算等到了決戰的時刻。
自打出征,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現在天氣已經開始入夏,草原上的水草也開始豐滿起來,對於漢軍來說,這是好事,畢竟騎兵的草料問題得到了解決。
至於糧草的供應,其實自打諸葛去世之前,諸葛亮本人就一直在長安大量囤積糧草,而諸葛亮去世後,後繼的薑維,高凡也一直在長安城囤積糧草。
隨著曲轅犁的使用,軍屯的設立以及生產的恢複,關中的農業也慢慢複蘇起來。
為此,長安,陳倉眉縣還特意擴建了幾個大糧倉,因此,薑維這仗倒不怎麽缺後勤,但薑維著急的是沒有機會。
因為,不知為何,他包圍了夏州將近半個月,匈奴人的來往斥候,他也隻是象征性的攔截,目的便是吸引匈奴主力。
“將軍,金城那邊的糧草來了。”士兵一邊報告,一邊把文書遞了上來。
秦漢時期,黃河的生態還非常好,這也為黃河運送糧草創造了條件,早在先秦時期,秦國就利用黃河運送糧草。
而薑維這次開戰之前,也早已經打通了和金城的聯係渠道,涼州刺史徐邈也是十分用心,將涼州存下來的糧草順黃河東下送到了夏州。
“看來黃河水運可加利用啊,將來沿著黃河沿岸興修水利,屯田聚兵不失為良策啊。”鄧艾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薑維則是看著糧草的清單出了神。
“嗯,看來要對不起徐刺史了。”薑維說道。
“啊,將軍不會是想用糧草誘敵吧?”聰明人之間說話是很方便的,鄧艾一聽就聽出來了門道。薑維則是點了點頭。
薑維現在明白,得給夏州的駐軍和外麵匈奴的援軍加點餌料了,不然長此以往拖下去,大軍勞師遠征,不是啥好事。
“嗯,士載,你現在就派使者給城裏放出消息,讓他們投降,不然我大漢天兵困也要困死他們。然後把金城送來的糧草就放在城東十裏外的軍寨,讓他們猜,讓他們搶,我就不信,釣不出來這條大魚。”
薑維安頓了起來。
鄧艾迅速的理解了薑維的計劃後,便著手開始準備。
“部帥,夏州城那邊的消息。”
“哦,蜀軍決心要破城,他們圍了夏州,怎麽突然有這想法。”劉豹有些顧慮,他對於漢人的事情不怎麽熟悉,不過他聽說好像對麵的漢將是薑維,這個人曾經大破過羌族。
“給夏州那邊傳信,說不要被人家稍微嚇一下就唬住了。”劉豹想再觀望觀望。畢竟,他手上這兩萬兵馬算是自己的本錢了,打光了,自己這部帥也就別當了。
“等等,先別急,你說,蜀軍如此著急,會不會,是他們的糧草用光了,現在才?”劉豹一時間,心裏閃過這麽個念頭。
“給夏州傳信,說讓他們堅守,我們在外圍,會想破敵之策的。”劉豹補充了一句。
劉豹能當頭人,多少有點本事,根據他多年在草原生活的經驗,包括一些老輩人講祖上和漢軍交戰的故事,都是漢人糧草用盡,然後就自然而然的退兵。
照現在這情況,極有可能是漢軍急了,於是,他決定再大規模的撒斥候出去,仔細探查漢軍糧草的動向,最好能破襲一次,如果能毀掉漢軍的後勤,漢軍自然不攻自破。
事情,正在一步步向著薑維設想的方向前進。
幾日後,匈奴騎兵全軍出擊,果然衝向了漢軍布置在夏州以東的糧草軍寨,而這裏所存放的,也正是金城支援過來的糧草。
而當漢軍發現匈奴主力騎兵後,也隨即從夏州的攻擊中撤出,直接用騎兵率先封鎖了劉豹的退路。當劉豹發現已經上當時,已經是為時已晚。
漢軍也借此機會,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匈奴騎兵雖說機動神速,但在漢軍的封鎖之下,已經喪失了機動的優勢,不過劉豹也很機智,在剛剛收到被包圍的消息時,直接選擇跑路。
隻不過在鄧艾親自率領騎兵的追擊下,才被迫退迴了糧草大寨中。
“將軍,現在直接總攻,我們的步兵攻城器械齊備,直接拿下他們就得了。”鄧艾直接勸著薑維。
