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自己的身世
屍潮來襲:我有府兵八百 作者:常作常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時我還真犯了難,在心裏盤算,要怎麽樣才能搞清楚我現在的身世,還有就是在了解身世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傷了這父母的心,畢竟在我找到迴到現世的方法之前還要在這家裏混上一段時間,吃穿用度還得花爸爸的銀子不是。
琢磨了片刻,也沒有太好的法子,就隻能裝作失憶,也不算是裝,我確實是對這宿主的前世沒有任何的記憶,就有點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感覺,於是便參考著一些影視作品中的失憶橋段,作出一副人畜無害的表情,略帶一些驚恐的開始了我的表演:“我是誰?我這是在哪?我到底是怎麽了?”不過我並沒有打算突然來個抱頭哀嚎,表示記憶正在恢複的橋段,因為那是為了影片的劇情效果,況且我的記憶並沒有任何恢複。
聽到了我的一串問題,母親又哭了起來:“我的兒啊,你連娘親也不認得了嗎?”看來我分析的沒錯,眼前這兩位正是我的父母,天下的父母誰又不是這樣呢,我還是很感謝他們對我的宿主的養育之恩的。我也不跟他們繞彎子了,就很坦率的告訴他們我失憶了:“娘?我對之前的事情都迴憶不起來了,連我自己是誰都想不起來了,您能不能給我講講,看看我能不能迴憶起來。”雖然語氣帶著疑問,但是這叫了一聲娘,還是給了母親巨大的安慰,她不再哭泣,隻是還有些抽噎地迴答:“娘給你講,要講多少遍都可以,一直講到你迴憶起來!”一旁的父親看到我認了娘,情緒也緩和了不少,不知道是激動還是著急,他的手還有些發抖,他很急切地問我:“離津啊,你是連為父也不認得了嗎?”我也就如法炮製,坦誠而又堅定地迴答到:“父親,確實是不記得了,不過您說您是我父親,那您就是我父親!”認個父母不掉肉,畢竟人家還養育了這宿主那麽多年,而且以後不還得吃家裏大米呀。父親鎮定了一下,臉上的愁容消散了大半,長歎了一口氣,慢慢地說:“唉,慢慢來吧,昏睡了那麽久,還能醒來叫我一聲爹,我也就感謝老天爺了。”然後又差遣了下人去請大夫來給我診脈。一看這一招有效,二老的情緒也緩和的差不多了,我便趁熱打鐵,開始進一步了解宿主的身世。
我又寬慰了他們幾句:“爹,娘,我沒事,隻是完全想不起來以前的事情了,你們不要擔心,我來問,你們告訴我,也許我就會慢慢想起來了。”兩人對視了一眼,又看著我,母親流著眼淚微微點了點頭。於是,我和他們開始了問答。
“我的名字是叫離津嗎?”
“是的,早前你不叫離津,原來給你起名律津,但是你幼年時體弱多病,後來得到一高人指點,說你命中缺火,便賜名離津。說來也怪,自此以後你的身體好了不少,很少再有疾疫之擾。”
“那我們家姓什麽呀?”
父親一聽我連自己姓什麽都不知道了,頓時來了火氣,有些惱火的搶著迴答:“你個忘本的東西,連祖宗都不認得了!”
