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秦王府內依舊燈火通明,但隨著宴會的結束,熱鬧的氛圍漸漸染上了幾分惜別的意味。
楊起攜正妃陳可卿、側妃劉冰清,恭敬地陪伴在昌隆帝、劉皇後以及秦業、劉晨等一眾貴賓身旁,緩緩朝著王府大門走去。
月色如水,灑在王府的青石小徑上,將眾人的身影拉得修長。
沿途的燈籠散發著柔和的光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侍從們靜靜地跟在後方,腳步輕盈,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生怕打破這份莊重。
昌隆帝微微仰頭,望著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感慨道:“今日這生辰宴,辦得著實熱鬧,梅老夫人想必十分歡喜。”
楊起連忙躬身,恭敬地迴應:“陛下讚譽,母親能得陛下與皇後親臨賀壽,實乃她老人家幾世修來的福氣,亦是我秦王府無上的榮耀。”
劉皇後微笑著看向陳可卿和劉冰清,輕聲說道:“兩位王妃今日也是光彩照人,將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可見是賢內助。”
陳可卿和劉冰清趕忙福身行禮,陳可卿柔聲道:“皇後謬讚,這都是臣妾分內之事。”
劉冰清也嬌聲附和:“能為王爺分憂,是臣妾的榮幸。”
說話間,眾人已來到王府大門前。門外,侍衛們整齊排列,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一片區域,猶如白晝。
昌隆帝的禦輦和各位官員的馬車早已等候在此。
秦業走上前,拍了拍楊起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賢婿啊,今日見你將諸事安排得如此妥當,我也放心了。
日後還需繼續勤勉,為朝廷效力。”
楊起點頭稱是:“嶽父大人教誨,小婿銘記於心,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劉晨也笑著說道:“王爺今日風采依舊,想必梅老夫人看到這般場麵,心中定感欣慰。”
楊起感激地說:“多虧劉大人今日前來,為宴會增色不少。”
此時,昌隆帝轉身,神色平和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楊起,朕今日看到你府中上下和睦,賓客融洽,深感欣慰。
望你日後繼續盡忠職守,為我朝社稷貢獻力量。”
楊起躬身行禮,堅定地說:“陛下放心,臣定當肝腦塗地,不負聖恩!”
劉皇後輕聲叮囑陳可卿和劉冰清:“你們倆要好好輔佐破虜,將王府治理得更加和睦。”
兩人齊聲應道:“謹遵皇後娘娘教誨。”
隨後,昌隆帝在侍從的攙扶下登上禦輦,劉皇後也隨後入座。
秦業、劉晨等官員紛紛向楊起等人拱手道別,登上各自的馬車。
隨著一聲令下,禦輦緩緩啟動,馬車也依次跟上。楊起、陳可卿、劉冰清三人站在王府大門前,靜靜地目送著貴賓們離去。
直到車隊的影子消失在夜色中,火把的光亮也漸漸微弱,他們才轉身,緩緩走進王府。
此時,夜更深了,王府在月色下顯得格外寧靜,仿佛在默默迴味著這一場盛大而難忘的宴會。
………
楊起與兩位王妃轉身迴府,穿過燈火闌珊的迴廊,徑直前往梅老夫人的住處。
一路上,王府的侍從們安靜而迅速地收拾著宴會後的殘跡,靜謐中偶爾傳來幾聲低語和器物挪動的輕響。
來到梅老夫人的院子,屋內依舊亮著燈。
三人輕步踏入,隻見梅老夫人正坐在榻上,手中拿著一本經書,神色安詳。
看到楊起和兩位兒媳進來,她放下經書,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
楊起率先走上前,在榻前躬身行禮,輕聲說道:“母親,今日忙了一整天,您累壞了吧。”
梅老夫人伸手輕輕拍了拍楊起的手,笑道:“不累,今日看到這麽多親朋好友來為我賀壽,
又有陛下和皇後親臨,我心裏歡喜得很,哪還覺得累。”
陳可卿和劉冰清也走上前,盈盈下拜,齊聲說道:“兒媳給母親請安,願母親福壽安康。”
梅老夫人示意她們起身,拉著兩人的手,仔細端詳:“你們倆今日也辛苦了,忙裏忙外的,把宴會操持得這麽好。”
陳可卿微笑著說:“母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隻要您開心,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劉冰清也附和道:“是啊,母親,看到您今日這麽高興,我們心裏也滿是歡喜。”
楊起在一旁笑著說:“母親,今日這場宴會,多虧了可卿和冰清精心籌備,才如此圓滿。”