而就在此時,一個軍官急忙拿著軍令跑了進來。
“長安的緊急軍報。”
下麵眾人竊竊私語起來,他們害怕的是,魏國重點進攻了長安,這麽一來,這次北伐就是功虧一簣。
“給前沿進攻的鄧艾將軍傳令,停止進攻,等候命令。”薑維隻是說了這麽一句,便開始思考起來。
其實,長安這邊能傳信,也是高凡不久前才做出的決定,信中,高凡並不是要薑維撤軍,而是要薑維招降匈奴,如果招降不了全部,那至少得招降幾個部帥。
而且,高凡著重的提到了一個名字,劉豹。
長安的高凡,也是不久前從漢軍在魏國的消息渠道得知,魏國派出了匈奴兵進攻北地,而帶兵的匈奴頭人,就是劉豹。
這個劉豹也許不怎麽出名,可他的兒子劉淵,那可是個出名人物。這個劉淵,還有個名號叫做漢光文皇帝。
其實劉淵肯定是匈奴人,但據說劉淵祖上,也就是劉豹祖上的匈奴單於娶過漢朝宗室的和親公主。
也因此,劉豹才能姓劉。
後來西晉八王之亂,劉淵在父親劉豹死後聚攏部眾,起兵造反,直接占據了山西,建立漢趙政權,而劉淵,自然是開國皇帝。
隻不過,這個時空劉淵要出生那還得等上幾年。
高凡想到這些,才趕緊向薑維發令,讓他盡量招降劉豹,原因也很簡單,畢竟也算是老劉家的血脈了,哪怕給個王爵又如何。
高凡將來對北方的設想,便是互市,通過貿易手段來控製草原,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原,在科技上對草原也是降維打擊了。
再輔佐以軍事手段,草原太平上個幾十年不成問題。
至於主持互市,以及安撫草原人心的人選,自然就是這劉家父子。
高凡知道,薑維是個明白人,把事情的一些理由給薑維說了,薑維自然有分寸(當然劉淵的事肯定不能提,畢竟現在劉淵的事連他爹都還沒著落呢)。
薑維總算等到了決戰的時刻。
自打出征,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現在天氣已經開始入夏,草原上的水草也開始豐滿起來,對於漢軍來說,這是好事,畢竟騎兵的草料問題得到了解決。
至於糧草的供應,其實自打諸葛去世之前,諸葛亮本人就一直在長安大量囤積糧草,而諸葛亮去世後,後繼的薑維,高凡也一直在長安城囤積糧草。
隨著曲轅犁的使用,軍屯的設立以及生產的恢複,關中的農業也慢慢複蘇起來。
為此,長安,陳倉眉縣還特意擴建了幾個大糧倉,因此,薑維這仗倒不怎麽缺後勤,但薑維著急的是沒有機會。
因為,不知為何,他包圍了夏州將近半個月,匈奴人的來往斥候,他也隻是象征性的攔截,目的便是吸引匈奴主力。
“將軍,金城那邊的糧草來了。”士兵一邊報告,一邊把文書遞了上來。
秦漢時期,黃河的生態還非常好,這也為黃河運送糧草創造了條件,早在先秦時期,秦國就利用黃河運送糧草。
而薑維這次開戰之前,也早已經打通了和金城的聯係渠道,涼州刺史徐邈也是十分用心,將涼州存下來的糧草順黃河東下送到了夏州。
“看來黃河水運可加利用啊,將來沿著黃河沿岸興修水利,屯田聚兵不失為良策啊。”鄧艾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薑維則是看著糧草的清單出了神。
“嗯,看來要對不起徐刺史了。”薑維說道。
“啊,將軍不會是想用糧草誘敵吧?”聰明人之間說話是很方便的,鄧艾一聽就聽出來了門道。薑維則是點了點頭。
薑維現在明白,得給夏州的駐軍和外麵匈奴的援軍加點餌料了,不然長此以往拖下去,大軍勞師遠征,不是啥好事。
“嗯,士載,你現在就派使者給城裏放出消息,讓他們投降,不然我大漢天兵困也要困死他們。然後把金城送來的糧草就放在城東十裏外的軍寨,讓他們猜,讓他們搶,我就不信,釣不出來這條大魚。”
