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明月高懸,秦郡王府門口燈火依舊通明。
熱鬧了一整天的王府,此刻賓客漸漸散去,隻留下輕柔的夜風和偶爾的馬蹄聲。
楊起身著一襲莊重的黑色長袍,頭戴玉冠,神色溫和,帶著幾分倦意卻依舊禮數周到。他親自送秦業和劉晨這兩位嶽父坐上馬車。
秦業在侍從的攙扶下,緩緩走向馬車。楊起快步上前,伸手相扶,關切道:“嶽父,今日忙碌許久,您也累了,迴去的路上可要注意休息。”
秦業微微點頭,臉上帶著笑意:“今日這場宴會,辦得極為圓滿,賢婿費心了。”
楊起謙遜地迴應:“嶽父過獎,能與家人朋友歡聚一堂,是楊某的榮幸。”說罷,他小心翼翼地扶著秦業登上馬車。
隨後,楊起又轉身走向劉晨。劉晨步伐穩健,笑著對楊起說:“破虜,今日宴會上的安排,足見用心。”
楊起恭敬地迴答:“嶽父謬讚了,隻是希望大家都能盡興。您迴去時,路途稍遠,還望保重身體。”
劉晨拍了拍楊起的手臂,以示安撫:“賢婿放心。”
楊起扶著劉晨上了馬車,又仔細叮囑車夫:“一定要穩行,確保兩位大人安全到家。”
車夫連忙應道:“王爺放心,小人定當小心。”
馬車緩緩啟動,楊起站在原地,拱手相送,直到兩輛馬車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望著馬車遠去的方向,久久未動,心中滿是對兩位嶽父的敬重與感激,也感慨著今日這場盛會的圓滿落幕 。
………
楊起轉過身,朝府裏走去。月色如水,灑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四周靜謐無聲,唯有他沉穩的腳步聲在石板路上迴響。
今晚這場生辰宴會,賓客盡歡,一切都進行得無比順利,可此刻他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上麵。
腦海裏不斷浮現出宴會時陳可卿悄悄對他說的那句話:“晚上來我房裏!”
前些日子,因為可卿身體不適,他們已有好些日子未曾親近。想到這裏,楊起的步伐不自覺地加快了幾分。
不知不覺中,他來到了可卿的院子。院子裏的燈籠散發著柔和的光暈,透著一股溫馨的氣息。
楊起輕輕推開房門,屋內彌漫著淡淡的花香,陳可卿正坐在梳妝台前,一頭烏黑的長發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肩頭。
見楊起來了,她緩緩起身,眼神中滿是柔情。
楊起走上前,輕輕握住她的手,聲音略帶沙啞:“可卿,我來了。”
陳可卿微微仰頭,雙頰泛紅,眼中波光流轉:“夫君……”
接下來的時光,仿佛時間都為他們停駐。在這靜謐的夜晚,愛意在房間裏彌漫開來。
親熱過後,楊起和陳可卿相擁躺在床上。楊起側臥著,將陳可卿輕輕摟在懷裏,讓她的頭枕在自己的臂彎。
陳可卿的發絲有些淩亂地散落在他的胸口,她微微閉著眼睛,臉上帶著滿足的紅暈,嘴角掛著一絲幸福的淺笑。
楊起輕輕撫摸著她的秀發,動作輕柔而舒緩,仿佛在撫摸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陳可卿微微睜開眼睛,
眼神中滿是眷戀,她伸出手,在楊起的胸口輕輕畫著圈,輕聲說道:“今日這場宴會,真的很熱鬧,夫君,生辰快樂!”
楊起低頭,在她的額頭上落下一個溫柔的吻,輕聲迴應:“謝謝我的可卿,隻要你開心就好。”
陳可卿往楊起的懷裏又蹭了蹭,聲音帶著一絲慵懶:“這些日子身體不適,都沒能好好陪陪夫君。”
楊起抱緊了她,輕聲安慰:“別這麽說,你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你沒事,我就放心了。”
房間裏安靜極了,隻有兩人輕柔的唿吸聲交織在一起。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仿佛給他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衣。
陳可卿微微抬起頭,看著楊起的眼睛,眼中滿是深情:“夫君,有你在我身邊,真好。”
楊起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可卿,我會一直陪著你,無論發生什麽……”
說完,楊起再次抱緊了陳可卿,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生命裏。陳可卿閉上眼睛,安心地靠在楊起的懷裏,感受著他溫暖而有力的心跳。
在這寧靜的夜晚,他們就這樣相擁而眠,沉浸在彼此的愛意之中,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這份溫馨與甜蜜,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們的世界,也讓他們無比珍惜這相伴的每一刻時光。
……
昌隆十七年 正月十五
時值元宵燈會,夜幕剛剛降臨,整個京城便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
東城的瓦子更是熱鬧非凡,燈火輝煌,人頭攢動。
秦王楊起帶著家人一同前來遊燈會,共享這難得的團圓時光。
楊起身著一襲華麗的紫色錦袍,頭戴黑色玉冠,氣宇軒昂地走在最前麵。
正妃陳可卿挽著他的手臂,她身著紅色宮裝,精致的發飾在燈光下閃爍著光芒,宛如一朵盛開的牡丹,高貴典雅。
側妃劉冰清緊跟其後,她一身淡藍色長裙,清新脫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楊起之子楊景,年紀才剛剛四歲,卻充滿了活力,像一隻歡快的小鹿在人群中穿梭。
他一會兒看看這個花燈,一會兒摸摸那個玩偶,嘴裏不停地發出驚歎聲:“哇,這個花燈好漂亮!爹爹,娘親,快來看呀!”