我被父親這突如其來的脾氣給氣笑了,不過這個場合真不適合笑,便把笑硬是憋了迴去,略帶著些猥瑣地迴答:“父親,小兒實在是想不起來了,請父親原諒,您隻要告訴我一遍,我就一定能記住。”
父親有些無奈地給開始給我講述我們家的家族史,我能理解他的心情,這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突然變成了一個能說會道,但是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要從頭教起的三歲小孩。
我們家姓陳,現在可以追溯的祖誌從前朝開始,再往前的就不清楚了,也沒有記載。前朝末年,我的太太爺爺和太爺爺父子,是兩個鐵匠,兩人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研究,積累了一套製作鐵器的工藝和技術,他們打造的鐵器堅硬而且不易生鏽,特別適合製作兵刃,加上前朝末年戰亂頻繁,所以他們打造的兵器很受歡迎,便賺到了第一桶金。後來前朝覆滅,新朝建立,他們打造兵刃的手藝不知怎麽的傳到了宮中,據說是因為之前在戰場上的士兵繳獲過出自他們之手的兵器,覺得甚妙,便傳入了宮中。而後,他們的鐵匠鋪就成了半官辦半私營的狀態,不過新朝對民間持有武器的管製還是比較嚴格的,所以即使鐵匠鋪是我們家的,買家基本也就是一些王公大臣,雖然價格不菲,但是銷路實在是有限,好在有些朝廷的軍備訂單,一年下來收入也還不錯,日子也還算過得滋潤。後來到了我爺爺這輩,朝廷對民間的武器管控進一步收緊,但是我們家的鐵匠鋪已經有了更加精湛的工藝,打造的刀劍極其好用,深得朝中武將的喜愛,於是便被朝廷收編,相當於成了國企,還賜了官位,品級是從三品,雖無實權,但是在當時也算是很高的官位了。
在這之後我們陳家的鐵匠鋪就逐漸壯大,成為了一個專門為朝廷生產武備的廠子,產品也不再僅限於鐵器,也包括甲胄和弓弩等,完全就變成了一個軍工企業,當然,精鋼打造的刀劍還是由我們陳家代代相傳,親自進行打造,這些兵器都是供朝中武官和軍中將領使用的,馬虎不得。成為國企以後,生產的兵器都統一登記造冊,送往宮中和軍中統一管理,生產所用物資也由朝廷調派分撥,質量自然是好了不少,所以打造的兵器的質量也水漲船高,深受好評。
伴君如伴虎,雖然爺爺深知其中道理,所以被朝廷收編之後非常低調,以兵工廠生產要動火,還有要存儲物資需要大塊場地為由,申請了在城郊新建一片大園子,說是個園子,基本上也算得上個軍事工業園區了,兵器生產和工匠們的日常生活都在這一片,這片獨立的園區離都城也就半個時辰的馬車,不遠不近。爺爺每個月要進宮兩次,向主管部門和皇帝陛下匯報生產的情況。
琢磨了片刻,也沒有太好的法子,就隻能裝作失憶,也不算是裝,我確實是對這宿主的前世沒有任何的記憶,就有點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感覺,於是便參考著一些影視作品中的失憶橋段,作出一副人畜無害的表情,略帶一些驚恐的開始了我的表演:“我是誰?我這是在哪?我到底是怎麽了?”不過我並沒有打算突然來個抱頭哀嚎,表示記憶正在恢複的橋段,因為那是為了影片的劇情效果,況且我的記憶並沒有任何恢複。
聽到了我的一串問題,母親又哭了起來:“我的兒啊,你連娘親也不認得了嗎?”看來我分析的沒錯,眼前這兩位正是我的父母,天下的父母誰又不是這樣呢,我還是很感謝他們對我的宿主的養育之恩的。我也不跟他們繞彎子了,就很坦率的告訴他們我失憶了:“娘?我對之前的事情都迴憶不起來了,連我自己是誰都想不起來了,您能不能給我講講,看看我能不能迴憶起來。”雖然語氣帶著疑問,但是這叫了一聲娘,還是給了母親巨大的安慰,她不再哭泣,隻是還有些抽噎地迴答:“娘給你講,要講多少遍都可以,一直講到你迴憶起來!”一旁的父親看到我認了娘,情緒也緩和了不少,不知道是激動還是著急,他的手還有些發抖,他很急切地問我:“離津啊,你是連為父也不認得了嗎?”我也就如法炮製,坦誠而又堅定地迴答到:“父親,確實是不記得了,不過您說您是我父親,那您就是我父親!”認個父母不掉肉,畢竟人家還養育了這宿主那麽多年,而且以後不還得吃家裏大米呀。父親鎮定了一下,臉上的愁容消散了大半,長歎了一口氣,慢慢地說:“唉,慢慢來吧,昏睡了那麽久,還能醒來叫我一聲爹,我也就感謝老天爺了。”然後又差遣了下人去請大夫來給我診脈。一看這一招有效,二老的情緒也緩和的差不多了,我便趁熱打鐵,開始進一步了解宿主的身世。
我又寬慰了他們幾句:“爹,娘,我沒事,隻是完全想不起來以前的事情了,你們不要擔心,我來問,你們告訴我,也許我就會慢慢想起來了。”兩人對視了一眼,又看著我,母親流著眼淚微微點了點頭。於是,我和他們開始了問答。
“我的名字是叫離津嗎?”
