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諸事商議完畢,昌隆帝站起身來,掃視著朝堂上的大臣們,
神情莊重地說道:“此次平叛大捷,是我朝之幸,也是諸位愛卿共同努力的結果。
望諸位愛卿日後繼續同心同德,輔佐朕治理天下,讓我大周國祚綿延,百姓安居樂業。”
大臣們紛紛行禮,高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後,消息迅速傳遍京城。百姓們得知牛繼宗立下大功,即將晉封國公,無不歡唿雀躍。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著這場勝利,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而遠在江南的牛繼宗,在接到朝廷的旨意後,對著京城方向跪地謝恩。他深知,這不僅是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從此,他將以鎮國公的身份,繼續為朝廷、為百姓效力,守護大周的江山社稷。
……
秦王府,議事廳內
雕梁畫棟之間,燭火搖曳生輝。楊起高坐在上首的虎皮大椅之上,身姿挺拔卻又透著幾分隱隱的憂慮。
他目光深沉,緩緩掃視著下方五階台階下分立兩側的一眾謀士。
龐通、趙謙、林宇、南宮策、陰無咎、法秦、端木詭、李逸等謀士,皆神色肅然,靜靜等候著楊起發話。
雲貴川三地在眾人的精心打理下,已經暗中全部掌控,
如今已步入正軌,故而楊起召這些智囊們入京,齊聚京城,共商要事。
“你們說……”楊起開口,聲音在寂靜的議事廳內迴蕩,說到此處,他突然停頓,抬起手斜向上指了指,
眼神中帶著一絲警惕與疑惑,“那位究竟是怎麽想的?竟這般輕易地聽信林荀之言,封牛繼宗為國公。
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麽深意?莫不是……已經開始盤算著要對付本王了?”楊起微微皺眉,語氣中滿是擔憂,
“本王近來總覺得那林荀對本王處處針對,你們且仔細分析分析,本王如今該如何應對才好?”
謀士龐通率先出列,微微躬身,神色從容:“王爺,依屬下之見,陛下封牛繼宗為國公,一來是為嘉獎其平叛之功,以彰顯陛下的恩威並施,激勵朝中將士為朝廷效命;
二來,或許也是想通過此舉平衡朝中各方勢力。牛繼宗手握重兵,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加以重賞,恐生變故。
至於林荀,他身為內閣首輔,又是吏部尚書一切決策皆是以維護朝廷穩定、陛下權威為出發點,未必是針對王爺您!”
楊起冷哼一聲:“維護朝廷穩定?哼,我看他就是想打壓本王。
牛繼宗有多大的本事,本王清楚,此次立功,全靠尉遲迥和林如海,日後朝堂之上,怕是個傀儡而已!”
這時,謀士趙謙向前一步,拱手說道:“王爺,既然局勢如此,我們不妨主動出擊。
如今牛繼宗新封國公,必然會有不少人前去巴結奉承。我們可暗中派人混入其中,收集其把柄。
若日後他有不軌之舉,我們便可將證據呈於陛下,既能打壓牛繼宗,又能向陛下表明我們對朝廷的忠心。”
林宇也跟著出列,補充道:“王爺,除此之外,我們還需加強與朝中其他大臣的聯絡。
如今朝堂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相互製衡。我們可拉攏一些對林荀不滿或者與牛繼宗有間隙的大臣,壯大我們的力量。
如此一來,即便陛下有心對付王爺,也不得不有所顧慮。”
南宮策卻輕輕搖頭,麵露憂慮之色:“諸位所言雖有道理,但此舉風險頗大。暗中收集把柄之事,一旦被發現,便是與牛繼宗徹底交惡,且容易引起陛下的猜忌。
拉攏大臣一事,也需謹慎行事,以免被他人利用。依我看,王爺不妨先按兵不動,表麵上對陛下的決策表示擁護,對牛繼宗也以禮相待。
同時,加強我們在雲貴川三地的根基,暗中擴充實力。待時機成熟,再圖後計。”
陰無咎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王爺,還有一計。我們可利用此次牛繼宗晉封國公之事,舉辦一場宴會,邀請朝中諸多官員參加。
在宴會上,我們刻意營造出一種輕鬆融洽的氛圍,讓牛繼宗放鬆警惕。然後,安排一些能言善辯之人,與牛繼宗及其部下交流,從中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動向。”
法秦雙手抱胸,沉思片刻後說道:“王爺,不管我們采取何種策略,都要時刻關注陛下的態度。
陛下如今對王爺雖未表現出明顯的敵意,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可在宮中安插一些眼線,及時掌握陛下的動向和想法,以便我們提前做出應對之策。”
端木詭緊接著說:“王爺,在輿論方麵我們也需下功夫。可暗中安排人手在京城各處散布一些對牛繼宗不利的言論,
比如暗示他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等。或者是找林荀的把柄,如此,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朝中輿論,也能讓陛下對牛繼宗和林荀有所提防。”
李逸最後出列,恭敬地說:“王爺,無論計劃如何,我們都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加強王府的守衛,安排親信負責京城內外的聯絡,以防萬一。”
楊起聽著謀士們各抒己見,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索。良久,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處。本王決定,先按南宮策所言,表麵擁護,暗中擴充實力。
同時,陰無咎的宴會之計可著手準備,務必辦得周全。趙謙、林宇,拉攏大臣一事就交給你們,切記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露出破綻。
法秦,宮中眼線的事情,其實一直有,以後交給你負責。
端木詭,輿論方麵的事情,要做得隱蔽,不可被人察覺。李逸,加強王府守衛,不可有絲毫懈怠。至於收集牛繼宗把柄一事,暫且觀望,不可輕舉妄動!
