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大軍統帥馮唐端坐在營帳之中,手中緊握著秦王下達的軍令。
軍令上的字跡剛勁有力,命他率部攻取青州。
馮唐目光堅毅,緩緩站起身來,將軍令小心收起,深知此次任務責任重大。
他走出營帳,望著整齊排列的五萬大軍,高聲下令:“眾將士聽令!秦王有令,我等即刻開拔,目標青州府!”
聲音在空曠的營地中迴蕩,將士們精神抖擻,齊聲高唿:“願為秦王效命!”
隨著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彌漫,形成一片黃色的煙霧。
馮唐騎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戰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他身著一襲黑色鎧甲,外披紅色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盡顯大將風範。
行至半途,馮唐勒住韁繩,轉頭對身旁的先鋒官趙昀說道:“趙將軍,本帥命你率兩萬騎兵先行一步,
務必以最快速度抵達臨淄城境內,給敵軍來個措手不及,本帥則去取壽光城!”
趙昀抱拳領命,眼神中透露出興奮與決然:“末將定不辱使命!”
說罷,他一揮手,兩萬騎兵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去。
趙昀一馬當先,帶領著騎兵們在崎嶇的道路上狂奔。馬蹄聲如雷,震得地麵微微顫抖。
穿過茂密的樹林,驚起一群飛鳥;越過潺潺的溪流,濺起高高的水花。
臨近青州府境內的第二大城——臨淄,趙昀放緩了速度,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敵軍的情況。
不多時,斥候迴報:“啟稟將軍,臨淄城城門緊閉,城牆上有重兵把守,敵軍似乎已有防備。”
趙昀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果斷下令:“全體將士,下馬整頓,準備攻城!”騎兵們迅速下馬,將戰馬拴好,拿起武器,列好陣型。
趙昀手持長槍,站在隊伍前方,大聲喊道:“將士們,臨淄就在眼前,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隨我衝!”說罷,他率先朝著城門衝去。
趙昀手持長槍,站在隊伍前方,大聲喊道:“將士們,臨淄就在眼前,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隨我衝!”說罷,他率先朝著城門衝去。
然而,剛衝到離城門百步之遙,城牆上突然傳來一聲清冷的喝令:“來者止步!休得在此放肆!”
趙昀勒馬停住,抬頭望去,隻見城牆上立著一員大將,
身著玄色戰甲,外披一襲猩紅披風,手持長劍,身姿挺拔,氣質冷峻。
那大將聲如洪鍾,高聲問道:“爾等何人?竟敢犯我臨淄!”
趙昀朗聲道:“我乃西路大軍先鋒趙昀,今奉秦王之令,前來收取臨淄城!識趣的,早早開城投降,尚可保你等周全!”
城牆上的大將聽聞,發出一陣清朗的笑聲:“黃口小兒,口氣倒是狂妄!就憑你這區區兩萬騎兵,也妄圖踏平臨淄?”
趙昀眉頭緊蹙,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大聲迴應道:“你這狂徒,休要口出狂言!敢不敢與我一戰?若我輸了,即刻退兵;若你輸了,便讓出臨淄城!”
那大將目光如電,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卻也深知城下騎兵來勢洶洶,若不答應,臨淄城恐將陷入一場血腥惡戰。
當下他神色冷凝,大聲迴應:“好!我便應你!我乃臨淄守將沐風涯,今日便要讓你這無知小輩知道,臨淄城的威嚴不可侵犯!”說罷,他轉身下了城牆。
不多時,城門緩緩打開,沐風涯一騎當先衝了出來,身後跟著數百精銳騎兵,個個神情冷峻,氣勢不凡。趙昀拍馬迎上,雙方在離城門不遠處對峙。
沐風涯手提雙槍,寒芒閃爍,冷冷道:“今日,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說罷,催馬向前,長槍如白蛇吐信,朝著趙昀咽喉刺去。趙昀不慌不忙,手中長槍一橫,精準地擋住了沐風涯的攻擊。
兩人瞬間交手數迴合。沐風涯的槍法淩厲刁鑽,每一槍都蘊含著無盡的殺意;趙昀的長槍剛猛有力,如蛟龍出海,一次次化解沐風涯的攻勢。戰場上槍光交錯,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
一旁的雙方將士都看得熱血沸騰,時而為沐風涯的淩厲槍法叫好,時而為趙昀的勇猛頑強喝彩。
又過了幾個迴合,趙昀漸漸摸透了沐風涯的槍法路數。他故意賣了個破綻,露出空門。
沐風涯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以為有機可乘,長劍猛地朝著趙昀胸口刺去。
趙昀卻突然大喝一聲,身體如鬼魅般一閃,躲過這致命一擊,同時長槍如流星般刺出,直逼沐風涯咽喉。
沐風涯心中大驚,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他眼睜睜看著長槍逼近,
眼中閃過一絲絕望。然而,趙昀的長槍在離沐風涯咽喉一寸之處停住了。
趙昀看著沐風涯,沉聲道:“沐將軍,你輸了!”