“是的,早前你不叫離津,原來給你起名律津,但是你幼年時體弱多病,後來得到一高人指點,說你命中缺火,便賜名離津。說來也怪,自此以後你的身體好了不少,很少再有疾疫之擾。”
“那我們家姓什麽呀?”
父親一聽我連自己姓什麽都不知道了,頓時來了火氣,有些惱火的搶著迴答:“你個忘本的東西,連祖宗都不認得了!”
我被父親這突如其來的脾氣給氣笑了,不過這個場合真不適合笑,便把笑硬是憋了迴去,略帶著些猥瑣地迴答:“父親,小兒實在是想不起來了,請父親原諒,您隻要告訴我一遍,我就一定能記住。”
父親有些無奈地給開始給我講述我們家的家族史,我能理解他的心情,這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突然變成了一個能說會道,但是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要從頭教起的三歲小孩。
我們家姓陳,現在可以追溯的祖誌從前朝開始,再往前的就不清楚了,也沒有記載。前朝末年,我的太太爺爺和太爺爺父子,是兩個鐵匠,兩人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研究,積累了一套製作鐵器的工藝和技術,他們打造的鐵器堅硬而且不易生鏽,特別適合製作兵刃,加上前朝末年戰亂頻繁,所以他們打造的兵器很受歡迎,便賺到了第一桶金。後來前朝覆滅,新朝建立,他們打造兵刃的手藝不知怎麽的傳到了宮中,據說是因為之前在戰場上的士兵繳獲過出自他們之手的兵器,覺得甚妙,便傳入了宮中。而後,他們的鐵匠鋪就成了半官辦半私營的狀態,不過新朝對民間持有武器的管製還是比較嚴格的,所以即使鐵匠鋪是我們家的,買家基本也就是一些王公大臣,雖然價格不菲,但是銷路實在是有限,好在有些朝廷的軍備訂單,一年下來收入也還不錯,日子也還算過得滋潤。後來到了我爺爺這輩,朝廷對民間的武器管控進一步收緊,但是我們家的鐵匠鋪已經有了更加精湛的工藝,打造的刀劍極其好用,深得朝中武將的喜愛,於是便被朝廷收編,相當於成了國企,還賜了官位,品級是從三品,雖無實權,但是在當時也算是很高的官位了。
在這之後我們陳家的鐵匠鋪就逐漸壯大,成為了一個專門為朝廷生產武備的廠子,產品也不再僅限於鐵器,也包括甲胄和弓弩等,完全就變成了一個軍工企業,當然,精鋼打造的刀劍還是由我們陳家代代相傳,親自進行打造,這些兵器都是供朝中武官和軍中將領使用的,馬虎不得。成為國企以後,生產的兵器都統一登記造冊,送往宮中和軍中統一管理,生產所用物資也由朝廷調派分撥,質量自然是好了不少,所以打造的兵器的質量也水漲船高,深受好評。
伴君如伴虎,雖然爺爺深知其中道理,所以被朝廷收編之後非常低調,以兵工廠生產要動火,還有要存儲物資需要大塊場地為由,申請了在城郊新建一片大園子,說是個園子,基本上也算得上個軍事工業園區了,兵器生產和工匠們的日常生活都在這一片,這片獨立的園區離都城也就半個時辰的馬車,不遠不近。爺爺每個月要進宮兩次,向主管部門和皇帝陛下匯報生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