梅老夫人點頭稱讚:“我有你們這樣的好兒媳,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劉冰清嬌笑著說:“母親,今日陛下和皇後送來的賀禮都十分貴重,可見陛下和皇後對咱們王府的看重。”
梅老夫人微微頷首,神色莊重:“這都是陛下和皇後的恩典,咱們秦家更要兢兢業業,
不可有絲毫懈怠。起兒,你在朝堂上,一定要盡心盡力輔佐陛下。”
楊起點點頭,認真地說:“母親放心,孩兒定當恪守臣道,為朝廷盡忠。”
心裏卻暗道,隻要皇帝誠心待我,那就當一個忠臣也無妨,若是………
陳可卿輕聲說道:“母親,今日宴會上看到您與各位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兒媳也覺得特別溫馨。”
梅老夫人感慨道:“是啊,人年紀大了,就盼著能多和家人、老友聚聚。今日這麽熱鬧,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楊起看著梅老夫人,關切地說:“母親,時辰也不早了,您今日又操勞了一天,早些休息吧,別累著自己。”
梅老夫人微笑著應道:“好,你們也早些迴去休息吧。這幾日忙前忙後的,你們也都累了。”
劉冰清乖巧地說:“母親,那我們就先告退了,您夜裏要是有什麽吩咐,盡管叫丫鬟們。” 梅老夫人點點頭:“知道了,你們迴去路上小心些。”
三人再次向梅老夫人行禮後,緩緩退出房間。月色下,他們的身影在庭院中顯得格外和諧。
楊起走在中間,陳可卿和劉冰清分別在兩側,三人輕聲交談著,慢慢走向自己的住處。
楊起站在陳可卿的房門外,正欲舉步踏入,陳可卿卻微笑著迎了出來,輕輕搖了搖頭。楊起微微一愣,眼中滿是疑惑。
陳可卿款步走到楊起身旁,聲音輕柔如縷:“王爺,這幾日我與冰清身子都有些不便,怕是無法伺候王爺安歇了。” 楊起微微皺眉,流露出一絲失落,但很快又恢複了溫和的神色。
陳可卿見狀,又輕聲說道:“而且,王府中還有弦音、若琴、雲霞等幾位妹妹。王爺平日忙於政務,也難得有閑暇,可卿不想王爺一直冷落了她們。”
楊起心中一動,深知陳可卿所言極是。他微微點頭,臉上浮現出一抹讚賞的笑容:“可卿,你如此大度賢良,本王深感欣慰。” 說罷,他便轉身,朝著弦音的院子走去。
月色如水,灑在王府曲折的小徑上。楊起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修長而挺拔。不多時,他便來到了弦音的院子。
弦音正在屋內對著銅鏡卸妝,今日雖未參加宴會,但一整天都在期待著能有機會見到王爺。突然,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緊接著是丫鬟的通報聲:“王爺到!”
弦音手中的梳子“啪”的一聲掉落在妝台上,她先是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以為自己聽錯了。待丫鬟再次通報,她才如夢初醒,驚喜瞬間湧上臉龐。
她慌亂地站起身來,顧不上整理有些淩亂的發絲,匆匆朝著門口迎去。當看到楊起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時,她的腳步不自覺地停住,臉頰瞬間變得緋紅。
“王爺……”弦音輕聲喚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抑製不住的驚喜與緊張。楊起微笑著走進屋內,目光落在弦音身上。
弦音微微福身行禮,抬起頭時,眼中滿是喜悅與羞澀。她怎麽也沒想到,今晚王爺竟會來到自己的院子。以往,除了可卿和冰清兩位王妃,王爺來她這兒的次數相對較多,可她依舊覺得能見到王爺是無比珍貴的機會。
“本王今日前來,沒打擾到你吧?”楊起溫和地問道。弦音連忙搖頭,聲音清脆地說:“王爺能來,是弦音的榮幸,怎會是打擾。” 說話間,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藏著萬千星辰。
丫鬟們識趣地退下,屋內隻剩下楊起和弦音兩人。弦音有些局促地站在原地,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楊起走上前,輕輕握住弦音的手,說道:“瞧你,緊張成這樣。”
弦音微微抬起頭,迎上楊起的目光,鼓足勇氣說道:“王爺,弦音隻是太驚喜了,沒想到王爺今晚……”
楊起看著她這副嬌俏的模樣,忍不住笑了:“以後,本王會多抽些時間來陪你。”
弦音的眼眶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動與喜悅。她輕輕靠在楊起的肩頭,這一刻,她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