沐風涯臉色煞白,眼中滿是不甘,但他也是個重諾之人,長歎一聲道:“罷了,我願賭服輸。趙將軍果然武藝高強,我無話可說。”
說罷,他轉頭對著身後的士兵喊道:“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吧!”
趙昀收起長槍,抱拳道:“沐將軍深明大義,趙某佩服。日後若有機會,願與將軍再切磋。”
沐風涯苦笑道:“希望那時不是在戰場上。”
城門緩緩打開,趙昀帶領著兩萬騎兵浩浩蕩蕩地進入臨淄城。
城中百姓見大勢已去,紛紛躲在家中,不敢出來。趙昀進城後,立刻下令士兵們不得擾民,違令者斬。
他帶著幾個親兵,與沐風涯一同來到臨淄城的府衙。
沐風涯將臨淄城的印信和兵符交給趙昀,說道:“趙將軍,臨淄城如今已歸你了。希望你能善待城中百姓。”
趙昀接過印信和兵符,鄭重道:“沐將軍放心,趙某定會以百姓為重。秦王誌在天下太平,不會為難城中百姓。”
隨後,趙昀安排士兵們在城中各處巡邏,維持秩序。他又派人去尋找城中的富商和士紳,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告知他們秦王的政策。
與此同時,馮唐那邊也進展順利。他率領大軍抵達壽光城後,壽光城的守將見大勢已去,又聽聞臨淄城已被攻破,無心抵抗,便開城投降。
馮唐順利進入壽光城,與趙昀派來的信使會合,得知臨淄城已被攻下,心中大喜。
他立刻安排人手,將兩座城池的情況向秦王匯報,並著手穩定當地的局勢,為秦王的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
同時,馮唐寫了信,派人送往博興、昌樂二縣。
博興城守蕭逸塵與昌樂城守蘇沐雲二人交情頗深,在這風雲變幻之際,二人聚於博興城中商議對策。廳中燭火搖曳,氣氛凝重。
蕭逸塵手持馮唐的勸降信,麵色沉鬱:“蘇兄,如今臨淄、壽光皆已失陷,秦王大軍勢如破竹。這馮唐在信中言明,若我等歸降,不僅保我等性命,還能讓城中百姓免受戰火塗炭。”
蘇沐雲微微皺眉,來迴踱步:“蕭兄,我等食朝廷俸祿,本應盡忠職守。可如今局勢如此,強行抵抗,不過是以卵擊石,徒增傷亡。”
蕭逸塵長歎一聲:“話雖如此,但投降之事,關乎我等名節。日後恐遭人詬病。”
蘇沐雲停下腳步,目光堅定:“蕭兄,名節固然重要,可城中百姓的性命更為珍貴。若因我等固執,讓無數百姓死於非命,這才是真正的罪過。再者,秦王素有賢名,若能歸降,說不定能有一番新作為。”
蕭逸塵低頭沉思,腦海中浮現出城中百姓的麵容,那些老弱婦孺,若遭遇戰火,必將生靈塗炭。許久,他抬起頭,眼中已有決斷:“蘇兄,你所言極是。我等不能因一己之私,置百姓於水火。”
蘇沐雲露出欣慰之色:“既然蕭兄也這般想,那我等便聯名修書一封,向馮唐表明歸降之意。”
於是,二人當即伏案疾書,在信中表明願意率兩城軍民歸降秦王。信寫好後,蕭逸塵喚來親信:“你即刻將此信送往馮唐將軍營帳,不得有誤。”親信領命而去。
數日後,馮唐收到迴信,大喜過望,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博興、昌樂二縣。使者宣讀了秦王的旨意,承諾會善待兩城軍民以及兩位城守。
蕭逸塵與蘇沐雲大開城門,率領城中官員與將士,列隊迎接秦王大軍。馮唐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而來,看到二人後,下馬拱手道:“兩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實乃明智之舉。秦王定會銘記二位功勞。”
蕭逸塵與蘇沐雲連忙迴禮:“能得將軍諒解,保百姓平安,是我等之幸。願追隨秦王,共創太平盛世。”
至此,博興、昌樂二縣不費一兵一卒歸降秦王,如此秦王距離拿下整個青州府隻剩下府城益都城而已。
軍令上的字跡剛勁有力,命他率部攻取青州。
馮唐目光堅毅,緩緩站起身來,將軍令小心收起,深知此次任務責任重大。
他走出營帳,望著整齊排列的五萬大軍,高聲下令:“眾將士聽令!秦王有令,我等即刻開拔,目標青州府!”