不過,先試著找找林荀的罪證,本王很不喜歡這個人!”眼神中透露出厭惡。
謀士們紛紛躬身領命:“謹遵王爺吩咐!”
楊起重新坐迴椅上,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本王絕不會坐以待斃,定要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中,謀得一席之地,讓那位不敢輕易對本王動手!”
議事廳內,眾人又低聲商議了許久,直至深夜,才散去。
………
燕地,趙王陳德方的府邸中,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
陳德方麵色陰沉地坐在書房中,手中緊緊攥著那份傳來幾個哥哥噩耗的密信。
信中所述,如重錘般一次次撞擊著他的心,幾個哥哥在與朝廷的對抗中紛紛失敗,不是絕望自殺,就是被無情生擒。
王妃湯素兒輕步走進書房,看到丈夫這般模樣,心中一緊。
她走到陳德方麵前,輕聲安慰道:“王爺,事已至此,還望您保重身體。”
陳德方抬起頭,眼中滿是不甘:“素兒,幾個哥哥皆已失敗,如今本王該如何是好?”
原本陳德方準備效仿,魯王吳王等人出兵攻城掠地,如今,幾人被一一鎮壓,這讓陳德方感到絕望。
這時,謀士辛墨匆匆趕來,行禮後說道:“王爺,如今局勢危急,切不可再貿然行事。
幾位王爺的失敗,皆因行事太過急切,未考慮周全。”
另一位謀士楚淵也隨聲附和:“辛先生所言極是。王爺,我們需另謀良策!”
陳德方站起身,來迴踱步:“你們倒是說說,該如何另謀良策?本王難道就隻能坐以待斃?”
辛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王爺,如今朝廷勢力正盛,我們不可與之正麵抗衡。
燕地雖偏遠,但也有自身優勢。我們可先偽裝出一副臣服朝廷的姿態,按時進貢賦稅,向陛下表明我們並無二心。”
楚淵接著說:“沒錯,王爺。與此同時,我們暗中發展自身實力。燕地多山林,礦產豐富,我們可招募能工巧匠,秘密打造兵器。
再者,燕地百姓民風剽悍,我們以保境安民之名,暗中訓練精銳士卒。”
王妃湯素兒微微皺眉:“此計雖好,但萬一被朝廷察覺,那便是滅頂之災。”
辛墨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此事我們定會做得極為隱秘。
我們可在山林深處設立工坊和兵營,安排親信之人看守。而且,我們還可放出消息,
就說燕地為了抵禦北方蠻夷,加強自身防禦,如此一來,朝廷即便有所懷疑,也難以找到確鑿證據。”
陳德方微微點頭:“聽起來倒是可行。但光有這些還不夠,我們還需在朝廷中安插眼線。”
楚淵連忙說道:“王爺英明。此事交給我,我定會安排可靠之人潛入京城,密切關注朝廷動向。
一旦有風吹草動,我們便能提前知曉,早做應對。”
陳德方看向兩位謀士,目光中滿是期許:“此事就全仰仗二位先生了!
若能成功,本王定不會虧待你們。”
辛墨和楚淵連忙跪地行禮:“王爺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
王妃湯素兒看著三人,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此計能成,王爺能平安度過這一劫。”
陳德方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幾個哥哥的失敗,本王不會重蹈覆轍。
待本王暗中積蓄足夠的力量,定要讓朝廷知道,我陳德方絕非任人拿捏之輩!”