這個夜晚,因為楊起的到來,變得格外美好,而弦音心中的喜悅,也如同窗外盛開的花朵,肆意綻放 。
楊起攜正妃陳可卿、側妃劉冰清,恭敬地陪伴在昌隆帝、劉皇後以及秦業、劉晨等一眾貴賓身旁,緩緩朝著王府大門走去。
月色如水,灑在王府的青石小徑上,將眾人的身影拉得修長。
沿途的燈籠散發著柔和的光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侍從們靜靜地跟在後方,腳步輕盈,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生怕打破這份莊重。
昌隆帝微微仰頭,望著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感慨道:“今日這生辰宴,辦得著實熱鬧,梅老夫人想必十分歡喜。”
楊起連忙躬身,恭敬地迴應:“陛下讚譽,母親能得陛下與皇後親臨賀壽,實乃她老人家幾世修來的福氣,亦是我秦王府無上的榮耀。”
劉皇後微笑著看向陳可卿和劉冰清,輕聲說道:“兩位王妃今日也是光彩照人,將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可見是賢內助。”
陳可卿和劉冰清趕忙福身行禮,陳可卿柔聲道:“皇後謬讚,這都是臣妾分內之事。”
劉冰清也嬌聲附和:“能為王爺分憂,是臣妾的榮幸。”
說話間,眾人已來到王府大門前。門外,侍衛們整齊排列,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一片區域,猶如白晝。
昌隆帝的禦輦和各位官員的馬車早已等候在此。
秦業走上前,拍了拍楊起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賢婿啊,今日見你將諸事安排得如此妥當,我也放心了。
日後還需繼續勤勉,為朝廷效力。”
楊起點頭稱是:“嶽父大人教誨,小婿銘記於心,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劉晨也笑著說道:“王爺今日風采依舊,想必梅老夫人看到這般場麵,心中定感欣慰。”
楊起感激地說:“多虧劉大人今日前來,為宴會增色不少。”
此時,昌隆帝轉身,神色平和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楊起,朕今日看到你府中上下和睦,賓客融洽,深感欣慰。
望你日後繼續盡忠職守,為我朝社稷貢獻力量。”
楊起躬身行禮,堅定地說:“陛下放心,臣定當肝腦塗地,不負聖恩!”
劉皇後輕聲叮囑陳可卿和劉冰清:“你們倆要好好輔佐破虜,將王府治理得更加和睦。”
兩人齊聲應道:“謹遵皇後娘娘教誨。”
隨後,昌隆帝在侍從的攙扶下登上禦輦,劉皇後也隨後入座。
秦業、劉晨等官員紛紛向楊起等人拱手道別,登上各自的馬車。
隨著一聲令下,禦輦緩緩啟動,馬車也依次跟上。楊起、陳可卿、劉冰清三人站在王府大門前,靜靜地目送著貴賓們離去。
直到車隊的影子消失在夜色中,火把的光亮也漸漸微弱,他們才轉身,緩緩走進王府。
此時,夜更深了,王府在月色下顯得格外寧靜,仿佛在默默迴味著這一場盛大而難忘的宴會。
………
楊起與兩位王妃轉身迴府,穿過燈火闌珊的迴廊,徑直前往梅老夫人的住處。
一路上,王府的侍從們安靜而迅速地收拾著宴會後的殘跡,靜謐中偶爾傳來幾聲低語和器物挪動的輕響。
來到梅老夫人的院子,屋內依舊亮著燈。
三人輕步踏入,隻見梅老夫人正坐在榻上,手中拿著一本經書,神色安詳。
看到楊起和兩位兒媳進來,她放下經書,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
楊起率先走上前,在榻前躬身行禮,輕聲說道:“母親,今日忙了一整天,您累壞了吧。”
梅老夫人伸手輕輕拍了拍楊起的手,笑道:“不累,今日看到這麽多親朋好友來為我賀壽,
又有陛下和皇後親臨,我心裏歡喜得很,哪還覺得累。”
陳可卿和劉冰清也走上前,盈盈下拜,齊聲說道:“兒媳給母親請安,願母親福壽安康。”
梅老夫人示意她們起身,拉著兩人的手,仔細端詳:“你們倆今日也辛苦了,忙裏忙外的,把宴會操持得這麽好。”
陳可卿微笑著說:“母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隻要您開心,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劉冰清也附和道:“是啊,母親,看到您今日這麽高興,我們心裏也滿是歡喜。”
楊起在一旁笑著說:“母親,今日這場宴會,多虧了可卿和冰清精心籌備,才如此圓滿。”