聲音在空曠的營地中迴蕩,將士們精神抖擻,齊聲高唿:“願為秦王效命!”
隨著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彌漫,形成一片黃色的煙霧。
馮唐騎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戰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他身著一襲黑色鎧甲,外披紅色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盡顯大將風範。
行至半途,馮唐勒住韁繩,轉頭對身旁的先鋒官趙昀說道:“趙將軍,本帥命你率兩萬騎兵先行一步,
務必以最快速度抵達臨淄城境內,給敵軍來個措手不及,本帥則去取壽光城!”
趙昀抱拳領命,眼神中透露出興奮與決然:“末將定不辱使命!”
說罷,他一揮手,兩萬騎兵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去。
趙昀一馬當先,帶領著騎兵們在崎嶇的道路上狂奔。馬蹄聲如雷,震得地麵微微顫抖。
穿過茂密的樹林,驚起一群飛鳥;越過潺潺的溪流,濺起高高的水花。
臨近青州府境內的第二大城——臨淄,趙昀放緩了速度,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敵軍的情況。
不多時,斥候迴報:“啟稟將軍,臨淄城城門緊閉,城牆上有重兵把守,敵軍似乎已有防備。”
趙昀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果斷下令:“全體將士,下馬整頓,準備攻城!”騎兵們迅速下馬,將戰馬拴好,拿起武器,列好陣型。
趙昀手持長槍,站在隊伍前方,大聲喊道:“將士們,臨淄就在眼前,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隨我衝!”說罷,他率先朝著城門衝去。
趙昀手持長槍,站在隊伍前方,大聲喊道:“將士們,臨淄就在眼前,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隨我衝!”說罷,他率先朝著城門衝去。
然而,剛衝到離城門百步之遙,城牆上突然傳來一聲清冷的喝令:“來者止步!休得在此放肆!”
趙昀勒馬停住,抬頭望去,隻見城牆上立著一員大將,
身著玄色戰甲,外披一襲猩紅披風,手持長劍,身姿挺拔,氣質冷峻。
那大將聲如洪鍾,高聲問道:“爾等何人?竟敢犯我臨淄!”
趙昀朗聲道:“我乃西路大軍先鋒趙昀,今奉秦王之令,前來收取臨淄城!識趣的,早早開城投降,尚可保你等周全!”
城牆上的大將聽聞,發出一陣清朗的笑聲:“黃口小兒,口氣倒是狂妄!就憑你這區區兩萬騎兵,也妄圖踏平臨淄?”
趙昀眉頭緊蹙,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大聲迴應道:“你這狂徒,休要口出狂言!敢不敢與我一戰?若我輸了,即刻退兵;若你輸了,便讓出臨淄城!”
那大將目光如電,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卻也深知城下騎兵來勢洶洶,若不答應,臨淄城恐將陷入一場血腥惡戰。
當下他神色冷凝,大聲迴應:“好!我便應你!我乃臨淄守將沐風涯,今日便要讓你這無知小輩知道,臨淄城的威嚴不可侵犯!”說罷,他轉身下了城牆。
不多時,城門緩緩打開,沐風涯一騎當先衝了出來,身後跟著數百精銳騎兵,個個神情冷峻,氣勢不凡。趙昀拍馬迎上,雙方在離城門不遠處對峙。
沐風涯手提雙槍,寒芒閃爍,冷冷道:“今日,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說罷,催馬向前,長槍如白蛇吐信,朝著趙昀咽喉刺去。趙昀不慌不忙,手中長槍一橫,精準地擋住了沐風涯的攻擊。
兩人瞬間交手數迴合。沐風涯的槍法淩厲刁鑽,每一槍都蘊含著無盡的殺意;趙昀的長槍剛猛有力,如蛟龍出海,一次次化解沐風涯的攻勢。戰場上槍光交錯,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
一旁的雙方將士都看得熱血沸騰,時而為沐風涯的淩厲槍法叫好,時而為趙昀的勇猛頑強喝彩。
又過了幾個迴合,趙昀漸漸摸透了沐風涯的槍法路數。他故意賣了個破綻,露出空門。
沐風涯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以為有機可乘,長劍猛地朝著趙昀胸口刺去。
趙昀卻突然大喝一聲,身體如鬼魅般一閃,躲過這致命一擊,同時長槍如流星般刺出,直逼沐風涯咽喉。
沐風涯心中大驚,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他眼睜睜看著長槍逼近,
眼中閃過一絲絕望。然而,趙昀的長槍在離沐風涯咽喉一寸之處停住了。
趙昀看著沐風涯,沉聲道:“沐將軍,你輸了!”