燕地的風雲,在這一場密談後,雖表麵平靜,但暗中已開始湧動起一股新的力量,一場關乎生死與權力的較量,正悄然拉開帷幕 。
神情莊重地說道:“此次平叛大捷,是我朝之幸,也是諸位愛卿共同努力的結果。
望諸位愛卿日後繼續同心同德,輔佐朕治理天下,讓我大周國祚綿延,百姓安居樂業。”
大臣們紛紛行禮,高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後,消息迅速傳遍京城。百姓們得知牛繼宗立下大功,即將晉封國公,無不歡唿雀躍。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著這場勝利,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而遠在江南的牛繼宗,在接到朝廷的旨意後,對著京城方向跪地謝恩。他深知,這不僅是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從此,他將以鎮國公的身份,繼續為朝廷、為百姓效力,守護大周的江山社稷。
……
秦王府,議事廳內
雕梁畫棟之間,燭火搖曳生輝。楊起高坐在上首的虎皮大椅之上,身姿挺拔卻又透著幾分隱隱的憂慮。
他目光深沉,緩緩掃視著下方五階台階下分立兩側的一眾謀士。
龐通、趙謙、林宇、南宮策、陰無咎、法秦、端木詭、李逸等謀士,皆神色肅然,靜靜等候著楊起發話。
雲貴川三地在眾人的精心打理下,已經暗中全部掌控,
如今已步入正軌,故而楊起召這些智囊們入京,齊聚京城,共商要事。
“你們說……”楊起開口,聲音在寂靜的議事廳內迴蕩,說到此處,他突然停頓,抬起手斜向上指了指,
眼神中帶著一絲警惕與疑惑,“那位究竟是怎麽想的?竟這般輕易地聽信林荀之言,封牛繼宗為國公。
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麽深意?莫不是……已經開始盤算著要對付本王了?”楊起微微皺眉,語氣中滿是擔憂,
“本王近來總覺得那林荀對本王處處針對,你們且仔細分析分析,本王如今該如何應對才好?”
謀士龐通率先出列,微微躬身,神色從容:“王爺,依屬下之見,陛下封牛繼宗為國公,一來是為嘉獎其平叛之功,以彰顯陛下的恩威並施,激勵朝中將士為朝廷效命;
二來,或許也是想通過此舉平衡朝中各方勢力。牛繼宗手握重兵,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加以重賞,恐生變故。
至於林荀,他身為內閣首輔,又是吏部尚書一切決策皆是以維護朝廷穩定、陛下權威為出發點,未必是針對王爺您!”
楊起冷哼一聲:“維護朝廷穩定?哼,我看他就是想打壓本王。
牛繼宗有多大的本事,本王清楚,此次立功,全靠尉遲迥和林如海,日後朝堂之上,怕是個傀儡而已!”
這時,謀士趙謙向前一步,拱手說道:“王爺,既然局勢如此,我們不妨主動出擊。
如今牛繼宗新封國公,必然會有不少人前去巴結奉承。我們可暗中派人混入其中,收集其把柄。
若日後他有不軌之舉,我們便可將證據呈於陛下,既能打壓牛繼宗,又能向陛下表明我們對朝廷的忠心。”
林宇也跟著出列,補充道:“王爺,除此之外,我們還需加強與朝中其他大臣的聯絡。
如今朝堂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相互製衡。我們可拉攏一些對林荀不滿或者與牛繼宗有間隙的大臣,壯大我們的力量。
如此一來,即便陛下有心對付王爺,也不得不有所顧慮。”
南宮策卻輕輕搖頭,麵露憂慮之色:“諸位所言雖有道理,但此舉風險頗大。暗中收集把柄之事,一旦被發現,便是與牛繼宗徹底交惡,且容易引起陛下的猜忌。
拉攏大臣一事,也需謹慎行事,以免被他人利用。依我看,王爺不妨先按兵不動,表麵上對陛下的決策表示擁護,對牛繼宗也以禮相待。
同時,加強我們在雲貴川三地的根基,暗中擴充實力。待時機成熟,再圖後計。”
陰無咎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王爺,還有一計。我們可利用此次牛繼宗晉封國公之事,舉辦一場宴會,邀請朝中諸多官員參加。
在宴會上,我們刻意營造出一種輕鬆融洽的氛圍,讓牛繼宗放鬆警惕。然後,安排一些能言善辯之人,與牛繼宗及其部下交流,從中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動向。”
法秦雙手抱胸,沉思片刻後說道:“王爺,不管我們采取何種策略,都要時刻關注陛下的態度。
陛下如今對王爺雖未表現出明顯的敵意,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可在宮中安插一些眼線,及時掌握陛下的動向和想法,以便我們提前做出應對之策。”
端木詭緊接著說:“王爺,在輿論方麵我們也需下功夫。可暗中安排人手在京城各處散布一些對牛繼宗不利的言論,
比如暗示他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等。或者是找林荀的把柄,如此,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朝中輿論,也能讓陛下對牛繼宗和林荀有所提防。”
李逸最後出列,恭敬地說:“王爺,無論計劃如何,我們都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加強王府的守衛,安排親信負責京城內外的聯絡,以防萬一。”
楊起聽著謀士們各抒己見,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索。良久,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處。本王決定,先按南宮策所言,表麵擁護,暗中擴充實力。
同時,陰無咎的宴會之計可著手準備,務必辦得周全。趙謙、林宇,拉攏大臣一事就交給你們,切記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露出破綻。
法秦,宮中眼線的事情,其實一直有,以後交給你負責。
端木詭,輿論方麵的事情,要做得隱蔽,不可被人察覺。李逸,加強王府守衛,不可有絲毫懈怠。至於收集牛繼宗把柄一事,暫且觀望,不可輕舉妄動!