薑維安頓了起來。
鄧艾迅速的理解了薑維的計劃後,便著手開始準備。
“部帥,夏州城那邊的消息。”
“哦,蜀軍決心要破城,他們圍了夏州,怎麽突然有這想法。”劉豹有些顧慮,他對於漢人的事情不怎麽熟悉,不過他聽說好像對麵的漢將是薑維,這個人曾經大破過羌族。
“給夏州那邊傳信,說不要被人家稍微嚇一下就唬住了。”劉豹想再觀望觀望。畢竟,他手上這兩萬兵馬算是自己的本錢了,打光了,自己這部帥也就別當了。
“等等,先別急,你說,蜀軍如此著急,會不會,是他們的糧草用光了,現在才?”劉豹一時間,心裏閃過這麽個念頭。
“給夏州傳信,說讓他們堅守,我們在外圍,會想破敵之策的。”劉豹補充了一句。
劉豹能當頭人,多少有點本事,根據他多年在草原生活的經驗,包括一些老輩人講祖上和漢軍交戰的故事,都是漢人糧草用盡,然後就自然而然的退兵。
照現在這情況,極有可能是漢軍急了,於是,他決定再大規模的撒斥候出去,仔細探查漢軍糧草的動向,最好能破襲一次,如果能毀掉漢軍的後勤,漢軍自然不攻自破。
事情,正在一步步向著薑維設想的方向前進。
幾日後,匈奴騎兵全軍出擊,果然衝向了漢軍布置在夏州以東的糧草軍寨,而這裏所存放的,也正是金城支援過來的糧草。
而當漢軍發現匈奴主力騎兵後,也隨即從夏州的攻擊中撤出,直接用騎兵率先封鎖了劉豹的退路。當劉豹發現已經上當時,已經是為時已晚。
漢軍也借此機會,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匈奴騎兵雖說機動神速,但在漢軍的封鎖之下,已經喪失了機動的優勢,不過劉豹也很機智,在剛剛收到被包圍的消息時,直接選擇跑路。
隻不過在鄧艾親自率領騎兵的追擊下,才被迫退迴了糧草大寨中。
“將軍,現在直接總攻,我們的步兵攻城器械齊備,直接拿下他們就得了。”鄧艾直接勸著薑維。
而就在此時,一個軍官急忙拿著軍令跑了進來。
“長安的緊急軍報。”
下麵眾人竊竊私語起來,他們害怕的是,魏國重點進攻了長安,這麽一來,這次北伐就是功虧一簣。
“給前沿進攻的鄧艾將軍傳令,停止進攻,等候命令。”薑維隻是說了這麽一句,便開始思考起來。
其實,長安這邊能傳信,也是高凡不久前才做出的決定,信中,高凡並不是要薑維撤軍,而是要薑維招降匈奴,如果招降不了全部,那至少得招降幾個部帥。
而且,高凡著重的提到了一個名字,劉豹。
長安的高凡,也是不久前從漢軍在魏國的消息渠道得知,魏國派出了匈奴兵進攻北地,而帶兵的匈奴頭人,就是劉豹。
這個劉豹也許不怎麽出名,可他的兒子劉淵,那可是個出名人物。這個劉淵,還有個名號叫做漢光文皇帝。
其實劉淵肯定是匈奴人,但據說劉淵祖上,也就是劉豹祖上的匈奴單於娶過漢朝宗室的和親公主。
也因此,劉豹才能姓劉。
後來西晉八王之亂,劉淵在父親劉豹死後聚攏部眾,起兵造反,直接占據了山西,建立漢趙政權,而劉淵,自然是開國皇帝。
隻不過,這個時空劉淵要出生那還得等上幾年。
高凡想到這些,才趕緊向薑維發令,讓他盡量招降劉豹,原因也很簡單,畢竟也算是老劉家的血脈了,哪怕給個王爵又如何。
高凡將來對北方的設想,便是互市,通過貿易手段來控製草原,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原,在科技上對草原也是降維打擊了。
再輔佐以軍事手段,草原太平上個幾十年不成問題。
至於主持互市,以及安撫草原人心的人選,自然就是這劉家父子。
高凡知道,薑維是個明白人,把事情的一些理由給薑維說了,薑維自然有分寸(當然劉淵的事肯定不能提,畢竟現在劉淵的事連他爹都還沒著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