楊起之女楊曦則乖巧地拉著陳可卿的裙擺,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她指著一個玉兔造型的花燈,奶聲奶氣地說:“娘親,我想要那個兔兔花燈。”劉冰清笑著摸摸她的頭:“好,讓爹爹給你買。”
楊起笑著點點頭,叫來侍從去買花燈。這時,楊起的三弟楊逸和安瀾夫婦也走了過來。
楊逸穿著一身深藍色長袍,風度翩翩,他笑著對楊起說:“兄長,今日這燈會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好久沒有這麽暢快地出來遊玩了。”
楊起爽朗地大笑:“是啊,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出來湊湊熱鬧。”
安瀾身著粉色衣衫,溫柔地說:“嫂嫂,今日這花燈樣式繁多,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陳可卿微笑著迴應:“妹妹說得是,確實很是熱鬧。”
不遠處,楊起的堂妹楊瑤和趙昀手挽著手走來。
楊瑤穿著一身鵝黃色的裙子,活潑可愛,她興奮地說:“堂兄,堂嫂,你們看那邊有猜燈謎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趙昀在一旁點頭附和:“聽說猜對了還有獎品呢。”楊起興致勃勃地說:“好啊,大家一起去湊湊熱鬧。”
眾人來到猜燈謎的地方,這裏圍滿了人。一個個燈謎掛在彩色的燈籠下,隨風輕輕搖曳。
楊猛、葉紫菱、楊安和劉夢琪也趕了過來,加入了猜燈謎的隊伍。
楊景眼睛一亮,指著一個燈謎大聲念道:“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打一人體器官。”
他歪著頭想了想,興奮地喊道:“我知道,是眼睛!”周圍的人紛紛鼓掌,攤主笑著遞給他一個小香囊作為獎品。
楊景開心地舉著獎品,向大家炫耀:“我猜對啦!我猜對啦!”
楊曦也不甘示弱,她看著一個燈謎,奶聲奶氣地念道:“像糖不是糖,有圓也有方,幫你把錯改,自己不怕髒。”
她想了半天,有些著急地跺了跺腳。劉夢琪笑著蹲下來,輕聲對她說:“曦兒,是橡皮哦。”
楊曦恍然大悟,高興地拍著手:“原來是橡皮呀!”攤主也給了楊曦一個小禮物,楊曦開心得合不攏嘴。
接著,楊起看到一個燈謎:“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他略一思索,便猜出了答案:“是‘告’字。”攤主豎起大拇指,送上一份精美的禮品。陳可卿笑著打趣道:“王爺真是聰慧過人啊。”楊起笑著攬過她的肩膀:“這都是平日裏讀書的功勞。”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很晚了,但大家都意猶未盡。楊起看著家人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滿是幸福。他感慨地說:“今日與家人一同遊燈會,真是無比歡樂。希望以後每年的元宵節,我們都能這樣團聚在一起。”眾人紛紛點頭讚同。
隨後,大家又在瓦子裏品嚐了各種美食。楊景吃著糖葫蘆,嘴角沾滿了糖漬,模樣十分可愛。楊曦則拿著一個小糖人,小心翼翼地舍不得吃。一家人走走停停,歡聲笑語迴蕩在整個瓦子。
在迴家的路上,楊起看著滿天的煙花,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深知,作為秦王,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此刻,在家人身邊,他感受到的是無盡的溫暖和幸福。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這份親情,讓家人永遠都能如此快樂地生活。
這一場元宵節的燈會,成為了楊起和家人心中一段美好的迴憶,也讓他們之間的親情更加深厚。在這個熱鬧非凡的夜晚,他們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團圓時光。
熱鬧了一整天的王府,此刻賓客漸漸散去,隻留下輕柔的夜風和偶爾的馬蹄聲。
楊起身著一襲莊重的黑色長袍,頭戴玉冠,神色溫和,帶著幾分倦意卻依舊禮數周到。他親自送秦業和劉晨這兩位嶽父坐上馬車。
秦業在侍從的攙扶下,緩緩走向馬車。楊起快步上前,伸手相扶,關切道:“嶽父,今日忙碌許久,您也累了,迴去的路上可要注意休息。”
秦業微微點頭,臉上帶著笑意:“今日這場宴會,辦得極為圓滿,賢婿費心了。”
楊起謙遜地迴應:“嶽父過獎,能與家人朋友歡聚一堂,是楊某的榮幸。”說罷,他小心翼翼地扶著秦業登上馬車。
隨後,楊起又轉身走向劉晨。劉晨步伐穩健,笑著對楊起說:“破虜,今日宴會上的安排,足見用心。”
楊起恭敬地迴答:“嶽父謬讚了,隻是希望大家都能盡興。您迴去時,路途稍遠,還望保重身體。”