梅老夫人點頭稱讚:“我有你們這樣的好兒媳,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劉冰清嬌笑著說:“母親,今日陛下和皇後送來的賀禮都十分貴重,可見陛下和皇後對咱們王府的看重。”
梅老夫人微微頷首,神色莊重:“這都是陛下和皇後的恩典,咱們秦家更要兢兢業業,
不可有絲毫懈怠。起兒,你在朝堂上,一定要盡心盡力輔佐陛下。”
楊起點點頭,認真地說:“母親放心,孩兒定當恪守臣道,為朝廷盡忠。”
心裏卻暗道,隻要皇帝誠心待我,那就當一個忠臣也無妨,若是………
陳可卿輕聲說道:“母親,今日宴會上看到您與各位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兒媳也覺得特別溫馨。”
梅老夫人感慨道:“是啊,人年紀大了,就盼著能多和家人、老友聚聚。今日這麽熱鬧,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楊起看著梅老夫人,關切地說:“母親,時辰也不早了,您今日又操勞了一天,早些休息吧,別累著自己。”
梅老夫人微笑著應道:“好,你們也早些迴去休息吧。這幾日忙前忙後的,你們也都累了。”
劉冰清乖巧地說:“母親,那我們就先告退了,您夜裏要是有什麽吩咐,盡管叫丫鬟們。” 梅老夫人點點頭:“知道了,你們迴去路上小心些。”
三人再次向梅老夫人行禮後,緩緩退出房間。月色下,他們的身影在庭院中顯得格外和諧。
楊起走在中間,陳可卿和劉冰清分別在兩側,三人輕聲交談著,慢慢走向自己的住處。
楊起站在陳可卿的房門外,正欲舉步踏入,陳可卿卻微笑著迎了出來,輕輕搖了搖頭。楊起微微一愣,眼中滿是疑惑。
陳可卿款步走到楊起身旁,聲音輕柔如縷:“王爺,這幾日我與冰清身子都有些不便,怕是無法伺候王爺安歇了。” 楊起微微皺眉,流露出一絲失落,但很快又恢複了溫和的神色。
陳可卿見狀,又輕聲說道:“而且,王府中還有弦音、若琴、雲霞等幾位妹妹。王爺平日忙於政務,也難得有閑暇,可卿不想王爺一直冷落了她們。”
楊起心中一動,深知陳可卿所言極是。他微微點頭,臉上浮現出一抹讚賞的笑容:“可卿,你如此大度賢良,本王深感欣慰。” 說罷,他便轉身,朝著弦音的院子走去。
月色如水,灑在王府曲折的小徑上。楊起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修長而挺拔。不多時,他便來到了弦音的院子。
弦音正在屋內對著銅鏡卸妝,今日雖未參加宴會,但一整天都在期待著能有機會見到王爺。突然,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緊接著是丫鬟的通報聲:“王爺到!”
弦音手中的梳子“啪”的一聲掉落在妝台上,她先是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以為自己聽錯了。待丫鬟再次通報,她才如夢初醒,驚喜瞬間湧上臉龐。
她慌亂地站起身來,顧不上整理有些淩亂的發絲,匆匆朝著門口迎去。當看到楊起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時,她的腳步不自覺地停住,臉頰瞬間變得緋紅。
“王爺……”弦音輕聲喚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抑製不住的驚喜與緊張。楊起微笑著走進屋內,目光落在弦音身上。
弦音微微福身行禮,抬起頭時,眼中滿是喜悅與羞澀。她怎麽也沒想到,今晚王爺竟會來到自己的院子。以往,除了可卿和冰清兩位王妃,王爺來她這兒的次數相對較多,可她依舊覺得能見到王爺是無比珍貴的機會。
“本王今日前來,沒打擾到你吧?”楊起溫和地問道。弦音連忙搖頭,聲音清脆地說:“王爺能來,是弦音的榮幸,怎會是打擾。” 說話間,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藏著萬千星辰。
丫鬟們識趣地退下,屋內隻剩下楊起和弦音兩人。弦音有些局促地站在原地,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楊起走上前,輕輕握住弦音的手,說道:“瞧你,緊張成這樣。”
弦音微微抬起頭,迎上楊起的目光,鼓足勇氣說道:“王爺,弦音隻是太驚喜了,沒想到王爺今晚……”
楊起看著她這副嬌俏的模樣,忍不住笑了:“以後,本王會多抽些時間來陪你。”
弦音的眼眶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動與喜悅。她輕輕靠在楊起的肩頭,這一刻,她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
這個夜晚,因為楊起的到來,變得格外美好,而弦音心中的喜悅,也如同窗外盛開的花朵,肆意綻放 。