沐風涯臉色煞白,眼中滿是不甘,但他也是個重諾之人,長歎一聲道:“罷了,我願賭服輸。趙將軍果然武藝高強,我無話可說。”
說罷,他轉頭對著身後的士兵喊道:“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吧!”
趙昀收起長槍,抱拳道:“沐將軍深明大義,趙某佩服。日後若有機會,願與將軍再切磋。”
沐風涯苦笑道:“希望那時不是在戰場上。”
城門緩緩打開,趙昀帶領著兩萬騎兵浩浩蕩蕩地進入臨淄城。
城中百姓見大勢已去,紛紛躲在家中,不敢出來。趙昀進城後,立刻下令士兵們不得擾民,違令者斬。
他帶著幾個親兵,與沐風涯一同來到臨淄城的府衙。
沐風涯將臨淄城的印信和兵符交給趙昀,說道:“趙將軍,臨淄城如今已歸你了。希望你能善待城中百姓。”
趙昀接過印信和兵符,鄭重道:“沐將軍放心,趙某定會以百姓為重。秦王誌在天下太平,不會為難城中百姓。”
隨後,趙昀安排士兵們在城中各處巡邏,維持秩序。他又派人去尋找城中的富商和士紳,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告知他們秦王的政策。
與此同時,馮唐那邊也進展順利。他率領大軍抵達壽光城後,壽光城的守將見大勢已去,又聽聞臨淄城已被攻破,無心抵抗,便開城投降。
馮唐順利進入壽光城,與趙昀派來的信使會合,得知臨淄城已被攻下,心中大喜。
他立刻安排人手,將兩座城池的情況向秦王匯報,並著手穩定當地的局勢,為秦王的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
同時,馮唐寫了信,派人送往博興、昌樂二縣。
博興城守蕭逸塵與昌樂城守蘇沐雲二人交情頗深,在這風雲變幻之際,二人聚於博興城中商議對策。廳中燭火搖曳,氣氛凝重。
蕭逸塵手持馮唐的勸降信,麵色沉鬱:“蘇兄,如今臨淄、壽光皆已失陷,秦王大軍勢如破竹。這馮唐在信中言明,若我等歸降,不僅保我等性命,還能讓城中百姓免受戰火塗炭。”
蘇沐雲微微皺眉,來迴踱步:“蕭兄,我等食朝廷俸祿,本應盡忠職守。可如今局勢如此,強行抵抗,不過是以卵擊石,徒增傷亡。”
蕭逸塵長歎一聲:“話雖如此,但投降之事,關乎我等名節。日後恐遭人詬病。”
蘇沐雲停下腳步,目光堅定:“蕭兄,名節固然重要,可城中百姓的性命更為珍貴。若因我等固執,讓無數百姓死於非命,這才是真正的罪過。再者,秦王素有賢名,若能歸降,說不定能有一番新作為。”
蕭逸塵低頭沉思,腦海中浮現出城中百姓的麵容,那些老弱婦孺,若遭遇戰火,必將生靈塗炭。許久,他抬起頭,眼中已有決斷:“蘇兄,你所言極是。我等不能因一己之私,置百姓於水火。”
蘇沐雲露出欣慰之色:“既然蕭兄也這般想,那我等便聯名修書一封,向馮唐表明歸降之意。”
於是,二人當即伏案疾書,在信中表明願意率兩城軍民歸降秦王。信寫好後,蕭逸塵喚來親信:“你即刻將此信送往馮唐將軍營帳,不得有誤。”親信領命而去。
數日後,馮唐收到迴信,大喜過望,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博興、昌樂二縣。使者宣讀了秦王的旨意,承諾會善待兩城軍民以及兩位城守。
蕭逸塵與蘇沐雲大開城門,率領城中官員與將士,列隊迎接秦王大軍。馮唐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而來,看到二人後,下馬拱手道:“兩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實乃明智之舉。秦王定會銘記二位功勞。”
蕭逸塵與蘇沐雲連忙迴禮:“能得將軍諒解,保百姓平安,是我等之幸。願追隨秦王,共創太平盛世。”
至此,博興、昌樂二縣不費一兵一卒歸降秦王,如此秦王距離拿下整個青州府隻剩下府城益都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