劉晨拍了拍楊起的手臂,以示安撫:“賢婿放心。”
楊起扶著劉晨上了馬車,又仔細叮囑車夫:“一定要穩行,確保兩位大人安全到家。”
車夫連忙應道:“王爺放心,小人定當小心。”
馬車緩緩啟動,楊起站在原地,拱手相送,直到兩輛馬車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望著馬車遠去的方向,久久未動,心中滿是對兩位嶽父的敬重與感激,也感慨著今日這場盛會的圓滿落幕 。
………
楊起轉過身,朝府裏走去。月色如水,灑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四周靜謐無聲,唯有他沉穩的腳步聲在石板路上迴響。
今晚這場生辰宴會,賓客盡歡,一切都進行得無比順利,可此刻他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上麵。
腦海裏不斷浮現出宴會時陳可卿悄悄對他說的那句話:“晚上來我房裏!”
前些日子,因為可卿身體不適,他們已有好些日子未曾親近。想到這裏,楊起的步伐不自覺地加快了幾分。
不知不覺中,他來到了可卿的院子。院子裏的燈籠散發著柔和的光暈,透著一股溫馨的氣息。
楊起輕輕推開房門,屋內彌漫著淡淡的花香,陳可卿正坐在梳妝台前,一頭烏黑的長發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肩頭。
見楊起來了,她緩緩起身,眼神中滿是柔情。
楊起走上前,輕輕握住她的手,聲音略帶沙啞:“可卿,我來了。”
陳可卿微微仰頭,雙頰泛紅,眼中波光流轉:“夫君……”
接下來的時光,仿佛時間都為他們停駐。在這靜謐的夜晚,愛意在房間裏彌漫開來。
親熱過後,楊起和陳可卿相擁躺在床上。楊起側臥著,將陳可卿輕輕摟在懷裏,讓她的頭枕在自己的臂彎。
陳可卿的發絲有些淩亂地散落在他的胸口,她微微閉著眼睛,臉上帶著滿足的紅暈,嘴角掛著一絲幸福的淺笑。
楊起輕輕撫摸著她的秀發,動作輕柔而舒緩,仿佛在撫摸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陳可卿微微睜開眼睛,
眼神中滿是眷戀,她伸出手,在楊起的胸口輕輕畫著圈,輕聲說道:“今日這場宴會,真的很熱鬧,夫君,生辰快樂!”
楊起低頭,在她的額頭上落下一個溫柔的吻,輕聲迴應:“謝謝我的可卿,隻要你開心就好。”
陳可卿往楊起的懷裏又蹭了蹭,聲音帶著一絲慵懶:“這些日子身體不適,都沒能好好陪陪夫君。”
楊起抱緊了她,輕聲安慰:“別這麽說,你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你沒事,我就放心了。”
房間裏安靜極了,隻有兩人輕柔的唿吸聲交織在一起。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仿佛給他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衣。
陳可卿微微抬起頭,看著楊起的眼睛,眼中滿是深情:“夫君,有你在我身邊,真好。”
楊起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可卿,我會一直陪著你,無論發生什麽……”
說完,楊起再次抱緊了陳可卿,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生命裏。陳可卿閉上眼睛,安心地靠在楊起的懷裏,感受著他溫暖而有力的心跳。
在這寧靜的夜晚,他們就這樣相擁而眠,沉浸在彼此的愛意之中,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這份溫馨與甜蜜,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們的世界,也讓他們無比珍惜這相伴的每一刻時光。
……
昌隆十七年 正月十五
時值元宵燈會,夜幕剛剛降臨,整個京城便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
東城的瓦子更是熱鬧非凡,燈火輝煌,人頭攢動。
秦王楊起帶著家人一同前來遊燈會,共享這難得的團圓時光。
楊起身著一襲華麗的紫色錦袍,頭戴黑色玉冠,氣宇軒昂地走在最前麵。
正妃陳可卿挽著他的手臂,她身著紅色宮裝,精致的發飾在燈光下閃爍著光芒,宛如一朵盛開的牡丹,高貴典雅。
側妃劉冰清緊跟其後,她一身淡藍色長裙,清新脫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楊起之子楊景,年紀才剛剛四歲,卻充滿了活力,像一隻歡快的小鹿在人群中穿梭。
他一會兒看看這個花燈,一會兒摸摸那個玩偶,嘴裏不停地發出驚歎聲:“哇,這個花燈好漂亮!爹爹,娘親,快來看呀!”