不過,先試著找找林荀的罪證,本王很不喜歡這個人!”眼神中透露出厭惡。
謀士們紛紛躬身領命:“謹遵王爺吩咐!”
楊起重新坐迴椅上,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本王絕不會坐以待斃,定要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中,謀得一席之地,讓那位不敢輕易對本王動手!”
議事廳內,眾人又低聲商議了許久,直至深夜,才散去。
………
燕地,趙王陳德方的府邸中,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
陳德方麵色陰沉地坐在書房中,手中緊緊攥著那份傳來幾個哥哥噩耗的密信。
信中所述,如重錘般一次次撞擊著他的心,幾個哥哥在與朝廷的對抗中紛紛失敗,不是絕望自殺,就是被無情生擒。
王妃湯素兒輕步走進書房,看到丈夫這般模樣,心中一緊。
她走到陳德方麵前,輕聲安慰道:“王爺,事已至此,還望您保重身體。”
陳德方抬起頭,眼中滿是不甘:“素兒,幾個哥哥皆已失敗,如今本王該如何是好?”
原本陳德方準備效仿,魯王吳王等人出兵攻城掠地,如今,幾人被一一鎮壓,這讓陳德方感到絕望。
這時,謀士辛墨匆匆趕來,行禮後說道:“王爺,如今局勢危急,切不可再貿然行事。
幾位王爺的失敗,皆因行事太過急切,未考慮周全。”
另一位謀士楚淵也隨聲附和:“辛先生所言極是。王爺,我們需另謀良策!”
陳德方站起身,來迴踱步:“你們倒是說說,該如何另謀良策?本王難道就隻能坐以待斃?”
辛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王爺,如今朝廷勢力正盛,我們不可與之正麵抗衡。
燕地雖偏遠,但也有自身優勢。我們可先偽裝出一副臣服朝廷的姿態,按時進貢賦稅,向陛下表明我們並無二心。”
楚淵接著說:“沒錯,王爺。與此同時,我們暗中發展自身實力。燕地多山林,礦產豐富,我們可招募能工巧匠,秘密打造兵器。
再者,燕地百姓民風剽悍,我們以保境安民之名,暗中訓練精銳士卒。”
王妃湯素兒微微皺眉:“此計雖好,但萬一被朝廷察覺,那便是滅頂之災。”
辛墨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此事我們定會做得極為隱秘。
我們可在山林深處設立工坊和兵營,安排親信之人看守。而且,我們還可放出消息,
就說燕地為了抵禦北方蠻夷,加強自身防禦,如此一來,朝廷即便有所懷疑,也難以找到確鑿證據。”
陳德方微微點頭:“聽起來倒是可行。但光有這些還不夠,我們還需在朝廷中安插眼線。”
楚淵連忙說道:“王爺英明。此事交給我,我定會安排可靠之人潛入京城,密切關注朝廷動向。
一旦有風吹草動,我們便能提前知曉,早做應對。”
陳德方看向兩位謀士,目光中滿是期許:“此事就全仰仗二位先生了!
若能成功,本王定不會虧待你們。”
辛墨和楚淵連忙跪地行禮:“王爺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
王妃湯素兒看著三人,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此計能成,王爺能平安度過這一劫。”
陳德方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幾個哥哥的失敗,本王不會重蹈覆轍。
待本王暗中積蓄足夠的力量,定要讓朝廷知道,我陳德方絕非任人拿捏之輩!”
燕地的風雲,在這一場密談後,雖表麵平靜,但暗中已開始湧動起一股新的力量,一場關乎生死與權力的較量,正悄然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