楊起之女楊曦則乖巧地拉著陳可卿的裙擺,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她指著一個玉兔造型的花燈,奶聲奶氣地說:“娘親,我想要那個兔兔花燈。”劉冰清笑著摸摸她的頭:“好,讓爹爹給你買。”
楊起笑著點點頭,叫來侍從去買花燈。這時,楊起的三弟楊逸和安瀾夫婦也走了過來。
楊逸穿著一身深藍色長袍,風度翩翩,他笑著對楊起說:“兄長,今日這燈會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好久沒有這麽暢快地出來遊玩了。”
楊起爽朗地大笑:“是啊,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出來湊湊熱鬧。”
安瀾身著粉色衣衫,溫柔地說:“嫂嫂,今日這花燈樣式繁多,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陳可卿微笑著迴應:“妹妹說得是,確實很是熱鬧。”
不遠處,楊起的堂妹楊瑤和趙昀手挽著手走來。
楊瑤穿著一身鵝黃色的裙子,活潑可愛,她興奮地說:“堂兄,堂嫂,你們看那邊有猜燈謎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趙昀在一旁點頭附和:“聽說猜對了還有獎品呢。”楊起興致勃勃地說:“好啊,大家一起去湊湊熱鬧。”
眾人來到猜燈謎的地方,這裏圍滿了人。一個個燈謎掛在彩色的燈籠下,隨風輕輕搖曳。
楊猛、葉紫菱、楊安和劉夢琪也趕了過來,加入了猜燈謎的隊伍。
楊景眼睛一亮,指著一個燈謎大聲念道:“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打一人體器官。”
他歪著頭想了想,興奮地喊道:“我知道,是眼睛!”周圍的人紛紛鼓掌,攤主笑著遞給他一個小香囊作為獎品。
楊景開心地舉著獎品,向大家炫耀:“我猜對啦!我猜對啦!”
楊曦也不甘示弱,她看著一個燈謎,奶聲奶氣地念道:“像糖不是糖,有圓也有方,幫你把錯改,自己不怕髒。”
她想了半天,有些著急地跺了跺腳。劉夢琪笑著蹲下來,輕聲對她說:“曦兒,是橡皮哦。”
楊曦恍然大悟,高興地拍著手:“原來是橡皮呀!”攤主也給了楊曦一個小禮物,楊曦開心得合不攏嘴。
接著,楊起看到一個燈謎:“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他略一思索,便猜出了答案:“是‘告’字。”攤主豎起大拇指,送上一份精美的禮品。陳可卿笑著打趣道:“王爺真是聰慧過人啊。”楊起笑著攬過她的肩膀:“這都是平日裏讀書的功勞。”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很晚了,但大家都意猶未盡。楊起看著家人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滿是幸福。他感慨地說:“今日與家人一同遊燈會,真是無比歡樂。希望以後每年的元宵節,我們都能這樣團聚在一起。”眾人紛紛點頭讚同。
隨後,大家又在瓦子裏品嚐了各種美食。楊景吃著糖葫蘆,嘴角沾滿了糖漬,模樣十分可愛。楊曦則拿著一個小糖人,小心翼翼地舍不得吃。一家人走走停停,歡聲笑語迴蕩在整個瓦子。
在迴家的路上,楊起看著滿天的煙花,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深知,作為秦王,身上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此刻,在家人身邊,他感受到的是無盡的溫暖和幸福。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這份親情,讓家人永遠都能如此快樂地生活。
這一場元宵節的燈會,成為了楊起和家人心中一段美好的迴憶,也讓他們之間的親情更加深厚。在這個熱鬧非凡的夜晚,他們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團圓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